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豐富的想象力,激起學生的共鳴

充分利用豐富的想象力,激起學生的共鳴

  音樂的魅力不僅在於音樂本身韻律的和諧完美,同時還在於它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我記得一本書裡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沒有想象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而沒有想象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學生時代正是富於想象的年齡時代,用音樂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這對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又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捷徑。

  在音樂欣賞課教學過程中,我告訴同學們,由於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文化素質不同,所處生活環境不同,對音樂的理解也會不盡相同。而一首優秀的樂曲帶給人們的想象也應該不是單一的`,應該是多姿多彩的。然後,我要求學生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敞開心扉,用自己的心,獨立地去感受音樂帶來的震撼,進而喚起無盡的遐想。音樂播完以後,我要求同學們各抒己見,發揮創造力給樂曲起名字。於是“過年了”“豐收鑼鼓”“興高采烈”“舞”“鬧新春”等名字誕生了。並同時說明了自己為什麼要起這個名字。雖然有的同學在欣賞過程中斷章取義,但需要肯定的是他們確實動了腦筋,展開了想象。例如:“舞”這個名字,學生解釋為“當我聽到音樂時,我感到它帶給我一種想跳的衝動,於是我就想為它取名為‘舞’。”這個名字雖然和樂曲的名字不一樣,但他是用心去聽去想,且很“雅”,很富於想象力,敢於創新,敢於發表與別人不同的意見,這是難能可貴的,這也正是新世紀人才具備的素質。因此,在我的音樂課上,每道題都有無數個答案,都是學生想象力的火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