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1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一文是圍繞“神奇的科技世界”這一單元專題編排的,課文以“我”家電腦上網(跨上“資訊高速路”)、媽媽教我上網的經歷,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電腦網路及其作用,反映了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教師教學用書》建議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文章要點,初步認識網路的用處。”這一課的內容看似簡單有趣,其實不然。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是日新月異,根據我的課前調查,全班同學都能夠非常熟練地上網,網上購物、蒐集資料、網路聊天等已經是他們的生活日常,有的還特別沉迷網路,有上網玩遊戲過度的情況。他們甚至覺得課文中的.小朋友有點大驚小怪。在某種程度上,這篇文章的內容太滯後了。仔細品讀課文內容,又感覺它的科學性遠遠大於文學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我覺得把教學重點改為“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描寫情緒的詞語的表達效果,學習正確使用網路。”更合適。根據這些資訊,在第二課時教學時,我特意安排了一個討論環節―――“如何正確使用網路?”最後老師總結並提出要求:小學生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娛樂活動,要正確認識和使用網路,嚴格限制上網時間,讓網路為我們服務,真正成為我們有益的的朋友。

  教學這一課,明顯感覺這類課文該有所修正了。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2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這篇課文是圍繞著“神奇的科技世界”這個專題編排的,展示了現代科技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既可以讓學生獲得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本文在寫法上是透過敘述“我”的一次上網經歷來介紹網際網路的相關知識。

  一、成功之處:

  教學中我著重指導學生在讀書中理解,激發情感,在讀書中表達情感,開始我先讓學生讀課文,而後理解課文內容。於是我引導學生重讀表達作者心情的句子,邊讀邊體會和理解,學生終於體會出這段表達的是“我家電腦可以上網了,我感到特別高興。”在此基礎上同學的朗讀也有高興的味兒啦。並用:可以( )可以( )還可以( )進行語言訓練,這一環節做到了讀練結合,這樣做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因此效果不錯。

  二、不足之處:

  但我忽略了用課件演示(如何查閱資訊、收發郵件……),這樣學生的認知就不夠深刻;因此,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會揚長避短,使課堂效果更實效。

  同時電腦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玩電腦中的遊戲,畫畫圖,看看片子。針對社會上上網玩遊戲過度的情況,我卻沒有能借這個機會去引導他們,其實作為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到網路的優勢,要讓它為我們服務,合理地使用電腦,讓它成為我們的朋友。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3

  《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是人教新課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第23課。文章內容淺顯,結構清晰,人物心理描寫是它的一大特色。作為獨立閱讀課文,它的認知目標非常明顯:透過獨立閱讀把握文章結構,正確流利朗讀,初步瞭解網際網路的一些有關知識。這樣幾個目標並不難達到,但是要想進一步突出文章特點,瞭解並學會簡單應用網際網路,讓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情感變化,與作者形成心理共鳴,就不是傳統教學能力所及了。下面摘錄幾篇《我家跨上了“資訊高速路”》教學反思供各位老師參考。

  對於網路,孩子們瞭解得並不少。上課時,我粗略統計了一下,發現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家裡有電腦。再加上學校裡已開設了電腦課,所以對課文上所涉及到的內容,孩子並不陌生,甚至知道得更多。當然對他們來說,更多的是玩電腦中的遊戲,畫畫圖,看看片子。針對社會上上網玩遊戲過度的情況,我還是委婉地提出,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到網路的優勢,要讓它為我們服務,合理地使用電腦,讓它成為我們的朋友。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而不是給學生講書的。”學生只有在多讀中才能感知、理解課文,從而達到自我消化與吸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