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最佳化優秀教學設計

雙減背景下最佳化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雙減背景下最佳化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雙減背景下最佳化優秀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瞭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範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願意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範讀。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⑴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並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⑵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匯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匯入:

  透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⑴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⑵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⑶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⑷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⑴ “當,噹噹!當,噹噹!”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⑵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⑶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彷彿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裡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覆朗讀這幾句話。

  ⑷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麼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⑴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麼印象?交流感受。

  ⑵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瞭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小學,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⑶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餘生活是怎麼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後我們再來交流。

  雙減背景下最佳化優秀教學設計2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字語言,凸現語文字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澱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讀

  《大青樹下的小學》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描寫我國邊疆地區的一所大青樹下的小學,在學校裡,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豔的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村氣息和民族特色。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裡,在鮮豔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裡學習。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麼羨慕。這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體現了學校團結的氛圍,反映了學校的歡樂、祥和氣氛。課文中聯絡課文內容,配備了精美的插圖。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後以自豪讚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小學,一所邊疆的小學。除對學校美麗與團結的描寫是本文的特點外,在語言表達上也很有特色。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就具體說說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壩、漢"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讀出對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喜愛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目標:瞭解大青樹下的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透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瞭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以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讚美之情。

  教學難點

  難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

  三、教學方法

  基於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1、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並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並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裡為什麼這麼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在讓學生體會熱鬧中,透過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外,還有可能做什麼?透過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使下課後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認為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覆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情感。

  3、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透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透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透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為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環節。

  一、歌曲引入,介紹資料。

  1、播放音樂(或影片)《愛我中華》片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2、引導交流,瞭解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初步瞭解課文中涉及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3、匯入課題,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教師配樂範讀。瞭解文中的有關民族。

  2、初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自學生字,讀通句子。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四、自主品讀,自我感悟。

  五、自主學習,深入探究。

  (一)抓住重點句段,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

  1、"那鮮豔的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感悟各式各樣的民族服裝鮮豔奪目,使學校更加美麗。

  2、"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透過想象,感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

  3、"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裡,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透過山花爛漫的環境,襯托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美麗。

  (二)抓住重點句段,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團結。

  1、"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裡,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感悟同學們的團結。

  2、"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裡學習。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抓住"不同民族""同一間教室""一起"這幾個詞語體會孩子們雖然民族不同,但他們團結友愛,不分彼此。

  (三)抓住重點句段,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歡樂。

  1、"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透過感情朗讀,讀出大青樹下的小學的歡樂。

  (四)抓住重點句段,品悟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祥和。

  1、"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隻猴子。這些山林裡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

  透過問題進行感悟:

  (1)你們認為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課的?

  (2)他們是這樣讀課文的?

  (3)如果你是一根樹枝、一隻小鳥、一隻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呢?

  (4)為什麼不直接寫孩子們學習認真,而要寫"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側面烘托孩子認真學習。--意思講到就行)

  六、總結課文,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帶著讚美,帶著自豪,帶著驕傲美美地讀課文。

  七、聯絡實際,課外延伸。

  1、為什麼一個邊疆的大青樹下的小學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如此祥和,如此歡樂?(民族之間團結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個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們五十六個民族手牽手,心連心,永遠是一家人!正因為我們都生活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裡,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幸福,如此歡樂!大青樹下的小學才會如此美麗,如此團結、祥和!

  3、讓我們一起再聽《愛我中華》。

  八、板書設計:一是突出主要內容,寫了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特點;二是表現表達的情感自豪與讚美;三是能給孩子們直觀的形象,教給孩子們整體把握課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

  雙減背景下最佳化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學習分析文學作品中的景物描寫。

  3、體驗孫犁小說的風格。

  【教材分析】

  1、重點:

  ⑴ 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及典型意義。

  ⑵ 學習富於特色的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2、難點:

  對老英雄性格的核心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歷史上,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最早的黃帝曾在河北一帶活動,刺秦王的壯士荊軻、三國勇士張飛、宋太祖趙匡胤;到了近代有小兵張嘎、在長長的鐵道線上英勇殺敵的鐵道游擊隊員等等。今天我們學習來孫犁的小說《蘆花蕩》,去認識一位無名老英雄。

  二、整體感知

  1、教師檢查預習情況:

  ⑴ 作者介紹:

  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936年暑假後,孫犁到河北安新縣的小學教書,對白洋淀一帶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初步瞭解。抗戰爆發後,他主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冀中區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進入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工作和學習,發表了《荷花澱》《蘆花蕩》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藝術風格引起了文藝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澱派”。《白洋淀紀事》是作者最負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創作風格的一部小說與散文合集。《蘆花蕩》是一短篇小說。

  ⑵ 生字生詞:

  瘧子(yào) 提防(dī fáng) 吆喝(yāo hē) 躥(cuān) 仄(è)歪 颯颯(sà sà) 寒噤(jìn) 張皇失措 央告

  2、聽課文配樂朗讀,初步感受蘆花蕩,用“這是一片______的蘆花蕩”陳述。

  3、再讀課文,劃出景物描寫的句子。

  三、品讀研討

  1、美麗的蘆花蕩裡有著哪些人?

  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英雄老頭。

  一對可愛而勇敢的姐妹。

  一群愚蠢的日本鬼子兵。

  2、課文記敘了哪些事情?

  ⑴ 一次驚心動魄的護送(夜送兩個小女孩進蘆花蕩);

  ⑵ 一場酣暢淋漓的復仇(老頭子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

  3、表現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一份深沉的愛國熱情。

  四、複述課文

  1、小組合作,學會概括性複述課文,用“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_____”和“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________”複述故事情節。

  預設:

  護送的驚心動魄表現在交通工具的簡陋上;

  表現在敵我勢力的懸殊上;

  復仇的酣暢淋漓表現在老頭設下的圈套上;

  表現在敵人的愚蠢上鉤上;

  表現在老頭痛打敵人的腦袋上。

  2、學生評價。

  3、拓展延伸。

  請依照上面的格式,用“深沉的愛國情表現在______”的句式說話。

  五、課堂小結

  燕趙多慷慨之士。這個極具傳奇色彩的《蘆花蕩》故事,讓我們在冀中人民身上,看到了屬於北方民族的那些最有光彩的品質。小說寫的是殘酷戰爭裡的人和事,但決沒有“悽悽慘慘慼戚”的描繪,其高昂濃重傳達出來的,是一種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情緒。

  六、本節課配套習題設計

  1、抄寫生詞。

  2、通讀課文,感受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3、課外閱讀短篇小說《荷花澱》。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二、朗讀課文

  三、品讀研討

  1、小說的主角是誰? 老頭子。

  2、請用“老頭子的英雄性格表現在______”說話,探究人物性格。

  (學生小組討論、補充完善。)

  預設:

  ⑴ 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

  外貌:“撐船的是一個……除非在白洋淀上。”

  語言:“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

  心情:“悠閒”“編算”。

  ⑵ 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

  對女孩:喜愛;

  對鬼子:滿懷仇恨。

  ⑶ 表現在他智勇雙全的行為上。

  勇:不帶一枝槍;

  智:設下計謀。

  ⑷ 表現在他的過於自信和自尊上(核心性格)。

  3、課堂練習: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了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會想些什麼呢?請你以二菱的身份,設身處地,把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四、品味語言

  1、文中有不少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請找出來,細心加以體會。

  (詳見課文。)

  2、請你任選一句,談談你的審美感受:

  預設:

  ⑴ “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擬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種在殘酷的戰爭環境裡頑強生存的姿態烘托了出來,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⑵ “一隻小船從葦塘裡撐出來,在澱裡,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比喻手法,體現出老頭子的英勇、幹練。

  ⑶ “鮮敕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散。”

  語言清新雋永,柔婉秀美,富有詩情畫意。

  五、課堂小結

  年近六十,照例該養養老了,我們的老英雄翅神出鬼沒,無數次透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葦塘中部隊的供給,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特別是他手無寸鐵,獨自一人,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從他的身上,我們再一次分明感知到: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六、本節課配套習題設計

  1、完成《學案》練習;

  2、課外閱讀《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蘇聯·肖洛霍夫)、《米隆老爹》(法·莫泊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