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流程圖教學計劃
高二數學流程圖教學計劃
一、教材分析:
1、在《1.1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中,本人以達芬奇密碼遊戲為例,透過兩節課的時間引導學生體驗了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其中,我將《1.2.1 演算法》中演算法和演算法的特徵穿插到“設計算法”環節,《1.3.2 程式設計語言的產生與發展》穿插到“編寫程式”環節,《1.3.3 程式的編輯和翻譯》穿插到“除錯程式”環節。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將相關的知識以“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為主線串聯到一起,讓學生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2、“可以證明,任何複雜的演算法都可以用順序結構、選擇結構、迴圈結構三種基本結構組合而成的程式表示。”,所以演算法的描述實際上就是三種基本結構的描述。基於此,我將《1.2.2 演算法的描述》和《1.3.1.2 程式的基本結構》整合為一節課。
3、因數學必修三中也有流程圖相應的內容,高考中也有讀流程圖寫結果的考點。所以我在最後增加了數學中的相應內容,以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流程圖,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學生分析:
1、教學物件為高一的學生,剛接觸本模組的學習,對計算機程式設計方面的知識瞭解還不夠。只是從《1.1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瞭解了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並知道了演算法、程式等相關概念和知識。同時數學科也暫未涉及到相關知識的學習。
2、因為資訊科技目前暫未納入高考,所以部分學生的學習激情不夠。因此為了讓學生能更好體會到流程圖的作用,加深對流程圖的印象,特將數學必修三中讀程式框圖的有關知識整合到本課,並透過一道數學高考題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日常生活當中也會經常接觸到一些諸如辦事流程圖、活動計劃等描述解決問題步驟的案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 知道演算法三種描述方法的特點
⑵ 掌握程式三種基本結構的特點
⑶ 知道流程圖中各基本圖形的功能,並正確畫出演算法對應的流程圖
2、過程與方法:
⑴ 能根據具體問題靈活、正確地選用恰當的方式描述演算法
⑵ 透過模仿、探索,經歷透過設計流程圖表達演算法的過程
⑶ 能正確讀流程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培養學生透過流程圖來表達演算法的良好習慣,為程式設計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⑵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⑶ 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⑴ 演算法三種描述方式的特點
⑵ 流程圖的基本圖形符號和程式的三種基本結構
⑶ 根據演算法正確畫出流程圖
教學難點
⑴ 能綜合運用流程圖的基本圖形符號正確地畫出流程圖
⑵ 能讀懂流程圖,並寫出結果
五、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圍繞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求三角形面積”展開,教師透過任務和問題的提出,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自主構建新知,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習,從而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具體說,教師先以簡單的數學問題“求三角形面積”如何描述引入,讓學生在現有知識基礎上自主表達,教師再透過對學生答案的點評和有側重性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演算法的不同表達方式;接著再以“一題多練”、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學生在任務中自主掌握用流程圖表示演算法。最後再用一道讀流程圖,逆向鞏固所學知識,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教學手段:問題法,演示法,任務驅動,講練結合法
七、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八、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
(5分鐘)
複習:演算法的概念
學生思考回答
在新課傳授之前,透過一個熟悉數學問題的不限方式表達,原生態地展現學生演算法描述方式的多樣性和存在的問題,為後面的學習埋下伏筆
1、練習1:輸入三角形的三邊a,b,c,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設計一個求解演算法,並用自己的方式清晰表達出來。
2、教師展示、點評學生的作業,並統計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3、引出課題:演算法的描述
1、學生思考,並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2、學生交叉瀏覽,看看誰的描述更清晰
新 知 學 習 ( 30 分 鍾 )
算 法 描 述 ( 14 分 鍾)
1、問:在剛才的統計中,我發現同學們最多的是用純文字來表達演算法,這種方法就是“用自然語言描述演算法”,請同學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這種方法的特點?
2、教師小結、補充學生的答案
學生結合自己的作業,思考回答教師問題
因為用自然語言描述是最易採用的方法,因此,教師只需對學生的答案稍作補充即可
1、過渡:除了剛才的方法之外,我還發現有幾個同學採用了箭頭指示的方式,這種方式其實類似於我們將要介紹的'“用流程圖描述演算法”。
2、練習2:輸入三角形的三邊a,b,c,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請參考P11表1-4,畫出對應的流程圖。
3、展示點評學生作業,加深對畫流程圖的理解。
1、學生自學流程圖各符號的功能
2、嘗試模擬完成練習2
因學生平時生活中都會接觸到一些辦事流程之類的流程圖,再加上練習2比較簡單,所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自學模擬完成,教師以點評形式鞏固。
1、教師展示:問:大家能看懂這段程式碼嗎?
2、教師講授:用虛擬碼描述演算法
學生感受體會
因學生還為正式開始學習程式設計,所以對於此種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只作大概瞭解就可以了
1、練習3: P12頁表1-5 演算法描述方式的比較
2、教師小結,並強調流程圖的重要性
學生根據自己的練習體會,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練習3
在前面練習1和2的基礎上,教師可放手讓學生以練習的方式完成第一部分的小結,只需要對“虛擬碼”描述做一些補充即可
練習4:輸入任意的三個正實數a,b,c,若能構成一個三角形,則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否則輸出“不是三角形”。請畫出對應的流程圖。
學生在練習2的基礎上完成練習4
加強學生對選擇結構的認識
練習5:輸入任意的三個正實數a,b,c,若能構成一個三角形,則利用海倫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否則輸出“不是三角形”,並返回重新輸入。請畫出對應的流程圖
學生在練習4的基礎上完成練習5
加強學生對迴圈結構的認識
教師小結:
1、 程式三種結構的流程圖特點
2、 畫流程圖的規則
學生結合自身體會,分析歸納得出結論
1、透過知識總結,強化學生對三種結構的認識。
2、養成良好的畫流程圖習慣
練習鞏固
(5分鐘)
練習6:看流程圖寫結果。若輸入則輸出 , 。
學生先根據程式框圖描述出程式的執行過程,再寫出結果
1、學科整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另一種形式鞏固新知
九、教學評價
學生自評表:
A(優秀)
B(良好)
C(一般)
D(要努力)
自評
演算法的三種描述方法
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並能說出三種方法的區別
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但說出前二種方法的區別
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
基本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
用流程圖描述演算法
能熟練使用流程圖清楚表達複雜演算法,並能讀懂流程圖
能熟練使用流程圖清楚表達簡單演算法,並能大致讀懂流程圖
能使用流程圖表達簡單演算法
能使用流程圖表達簡單演算法,但讀流程圖較困難
程式基本結構
知道三種結構的特點,並能熟練使用流程圖清楚描述
知道三種結構的特點,並能熟練使用流程圖清楚描述
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但只能用其中1種方式大概描述演算法
基本知道三種方法的特點,但不會描述
十、教學反思
優點:
1、練習的設計層層深入、有針對性,能較好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程式結構和演算法的描述方法。從課後的作業情況來看,學生大部分能完成所有的練習。
2、能結合數學知識,從畫流程圖(正向)和讀流程圖(反向)強化學生認知,同時練習6(2008高考題)也能極大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自信心。
3、教學設計思路清晰:先以求三角形面積為例,讓學生自己表達演算法,再以作業點評的形式引出“自然語言描述”和“流程圖描述”,對於學生未見過的“虛擬碼描述”則以教師講授的方式完成。在第二部分的學習中,教師透過對同一案例稍作演變,讓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接受程式的基本結構。最後透過小結和一道數學高考題,完成本節知識的鞏固。
4、詳略得當。對於一些簡單的知識(如用自然語言描述演算法、順序結構),教師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儘量少講;對於一些重點知識(如迴圈結構)則以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構建。
不足:
1、因練習1的演算法比較簡單,學生用自然語言和流程圖都可清晰表達,所以流程圖優點凸顯不夠
2、因任務多,教師擔心時間不夠,所以講得還是稍多。建議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更多、更主動地參與到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