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通用7篇)

小學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通用7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後。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1

  《白楊》一課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體會到生活中人們的無私奉獻,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對白楊的敬意,實際上是對建設者的讚美。因而我緊緊抓住樹與人的聯絡。從有限的課堂教學中去反映無限的生活情景。

  學生已經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讚美白楊樹的內容之後,我又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畫表現出來,學生非常樂於表現自己,同時也體現了個性化的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新的課程理念要求教師更多地運用發展性的教學評價。評價不再反映僅僅甄別選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我在教學中的評價語較為得當,每一句能恰到好處地敲擊在學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膽的表現,發揮自己潛在能力。

  例如:當一個學生不太敢發言時我這樣鼓勵學生說:“記住把愛心獻給別人,把信心留給自己。”這個學生回答後,我又鼓勵說:“你真了不起啊,朗讀好多麼重要啊,你充分抓住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正是有了這些鼓勵的話,學生才會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總之,我能緊緊以新課標為教學依據,以學生個性發展為目標,以教材作為培養和訓練學生能力的線索,我的這節課為語文新課標的實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借鑑。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2

  1、整課的教學是從學生實際出發,緊跟學生展開教學。就把學生的"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全程調動起來,學生在整節課的求知慾很高,學得很投入。但在教學中,有的地方朗讀不到位,學生理解就有些困難。如第一段對白楊的生長環境惡劣的理解,由於讀得不夠,體會不透,對後面白楊的特點的概括有些難度。同時,對白楊的特點,在學生理解困難時,如果採取分句朗讀,學生就能較容易地領會出其特點。

  總之,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變換形式去讀,教師適時引導去讀,才能真正地讓學生去理解課文,感悟課文。

  2、教學反思: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寫的是在通往新疆兒童詩童年仿寫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車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作家文筆清新流暢,人物描寫生動。教學的時候,我引導學生注意領會作者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幫助學生歸納其表達方法,引導學生運用到平時的寫作中去。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學時,我重視引導孩子透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來體會領悟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3

  《白楊》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寫一位在邊疆工作的父親回到內地接將要上學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們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的特點,藉以表達自己紮根新疆、建設新疆的志向;同時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楊那樣,哪裡需要,就在哪裡紮根、發芽、成長。課文以白楊為明線,表面上寫白楊,實際上寫人,借白楊的特點來比喻邊疆建設者的高尚品格。

  在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採用以讀促悟的方法,首先,我讓學生認真讀爸爸說的有關白楊的一段話,“白楊樹從來都是這麼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兒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不管遇到乾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然後,讓學生仔細分析這段話,一共有幾句,分別說了白楊樹的什麼特點?學生經過朗讀,理解進行總結,最後再節流,說不到位的地方,老師引領加以點撥。這樣,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對白楊樹的認識也就更加深刻。

  在課文的最後一段的學習中,對“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由於學生對高大的白楊樹身邊的幾棵小樹並不難理解,難理解的是這句話背後的含義,為了降低對爸爸借白楊抒發自己情感的理解難度,我巧妙地引導學生,邊疆需要像爸爸一樣的邊疆建設者,這裡僅僅說的是小樹嗎?學生馬上領悟,這裡是指的爸爸身邊的孩子,還有很多像爸爸一樣,自己紮根邊疆,也讓孩子繼續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

  不足之處,本文的教學,由於沒有把握好時間的分配,其實,還應該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練筆,讓學生真正領悟“借物喻人”的寫法,能夠達到學以致用。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4

  《白楊》從課題看,這似乎是一篇狀物的文章,其實作者是透過對白楊的讚美來歌頌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怎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的崇高品格。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這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為了在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我先利用“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突出教學重點:瞭解白楊樹的特點。教學中當學生透過自學、討論體會了白楊樹“高大挺秀”的外形特點和想象它“生命力頑強”的品格特點。學生在學習感悟、想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接著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指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5

  《白楊》一課,系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美麗的西部》主題的第3篇課文,文章主要表達了對紮根在西部邊疆的白楊的熱情讚美,以及對紮根西部邊疆無私奉獻的建設者們的深情歌頌。文章透過父親與子女的語言對話描寫,層層提示了白楊的高貴品質,讓年幼的子女瞭解到白楊的生長特點,並且暗示啟迪孩子們甘願做白楊精神的人,不軟弱不動搖,堅強無畏地在西部紮根、成長!

  為更好地完成課文教學目標,在授課中我首先安排學生做了充分的預習,課前調查白楊的一些資料,並在課始讓學生做了充分的交流,學生說得比較籠統,大都是高大、筆直等特點。我又迅即在課件中展示了白楊的部分圖片,讓他們瞭解到了白楊在西北荒漠地區還具有抵擋風沙、保護環境的作用。直觀教學與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直到了鮮明的教學效果。

  為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的思想與內容,課堂中我體現了“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如感知朗讀領會課文梗概,如配樂深情朗讀理解爸爸讚揚白楊的一段話,更加成功的是採用了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讓學生模擬扮演爸爸和可愛的子女,讓學生入情入境感悟式的讀,起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在指導朗讀上爸爸的話要深沉,要充滿期望,子女的語氣要滿含著好奇與疑問,要體現出孩子們的天真與可愛。

  本堂課真正上出了語文味!課文的末段刻畫了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旁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為此這讓學生充分朗讀後,設計了一個問題:“從這段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麼?”張宇航同學一向才思敏捷,他鄭重的回答到:“老師,透過這段話,我感受到了爸爸是多麼疼愛自己的兒女!”我轉得也快,立即忙問:“說說看,怎麼會讀出疼愛呢?”宇航說:“那高大的白楊象徵著爸爸,幾棵小樹依在大樹旁邊,多麼讓人感動!這是爸爸對子女的愛,不管風沙多大,爸爸總會與子女們在一起!”未等話音落下,全班響起陣陣掌聲!

  本課還值得一提的是寫法的領悟,作者袁鷹採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歌頌了西北邊疆默默無聞的建設者們,為此課外作業我設計了讓同學們學習這一寫法,借物喻人去描寫一種事物以此歌頌一部分可歌可泣的人物。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6

  一、注意採用,情境匯入,展示目標方法。

  出示課題後,師:預習了課文,同學們知道文章主要講什麼嗎?

  生:主要講一位邊疆建設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

  師邊出示課件――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邊說:這就是白楊樹。它沒有柳樹的婀娜多姿,也不像榕樹那樣濃廕庇日,只是筆直筆直地向上長,一排排,一行行倔強地挺立著。作者為什麼要寫白楊呢?難道只是為了介紹它嗎?讓我們一起讀書,解決這個問題。

  這一情境的創設,將白楊與它生長的環境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既讓學生對白楊有個初步的印象,更主要的是引出了課文的重點。教學目標的展示,自然而適時,讓師生在上課之始,對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做到心中有數。

  二、把重點、難點用直觀的圖例展現出來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這是本文的又一個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

  教學中,透過讓學生看三組畫面,思考其中的聯絡;讀課文有關段落,注意其中的聯絡,從而使學生不僅懂得了爸爸的心,也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對於下文爸爸的“沉思”“微笑”,也容易領悟了。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白楊》教學反思7

  《白楊》寫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車上,一位父親和兩個孩子,望著窗外的白楊展開討論的事。作者借白楊,熱情歌頌了邊疆建設者服從祖國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於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爸爸對白楊的介紹,通篇沒有出現一個類似“建設者”的字眼,但是字裡行間無不是在寫邊疆建設者,無不流露出對那些拋棄大城市優越生活,義無反顧奔赴荒涼之地開墾者的讚美。遠離那個特定的年代的現在孩子能理解這些嗎?能透過這些文字的表面去挖掘其潛藏的內涵嗎?為了讓孩子們不是硬生生的把“託物言志”等相關字眼寫下來,在課堂上便緊緊抓住白楊和爸爸等人生活的共同環境不放。白楊的生長環境文中都有交代,孩子們也能很快就能概括出“荒涼、氣候惡劣、不毛之地、人跡罕至”等特點,再根據文中相關詞語輕而易舉就能得出白楊樹生命力強、不懼災害等品質。在此基礎上,再把話題引到爸爸及其同事身上,他們和白楊有著相同的生存環境,自然也就和白楊一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