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分配》教學反思
《按比分配》教學反思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那麼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按比分配》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按比分配》教學反思1
《按比分配》這節課是學生在學習了比的意義、比與分數、除法的關係和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學習比的應用,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按比分配就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它是“平均分”方法的發展。
這節課我覺得有成功的地方有以下三點:
(1)引入的內容生活化
《新課標》指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例出發”。為此我創設了學生熟悉的植樹活動,春天是植樹的最佳時間,學校分配我們六年級1班和2班的植樹任務是54棵,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數的比是5:4,你認為這54棵樹,可以怎麼分?的問題引入新課,教學內容貼近生活,使學生的學習活動更投入。透過適時點撥:平均分不夠合理,那該怎麼分呢?學生很快說出了最好按各班的人數來分。這樣的引入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且能應用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2)注重了學生知識的構建
新課標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以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節課我使學生透過思考、交流的方式來經歷數學,完成知識創造過程。由於學生的經歷不同,認識問題的`角度不同,促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我就為學生多彩的思維創設了良好的平臺,使生生、師生評價在價值觀上都得到了發展。
(3)能有效地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交流合作上獲得發展
整節課以思考、交流貫穿全過程,讓學生在觀察、對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獲取新知,尤其是特別注重為學生創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間。教學中,無論是學生“探索創新”或是“鞏固深化”我都是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其次對學生也進行了前測:針對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學習基礎以及學習方式方法我都有較全面的瞭解,他們喜歡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喜歡探究式、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六年級的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的閱讀、理解和自學能力。因此在設計教學時,有意識去設計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在豐富、有趣的學習情境中逐步體會比的意義和價值。
《按比分配》教學反思2
《按比分配》是本單元最後一部分知識,是比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本節例題是關於配清潔劑的問題,圖中顯示了按1:4配製了一瓶500ML的清潔劑,求出濃縮液和水的體積。考慮到學生不常接觸濃縮液,首先我利用濃縮檸檬汁為例,加了水就稀釋了純的檸檬汁,學生能夠明白題目中的意思。然後引領學生分析1:4表示的具體含義學生教材呈現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按份進行計算。計算出一共有1+4=5份,500除以5得到一份是100毫升,濃縮液是一份就是100*1=100毫升,水就是100*4=400毫升。部分學生還能用500-100=400毫升進行計算水的體積,應該予以肯定。教材另外呈現了一種方法,按率進行計算。濃縮液佔單位“1”的五分之一,水的體積佔濃縮液的五分之四。就轉化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問題。本節課的難點就是要求學生會用數學轉化的思想解決按比分配的問題。
本節課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兩種方法原理和計算量都不大,學生掌握比較好。由於時間關係,拓展題目較少,只拓展了長方形周長知道,知道長寬之比,求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提醒學生注意第一步用周長除以二,得到一個長和寬的和,再利用比例計算。另外一種題型,知道長方體稜長總和以及長寬高的比值求長寬高各是多少,在複習課中再跟孩子們一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