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一、 教學內容
單元名
課題
1、我的家人與我的夥伴
我的一家人
家人的愛
我為家人添歡樂
我和小夥伴
2、走進大自然
春天來了
我們和太陽做遊戲
風兒吹呀吹
小苗快快長
3、健康生活的每一天
我換牙了
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小心,別傷著
夏天,我們注意什麼
二、 教材分析
1、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定主題。教材從學生的生活邏輯出發,選擇與學生生活關係緊密、切實需要的內容,按照一定的時空順序整合起來,引導他們綜合地學習和思考。
2、突出養成教育的要求。透過行為指導、情境辨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突出 “活動性”和“做中學”的特點。透過創設活動情境,編寫典型範例,設計思考問題,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活動的設計儘可能簡便易行,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4、突出圖畫、圖片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特殊作用。強調圖文並茂,以圖為主,採用兒童的語言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增加教科書的趣味性、可讀性、啟發性和指導性。
5、體現一定的開放性。一方面實現課堂內外、學校內外學習的有機結合,形成開放的教學體系。另一方面,為教師和學生留有選擇、開拓和創造的空間。
三、 教學目標
1、總目標: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2、分目標:
(1)情感與態度: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樂於參加有意義的活動。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初步瞭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瞭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4)過程與方法: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四、 教學進度
單元名
課題
課時
1、我的家人與我的夥伴
我的一家人
家人的愛
我為家人添歡樂
我和小夥伴
5課時
2、走進大自然
春天來了
我們和太陽做遊戲
風兒吹呀吹
小苗快快長
6課時
3、健康生活的每一天
我換牙了
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小心,別傷著
夏天,我們注意什麼
5課時
第一單元 我的家人與我的夥伴
第一課 我的一家人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家庭的含義和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係。
2、瞭解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對家人產生敬愛之情。
3、為自己的家人感到驕傲。
教學重點和難點:正確介紹自己家人的情況。
課前準備:
1、觀察並瞭解自己家人的職業、興趣、愛好、生活習慣。
2、準備一張家庭生活照。
3、教師準備一張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
談話引入:我們都有自己的家,誰能告訴大家你的家裡都有誰?請哪位同學介紹,就把事先收上來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把臨時居住在自己家的親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師要及時給與指導,從而明確家庭的含義。)
二、學習新課
(一)教師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時的家庭生活照。
1、介紹:“這是老師和你們一樣大時,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個是老師?”“猜一猜其他幾個人是誰?”
2、老師介紹:你們想了解照片上這些人的情況嗎?那老師來為你們介紹一下。教師指著照片介紹“爸爸媽媽都是農民。他們特別會種莊稼……工作之餘,爸爸喜歡坐在樹蔭下和別人下棋,媽媽卻喜歡看電視劇,有時還會跟著電視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學四年級,她學習非常好,姐姐喜歡讀課外書……媽媽懷裡抱著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時她剛剛會走路……
3、老師一邊介紹一邊把畫好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爸爸媽媽種田,爸爸在樹下和別人下棋,媽媽在看電視,姐姐在讀書,妹妹在玩耍等)
4、小結:剛才老師都向大家介紹了哪些內容?
板書:工作 愛好 習慣
(學生對老師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興趣的,透過猜一猜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既瞭解了老師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師的家人,在不知不覺中也學會了介紹家人的方法。)
(二)介紹自己的家人
1、談話:你們願不願意把你的家人介紹給同學們?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把自己家人的情況介紹給同學們,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告訴大家,小組的同學如果想了解什麼,也可以請她給介紹一下。
2、小組介紹(小組合作學習,同學們就像聽故事一樣,瞭解到小夥伴的家人情況;同時在語言表述上,互相指導,使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3、小組選舉一位介紹最好的同學到前邊來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家人的情況。老師對介紹的好的同學及時進行表揚。(對於一年級同學來說,能走上講臺給全班同學介紹就已經是很出色的了,如果再能語言流暢的進行介紹,這更是高水平的展現。教師適時的進行表揚和鼓勵,學生獲得的將是成功的喜悅。)
三、總結:透過今天對家人的介紹,你有什麼想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家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懂得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