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的生活型綜合課程,為大家分享了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的教學計劃,一起來看看吧!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基本情況:
1、本年級學生共103人,其中男生65人,女生38人。
2、兩個班的孩子經過一年的學習後基本懂得了學校生活規則,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
3、還有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
4、兩個班的孩子還是有些差別,一班的孩子較為活潑頑皮,二班的孩子紀律意識強一些,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有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編排注重圖文結合,內涵豐富,形式多樣,堅持以學生品行教育為主線,切實抓好學生品行教育和養成良好習慣教育兩個環節,為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2、本教材遊戲較多,透過遊戲和和各種兒童喜歡的主體活動,對學生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學生形成積極地生活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實際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礎。
3、本教材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題材。課程將從課堂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其兒童生活的所有空間。
三、教學目標:
1、透過第一單元《我們的節假日》的教學,不僅讓孩子們關注身邊最常見的傳統節日,感受節日的氣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濃濃的親情,而且還透過延伸、拓展學習,讓孩子們瞭解源遠流長的祖國傳統節日,關注祖國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傳統禮儀、積極的民間文化等,集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鏈條。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相結合,
2、透過第二單元《我們的班級》的教學,幫助孩子們建立集體觀念,學習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級自己愛,自己的班級自己管,班級生活規則大家定、齊遵守,從而培養孩子們初步的集體意識和自主管理意識、責任意識。
3、透過第三單元《我們的公共場所》的教學,引導孩子們在社會生活中養成遵守秩序,愛護環境、愛護公共設施等良好行為習慣,學習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滲透《環境保護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制教育。
4、透過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的教學,讓孩子們愛祖國從愛自己的家鄉做起,瞭解家鄉的美麗山水、豐富物產,認識為家鄉作出貢獻的可親可敬的人們,為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而驕傲自豪。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根據小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認知特點,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採取由淺入深、由近及遠、迴圈往復、螺旋上升、形式多樣等方式,引導孩子們透過學習,從不同角度、側面感悟和踐行核心價值觀。
3、以孩子們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抓手,以實際生活案例為依託,突出正面引導,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到法治讓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學習小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5、課程中積極發揮繪本生動活潑、有趣有啟發性的作用,引導孩子們透過自主閱讀、小組講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蘊含的規則、法理等,使教學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做到實實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教學進度
教 學 進 度 計 劃 表
第一週:第一課 假期有收穫
第二週:第二課 週末巧安排
第三週:第三課 歡歡喜喜慶國慶
第四周:第四課 團團圓圓過中秋
第五週:第五課 我愛我們班
第六週:第六課 班級生活有規則
第七週:第七課 我是班級值日生
第八週:第八課 裝扮我們的教室
第九周:第九課 這些是大家的
第十週:第十課 我們不亂扔
第十一週:第十一課 大家排好隊
第十二週:第十二課 我們小點兒聲
第十三週:第十三課 我愛家鄉山和水
第十四周:第十四課 家鄉物產養育我
第十五週:第十五課 可親可敬的家鄉人
第十六週:第十六課 家鄉新變化
機動:四課時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1.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於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瞭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依據xx區工作佈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紮實落實思品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新教學過程,最佳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完成各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範學生。能聯絡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具體工作要求
(一)練隊伍
1.抓好骨幹力量
抓好骨幹力量,創造研究氛圍。在繼續組織課題研究小組的基礎上,讓更多的教師在課題研討中、在現場教學展示中,既能充分體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又能在認真研究的過程中,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帶頭人。透過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由點帶線,由線及面,從而帶動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圍。
2.形成教研氛圍
(1)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資訊科技的運用,結合我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向課外延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園網建設,主動提供思品、社會、品德與社會資訊,並充分運用現代技術進行網上學習、交流等。
(3)重視聽課學習,打破學科的界限,不能像傳統的思想品德課一樣把新課程作為學科課程來上,教師要學習美術課上的色彩形象、數學課上的統計方法、常識課上的試驗對照法、英語課上的任務驅動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學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備課
力求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
每個年級可針對年級特點結合學校德育工作選定幾篇重點課文開展集體備課。備課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青年教師還應重視教學過程的反思,能及時地寫出教學中有質量的反思,向成為反思型的教師方向邁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主渠道。教師要立足課堂,圍繞課題深入研究,主動探索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模式,讓教學獲得更好的實效。
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聯合備課方式,特別要注重教後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習慣。要求每位老師按學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學反思(重點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反思,歸納至少一種教學模式),並在組內交流以、學習。
2.上課
(1)提出專課專用的要求,並以組內互查,教學處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反饋。
(2)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單一和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路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 加強教研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有一套說課、備課、研究實錄、及案例資料,並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展示。
3.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資訊,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也是學生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保證目標的實現。鼓勵教師在評價時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利於學生髮展。
(三)促教研
1.常規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到定人、定時間、定內容。
2.教研展示
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點開展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過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師專業培訓、教學評價研究、教學調研指導等教研工作,強調“教研”、“科研”、“培訓”三位一體,促進學科教學發展。圍繞教育主題,開展教學研究,立足課堂,實踐反思,探索合課程教學若干模式,真正實現“以科研指導教學,促進新課程教學實效”的目的。
知識結構的建構依賴於不斷地學習、汲取,要主動了解國內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學改革資訊,在實踐中探索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學規律,做到在理論學習中增長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進發展,提高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積累教學實踐經驗。
(四)顯特色
1.做好課題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種資源,為思品課注入新的生機。
(1)現代媒體資源
充分利用了學校和家中的現代化設施,收集了思品課堂相關資料等資料,對教材進行了補充.教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走入課堂。
(2)圖書資源
利用學校圖書資源,讓學生透過收集,來補充課堂的知識。
(3)家長資源
家長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將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使家長成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五、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訂教學進度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
三月份:上好常規課,備課、聽課。準備、提交“xx區示範學科組評選”申報資料;第二屆小課題結題。
四月份:上好常規課,備課、聽課。申報第三屆小課題。準備第一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基本功大賽。
五月份:上好常規課,備課、聽課。新教材培訓。
六月份:上好常規課,備課、聽課。
七月份:制訂期末複習計劃;上交各類總結和論文。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的小朋友,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透過上學期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徵(1)生活性;(2)開放性;(3)活動性。教材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教材將以主題單元形式展開,並重點突出以下特徵:
1、從兒童真實生活出發實現學科內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從傳統德育的規範體系或德目體系展開學習內容,而是著眼於兒童現實生活的整體性,從學生生活原型出發,重新融入兒童生活之中,有機整合為學習主題。
2、 強化教材的生活指導職能
教材試圖“以適應兒童現實生活為起點,幫助兒童實現高質量的幸福生活”作為一以貫之的編寫線索和基調,圍繞“如何發展兒童判斷、選擇、適應、超越的能力,以爭取個人幸福、社會有用性和更廣泛的人類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題,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導意識,發展兒童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一方面透過現實情景的捕捉和再創造,讓兒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樂,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透過引入兒童生活中的典型問題,鼓勵兒童自己在探尋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展示兒童多樣化的個性和豐富的智慧,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
3、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為切實地引導活動型教學的開展,教材設計將改變傳統教材編寫中以教師的“教”組織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消解以“預成的學習結果”為核心的教材組織模式下課文加練習的刻板結構,將活動型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過程作為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教材試圖從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發組織主題單元,促進自主活動,在學習活動的漸次展開中,引導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裡呈未分化狀態的整體學習狀態和學習需要,使學生能在活動的不斷演進過程中實現原來被課程目標割裂的“情感態度、行為習慣、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目標的自然統整。
三、教學總要求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因此本冊教材是培養兒童能夠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
四、各單元要求
第一單元:在父母關心下成長
1、 培養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會做的事情堅持做的好習慣。
2、 掌握基本的自我服務的本領,學會疊衣服、洗鞋、整理書包等。
3、瞭解一日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應該做的。
第二單元:我的班級我的家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做事認真細心,做好值日生。
2、養成愛護課桌椅,愛護班級公物和學校的公物。
3、讓學生動手佈置自己的班級。
第三單元:我也能探究
1、瞭解有關科學家的小時候的故事。
2、透過想象設計製作未來的房子和交通工具。
3、讓學生把自己設計和製作的東西展示出來。
第四單元:我是中國人
1、瞭解自己家鄉發生的變化。透過哪些方面舉例說明。
2、使學生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國旗、國徽、首都。
3、知道許多科學家為家鄉、為祖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五、教學措施
1、透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
2、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地培養兒童的品德兒童的好奇心,引導兒童探索的慾望。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突破性。
六、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週 1、我長大了
第二週 2、我在變變變
第三週 3、 做最好的自己
第四周 單元體驗活動:讓愛住我家
第五週 4、我是值日生
第六週 5、愛護課桌椅
第七週 6、我為班級添光彩
第八週 單元體驗活動:美化我們的教室
第九周 7、走進聰明屋
第十週 8、愛思考 會研究
第十一週 9、生活需要小創意
第十二週 單元體驗活動:玩出新花樣
第十三週 10、可愛的家鄉
第十四周 11、國旗國旗我愛你
第十五週 12、 我愛我的祖國
第十六週 單元體驗活動:家鄉美 祖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