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通用11篇)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通用11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教學計劃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絡。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三年級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己。希望透過這三大主題激發著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己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己之間的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透過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整理與歸納資訊,並恰當地利用資訊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活動重點:

  針對三年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在編寫“活動資料”時,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作為三年級的重點。

  1、我們要在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地發展兒童的觀察力,使學生學會進行有目的、系統的觀察,全面的觀察。要求學生會看、會聽、會嗅、會嘗和會觸控,並且會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覺,綜合起來進行思考。

  2、在三年級深入的觀察活動中,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較),要求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觀察以後,要他們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無疑對他們素質的提高十分有利。

  五、活動難點:

  就是能夠從直接經驗抽象出問題的本質來,完成思維發展的飛躍,從而提高學生的素質。

  六、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銳的捕捉資訊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臺。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透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少先隊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可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紅領巾廣播欄目,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七、課時安排

  每週一課時,便於師生都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便於開展活動時進行資源共享。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透過實踐讓學生產生情感體驗、能力方法和知識經驗的活動,透過學習本套教書,瞭解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增進對傳統文化價值的認識,激發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和思想品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學生為本,重在實踐、重在體驗、重在提高、重在發展的宗旨,特對本期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標:

  1、組織學生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度。

  2、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提高透過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

  3、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養成生活自理的態度,初步具有認識自己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習慣。

  二、活動內容

  1、與各學科教學相結合,組織開展以“實驗探究”、“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為核心的科學探究活動及技能活動。

  2、利用課間操、升旗儀式、重大節日、法制報告等方面的活動,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大事,遵守學生守則,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學生的組織觀念和集體觀念,增強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感。

  三、教學方法及措施

  1、認真組織教學,全面把握課程目標,按計劃實施教學活動。

  2、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及時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3、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學生透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二、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透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資訊科技、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三、學生分析

  高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反對透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在評價時應重過程輕結果,特別要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應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己、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4

  一、課程目標

  1、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體驗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2、在同一主題下針對不同能力,興趣愛好和需求而設計多元活動內容,給學生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

  3、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表現自我和驗證學科學習內容。

  4、運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學科知識。

  二、課程原則

  (1)以研究性學習方式作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式;

  (2)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尊重學生基於自己的需要、動機和興趣所選擇的活動內容與方式;

  (3)採用彈性課時制,做到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4)鼓勵並支援學生髮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加強學校、家庭與社群三者之間的聯絡。

  三、課程評價

  1、評價的物件:由學生,教師和課程本身三部分組成。

  2、評價的方式:採用多元化的評價。

  3、對課程的評價:學校行政、教師和學生三部分合成。

  4、對學生評價: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為每一個學生設定“綜合實踐活動袋”,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整理存放:

  (1)學習成果:手工、勞技、科技作品、調查報告、專題研究論文等;

  (2)多元評價: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允許學生對不滿意的他評進行重新學習直至獲得滿意的他評為止。

  5、對教師的評價:由學校行政和學生評價兩部分合成。

  四、工作重點

  (一)強化理論學習,貫徹聽評課制度:

  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任課老師的培訓,鼓勵任課老師根據各自學科開發出一些有意義、學生感興趣的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教師繼續認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框架結構》等,透過學習、討論、交流體會,使教師及時瞭解課改動態,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透過教育觀念的改變,使教師能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投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來。

  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做到科學、務實、創新,既促進教師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又使學生能在課堂上學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實踐,走向創新。培養出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讓其發揮帶頭示範作用,積極參加各級課堂教學評比。

  (二)根據實際,合理確定活動內容

  1、從日常生活中生成。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生活習慣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如原來愛吃肥肉,現在都偏愛吃瘦肉了;原來愛吃新鮮蔬菜,現在愛吃野菜了。這些生活中的細微變化,也都能成為活動主題。這些活動的開展,貼近學生生活,實在易行。以往的活動脫離學生的生活太遠了,忽視了現實生活這寶貴的資源,使學生的生活“沙漠化”。

  2、從學科中生成。

  綜合實踐活動雖然不同於學科課程,但也不是與學科完全分開、割裂,可以大膽與各科教學結合起來,將學生所學的學科領域的知識,會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得到延伸、綜合、重組與提升。同時,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所發現的問題、所獲得的知識技能,可以在各科領域的學習中得到拓展和加深。

  3、從中外節假日中生成。

  一年四季中,有許多中外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此外還有愚人節、父親節、母親節等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這些節日,也都能成為一個活動主題。如愚人節到了,同學們也紛紛趕時髦,相互開開無傷大雅的小玩笑。但是,對愚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卻一無所知。據此可引申出一個活動主題。另外,也可讓學生對中外的節日進行對比。

  4、從生存環境中生成。

  學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們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時每刻都在與周圍環境進行資訊交流。我們應充分注重環境的功能,挖掘身邊的資源。

  學生一旦確立了自己所關注的研究課題,只要環境許可,隨時隨地都能進入一種活動狀態。它能激發學生主動生成一種對知識的渴求,強烈的求知慾望,主動獲得一種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豐富多彩的、活生生的體驗。學生將伴著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活動中去,會覺得快樂無比。

  (三)教師備課與學生作業兩手抓

  教師做到無備課不準上課,備課要做到先周備,並且要詳實可用,還要有活動記錄、活動總結。作業設計要科學合理,要從拓展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出發,全員參與,認真批改。作業每次都要設封面,封面上要有主題有時間、學校、班級、任課教師;每次作業紙張要統一,要有學生制定的活動計劃,作業最後要有活動感受或是評價。

  (四)確保活動時間,加強過程管理。

  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成長、親歷過程,注重學生的內心體驗和自主構建,視學生是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我們要注重活動的過程,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為此,我們應選擇“小而精”,簡便易行的主題。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從其生活世界中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要注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熱愛生活,並學會健康愉悅地、自由而負責任地、智慧而有創意地活動。

  (五)評價制度

  本學期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制度納入教科研的管理,實行動態化評價和管理,即對活動的全過程進行過程督導和評價,包括計劃制定、活動實施、總結、課時落實、聽評課等各個方面,力求透過科學的評價,全面促進活動質量,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5

  一、目的意義: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新標準提出的教育理念,結合物理學科特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立足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著重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1、創新的物理小製作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使物理、數學等學科抽象原理的問題生動、形象地再現。

  2、豐富課餘生活,為研究性學習奠定基礎。

  3、為物理,數學等學科教學提供實用的教學工具;

  4、創造靈活、輕便、美觀的儀器;體現儀器在知識運用過程中直接、實用的特點。

  二、課程特點:

  1、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加深。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切實培養學生協作能力。

  3、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是課程實施的重點。

  4、評價的本質功能在於促進發展。

  5、讓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挖掘學生的潛力。

  三、活動安排活動課題:

  自制土電話、橡皮筋吉他和小孔成像儀。

  活動方式:

  (一)在講授完“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後即可佈置學生思考並準備各種材料。在活動課上利用學生準備的紙杯和細線(金屬絲)等材料製作土電話。在製作之前,師生共同探討土電話的原理,由此分析利用哪些材料及製作過程中需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使土電話的傳音效果更好。形式可以是個人制作也可以是小組製作,但教師需對小組製作的情況進行重點監控,以防止部分學生不投入活動中而沒有得到相應的鍛鍊。

  利用學生做好的土電話進行遊戲,根據傳聲效果好壞和是否有新意等因素進行評價。

  (二)即佈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製作橡皮筋吉它,並積極進行材料的準備。在活動課上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橡皮筋吉它發出不同音調的原理,從而共同得出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如何使發音效果更好等。之後,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紙盒和橡皮筋等材料製作橡皮筋吉它。

  學生做好後,進行彈奏,比較發音效果,並進行考核評比。

  (三)學了光沿直線傳播後,即佈置學生根據教材思考如何製作小孔成像儀。在活動課上先由師生進行討論:小孔成像儀成像的原理,進一步探討如何才能使其成像更清晰等,並得出在製作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然後學生利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盒、針、蠟燭和火柴製作小孔成像儀。教師注意過程監控。展示學生的作品,並進行評價。

  讓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並寫出活動報告。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依據,努力開展好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體驗性課程,實踐性課程,綜合性課程,三級管理的課程,具有很強的生成性。因此,在課程的設計,實施過程中,十分注重課程意識,形成實踐的課程觀,正確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切實確立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生活實踐目標——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表現自我和驗證學科學習內容。

  2.人生體驗目標——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體驗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增進對自己的瞭解,從中發現人生的意義。

  3.個別發展目標——在同一主題下針對不同能力,興趣愛好和需求而設計多元活動內容,給學生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

  4學科整合目標——運用校內外的多種資源,整合學科知識。

  三.工作重點

  由於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瞭解不深,所以工作重點有:

  1、強調綜合實踐理論知識的傳授。

  2、增強在各個活動階段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監督。

  3、讓學生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弄清楚什麼是綜合實踐活動,怎 樣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開展活動的一般步驟是怎樣的。

  4、透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積極的同周圍環境接觸,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綜合能力。

  5、加強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資料積累,包括各種形式的原始資料並逐步完善學生的綜合實踐個人成長檔案。

  四.工作安排

  (一)、準備階段

  1、針對學生特點研討並制定研究計劃。

  2、完成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自主選題會、確定課題。

  (二)、實施階段:

  1、各課題組根據計劃定時定地開展活動,做好記錄,保留每次活動的各種資料。

  2、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小結,總結前段時間的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和教訓,分析活動中的困難及解決辦法,並指導後階段的活

  3、各小組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記錄,邊實踐邊研究。

  (三)、總結階段:

  1、學生整理好各自的資料,寫好活動中的體驗,感受及收穫等內容。

  2、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適應學生個性發展和社會需要,以學生的直接經驗或體驗為基礎,以“實踐、創新、發展”為主線,更有效地提升素質教育的豐富內涵,讓學生儘早地透過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學會在觀察中思考,實踐中體驗,探究中創新,拓展知識和技能,鍛鍊、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實踐能力、正確對待挫折和克服困難的能力,激發和養成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讓他們有機會去探索實際問題、參與實際生活,成為一個有素養、有能力的現代中學生。

  二、課程實施的原則

  1、主題性原則

  傳統的課程型別既包含有知識,又包含有經驗,並按照知識和經驗的系統結構組織和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儘管也包含有知識和經驗,但它是以知識和經驗的現實主題為中心進行組織,以問題的形式來呈現,透過活動的方式來實施的。因此,它既不是單純的學科課程,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綜合了各種課程優點達到了優勢互補的,以主題性為主要特徵的課程。

  2、生活性原則

  長期以來,受理想教育思想的影響,學校教育將人類迫切要求解決的現實問題與人類生活的課題置之度外,結果導致學生缺乏起碼的社會生活常識。正因為如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需要著力解決這一問題,促使學校教育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未來與現實的統一。

  而達到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之一,在於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避免學術性、學問化,多選取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如家庭、環境、健康、交通、文化、城市建設等問題。

  3、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的綜合,決定了其教學組織形式在時間、空間上應該是開放的,而非限制於教室和課堂45分鐘,教師應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引導他們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4、全面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既要培養學生的認知系統,也要內化個體的心理因素,發展他們的非認知系統。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注知識、能力,而且要關注學習方法和過程,關注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課程的實施

  (一)目標

  知識層面:透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艱苦奮鬥、創新探索、勇於拼搏、不斷進取、團隊合作的精神。

  (二)內容指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確定,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關於自然、社會和人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直接經驗;

  第二,旨在培養和提高綜合能力的經驗和素材;

  第三,在整體背景和視野中形成的態度與情感。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在尋求人的發展的前提下,從文化領域的全面性和均衡性角度考慮,認為我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應包括:

  (1)發展思維能力;

  (2)培養讀書的興趣和讀書習慣;

  (3)認識社會問題;

  (4)發展想象力和鑑賞能力;

  (5)從事勞動與技術活動;

  (6)蒐集資訊;

  (7)促進身心健康;

  (8)展示個人才華。

  從上述八個方面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不僅可以克服活動主義和經驗主義課程的弊端,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活動的具體措施

  1、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認真備課,收集各種資料,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並且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鑽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2、提倡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3、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活動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等,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索嘗試、參與和解決的自由中獲得積極的、生動活潑地發展。

  4、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累感性經驗,運用和驗證已有的學科知識經驗和技能,多思路、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採用獨立活動和合作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學會與人共處,學會溝通合作,學會互相交流,學會與大家分享研究成果。

  6、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又密切聯絡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係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價值。

  (四)活動主題

  書香伴我成長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市區教研室教學教研工作精神為指導,根據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組本學期工作思路,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本學期工作,圍繞“穩步推進課改和提升教學質量”中心工作,突出以課堂為陣地,紮實地開展教學研究。努力提高全區中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落實綜合實踐活動學科常規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質量意識,深化教科研,努力使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育教學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工作目標

  1、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

  2、建設和完善“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臺功能。

  3、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建立全區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骨幹教師檔案。

  4、配合普教科,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5、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6、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健全學生評價體系。

  7、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案例、論文)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8、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9、全面完成各級各類各項教研工作目標。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

  加強對課改理論的再學習、再認識,組織一次有代表性的學科骨幹教師參入的以“再學習課改理論,再反思課改行為”為主題的研討活動。深入反思前一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現狀,再次深入學習《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進一步科學地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的理念、目標和任務,確定下一階段工作的任務和重點。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革穩步、高效地推進。

  2、建立學科資訊交流的平臺,健全學科教研網

  建設和完善“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臺功能。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健全全區學科教研網。

  以專題研究為載體和驅動力,定期開展理論學習和專題研究活動,建立骨幹教師發展檔案,成立區級中心教研組。充分發揮現有的學科骨幹教師的作用,為骨幹教師定目標、分任務、給機會、搭舞臺,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有利條件。發現和發展一批新的骨幹教師,組建相對自由的研究團隊,合作研究,分享經驗,溝通訊息,共同發展。

  3、配合普教科,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抓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規範和創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常規管理方式

  要反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和實施的基本理念,指導學校正確的實施。各校要高度重視教師的配備,高度支援教師活動的參入,高度關注課程實施的過程和效果。本學期將對全區所有初中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情況進行檢查,並以此撰寫專題調研報告,向相關部門彙報。

  抓好教師學期教學計劃的審定工作,關注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從本學期開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期教學計劃(方案),實行區級審定製。經審訂透過的教師教學計劃將作為區級檢查和校級管理的依據。

  本學期的各校應以省編《勞動與技術》教材為依據,根據學校資源和學生教師實際情況,以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學習方式制定教學計劃。如要自行開發主題需經區教研室教研員同意備案。各校各年級教師教學計劃於10月16日前透過電子郵件發到XXX郵箱。

  處理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學科領域的關係,努力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與“創新素質實踐行”緊密結合的新形式。

  4、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突出“課堂教學質量主題月”活動

  課堂教學是推進課程改革的主陣地、主渠道,加強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是穩步推進課改的核心,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核心。12月份,作為全區“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的一部分,區教研員將在區中心教研組研討的基礎上,在吳家山第三中學試講一節研討課,重點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①三維教學目標的制定及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設計的導向作用;

  ②教與學方式的適時選擇;

  ③課堂教學的評價。

  5、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各校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注意積累學生活動中的各類原始資料。積極探索學生評價方法,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學的學生評價體系。

  6、組織好教師活動方案(案例、論文)的評比活動和學生的技能創新大賽

  教學評優活動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各校教師要積極撰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案例、論文,於20XX年1月10日前交區教研室。

  全市中學生技能創新大賽(初中學生製作多功能防盜報警器[型號:CX2048],高中學生製作超外差式收音機[型號:ZX2011])是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一次大型活動,各校要認真對待這項競賽,結合此項活動搞好課外活動和培優工作。區級選拔賽於10月13日前報名,10月16日舉行(地點另行通知)。市級競賽10月29日進行。

  7、做好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重新對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業委員會會員進行登記,發展一批新的會員。籌備、召開中學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研討會。作好專業委員會活動的的宣傳工作。

  四、個人專業發展計劃

  1、建設和完善“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網站,充分發揮網站的指導、交流平臺功能。

  2、積極參加市編《勞動與技術》教材的修訂工作

  3、撰寫一篇全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現狀調研報告

  4、建立和完善個人專業發展檔案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基於大力貫徹與落實課程改革思想,切實提高學生各方面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在活動中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帶領學生領略綜合實踐課程的新奇性和學習的迫切性,帶領學生走向廣闊的社會實踐活動為目的,豐富學生的知識、情感等各方面的體驗。活動的題材取材於學生的生活與真實的社會環境,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儘可能發揮學生活動的參與度與主動性,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

  二、活動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要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目標為:

  1、在實踐活動中,培養青少年的思維創新、社會創新、科技創新的.意識和能力,提高他們的科學研究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2、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培養他們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

  3、透過不同的形式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青少年的社會交際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服務社會的責任感。

  4、透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資訊的獲取、處理和應用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培養他們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運用資料說明問題的能力,鍛鍊他們的表達能力、培養自信心。

  三、實施策略

  1、課時安排:七至九年級每週2課時。這些課程的設定體現在功課表中。

  2、屯昌縣教育研究培訓中心成立屯昌縣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組,檢查各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使該學科步入正規課堂中,形成有特色的地方課程。

  3、各校根據學生的實際,每年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若干個主題。(20xx年,每校至少報送1個主題,今後視情況增加數量。)

  四、具體日程安排

  三月份

  1、屯昌縣教育研究培訓中心成立屯昌縣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組,有組長、副組長和組員,分小學、初中和高中三個部分。

  2、召開全縣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組核心人員會議,討論20xx年實施的方案。

  3、準備一間房間存檔綜合實踐活動的材料,購買學習用品用於存檔綜合實踐材料。

  4、擬定屯昌縣20xx年中小學合實踐活動工作計劃

  四月份

  1、組織中心組成員開會,學習《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等理論知識,培訓如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哪些內容歸納入該活動的範疇,促使其養成勤記錄、多反思的習慣。

  2、各校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興趣活動組,以校長為組長,成立該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興趣活動組的成員名單,上報縣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存檔。

  3、各校完成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含實施的活動主題、學生課題組、指導老師),上報縣教育局存檔,作為年度考核專案之一。

  五月份

  參加省培訓院組織的20xx年度綜合實踐活動論文評選活動,有關事宜如下:

  (1)綜合實踐活動論文主題:基於地方特色和本校實際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範化實施。

  (2)各學校必須報送1篇綜合實踐活動論文參加縣級的初評,由屯昌縣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組評選,論文電子稿請在5月15日前提交。

  ⑶報送參加的作品,不管是否入圍,將作為年度考核各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分依據。

  六月份

  1、各學校以書面材料總結本校在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用事實說話,不能杜撰文字材料,上交開學初擬定的主題活動成果(電子材料和紙質材料)。

  2、編排第一期綜合實踐活動小報,下發到各學校閱讀。

  七月份

  2、下發通知,擬定10月份開展全縣中小學初中綜合實踐學科青年教師說課評比活動[注:另下發通知],要求如下:

  (1)必須是學生真實參與的、學校認真組織的活動案例。

  (2)選送說課資料要完整、規範,內容應包括活動方案、活動過程記錄、活動報告及感想、相關活動音像資料等內容,以PPT形式展示。

  ⑶各學校在9月報送參賽的教師名單。

  九月份

  1、組織中心組成員開會,討論下半年將要實施的主題活動內容,以及將要舉行的“全縣中小學綜合實踐學科青年教師說課評比活動”的安排工作。

  2、編排第二期綜合實踐活動小報,下發到各學校閱讀。

  3、籌備全縣中小學綜合實踐學科青年教師說課評比活動具體工作。

  十月份

  1、舉行屯昌縣初中綜合實踐學科青年教師說課評比活動。

  2、下發“全縣初中生科譜小論文評選活動”通知。

  要求:⑴根據學生開展的主題活動,撰寫科譜小論文。

  ⑵每篇小論文只允許有一個小作者,一名指導老師。

  ⑶每所學校至少上報一篇參賽作品,屆時全縣通報結果。

  十一月份

  評選全縣初中科譜小論文,評出一、二和三等獎,以及優秀指導教師。

  20xx年一月

  1、各學校以書面材料總結本校在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用事實說話,不能杜撰文字材料,上交開學初擬定的主題活動成果(電子材料和紙質材料)。

  2、組織中心組成員開會,總結20xx年我縣開展綜合實施活動取得成果及經驗總結。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旨在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去體驗和感受生活,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增強創新意識。

  二、活動目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逐步形成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和服務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和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4、發揮主動獲得知識和資訊的能力,養成主動地獲得資訊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資訊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5、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與整理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三、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初中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

  與進步,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實驗、研究、調查及製作等都能較好的配合。課堂上他們動手動腦都很積極,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

  四、具體教學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綱要》,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全面瞭解學生,設計有效的教學思路,多進行教學反思,適時調整教學思路。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充分利用遠端教育資源和現代化媒體手段,提高學生對綜合實踐課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5、結合《綱要》領會綜合實踐課的設計意圖和目的,有計劃地開展活動。

  6、每一活動主題要根據本地的實際和本校學生的實際,靈活取捨,創造性地使用。

  7、指導學生觀察、思考,在獨立觀察和思考中培養自我分析能力,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的見解。教師對學生的活動,評價要用鼓勵欣賞的語言。不要打消學生創作的積極性。

  8、在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時,要從啟發興趣、激發操作的慾望入手,使學生產生想要親手實踐的慾望,知道怎麼去動手操作。

  初中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本組本學期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綜合素質為重點,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任務,堅定不移地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成“誠實、強健、發奮、創新”的社會主義新人。

  以學校和教導處工作計劃為依據,更新教學觀念,為進一步提高我校綜合組教學質量而紮實開展工作。以教研促教學;以符合現代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教研方向;以人為本、有針對性發展個性;以教為本,全方面地傳授基礎知識。

  二、工作重點

  1、廣泛開展有效備課、上課、觀課、議課等教研活動,靈活運用“五步式”集體備課法,努力構建有效課堂。

  2、以“評好課”為主題開展好校本研修工作,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3、認真落實學校常規教研工作,關注問題研究,引導教師研究身邊的問題。

  4、建設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優秀教師團隊,有效發揮綜合組的優勢,努力做到目標清晰化,過程措施精細化,成果效益化。

  5、注重學生習慣培養,在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注重教師的教學措施和方法的研究,使學生樂學善學,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三、具體目標

  1、充分發揮教研組的教研功能,提高學科教師的教研能力和業務水平,爭取完成60%優質課的目標,同時杜絕不合格課。

  2、在學校總體工作思路和工作計劃的基礎上,發揮各學科特點,有個性有特色地開展工作,爭創亮點,達到效果化。

  3、抓好團隊精神文明建設,把教研組建設成為規範化、個性化的教研組。

  四、主要工作

  (一)教研方面

  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構建具有自我特色的高效課堂。

  ⑴有效備課。遵循“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彰顯個性、教後反思”的備課思路,採取“通用教學案”和“個案補充”相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師對教學案進行深層次、精細化研究,制定出各種課型教學模式標準。

  ⑵有效施教。要研究有效教學,探討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基本趨向、總體思路、有效策略。引導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低臺階、小步子,大容量、快節奏,嚴檢測、細矯正”的原則,探索“有效課堂”的模式。

  ⑶有效激勵。要研究教師教學熱情的激發與維持,要求教師與學生建立積極的、支援性的關係,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要求教師對自己所教的專業有求知興趣和求知信仰,在教學過程中把這種求知興趣和求知信仰傳遞給學生,喚起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信念,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

  具體體現在兩手抓:

  1、嚴抓學科教研活動,透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學校本學期將會舉辦評優課、彙報課、研究課、展示課活動,鼓勵新老教師積極參加講四課,透過共同聽課評課,相互學習促進。同時透過講課活動,發現組內的弱課,重點抓弱課,努力提高弱課質量。透過教研活動,也可發現組內的典型課例,本學期我們將會注意典型課例的積累,把好課特色課及時推薦給中心學校。

  2、抓好常規課堂教學管理,規範課堂教學,做到好課堂從基礎抓起。養成良好的課堂教學習慣。透過教研活動提高課堂質量。

  (二)常規工作

  1、嚴抓備課質量和課堂教學質量。每單週四下午進行教學常規檢查.教導處每月進行抽查。

  2、突出教研組的教研功能,透過教研活動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透過教研活動,四十歲以下的老師每月要完成一篇教學反思或教學隨筆.

  3、抓好各學生專業隊伍的建設,逐漸完善和提高各專業隊伍的專業水平。

  4、做好成果預設,從學期開始就著手進行準備,把工作做到前頭,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更優質的成果質量。

  5、繼續做好學生習慣培養,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和行為習慣。

  6、加強常規管理,全面落實“七字”方針。

  全面落實教學工作“七字”方針。即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

  繼續堅持教師聽課制度,教師每學期每人不少於10節,並及時進行評課,及時解決教師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五、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教研組共同商討擬訂工作計劃,保證各學科工作開展目標方向統一,增強教研組凝聚力。

  2、加強教研組精神文明建設。

  3、各學科教師做好研究課、彙報課、評優課的準備,做好準備,全面開展第一輪的研究課活動。

  十月份:

  1、繼續嚴抓學生一日常規,讓學生的良好習慣成為學生的自然習慣。

  2、繼續開展常規教研活動。

  3、參加縣級優質課大賽。

  4、參加學校校本研修學習。

  十一月份:

  1、繼續開展教研活動,把教研活動作為教研組的主要工作來抓,不鬆懈。

  2、體藝學科教師參加市縣級教研觀摩學習

  十二月份:

  1、參加學區期末複習指導專題會議。

  2、期末考試相關事宜。

  3、各學科進入成果彙總階段。

  一月份:

  1、做好各學科期末收尾工作。

  2、認真做好工作總結,進行經驗交流,為下學期的開始做好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