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認方向教學反思案例

辨認方向教學反思案例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辨認方向教學反思案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辨認方向教學反思案例1

  本課是讓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絡。它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認方向,還要求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透過太陽的東昇西落讓學生在操場上找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透過遊戲讓學生更好的分清東、南、西、北,並能和左、右手聯絡起來,很快地分辨這四個方向。說說校園裡的各個方向分別有些什麼。

  3、透過多種識圖練習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場景體現出來,如學校、家、超市等,進行分辨方向和設計一些路線的練習,這樣,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出發,使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雖說低年級的學生儘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於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因而我就緊緊抓住學生們的這份好奇心,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了各種情境,設計各種疑問,引發他們思考。學生們看到熟悉的生活環境,自然而然的投入到設計好的教學環境中去了。之後學生們利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並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索新的知識,掌握了新本領。最後我又讓學生們指一指,認一認讓他們形成小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即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又獲得了數學經驗。

  人們常說“興趣是求知的嚮導,興趣是情感、動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一定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記憶力增強,思維敏捷,資訊傳輸系統處於最佳期狀態的。”在處理遊覽野生動物園時,我設計了一個數學情境:“老師第一次來到這個動物園,對什麼地方也不熟悉,想找一個小導遊,誰願意幫助老師?學生們各個躍躍欲試的爭當這個小導遊,說我們第一站要去的是……”

  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在面向東或西分辨左邊或右邊是哪面時出現的問題較多,不能很順利地確定北和南。因而在練習中還應該儘可能地和生活實際相聯絡,多進行脫離平面圖確定位置的練習,不論身處何方,都能讓學生們在頭腦中能很清晰地反映出東南西北的正確位置。

辨認方向教學反思案例2

  《辨認方向》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本單元的內容屬於新課表提出的《空間與圖形》範疇中《方向與位置》領域的教學內容,它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進行數學學習重要前提和基礎,再加上這些內容是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經驗,所以學生在一年級時,學會了前後,左右、上下等術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二年級上冊學習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基礎上,重點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並且能夠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他的七個方向,會用表示方位的詞語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課後教學反思:

  一、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教材不過是師生對話的一個“話題”,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情況,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活動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絡。不僅要求學生能在平面圖上認方向,還要求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本課的活動主題圖是一幅學生很熟悉的生活主題圖,當中以學校為中心,先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面、南面、西面、北面都有些什麼主要的建築物,學生一看都是我們生活當中找得到的,都很有興趣,立刻說出了東面有郵局、南面是商場、西面是醫院、北面是體育館。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想一想:動物園在什麼方向,然後緊緊抓住學生這份好奇心,設疑引思,如:圖書館在學校的哪一面?少年宮在學校的哪一面?電影院在學校的'哪一面?用這些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作為例項,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並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所有教學環節都是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出發,使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二、低年級的學生儘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於周遭的各種事物、現象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孩子們這份好奇心,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設情境。設疑求新,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作為例項,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並結合生活經驗來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透過讓學生說一說、找一找、認一認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獲得數學經驗。

  三、“興趣是求知的嚮導,興趣是情感、動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時,一定是注意力高度集中,記憶力增強,思維敏捷,資訊傳輸系統處於最佳期狀態的。”在讓學生認一認各個建築物在什麼方向時,我設定了一個數學情境:“大運會期間,許多外賓要來咱們龍崗觀看比賽,但他們對體育館的路不熟,請你當導遊員,給這些外賓帶路。咱們第一站要去的是……”以此來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整節課,我採用了分散難點、循序漸進、強化表達的方法進行教學,孩子們驚喜的發現,原來數學也是這麼有趣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好數學是容易的呀!

  課後思考的問題:

  本節課中,用八個方位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如“誰在誰的什麼方向”),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許多學生表達時都因為中心點確定不準確而剛好說反,例如:本節課中認識方向這一環節,動物園在學校的什麼方向?許多學生就說動物園在學校的西南方向,實際應該是東北方向。在課堂中出現這種情況時,我立刻意識到找準中心點至關重要,那麼怎麼樣能幫助學生更好的找準這個中心點呢?我採取了讓學生多利用方向板,嘗試多種表達方式,反覆練習的形式,課後,我一直在思考除了以上方法,還能不能探索出更好的方法讓學生易於掌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