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範本

六年級下冊資訊科技教學計劃範本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編寫指導思想:本冊教材包括學習好幫手和機器人兩部分內容。學習好幫手主要是一些軟體的應用,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是本冊的主要部分。

  2、教材特點:

  (1)體例上採用以資訊為主線、任務為核心的模式。

  (2)引入研究性學習方法,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精神。

  (3)強化任務淡化計算機知識。

  (4)任務之間互相融合。

  (5)教材使用適應性強。

  3、教材主要內容: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學習好幫手和機器人兩部分。

  二、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已經在前面幾年的學習中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更希望教師能夠給予他們充分的主動權和自由,他們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儘量放手讓學生去做,不必事必躬親,同時在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給予必要的引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掌握知識點如下:

  第一單元:學生應用各個軟體,包括PPT製作“漢字的發展”“古詩詞”“月曆”“畢業留念冊”簡報,用WORD製作“世界之最”手抄報,撰寫“生活變化”研究報告,用WORD繪圖工具,經過計算比例,佈置房間,設定地磚。

  第二單元:瞭解機器人的功能與主要特點。

  (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瞭解資訊科技的發展及期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透過資訊科技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資訊、傳輸資訊、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手手段,為適應資訊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對計算機的演示操作,激發學生對資訊科技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以及關心社會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己肩負的重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

  2、質量目標:

  在本學期的教學中,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進一步落實具體措施,重視潛能生的轉化工作,面向全體學生,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抓好中上生,促進潛能生提高,使學生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學措施:

  (1)採用“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

  (2)重視上機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3)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及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4)採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培養他們互幫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

  五、教學程序安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