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實踐活動體現“數學味”
讓實踐活動體現“數學味”
數學課程改革的要點之一。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能力,而且應該儘量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來源與用途。基於這一觀點,讓學生參與一定的含有數學問題的實際活動,在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應用數學,就成為培養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措施。同時,從兒童認識的發生、發展規律來看,兒童是透過活動在其心理結構和周圍的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中構建知識的。積極主動的活動是兒童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為此,本冊教材在第三單元的“圖形和變換”之後安排了實踐活動:“剪一剪”。
“剪一剪”這個實踐活動緊接在“平移和旋轉”後,它的內容取材於中國民間傳統的'手工藝“剪紙”。教材上只設計了兩個比較簡單的剪紙活動,分別是剪出四個排成一行手相連和四個圍成一圈手相連的小人。
這樣的一個學習內容如果只是讓學生按教材的安排來完成兩個剪紙活動,那麼數學課就會變成了一節美術課。事實上,在全市教師集體備課時教研員也確實是建議我們可以讓美術老師來上這節課。可是,我想教材之所以把這部分的內容放在數學書裡,必定還是想要體現出它的“數學味”來。
按《教師指導用書》上所說,這個實踐活動的目的主要有兩個層次。首先是讓學生透過親自動手剪一剪,剪出有規律的圖形,結合圖形加深對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認識,並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提出了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透過觀察剪紙過程中圖形的形成進行簡單的推理。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形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