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克和千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

  教材要求學生初步認識重量單位克與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觀念。由於這一節是學習重量單位的開始,加上重量單位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重量觀念,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以《課標》精神作指導,緊靠《課標》做好銜接過渡,著力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感知體驗,切實讓學生建立重量觀念。

  《克和千克》的教學看似簡單,其實難以把握,主要是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經驗告訴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這個過程是必須的經歷,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因此我在設計克和千克的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多方位體驗。針對這種情況,我教學設計的落點是“體驗”數學。

  課程標準中關於這部分知識的目標是:在具體的情景中,感受並認識克和千克,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 但單憑他們課前的認識,是遠不能成功的建立實際的質量觀的。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我要給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過程,進而來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圍繞這一目標我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怎樣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如何實現讓學生了解“輕的物體用克做單位,重的物體用千克做單位”的教學目標?顯然,只有讓學生在充分的體驗和感知中才可以獲得更為準確的感受。正如俗語所說“我聽到過,過眼雲煙;我看到過,歷歷在目;我做到過,銘記在心;我體驗過,淪肌浹髓”。因此,最終把可以說,體驗克和千克,在體驗中建立具體的質量單位的活動,貫穿了整節課。學生親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動中,建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整節課呈現出“掂一掂——再根據經驗估一估”的教學思路,努力演繹了“知識在於建構”的理念。教學設計的落腳點定在“體驗”。

  1.課前準備我讓學生走進生活。利用週末的時間到超市裡初步瞭解物體的質量單位並準備相應的學具,以學生已有經驗和知識為基礎,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秤,讓學生明確秤能幫助我們準確知道物體的質量。從而也為後面建立1克和1千克質量概念做鋪墊。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我為每個學生都準備了一枚2分的硬幣,讓學生掂一掂一個2分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並例舉了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一個大頭釘、一粒花生米、兩個回形針、4、5粒黃豆,透過讓學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動,加深了對1克的體驗和感受。然後讓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以“克”作單位的物品,並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換著掂一掂,充分感知幾十克、幾百克,並初步感知1克和幾十克和幾百克的差異。

  3.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把內容分層細化。先讓學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黃豆有多重,然後再用盤秤稱出黃豆的重量,再依次讓學生親手掂一掂,互相說說1千克的感受。再透過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動,讓學生一隻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隻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區別,並大膽猜想多少個1克就是千克?最後讓學生利用盤秤驗證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課堂最後一抓準的活動中,6 個小組有一個小組準確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兩個小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餘三個小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這個活動充分驗證了學生在前面的動手體驗中,已經準確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這堂課中,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樂趣中昇華了對克和千克的理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2

  前幾年曾經教過這部分內容,當時也是頭一次教所以沒有經驗只是就教材講知識,所以學生時常會出現:人的體重300千克,一個雞蛋重7克,一袋大米重50克------一些笑話。而今再一次的拿起教材,想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處理這部分內容才能恰到好處。

  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重量單位,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與之經常打交道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課前安排調查活動:到超市裡找一找物品的重量標籤,在家裡找一找標有重量的東西,把找到的東西和重量記錄下來,並注意觀察商家用什麼來稱量物體的重量。這次調查活動的目的是充分開發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分散學習難點,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週後,課中彙報:在生活中你都認識了哪些重量單位?你知道它們之間的關係嗎?你見過哪幾種秤?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所調查的物體的重量,那你能不能說出和它重量差不多的物體?小組互相看一看、說一說、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在交流彙報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受,克與千克的實際意義。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孩子們真切的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在拓展思維的同時也增加了數學本身的無窮魅力。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3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我設計了本節課的教學。

  一、用活教材,誘發學習的動機

  教材呈現給我們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它所創設的情境有些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在備課時,教師要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找準“知識的最近生長區”,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中,我先讓學生交流平時購物中的一些發現,學會認識商品的質量標註,從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識是真實的、親切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為學生學後面的學習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操作與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本節課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學生透過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的活動,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然後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並列舉了許多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生透過大量的操作,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盤秤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孩子們自己體驗到的',並形成為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拓寬學生體驗的自由空間

  學生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如果僅僅停留在“1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拓寬學生的體驗空間。

  在本節課中,在學生稱了2分硬幣,又稱了數學書、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後,我又引導他們分小組稱了稱超過1千克重的物品。在交流知識的過程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同學們體會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體積大,有的體積小,從而拓寬了學生體驗的空間。

  在本節課中,由於大量的活動,課堂秩序不夠井然。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興趣很高,常常在老師還沒有說完活動規則時就急不可待地行動起來,影響了活動的效果。讓學生理解1000克=1千克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在訓練中應該更紮實一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多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培養孩子細心傾聽的良好習慣。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完善教學模式,將教學目標完成得更好。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4

  本節課是屬於《量的計量》的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質量進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對輕、重的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並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輕重,但是如何進行量化比較?對於學生來說還是難點,因此,本節課透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等活動,時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初步瞭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單位的稱,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間的關係,會以此為標準估量物體的質量,同時體會學習質量單位的必要性,並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如下:成功的地方:首先將學生置於與學習新知相關的生活情境中,將這種生活經驗變成數學資源,讓學生自然地實現由生活到數學的轉化。比如: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題圖,或在課前讓學生進行相關的收集工作,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認識克和千克的不同作用,使課內、課外互補,以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其次:在教學中,設計各種有效活動,讓學生具體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實際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質量概念。如:我設計了讓學生掂一掂、稱一稱、找一找等活動,讓學生掂2分硬幣、一根香菸、幾粒黃豆等來感受1克有多重,這樣不僅有身體的感受,還有對物品數量的感受,對1克的質量感受就更生動了,很好的落實了教學目標。 不足的地方及對策:克和千克的認識對於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教學時應時時把估算的教學貫穿始終,使學生在估算的過程中不斷體會、理解,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應加強估算教學。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5

  本課的教學看似簡單,其實難以把握,主要是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又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經驗告訴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這個過程是必須的經歷,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因此我在設計克和千克的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多方位體驗。針對這種情況,我教學設計的落點是“體驗”數學。

  把體驗克和千克,在體驗中建立具體的質量單位的活動,貫穿了整節課。學生親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動中,建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整節課呈現出“掂一掂——再根據經驗估一估”的教學思路,努力演繹了“知識在於建構”的理念。教學設計的落腳點定在“體驗”。

  不足之處,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以“體驗”為學習形式貫穿始終。教學中學生的想法,學生的反映——因勢利導,潛移默化才是老師設計和引導的精髓。但是,在處理學生提出的問題時出現了不明確,沒能處理好,用語出現了不準確。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6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學生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有關物體質量的知識,學生並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所以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上,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實現有機統一、協調發展。

  1、強化數學與現實的密切聯絡

  課前請學生調查市場上物品的質量,學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秤。讓學

  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課後請學生在家裡用手掂一掂家裡的一些物品,然後看看上面寫的質量是多少。

  2、突出體驗在學習中的意義

  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本課為了讓學生建立一定的

  數感,感受1克、1千克有多重,讓學生課前拿來2分錢的硬幣和1千克的物品,在課堂上用手掂一掂,並找一找身邊1克重的物品,學生找到了許多,如筆頭、小橡皮等,並利用了橡皮、直尺、2分錢和硬幣做成了小天平自己檢驗。再掂一掂一個蘋果等自己帶的物品的重量,然後再稱一稱。又讓學生自己從書包裡拿1千克的書本。然後,拎一拎自己的書包大約有多重,發現學生基本有了質量的概念。

  3、儘可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活動中親身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

  學生已經學習長度單位米、分米、釐米等,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具有直觀性、形象性,而對重量單位克、千克的感知,則較為抽象,在生活上接觸也少,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實踐操作,自主探究,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並驗證,在對資訊進行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新知,從而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課堂中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4、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

  發現一些規律或研究成果,同時,課外延伸,回家調查研究“成長中的我”和自己能拎多重的物體,讓學生自由組合,在校園、家中、商店、或菜場,學會估計物體重量或看標註,把研究成果以學習日記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還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我課後進行總結與反思,找學生進行個別訪談,瞭解學生參與研究後的感受,為後階段指導學生探究和實踐提供經驗。

  不足之處:這樣的教學,只是讓學生在填寫質量單位時有個支點,會與掂過物品的實際重量來作比較,然後選擇用克或是千克作單位,從而幫助學生會選擇適當的單位進行填空,如果要讓學生直接估計出這種物品有多重,對於部分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我想僅靠課堂上學得一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能多觀察,估一估,掂一掂,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7

  《千克和克》是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千克和克都是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有多重”這樣的事情,並有初步的感性認識,但這兩個質量單位對二年級的學生而言仍是非常抽象的知識。教材是先認識克,再認識千克,但由於學生對幾千克重的物品的感知會比幾克重的物品的感知來得強烈,因此,我靈活處理教材,先認識千克,再認識克,這樣會更符合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規律。本節課重點是建立1千克、1克概念過程,我主要立足表象,注重體驗,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全過程,最終得以領悟。

  一、創設情景——確立標準,引發需要。

  要衡量物品的輕重,首先就要確立衡量的標準。要判斷物品的輕重,學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課一開始,我先拿出兩袋大小不同,重量相同的“禮物”,透過“猜一猜,哪一袋禮物更重一些?”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用眼睛觀察或用手掂一掂並不能準確判斷物品的輕重,用秤稱一稱才能準確知道物品的輕重,從而確立衡量的標準。

  而要知道物品究竟有多重,則必須使用質量單位,透過驗證物品有多重,激發學生學習質量單位的需要。激起學生學習“千克”的願望,把學習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來。

  二、注重過程體驗——認識“千克”,感受1千克和幾千克。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 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關注過程強調體驗,是本節課的一個亮點。我透過讓學生稱一稱、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學生全面參與新知的發現、發展和形成過程,使每個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建立明確的質量觀念。

  我先讓學生學用彈簧秤並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利用彈簧秤,找到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形成表象,再說一說1千克物品並數一數有多少個,“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說”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著再估一估,找一找比1千克輕和比1千克重的物品,加深對“1千克”的印象。還讓學生合作,拎一拎1千克、2千克和4千克的物品,不同的感受讓學生對1千克、幾千克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對幾千克有了較深的理解後,讓學生估書包的重量,驗證書包的重量,最後還讓學生估體重,稱體重,這些活動都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千克。學生開展這些學習活動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體會,有意識地去感受。學生們透過大量的操作與體驗,化抽象為具象,對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這樣的體驗與感受讓學生對克與千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功的建立了克與千克的表象。

  三、巧設問題情境——認識“克”,感受1克。

  克相對千克而言,沒有那麼直觀,感覺也不會那麼清晰。我在同學們還對體驗幾千克津津樂道時,巧設一個問題情境:樹上的小鳥看到同學們在稱體重,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重,於是,小鳥飛到健康秤上,此時,指標動了動,最後停在0刻度的旁邊,提問:小鳥重幾千克?此時,學生的思維產生了碰撞,學生質疑無法看出小鳥重幾千克,學生質疑的同時油然產生需要更小的質量單位的需要,激發了學習更小的質量單位的熱情,從而順理成章地匯入“克”。這是對“克”的首次感知,還使學生產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濃厚興趣和學習慾望。

  接著讓學生體驗——1克有多重。告訴學生一個小砝碼重1克,一枚2分硬幣大約重1克,並要求他們掂一掂,感受1克。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1克的印象,我設計利用克與千克在感覺上明顯的反差,讓學生同時掂一掂1克和1千克的物體,說出自己的感覺,使學生在腦海中克與千克形成鮮明對比,進而建立這兩個質量單位的概念。最後透過掂一掂、估一估文具的質量,強化了學生對“克”的認識。

  最後讓學生研究——克與千克間的進率。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1千克=1000克,而讓他們在稱鹽的活動中去發現。實驗分三步進行,第一步計算出2袋鹽重1000克;第二步用檯秤稱兩袋鹽的重,得到1千克;第三步作出判斷: 1千克=1000克。學生透過稱鹽的實驗,不僅得到了千克與克的關係,而且再次體會了1千克與1克各有多重。

  傳統的課堂教學,就像插秧與收割,老師的角色也就是播種與收割的農夫,按部就班,學生就像莊稼,整整齊齊,過程看似有條不紊卻千人一面,缺乏激情,學生在平淡中接納與收穫,而新課堂和新理念更應該像一場足球賽,老師的角色是教練,學生就是運動員,球場外,教練制定戰術,確定目標,球場上,運動員各盡所能,攻城拔寨,只為共同完成的目標:勝利。過程無法預料,但卻精彩紛呈。新課堂教學就應該如此:既有精心完美的預設,更有激情四射的生成。只有學生充分體驗和感悟,才能真正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只有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才能在充滿樂趣體驗中獲得成功的愉悅。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8

  一、在生活情景中發現知識

  為了讓學生能比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這部分知識,並能在生活中運用,課前,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到商店、市場、超市等一些場所調查,採集一些關於“克和千克”方面的資訊並認識“秤”。透過實踐,學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標有重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還知道了輕的東西是用克來做單位的,重的東西是用千克來作單位的。所以本節課的一開始,我就從瞭解學生的基礎知識出發“關於克和千克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讓學生回憶熟悉的生活情景,從而抓住數學教材中新知識的切入點。

  二、在動手體驗中感受知識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最容易理解的是透過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克與千克這兩個質量單位雖然學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間接地接觸過,但它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為此,本節課重點也就是建立1克、10克、100克、500克、1千克概念過程,我主要立足於讓學生親身動手體驗感受,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的全過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我讓學生掂一掂一個2分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並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內容分層細化,讓學生親手掂一掂10克、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具體物品。透過“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等系列活動,充分感受10克、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實際重量。再利用盤秤驗證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準確建立概念。

  三、在實踐操作中昇華知識

  學生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如果僅僅停留在“1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絡,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將生活中熟悉的食品,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得是否準確。學生透過這些操作,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的。學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能用彈簧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並漸漸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再透過有獎竟猜活動讓學生估得準確玩得高興。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最後還佈置他們課外到超市瞭解各種物品的質量。把我們的數學小課堂和社會這個大課堂聯絡起來,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和昇華質量概念。

  在這節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凸現了,真正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樂趣中提高了對克和千克的理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9

  一、在生活情景中發現知識

  課前,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到超市調查關於克和千克方面的資訊。透過實踐,學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標有質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還知道了輕的東西是用克來做單位的,重的東西是用千克來作單位的。

  二、在動手體驗中感受知識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時,讓學生掂一掂一個1角的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並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時,我把內容分層細化,讓學生親手掂一掂一塊月餅50克,一袋鹽350克、兩袋白糖、1000克。透過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系列活動,充分感受100克、500克、兩個500克(1000克)的實際重量。

  三、在實踐操作中昇華知識

  為了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絡,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將水果、書包、數學書、鉛筆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的是否正確。學生透過這些操作,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

  在這堂課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凸現了,真正親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樂趣中昇華了對克和千克的理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0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質量單位的起始課。雖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觸過物體的輕重問題,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具體、直觀,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本節課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了解每一個單位實際有多重,並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因此,教學時我讓學生透過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看一看、說一說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

  回顧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學過程,感到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一、強化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利用超市購物引出課題,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感受生活,體味數學,發現生活中的數與量。然後再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克,說明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

  二、在動手體驗中感受知識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手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動手實踐感受過的東西。本節課重點就是建立1克、1千克的質量觀念,我主要立足於讓學生動手體驗感受,讓他們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建立1克的觀念時,讓學生兩次掂一掂一枚2分硬幣,充分感受1克的質量,再讓學生動手找一找,找出生活中大約重1克的物品,然後讓學生猜一猜1克黃豆大約有幾粒,最後師生共同演示稱1克重黃豆的過程,並讓學生親自觀察稱重結果,加深了對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觀念時,讓學生掂一掂500克、兩個500克(1千克)的鹽,透過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等系列活動,充分感受500克、1千克的質量,讓學生在動手體驗中,準確建立1千克觀念。

  為了有機地把教學內容與生活中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絡,把抽象的質量單位更形象具體化。我讓學生先估一估自己的書包有多重,再用秤稱一稱,驗證估計的是否正確。學生透過這些操作,對千克的質量觀念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

  三、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絡。

  在學生充分感受到1克和1千克有多重後,我讓學生一手掂2袋鹽,一手掂1枚2分硬幣,來對比感受一下它們的輕重,這樣透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係。

  四、在練習中鞏固昇華知識

  練習題的設計形式多樣、有趣,進一步鞏固和昇華了質量概念,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的樂趣,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在這節課中,凸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真正親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在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樂趣中理解、昇華了對克和千克的理解。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開心,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同時,在教學中也存在著以下不足:

  1、給學生掂量、感受的時間較短。

  教學千克時只讓學生掂了掂2袋鹽的重量,學生的體驗時間短而少。

  2、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較單一,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事實證明多元化的課堂評價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隨時注意學生專注性及學習習慣的培養。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1

  在教學《克和千克》,我覺得教學中首要的難度來自學生的心理特點,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物體的關注,往往先關注物體的大小、長短甚至顏色等表面性的特徵,而對於重量的本質性的關注則較少。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克”、“千克”這兩個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戰性。一是因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克”、“千克”的接觸比較少,二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重量關注和經歷輕重的體驗比較少,三是“克”這個單位比較小,學生更是很少有對這個重量單位的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力求體現以下二個方面:

  1、在比較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重量的關注;

  2、透過操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初步建立“克”與“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學設計中我的教學目標的定位為:

  1、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重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並溝通克與千克的聯絡,知道1000克=1千克,並知道它們的區別。

  2、在建立重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執教後,對本節課進行了反思。

  讓學生充分地進行想像、推理、猜測、判斷等心智的運動,挑戰自己的思維。如上課開始的情境中,讓學生舉例說一說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輕很輕的物品,而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說一說嗎,不僅引發學生進一步對輕重的關注,更調動已有的有關重量單位的知識經驗,儘管學生沒有說出噸等知識,但為教師的下一步教學實施提供了重要的資訊。當學生建立“1克”概念以後,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幾克到幾十克再幾百克這個重量的序列對於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來加以建立。從教學實施中看,我出示了一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讓學生猜測,進行有依據的合理性的猜測。學生在初步關注到物體的重量有重有輕後,讓學生大膽估計這些物品的重量這一環節中,儘管學生估出來的重量與實際不符合實際標準答案,但相差並不是很大,但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學生產生了想知道這一物品實際重量的強烈需要,從而帶出物體重量單位的一個簡單序列,而序列的意圖在教學中主要就是讓學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實地感受到物體的輕重,同時為建構“1千克”這一概念埋下伏筆。

  本節課,為了引起學生對重量的關注,所創設的情境比較開放,因此對組織實施的教師的要求較高,特別是課堂教學的藝術與調控要求高。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我叫一學生上臺稱物體的重量時,有的學生並沒有仔細聽,說我沒有叫他上臺,非常不高興,這是我沒有想到。課堂上,學生第一次看到天平稱,感到非常新鮮,在稱重量時,他只顧“研究”天平稱,最後是在我的“千呼萬喚”的引導下,將問題的焦點鎖定在物體的輕重上。

  鼓勵性的語言學生的學習提供情境場。教師的評價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巨大的影響,而激勵會讓學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學習。課堂上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測,逐步接近標準答案,好勝心理的激發,提出有質量的問題,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學習情緒都離不開教師語言的激勵。這節課中,教師對課堂上隨時出現的學生的情況進行了積極的評價,這種動態地生成性的評價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積極的思維和積極的情感。如,當教師想讓學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時,有學生情不自禁叫起說已經知道答案了,教師連忙接話,問是怎麼知道的,學生興奮地說是上課前偷看的,教師靈機一動讓他倆興致勃勃地寫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諧地生成了下一環節的內容,學生也得到了鼓勵。在教師的鼓勵下,不時學生提出了有質量的問題,如學生問:為什麼一包味精用克作單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單位呢?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2

  《克和千克》是學生接觸的兩個新的單位名稱。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應做到:

  1、力求遵循知識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了知識的探究、實踐的全過程,從而形成與發展,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樂趣,並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引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促進思維的發展。

  2 、為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傳統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學生的操作與思維,學生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本節課中,我充分地給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多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充分的透過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說一說、稱一稱的實踐活動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從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學會使用觀察、比較的方法,發現和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猜想、嘗試和驗證,在對資訊進行分析、歸納、推理、論證的基礎上,使學生獲得新知,從而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課堂中設計“開放型”的教學能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全方位參與創造了條件;同時也能更好地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啟迪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3、指導學生回顧學習歷程,發現一些規律或研究成果,同時,課外延伸,回家調查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的質量。讓學生和父母一起到超市或市場,學會估計物體質量或看標註,把研究成果以學習日記形式進行交流,這樣加深對克、千克的認識,還有助於學生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樂趣。

  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孩子接受知識必須是一個過程,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必須經歷的過程,而不能由老師來代替。本節課由於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實踐,還算比較順利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頭腦中已初步建立了質量單位的概念,同時他們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與生活問題的密切結合。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3

  低年級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都接觸過質量問題,但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而且質量單位也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只靠觀察得到,比較抽象。所以在課前我佈置學生到家庭、商場等處找以“克”和“千克”計量的物品,統計結果彙總,然後交流。這樣既能初步建立質量觀念,加深學生對質量單位的認識,又培養了小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瑞士一個有名的心理學家說:“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開始”,學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雙手實踐的東西。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質量觀念,針對《克和千克》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改變了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大膽嘗試使用分組實踐操作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以“動”促“思”,使學生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領悟到了知識的情趣。學生手腦並用,在操作活動中高興地認識了“克和千克”。

  在教學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掂、估、秤這些操作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建立明確的質量觀念。透過“找實物”“稱實物”把抽象的質量單位與熟悉的實物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透過讓學生從桌面上稱出約1千克的物品,發現質量相等而數量不等這一角度,進一步深化對質量單位的認識,既把傳授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又有機地滲透了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掂質量”讓學生用肌肉有意識地感覺體驗實際質量。學生在感知1克的物品之後,動手“估”“秤”蘋果、梨、香蕉、雞蛋等,不僅檢驗了操作活動成果,更能讓學生體驗成功後的快感和喜悅,感受學習的樂趣,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我聽見了就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這是華盛頓圖書館牆壁上的三句話。它形象地說明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學,更要注重動手操作。學生自主操作、動手實踐,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對知識的理解才能深化,記憶才會牢固,推理才能嚴密。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4

  《克和千克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六單元的第1課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缺乏認識。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而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所以,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克"、"千克"這兩個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戰性。一是因為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對"克"、"千克"的接觸比較少,二是"克"這個單位比較小,學生更是很少有對這個質量單位的感受與體驗。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力求體現以下二個方面:1、在一定的情境中喚起學生對物體重量的關注;2、透過操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去感悟和體驗,初步建立"克"與"千克"的概念。反過來,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瞭解生活中物品的質量,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

  所以,在前一天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個作業:帶來一些包裝袋上寫著重量的物品,如:食鹽,泡麵,果凍等。沒想到,竟然有個學生告我,“老師,潘×說明天是不是過六一呢?”哈,差點沒把我暈死。我順勢對學生說:“這些東西是我們明天學習克和千克用的,你拿袋子裝好了帶來,可別半路上偷吃哦!”瞧把他們給樂的,呵呵。

  第二天,我發現幾乎每個同學都帶來一些東西,比以往任何一次作業的效果都要好,充分說明只有學生感興趣的作業才能讓他們完成得心甘情願,自然不會有忘帶忘寫的藉口了。課堂上,利用這些東西,我讓孩子們掂一掂,估一估,說一說,比一比,從而基本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質量概念,並水到渠成的推算出1千克=1000克,而且還能正確清晰地讀出這個公式,知道哪裡停頓就能讓聽的人聽明白了。

  但是,由於活動多了一些,所以練習的相對就少了,如果能夠再合理安排一下時間就好了。在這裡,要特別感謝同組的張老師,給了我幾個2分的硬幣,別看東西不值錢,用處大著呢,1枚2分硬幣大約就是重1克,對於學生建立1克的概念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現在要找這硬幣還真不是件容易事,再次感謝!

克和千克教學反思15

  克和千克對學生來說是兩個比較抽象的單位,需要學生親身去感受、體驗,因此這節課要準備的東西不少。課前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了一個兩分硬幣,一個小小的玩具,自己也準備了不少,比如米粒、黃豆,以及以100克、500克、1000克為一疊的本子等。心想準備工作較為充分,這堂課應該不錯了吧,但這節課的效果沒有我預想得那麼好。

  反思一:在整堂課中還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我在課的前一部分要給學生展示各種各樣的秤,就問:“要知道物體的重量可以怎麼辦?”學生答:“用秤稱。”再展示各種各樣的秤圖,雖然很順,但沒有什麼波折,激不起興趣。

  反思二:40分鐘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要有效,引發學生的思考,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

  反思三:要多給學生鼓勵,哪怕是一個眼神,給學生以學習的信心。

  反思四:課堂上怎樣做到收放自如,教師怎樣調控課堂,平時要加強這方面的鍛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