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與計劃免疫》教學反思
《免疫與計劃免疫》教學反思
一、創設故事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界是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千變萬化的,生物教學就應該是集科學性、思維性、創造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教學,透過生活例項、實物演示、畫面再現、語言描繪等不同的途徑來創設有關情境,結合形式上的新穎性、內容上的實踐性、方法上的啟發性等情境教學三原則,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的雙邊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或引用蘊含哲理的詩詞歌賦、名人名言,或講述引人人勝的故事,或進行出神人化的表演,或進行奧妙無窮的實驗演示,都能為學生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由其是課堂上引入精彩的故事情節,把整個教學內容融人故事當中,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情緒,更好地實現課堂上的師生互動,達到好的學習效果。為此在學習《免疫與計劃免疫》一節時,以教材為知識骨架,補血加肉,在構建的故事情節中,讓學生接受生物科學知識,事半功倍。本節課以“三毛的四次流浪”為線索,自然地引出並講述了人體的三道防線及免疫的概念、功能。具體過程如下:1.教師出示三毛流浪圖片:三毛觸犯了上司,被困在一個充滿病菌的地方,但他沒有生病。這是為什麼?引出第一道防線。2.出示三毛圖片:三毛在鬥牛活動中受傷了,但他樂觀地說:“這點傷過不了三天就好了!”果真,受傷後,傷口出現了
紅腫現象,過了幾天就好了,為什麼?引出第二道防線。3.出示三毛圖片:過了一年,當地開始流行一種叫麻疹的疾病,很多人因生病而死去,三毛也感染上了此病,住進了醫院治療,病好後,三毛要回家了。可他聽說家鄉還流行麻疹,他開始擔心自己剛剛痊癒的身體。他問醫生:“我能回家嗎?”如果你是醫生,你該怎樣回答他?引出第三道防線。
4.出示三毛圖片:又一年,三毛在家鄉的一次救火中皮膚燒傷,自身皮膚移植,傷口癒合,若移植別人的皮膚結果會怎麼樣?引出免疫的概念,幫助學生仔細分析並記住概念中的含義。讓學生明白移植他人的皮膚是不易成活的。最後出示三毛四次流浪後反思的圖片:這幾年,我經歷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你呢?為學生創造思考總結本節內容的空間。這樣讓三毛引導學生遨遊“免疫”知識的海洋,使原本抽象的教材變得貼近生活、淺顯易懂。
二、加強小組合作,實現學生腦力資源共享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討論式”教學,就是在一種師生平等的氛圍中共同討論未知,透過對話交流,使學生了解教師的意圖,教師瞭解學生情況,從而促進師生間的合作。在教學中,教師改變了其原來所扮演的角色,從知識的給予者變為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透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可以活躍學習氣氛,師生互動也就會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如:在學習“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時,我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1.人體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的組成及作用是什麼?
2.得過天花的病人一般不再患天花病,為什麼?
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其中,這樣學生都有話可說,互幫互學,相互促進,在互相討論中,學生閱讀更加仔細、理解更加深刻、記憶更加準確。
透過對話討論,教師與學生之間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共鳴,從而產生師生感情上的`互動,同步走人課堂教學,在相互接納的課堂教學情景中進一步提高師生的精神境界和品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熱烈的、沸騰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總之,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因此我們要不斷最佳化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才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還課堂一片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