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通用7篇)
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1
課型:唱歌課
課時:1課時
教學物件:八年級
一、教材分析:
《我的祖國》是人音版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詩音畫》中第一課的內容,本節課是一節歌唱課。《我的祖國》是一首根據斯美塔那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第二樂章《沃爾塔瓦河》部分音樂主題填詞而成的合唱曲。林華所填寫的這首歌詞,概括了《沃爾塔瓦河》所描繪的大部分音樂內容。這首歌詞猶如一首敘事詩,它用讚美的語言歌頌著斯美塔那的祖國,也傾注所有熱愛祖國的人們的共同心聲。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對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礎,透過本堂課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唱《我的祖國》A段齊唱部分並能用舒緩的呼吸、優美圓潤的歌聲,滿懷深情的演唱歌曲。
2、過程與方法: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透過聆聽、示範、討論、體驗與模仿等方法來學唱歌曲並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透過學唱《我的祖國》,體驗其中的愛國情感及文化內涵。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唱《我的祖國》A段齊唱部分並能用舒緩的呼吸、優美圓潤的歌聲,滿懷深情的演唱歌曲。
2、難點:歌唱中氣息的掌握和對歌曲情緒的較好表達。
四、教具準備
教材、多媒體、鋼琴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同學們好,現在還沒開始上課,但是老師看到有些同學有點小緊張,沒關係,我們來玩一個小遊戲環節一下。請大家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紙巾,比一比誰能一口氣吹紙巾讓它飄的更久呢?
生:做
師:哪位同學跟我們來分享一下在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到怎樣的訣竅了呢?
生:回答
師:對了,看來同學們都能夠感受到是我們的腰部在用勁,想要我們的氣再足一點那大家就要做到深吸氣緩撥出,那我們再來嘗試一遍。
生:
師:同學們的氣息控制的越來越棒了,請收好手上的紙巾,帶著熱身遊戲的狀態,準備上課。
【評委老師我們準備好了,可以開始上課了嗎?】
(一)影片匯入、揭示課題
師:歡迎同學們來到邱老師的音樂課堂。讓我們先一起來欣賞一段高雅的交響樂影片,請同學們邊聽邊感受:影片中的音樂它描繪的是巍峨的高山?還是潺潺的河流?
生:
師:同學們的音樂感知能力真棒。(贊)這首交響樂描繪的就是河流。旋律中級進的二度音程6717123|6717123|…(師哼唱)像流水一樣緩緩向前。整首樂曲表現出的旋律流暢舒展、優美動人,富有詩情畫意。這段音樂選自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響詩套曲《沃爾塔瓦河》。從來沒有一首曲子像這樣細膩的描寫一條河流,這條河流就是捷克民族的母親河,讓捷克人民都引以為傲的——沃爾塔瓦河。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歌曲就是一首以《沃爾塔瓦河》的主題旋律來進行填詞創作的合唱曲《我的祖國》。
(二)新授
1、作曲家生平簡介及代表作品
師:那這首歌曲在什麼歷史背景下進行創作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放PPT)
【解說: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這部鉅作以捷克人民反抗異族壓迫的鬥爭歷史和傳說;波西米亞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人民的生活習俗為題材,經過作曲家精心的構思,以其宏偉的氣質和充滿詩意的筆觸,描繪了捷克民族的光輝歷史和風土人情。這首作品是由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於1874年9月創作的。當時可怕的耳聾病魔正在殘酷地折磨著作曲家,但斯美塔那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寫完了這部鉅作。為捷克民族音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斯美塔那被人們譽為“捷克近代音樂之父”“捷克民族樂派的創始人”】
2。初聽音樂
師:瞭解了歌曲的歷史背景也感受到了作曲家斯美塔那對祖國的滿腔熱情。接下來,讓我們懷著這樣的情感,來學習歌曲《我的祖國》。首先我們來完整聆聽歌曲,從音樂表現形式上分析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生:(舉手回答)
師:請問你運用的是什麼音樂表現進行劃分的?(情緒?演唱形式?)
生:
(問:同學們你們認為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一樣的嗎?)
生:
師:整首樂曲分為兩個部分,但是根據音樂的情緒變換第一部分又可以分為兩個樂段。今天,我們主要學習第一部分的兩個樂段。接下來,請同學們聆聽第一樂段的音樂再次感受音樂情緒,並跟隨老師一起畫旋律線條在樂譜上標出換氣記號。
生:
師:感受了樂曲的旋律線條,同學們標記出換氣記號了嗎?(哪位同學上來跟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標記)
師:請說說你的依據。
生:
2、學唱歌曲
師:你們贊同嗎?(看來這位同學平時積累了豐富的音樂知識,表現出來的音樂素養很高)這個樂段可以劃分為4個樂句,請仔細觀察每一個小樂句都是從第幾拍開始的呢?對了第六拍,也就是弱拍起唱,所以要注意弱起的唱法(輕聲演唱)。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用lu隨琴模唱第1、2小樂句。先聽老師範唱。
生:唱
師:那我們來看一看這兩個小樂句的旋律走向是怎樣的?(在黑板上畫旋律線)我們一起來看。
(預設:節奏問題:板書6/8拍在學過的基礎上講解畫拍或者合拍的方式)
師:同學們的音準非常不錯,但是在聲音的表現上還不是很好。我們該用怎樣的呼吸方式?怎樣的聲音來演唱呢?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課前的小遊戲,我們的呼吸應該是怎樣的呢?(深吸緩呼)
生:回答
師:呼吸方式是?如回答不上,提示:急促的還是舒緩的?聲音的表現是:粗狂的還是圓潤的呢?
生:
師:同學們的感知非常棒,那就帶著舒緩的呼吸、圓潤優美的聲音狀態加入歌詞演唱。(注意把氣吸得深一點,吸到小腹上(深吸緩呼))
生:
師:同學們在演唱過程中有什麼困難嗎?(預設:老師發現第2個小樂句還唱的不夠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的節奏是怎樣的?)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後面的這個樂句和前面這兩個小樂句又有什麼聯絡呢?
生:(旋律是一樣的)
師:對了,同學們的觀察能力非常強。後面這兩個小樂句就是前面樂句幾乎是一致的。那麼,請同學們按同樣的呼吸方法加入歌詞演唱。先聽老師範唱。(實在不能做好換氣時,可偷偷換氣。)
生:
師:接下來我們完整演唱A段,請同學們邊演唱邊畫旋律線並結合歌詞想一想這一樂段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情緒來演唱呢?
生:
師:透過歌詞我們能更深刻的感受到,這一樂段它描繪的由一冷一暖的小溪匯合而成的沃爾塔瓦河。旋律基本上是上行的狀態,這樣的旋律給人以親切、柔美、歌頌式的感受。(板書:A親切、柔美)
(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力度和情緒再次演唱A段)
師:那第二樂段它在情緒的表達和演唱方式上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請同學們聆聽音樂。
生:
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一起來感受。請同學們用Lu隨琴模唱第1、2個小樂句的旋律,先聽教師範唱。(提醒坐姿、深吸緩呼,氣息平穩連貫。)
生:唱
師:我們透過旋律線條的方式一起來感受(師畫旋律線在黑板上)請同學們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來感受旋律變化,這兩個小樂句的旋律走向就像河流一樣從高處向低緩緩流向前方,我們再次模唱這一樂句注意演唱狀態。
(預設:由於音程跨度大如果學生沒唱準彈單音教唱)
師:那麼我們帶著歌詞用飽滿的音色演唱這一樂段。
生:唱
師:接著我們來看第二個樂句,聽老師範唱,那麼請同學們跟琴演唱。(強調歌唱狀態)
師:接下來我們完整演唱B段。思考:歌曲的情緒和力度是怎樣的?並結合歌詞想一想這一樂段描繪了一幅這樣的畫面?
生:
師:沒錯!音樂情緒變得更加明朗、高昂、力度:mf。這一樂段它的旋律音程出現比較大的跳進,旋律線由低向高發展的趨勢,音樂的動力增強,音樂情緒顯得飽滿有張力。這一樂段的旋律就像是把這條沃爾塔瓦河看作是捷克民族一樣,不畏艱難險阻衝破重重難關,最後走向光明。作曲家斯美塔那對祖國的熱愛與讚美的感情愈發高漲。
3、完整演唱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情感隨琴完整演唱第一部分,在演唱中再次感受兩個樂段的情緒變化。
生:唱
4、自學第二段歌詞
師:同學們的歌聲把彷彿老師帶入了這個美麗的捷克。接下來請同學們聆聽這一部分的音樂並隨音樂自學第二段歌詞。
生:
師:分組演唱(看時間)
師:奔流不息的沃爾塔瓦河由兩條小溪幽深的源頭駛出再匯合。途徑沿岸的鄉村婚禮,河水湍急的衝出險峻的的峽谷穿過沿岸茂密的深林,瀏覽月影下的水仙女跳舞,迂迴曲折的流向捷克的心臟。這首歌的歌詞猶如一首敘事詩,它用讚美的語言,歌頌著斯美塔那的祖國也傾注著熱愛祖國的人們共同的心聲和真摯的情感。
(三)拓展
不同地域不同人民都深愛自己的祖國,接下來請同學們分小組自由創編第一部分A段的歌詞,用歌聲來表達你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生:自由創編
師:同學們的歌聲讓老師感受到了濃濃的愛國情。(預設:最後,請同學們隨伴奏演唱第一部分的音樂,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課堂。)
生:和伴奏唱。
課堂小結
學唱了歌曲《我的祖國》就,領略了捷克的錦繡山川,感受到了作曲家斯美塔那對祖國的讚頌與眷戀之情。因此,我們也懂的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都應該深愛自己的祖國。
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中“祖國”的含義,知道祖國很大、很美,產生自豪感。
2.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動物圖片小白鵝、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鴨子、小牛、小鳥、小猴子等。
2.《美麗的祖國》語言CD(盒帶)、教師教學資源。
3.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2~33頁。
活動過程
1.藉助圖片,幫助幼兒初步瞭解詩歌的內容。
(1)分別出示小白鵝、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等圖片,請幼兒說說動物的名稱及其生活的地方。
(2)分別出示河流、山坡、泥窩、花朵圖片,請幼兒說說是什麼地方,分別是誰的家。
2.結合教師教學資源完整感知詩歌內容,嘗試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2)教師嘗試接龍朗誦詩歌,如教師朗誦前半句,幼兒接後半句。
(3)完整朗誦詩歌,用輕柔、優美的聲音表現詩歌的美感。
3.理解詩歌中事物之間的關係,引導幼兒嘗試仿編詩歌。
(1)嘗試仿編詩歌。
為什麼小白鵝說,祖國有清清的河流?(因為河流是小白鵝生活的家。)
用同樣的方法仿編出其他詩句。
(2)嘗試創編詩歌。
出示小鳥、小猴等的圖片,請幼兒說說它們生活在哪裡,它們會告訴我們祖國有什麼?
(3)師幼結合圖片,共同朗誦所仿編、創編的詩歌。
活動延伸:
1.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2~33頁,根據畫面提示,引導幼兒繼續仿編《美麗的祖國》。
2.可在閱讀區裡投放更多圖片,供幼兒進行仿編詩歌遊戲。
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出中國。
2.知道能代表祖國的標誌,增強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3.嘗試當小導遊,能大膽的向他人介紹自己的祖國,初步激發愛國熱情。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媒體課件:世界地圖的圖片、中國地圖。
知識準備:
幼兒知道祖國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激發幼兒興趣
1. 請小朋友當導遊。
師:暑假裡許多小朋友都與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去了許多好玩的地方旅遊,今天我想請我們小朋友們來做個小導遊!
2. 引出本次活動重點,瞭解祖國的知識。
師:做導遊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先接受培訓,學習有關我們祖國的知識,才能讓外國朋友更好的瞭解我們中國。
1.知道導遊需要做什麼,產生當小導遊的興趣。
2.瞭解祖國的知識。
用當小導遊匯入遊戲,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開展小導遊“培訓”活動,引導幼兒多方位瞭解祖國。
1.培訓專案一:中國的位置。
出示世界地圖。提問:我們中國在哪裡?中國在地圖上像什麼?紅星標誌的地方是哪裡啊?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中國在地圖上像一隻公雞,她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的首都在北京。
2.培訓專案二:中國的標誌。
播放課件,提問:小朋友們,有沒有什麼東西讓你一看到就會想到中國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啊。的確,國旗、國歌、國徽、華表和大熊貓等只有中國才有的東西都會讓人想到中國。
3.培訓專案三:中國的人
(師幼共同總結中國人的外貌特徵: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
出示各名族友人集體照圖片,引導幼兒瞭解雖然各族人民在衣著、習慣方面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他們都是我們中國大家庭中的一員。
1.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出中國,瞭解中國在地圖上像一隻大公雞,知道北京的位置。請個別幼兒練習介紹祖國的位置。
2.幼兒自由討論講述,說出一些中國的代表動物、圖案,如:熊貓、國徽等。瞭解中國人的特徵,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瞭解各族友人的圖片。
3.請幼兒(結合祖國畫報)大膽介紹中國的人。
透過觀察世界地圖,初步瞭解我國在地圖上的特徵。透過討論,展開聯想,開發幼兒開放性思維。透過觀察圖片、討論等環節,提高幼兒觀察能力。
三、情景遊戲,學做小導遊介紹中國,鞏固對祖國的認識。
1.結合自制祖國畫報,請“小導遊”上臺大膽向“遊客”介紹中國。教師在一旁引導補充。
2.欣賞歌曲:龍的傳人。
1.幼兒自由結伴,商量分配角色。當一回小導遊,大膽的像班級幼兒介紹我們的祖國。
2.欣賞歌曲,感受當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
通過當一回小導遊,鞏固今天所學的知識。透過欣賞歌曲,提升自己的自豪感。
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排比句創編兒歌,加深對祖國的認識。
2、發展口語概括能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祖國的風光”與幼兒蒐集的祖國各地的風光圖片
2、與幼兒進行過談話,知道祖國的世界之最有哪些?
活動組織:
1.觀看課件“祖國風光”,讓幼兒就畫面的某一部分進行描述。
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看看畫面,祖國有哪些美麗的風?
2、教師示範朗誦《祖國、美麗的祖國》,引起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聽老師朗誦詩歌,聽聽詩歌裡說了一些什麼?
3、啟發幼兒用詩歌的句式自編詩歌,教師加以歸納總結。
(1)師:小朋友,我們的祖國真漂亮,我們也來自編兒歌來讚美祖國。想一想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還可以說一些什麼呢?請你們用“祖國有…….”的句型將兒歌的內容進行替換。
幼兒觀看自己帶來的圖片進行自由創作。
(2)交流分享:請幼兒將創編的兒歌朗誦給大家聽,仔細聽兒歌裡說了一些什麼?(引導幼兒用句式進行集體交流)
(3)師:祖國這麼大,這麼美,一起有表情地將我們創編的詩歌完整地進行朗誦。
4、結束:今天我們學會了創編詩歌的新本領,回去把我們編的兒歌讀給爸爸媽媽聽。
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欣賞管絃樂合奏《紅旗頌》。
教學目標:
1、提高學唱歌曲的效率,能較快學會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
2、對藏族民歌及其音調感到興趣。
3、初聽《紅旗頌》,感受其宏偉的氣勢,聽出其中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音調。
教學過程:
1、匯入。
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我的祖國”。熱愛自己的祖國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聲,但是熱愛祖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音樂課上,我們主要應透過具體的音樂作品來激發我們的愛國熱情。音樂是情感的藝術,也最能激發起人們的某種情感。例如今天我們要欣賞的管絃樂曲《紅旗頌》,聽了就會使人感到精神抖擻、信心百倍,一種生活在社會主義祖國懷抱中的溫暖感油然而生,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2、欣賞樂曲《紅旗頌》。
下面我們就來欣賞管絃樂合奏《紅旗頌》,這是一首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的優秀作品。同學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前奏嗎(學生回答)?教師在鋼琴上奏一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紅旗頌》引子部分:教師在琴上奏幾遍,使學生加深印象。
同學們可以聽出這一音調基本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前奏一樣,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並突出了三連音的進行,顯得更有氣勢和緊迫感。
這首樂曲的主題就是“紅旗主題”,同學們可以看教科書41頁。
師在琴上彈奏。
播放《紅旗頌》錄音。
生聽完後,互談感受。
3、學唱歌曲。
(1)聽一遍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範唱錄音。
(2)請學生朗讀一遍歌詞,並與學生裝共同討論這首歌詞的含義與風格。
(3)簡介藏族。
(4)再聽一遍範唱錄音後隨錄音學唱歌詞。
(5)克服難點。
(6)請學生回答教科書上的兩個問題。
(7)隨教師的琴聲有感情地唱兩到三遍。
4、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學習歌曲效率高,聽賞音樂時非常專注。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國》、繼續深入欣賞《紅旗頌》。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我的家在中國》。
2、能熟練地演唱“紅旗主題”。
3、學習用課堂樂器演奏“紅旗主題”。
教學過程:
1、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唱了表現藏漢一家親的歌曲《一個媽媽的女兒》,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合唱歌曲《我家在中國》。請同學們朗讀一遍歌詞。教科書中有一個問題,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從前我總在心裡默默地說”“今天我總是這樣自豪地說”這兩句歌詞的?
生答。師補充。
2、學唱歌曲《我家在中國》。
(1)聽範唱錄音。
(2)學習歌曲的第一樂段。
(3)學習第二樂段合唱部分的第一聲部。
3、繼續欣賞《紅旗頌》。
(1)上節課我們初聽了《紅旗頌》,還記得樂曲中的“紅旗主題”嗎?
(2)現在我們來學唱“紅旗主題”。
(3)再次欣賞《紅旗頌》。
(4)再次放聲歌唱“紅旗主題”,鼓勵學生為第一樂句填詞。
4、小結。
教學隨筆:學唱新歌效率高。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繼續學唱歌曲《我家在中國》、欣賞合唱《我的祖國》。
教學目標:
1、完成《我家在中國》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記住《我的祖國》的主要旋律,並能分析兩個樂段在音樂情緒上的對比。
3、在演唱和欣賞過程中繼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
教學過程:
1、匯入。
上節課我們欣賞了氣勢磅礴的《紅旗頌》,這節課我們要欣賞一首既優美親切又宏偉壯麗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國》,這首歌被選入“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聽來使人既感親切又心潮澎湃,同《紅旗頌》一樣,能激起我們的愛國之情。
簡介歌曲。
2、欣賞歌曲《我的祖國》。
(1)初聽一遍。
(2)請學生說說聽賞的感受。
(3)復聽。隨錄音哼唱第一樂段的歌詞。
(4)學生完成課本上填空。
(5)再欣賞一遍,要求學生記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繼續學唱歌曲《我家在中國》。
(1)複習第二樂段。(只唱第一聲部)
(2)共同學習合唱部分的第二聲部。
(3)分兩聲部合唱。
(4)學習反覆記號,這個記號常用在結尾部分。
(5)學習結尾句。
(6)學習第一樂段的歌譜。
(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結。
教學隨筆:學生學習兩聲部合唱時效果良好,對歌曲表現出極大的關注。
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學會用明亮的聲音有感情地、準確地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來歷及歌曲的詞作者田漢、曲作者聶耳。
3.能認真聽賞歌曲《我的祖國》,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歌曲表達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學難點:
準確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節奏(如:三連音、附點)和力度變化(漸強、強音記號)。
教學過程:
一、聽賞歌曲——《我的祖國》
1.匯入新課
師:在你的印象中,祖國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學生談祖國留給自己的印象。輕聲播放《我的祖國》音樂。)
師: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實的語言、甜美的歌聲描繪祖國,就像在唱自己的媽媽一樣。她就是的歌唱家郭蘭英老師,請聽她的演唱的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我的祖國》。
2.聆聽《我的祖國》
師: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學生自由發言。課件配樂。)
3.介紹歌曲相關知識
(1)首唱者——郭蘭英
師:歌唱家郭蘭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遙的一個叫“香樂”的小村子裡。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寬闊,吐字清晰,具有濃郁的中華民族特色。《我的祖國》是她為電影《上甘嶺》演唱的插曲。
(2)歌曲創作的背景
師:電影講述1952年秋,為了奪取抗美援朝的最後勝利,志願軍某部八連忍飢挨餓,堅守上甘嶺二十四天,終於迎來大x的全面勝利。上甘嶺戰役非常慘烈,在僅4平方公里的陣地上,敵軍先後投入6萬人的兵力,向上甘嶺發射了190萬發炮彈和5000枚艦載炮彈,最多的一天達30萬發。英雄的志願軍戰士拋灑熱血、犧牲生命,幫助朝鮮人民打退了擁有世界上大火力的以美國為首的侵略者。換來了祖國的安全和朝鮮人民的自由、獨立。(學生了解電影創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國》
老師播放《我的祖國》音樂。
(學生跟唱《我的祖國》,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學習《國歌》歌詞。
1.觀看記錄“日本暴行”的圖片資料
師:這是一幅平靜恬美的生活畫面,可就在這時一場災難發生在中國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請同學們跟著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學生觀看記錄“日本暴行”的圖片資料。)
2.觀看電影《國歌》片段之一——《控訴》
學生觀看電影《國歌》片段。
3.觀看電影《國歌》片段之二——《抗日x》
學生觀看電影《國歌》片段。
4.學一學
(1)老師領讀《國歌》歌詞。
(學生學著抗日x的樣子,跟讀歌詞。)
老師提問:你認為哪一句體現了人民抗日的決心?
(學生自由回答。)
(學生試著讀歌詞)
(3)學生領讀歌詞
(由一名同學帶讀歌詞,全班學生跟讀歌詞)
(4)介紹田漢
三、學習《國歌》旋律
1.觀看電影《國歌》片段之三
學生觀看電影。
2.認識三連音
(1)聆聽全曲
學生聆聽《義通軍進行曲》全曲。
(2)拍一拍
學生拍一拍兩組三連音節奏。
(3)聽一聽
學生聆聽全曲後,再說一說三連音在模仿什麼聲音。
(4)唱一唱
3.體驗力度漸強的樂句
(1)唱一唱
學生視唱樂句:5 1. 1 3. 3 5-
(2)說一說
學生討論這句旋律的進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學生結合歌詞學唱這一樂句,注意力度變化,並講出力度漸強的原因。
4.學唱《義勇軍進行曲》旋律
(1)視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點、強音記號的地方,再視唱旋律。
四、演唱《國歌》
1.齊唱《國歌》
師:《義勇軍進行曲》鼓舞了中國人民奮起戰鬥,獎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1949年《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代國歌,1982年正式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學生齊聲演唱《國歌》。)
2.跟唱《紅旗飄飄》
師:2008年的世界體育盛會——奧運會即將在中國舉行,我國的體育健兒們迎接的是世界、迎戰的是極限,為祖國的榮譽而戰鬥,是他們不來的信念。讓我們唱上一首《紅旗飄飄》為他們的勇敢加油喝彩吧!
(課件播放《紅旗飄飄》,學生跟唱)
3.演唱《國歌》
師:同學們,身為中國人,我們感到自豪。唱好國歌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應該做的。讓我們熱愛祖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愛唱國歌做起。
(學生起立演唱《國歌》)
音樂《我的祖國》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中國。
2、知道祖國很大,有燦爛的文化,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世界地圖、中國地圖若干張,有關祖國的特產、戲劇和國慶大遊 行、閱兵式、升國旗等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1、示世界地圖,瞭解中國的地理位置。
(1)幼兒分組,師生共同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中國的地理位置,並做上標記。
(2)引導幼兒說出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
(3)引導幼兒說說中國人長相的特徵。
小結:我們是黑頭髮、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的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北京。
2、出示中國地圖,認識祖國。
(1)說說我們國家在地圖上像什麼?
(2)引導幼兒根據地圖上不同的顏色,找出祖國的海洋、高山、河流、陸地等。
(3)請幼兒說說:中國有哪些城市、海洋、河流、大山等。
小結:中國很大,有很多城市,有56個民族,人口很多,共有13億多人口,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有許多的高山、河流和城市,喜馬拉雅山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長江是中國最長的河流,首都北京是世界各國朋友嚮往的地方,我們的國家真了不起。
3、解祖國的國旗、國歌、語言、文字、戲劇、特產等。
(1)幼兒分組到區域中去開展活動。
(2)集體講述,談談自己在區域活動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4、欣賞歌曲《龍的傳人》。
活動反思:
在活動開始,我出示世界地圖,引導幼兒尋找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幼兒的興趣一下子被提起來了。他們看著這五顏六色的世界地圖,尋找著中國,瞭解了中國的地理位置就像一隻雄雞。
圓除了剪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外,還可以轉化成近似的三角形、近似的梯形。如果讓學生在這裡再動手操作,對學生思維的拓展是有很大的好處,但一節課無法容納這麼多的內容,所以這一節課就選擇了單純讓學生把圓轉化成近似長方形來推導圓面積的公式。但回頭想想,也可以把圓的面積分兩課時來上,一課時是讓學生操作,圓可以轉化成什麼圖形?第二課時才深入地研究如何推導圓面積的公式,這樣費時多些但對學生的能力開拓會更有好處。
知道祖國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在北京。接著在第二環節,引導幼兒瞭解中國一些著名的城市、山川、河流,初步掌握了關於祖國的常識。
最後一個環節,是為幼兒介紹了祖國的文化,拓展了知識經驗。整個活動層次分明,環節清楚,讓幼兒知道了祖國很大,有燦爛的文化,增強了幼兒做中國人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