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新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性質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生活型綜合課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新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一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整體看學生還是很活潑。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剛入學,在情感態度、行為習慣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透過教學,努力把他們培養成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二、教材分析

  本課程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其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其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嚴展,其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本課程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地只講教科書,兒童更多的是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構建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三、教學目的及要求: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冬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初步瞭解一些健康常識,學會自我保健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6、透過觀察感受寒冷的冬天,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

  7、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8、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措施:

  1、充分利用電教手段,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學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新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二

  一、指導思想

  1、以《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為指導,使道德存在於兒童的.內心,使法治原則為更多兒童所瞭解和遵守,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懂法守法,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社會規則,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依據xx區工作佈置,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將一如既往地紮實落實思品學科的各項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加大學科科研力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學科建設。

  二、任務與目標

  1、端正思想,加強認識,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創新教學過程,最佳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的質量。

  2、各位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準繩,以現行的教材為依據,完成各年級的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

  3、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來規範學生。能聯絡周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4、配合學校教導處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組的工作。

  5、加強教師的業務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培訓。做好本學期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三、具體工作要求

  (一)練隊伍

  1、抓好骨幹力量

  抓好骨幹力量,創造研究氛圍。在繼續組織課題研究小組的基礎上,讓更多的教師在課題研討中、在現場教學展示中,既能充分體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又能在認真研究的過程中,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帶頭人。透過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由點帶線,由線及面,從而帶動全校的思品教研氛圍。

  2、形成教研氛圍

  (1)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重資訊科技的運用,結合我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向課外延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

  (2)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園網建設,主動提供思品、社會、品德與社會資訊,並充分運用現代技術進行網上學習、交流等。

  (3)重視聽課學習,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不能像傳統的思想品德課一樣把新課程作為學科課程來上,教師要學習美術課上的色彩形象、數學課上的統計方法、常識課上的試驗對照法、英語課上的任務驅動模式等等,使品德教學更具有生命力。

  (二)抓管理

  1、備課

  力求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和教學效益。

  每個年級可針對年級特點結合學校德育工作選定幾篇重點課文開展集體備課。備課力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青年教師還應重視教學過程的反思,能及時地寫出教學中有質量的反思,向成為反思型的教師方向邁進。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落實新課標的主渠道。教師要立足課堂,圍繞課題深入研究,主動探索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模式,讓教學獲得更好的實效。

  在備課方面,倡導“高效、共享、反思”的聯合備課方式,特別要注重教後反思,及時捕捉教學中的成功與失敗,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習慣。要求每位老師按學校要求上交每月教學反思(重點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反思,歸納至少一種教學模式),並在組內交流以、學習。

  2、上課

  (1)提出專課專用的要求,並以組內互查,教學處抽查的形式進行檢查反饋。

  (2)要求教師改變傳統單一和機械的接受性學習方式,運用多媒體和網路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 加強教研組內的課堂教學研究,進行行動研究,有一套說課、備課、研究實錄、及案例資料,並積極參加各類教學展示。

  3、評價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獲得反饋資訊,以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也是學生自我提高的一個過程,保證目標的實現。鼓勵教師在評價時從學生的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從多方面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利於學生髮展。

  (三)促教研

  1、、常規教研

  每一次的教研活動做到定人、定時間、定內容。

  2、教研展示

  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點開展義務教育新課程教學過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師專業培訓、教學評價研究、教學調研指導等教研工作,強調“教研”、“科研”、“培訓”三位一體,促進學科教學發展。圍繞教育主題,開展教學研究,立足課堂,實踐反思,探索合課程教學若干模式,真正實現“以科研指導教學,促進新課程教學實效”的目的。

  知識結構的建構依賴於不斷地學習、汲取,要主動了解國內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學改革資訊,在實踐中探索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學規律,做到在理論學習中增長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提高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進發展,提高教師的教育理念和積累教學實踐經驗。

  (四)顯特色

  1、做好課題研究的安排工作。

  2、合理利用各種資源,為思品課注入新的生機。

  (1)現代媒體資源

  充分利用了學校和家中的現代化設施,收集了思品課堂相關資料等資料,對教材進行了補充、教師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的走入課堂。

  (2)圖書資源

  利用學校圖書資源,讓學生透過收集,來補充課堂的知識。

  (3)家長資源

  家長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我們將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使家長成為共同的教育者,形成了教育合力、

  四、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制訂教學進度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

  三月份:上好常規課,備課、聽課。準備、提交“xx區示範學科組評選”申報資料;第二屆小課題結題。

  四月份:上好常規課,備課、聽課。申報第三屆小課題。準備第一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基本功大賽。

  五月份:上好常規課,備課、聽課。新教材培訓。

  六月份:上好常規課,備課、聽課。

  七月份:制訂期末複習計劃;上交各類總結和論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