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通用7篇)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通用7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 篇1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已初步掌握水墨畫表現方法的基礎上,啟發幼兒用水墨畫的表現方法根據主題進行創作性繪畫。
2、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及講述能力,使之萌發愛美的情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①毛筆、宣紙、顏料、擦手巾;②錄音機和音樂磁帶、圖片四幅。
2、知識準備:佈置幼兒平時注意觀察夏天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啟發性談話,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對夏天的認識和感受,萌發幼兒進行“美麗的夏天”主題畫的創作願望。
1、引導幼兒講出夏天最喜歡去的地方。
2、豐富幼兒關於夏季的知識,激發創作慾望。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四幅不同特點的圖片,讓幼兒透過觀察,掌握主題畫的畫面安排及色彩運用的方法,並能大膽用水墨畫的手法進行創作繪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迴指導。
要求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進行主題繪畫;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3、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畫面進行講述,要求講得有順序,較完整。
(1)請幼兒為自己的畫命名。
(2)兩人一起互相講述畫面。
(3)請個別幼兒獨立講述。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將幼兒的作品掛在活動室四周,給幼兒欣賞。
2、請幼兒評選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3、教師啟發幼兒從畫面安排、色彩運用、形象處理、想像力豐富等方面進行講評。
4、幼兒隨音樂做輕鬆活動,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富有創意的美術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初步瞭解水墨畫的特點,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嘗試用滴墨印畫的方式,體驗創作水墨畫的樂趣。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 篇2
一、主題的來源:
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是炙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孩子們可有著不同的感受。對小朋友來說,夏天,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激凌的時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裡玩水消暑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知了在樹上唱著動聽的歌。因此,我們設計了《我愛夏天》這一主題,和幼兒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夏天的天籟之音,瞭解夏天並激發愛夏天的情感,充分享受夏天的特別時光。
二、主題教育目標的預設
1、情感目標:透過親身感受,瞭解夏天並激發愛夏天的情感。
2、態度目標:透過遊戲、手工操作,使幼兒在快活中獲得知識。
3、能力目標:學會怎樣避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知識目標:瞭解夏天到來時生活中的變化。
5、技能目標:懂得夏季外出及高溫時的自我保護技能。
活動一:夏令營
教學目標:
1、瞭解夏天的季節特徵。
2、掌握夏天防暑的小常識。
3、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
做好夏令營準備,如帶好水壺、太陽帽等。
教學過程:
1、激發幼兒活動興趣,明確外出的活動內容和要求。
2、引導幼兒觀察夏天的各種事物,並以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3、夏令營過程中掌握並運用防暑防曬常識。
4、到大自然中去傾聽夏天的天籟之音,感受夏天的美好。
5、活動結束,舉行“我眼中的夏天”座談會。
活動二:故事《快樂的夏天》
教學目標:
1、掌握故事內容。
2、瞭解夏天常見的動植物3、體驗故事所表現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教學準備:
故事圖片。
教學過程:
1、傾聽故事,瞭解故事內容。
2、說說故事中的角色及主要內容3、知道夏天常見的動植物。
4、幼兒拿紙偶講述故事。
5、討論:蟋蟀在夏天感受到的快樂合資既有什麼不一樣。
6、說說自己的快樂夏天,並畫下來。
活動三:手工:荷花
教學目標:
1、瞭解荷花的生長過程。
2、能利用彩泥進行製作。
3、萌發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觀賞荷花;彩紙、剪刀、膠棒等。
教學過程:
1、回憶觀察過的荷花是什麼樣的。
2、觀看荷花圖,介紹荷花生長過程。
3、談話:荷葉是什麼樣的及荷花的顏色和花瓣形狀。
4、討論:如何製作荷花。
5、開始製作,引導幼兒將花瓣呈現立體感。
6、作品展示,大家互評。
活動四:常識:昆蟲樂園
教學目標:
1、瞭解夏季不同昆蟲的特點。
2、能說出夏季昆蟲的名稱及生活習性。
3、萌發對夏日的喜愛。活動準備:各種昆蟲及標本、掛圖。
教學過程:
1、討論:夏天都有哪些昆蟲?
2、觀看電腦資料,瞭解夏季昆蟲的種類及特點。
3、總結昆蟲的特點,並能進行區別。
4、繪畫:《夏天的昆蟲》。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中的速度變化,並用相應的動作表現音高。
2.瞭解音樂的強與弱,用聲音與動作表現強弱,表達歌曲的情緒,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正確地使用樂器,學會看指揮,能整齊地齊奏和輪奏。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樂器若干,大雨小雨的錄音、大鼓、小鼓。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進行曲》,按節奏合拍的拍手走步進入教室。
2.感知音的強弱,老師敲大鼓和小鼓,幼兒用動作表現出大鼓的聲音和小鼓的聲音。
3.放錄音,大雨和小雨的聲音。 引導幼兒發現鼓聲的強弱變化,請幼兒討論,生活中哪些聲音有強弱變化,如:馬跑遠的聲音,近了強,跑遠了弱。
火車到站聲音強,開走了聲音弱。在幼兒說的過程中,出示節奏帶領幼兒用動作用聲音表現出來。 xx xx∣ xx xx ∣xx xx∣馬跑 xx xx∣ xx ∣x─∣火車進站
4.歌曲:《大雨小雨》
(1)放錄音啟發幼兒回憶下雨時的情景,並讓幼兒學一學大雨小雨的聲音。
(2)老師範唱全曲,幼兒欣賞,感受樂曲的強弱變化。
(3)利用整體都唱的方法,重點輔導幼兒唱不準的句子,吐字要清楚,要唱出強弱的變化。
(4)老師和幼兒分角色唱。
(5)老師再次範唱,幼兒欣賞,用聲音大小的變化來表現大雨小雨,把歌曲唱的生動,即富於藝術表現,幼兒可隨著音量的大小變化做出相應的動作。如:強音時拍手,跺腳,弱音時可拍腿,拍肩。
5.節奏樂《小號手之歌》
(1)聽音樂讓幼兒練X拍的節奏、強弱。
(2)教給幼兒正確使用各種樂器。
(3)幼兒自選各種樂器為樂曲伴奏。
注:拍手一鈴鼓、響板、小鈴、沙球; 腳一釵,由老師打或能力強的幼兒。
幼兒學習時先分部,後集體,鼓勵幼兒按音樂的節拍大膽的敲打樂器。
6.音樂遊戲:(搶椅子) 遊戲玩法:全體幼兒每人一把椅子在圈上坐好,圈裡也有一名幼兒坐在椅子上。
遊戲開始,幼兒都在椅子上面坐好,曲一:中間幼兒蹲,外圈站,反覆幾次後到裡圈幼兒到外圈的任一位置上全體幼兒側轉身。曲二:聽音樂雙手叉腰腳做小碎步順圈走,當音樂突然停止時,所有的幼兒馬上搶外圈的椅子,只有一名幼兒沒有搶到(受罰),也可讓他表演節目或當中間人,遊戲重新開始。
活動反思:
在新《綱要》中提出,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觀察者。而事實上老師常常是將自己預先設計好的東西去教授給幼兒,幼兒會了就算達成目標了。就像剛開始我只一味的要求幼兒學唱歌,而忽視了幼兒是不是對這首歌感不感興趣,忽視了唱歌的形式幼兒是不是感興趣。此次活動,我能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充分的發揮了觀察者的作用,當我發現幼兒對單一的唱歌不感興趣時,我就及時調整,透過音樂遊戲,調動孩子的運動覺,讓孩子們在感興趣的形式中,在動作的過程中自然的學唱歌。結果孩子不但很快掌握了這首歌,而且唱歌的時候還特別開心。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 篇4
活動目標
1、針對冬天和夏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專注傾聽、大膽表達的良好習慣。
2、嘗試以辯論的形式進行交流,提高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課前與幼兒共同蒐集多種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徵的圖片,並佈置在活動室。
2、錄製散文《夏天》、《小雪花》。
3、可貼上的小紅花。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入話題
教師出示分別代表兩個季節的花卉圖片,請小朋友說說:它們分別在什麼季節開花。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探討冬天和夏天的特點
(1)你認為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夏天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你認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麼好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好的?
3、引入論題,分組討論
教師提出問題:你喜歡冬天還是喜歡夏天?為什麼?將幼兒按觀點的不同分成兩個組,各組幼兒自由交流觀點及理由。
4、講解規則,展開辯論
辯論規則:
(1)兩組幼兒輪流發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發言可以為本隊贏得一朵小花。
(3)一方發言之後,另一方可以反駁,理由充足的,同樣可以贏得小花。
幼兒辯論中,教師注意及時引導幼兒交代清楚自己的觀點和理由,語言表達要完整、流暢。
5、教師簡單小結辯論情況,最後欣賞散文《夏天》、《小雪花》。
活動反思
透過運用場景和圖片等直觀教具,採用比較觀察的方法,讓幼兒區別冬天與夏天,透過談話,討論鼓勵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對冬天和夏天這兩個季節的認識,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不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採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季節遇到的問題?
使幼兒進一步加深了對這兩個季節特點的認識,這節課幼兒們的學習興趣很高漲,能夠在我的引導下與我積極配合,整個課堂和諧民主,幼兒們能積極地回答我提出的問題,充分開動了腦筋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 篇5
教學目的
1.透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夏天的特徵──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教學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著等,與春天相比有什麼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麼特徵?(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麼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麼特徵。(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也可以看課本第16、17、46、47頁的插圖)。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3)彙報觀察、討論結果:
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為了使學生獲得關於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徵。
①天空有什麼不同?(夏天的天空多雲。)
②樹木有什麼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田野裡的莊稼有什麼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麼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著有什麼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麼?(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麼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彙報一下。
(2)彙報觀察結果:
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徵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麼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麼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徵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徵(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麼樹開花、什麼莊稼和果實成熟、什麼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麼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於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侷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徵。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穀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佈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著季節的推移有什麼變化。
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徵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活動反思:
整節活動是以“夏天”這個主題開始的,考慮到幼兒的原有生活經驗,讓他們總結夏天的特色似乎很難,所以我用音樂、圖片、想象、語言為孩子提供說夏天的素材,孩子的聽、說、想、讀等各種感官均被調動起來,孩子的表達欲增強了。
孩子很喜歡音樂,當他們聽音樂時是如此地專注,聽到昆蟲的鳴叫甚至能聯想出夏天裡的小動物的叫聲,生活,孩子的課堂一下子擴大了;當說比喻句時,孩子起初似乎不知從何說起,後來和大家一起看圖片,終於思路開啟,侃侃而談,如“彩虹像一座橋,彩虹像滑梯,彩虹像髮卡”等。孩子在學習有感情地朗讀的同時,還了解到雨前的小動物的變化,大自然的變化使幼兒感覺神氣,更多了幾分探究的慾望。
孩子特別喜歡背誦文章,對字並不敏感,不習慣閱讀,我們要逐漸地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喜歡讀書。在背誦時,我們可以加上動作,既增強了幼兒對短文的理解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第二課時我會採用此方法。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仔細觀察,瞭解蟋蟀的快樂夏天。
2、體驗夏天的快樂,能根據已有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課件ppt(分段版)ppt(完整版)
活動過程
一、設定炎夏的情境,以蟋蟀口吻匯入活動:
(1)播放炎夏蟬鳴的音訊,幼兒入座。
師:小朋友,在一陣陣的蟬鳴聲中,我們迎來了炎熱的夏天,今天我們小四班還來了一個朋友呢…
(2)出示蟋蟀圖片—瞧!蟋蟀來了,我們跟蟋蟀打個招呼吧!
(3)播放音訊師作聽狀,"蟋蟀和朱老師說了一句話:好熱啊好熱啊,夏天一點都不快樂。""小朋友們,你有什麼好辦法讓蟋蟀快樂起來嘛?"(幼兒回答,說出各種可以快樂的事情與辦法)
二、故事欣賞《快樂的夏天》:
"我們一起去看看,蟋蟀在夏天裡的故事吧。"
●教師播放課件,分段欣賞故事。
(1)出示第一二三幅圖畫,播放故事錄音。
師:蟋蟀為什麼覺得快樂?(引導幼兒回答出兩點:遇到朋友、唱歌)
(2)出示第四幅圖畫,讓幼兒觀察師:發生什麼事了?你還發現了什麼?
幼兒討論並分享討論結果:你猜蟋蟀這時會說什麼?他還會在荷花池遇見誰呢?
(3)師:你們真棒!那到底發生了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出示第五幅圖畫,"原來是青蛙啊!"很熱的夏天,大雨下下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呢?
這時蟋蟀和青蛙在做什麼?(青蛙請蟋蟀吃冰棒)夏天還可以吃什麼涼爽的東西呢?
(4)出示第六幅圖畫(PPT上加上動態螢火蟲渲染)教師:"雨停了,天漸漸地黑了,蟋蟀來到了誰的家?(螢火蟲)他們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5)出示第七副圖畫(播放夏夜舒緩的音樂)
【晚飯後蟋蟀和螢火蟲一起躺在涼涼的石頭上看星星、黑藍黑藍的天空就像一張紙,那些一眨一眨的星星就像一朵朵美麗的花兒】
(可以加提問,引導幼兒想象)教師:夏天的夜晚你們會到戶外進行什麼活動呢?
(6)出示第八幅圖片,
【天越來越暗了,螢火蟲提著小燈籠送蟋蟀回家、他們靜靜地走在草叢裡,蟋蟀覺得很??(快樂)
三、完整欣賞故事
師:這個故事就叫《快樂的夏天》,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遍故事吧。
播放完整版PPT
四、結束部分
(1)師:那接下來,蟋蟀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他還會遇見誰呢?
(2)幼兒自由討論,與同伴分享結果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夏天》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鬆愉快的情緒,初步學習跟唱歌曲。
2、喜歡夏天,體驗夏天的快樂。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正確掌握三拍子節奏。
活動難點:理解歌詞內容,唱準歌詞“轟隆轟隆”、“呱呱呱呱”的旋律。
活動準備
音樂、現場簡筆畫、遊戲牌兩個、圖譜
活動過程
(一)理解夏天,匯入歌曲。
1、引導幼兒理解夏天是炎熱的季節。
2、簡筆畫引出歌曲第一個部分中雷聲和青蛙的聲音,理解第一部分歌詞內容。
提問:聽聽是誰的聲音?
猜猜它們在幹什麼?
(二)傾聽歌曲,學習跟唱歌曲第一部分。
1、教師範唱,幼兒感受歌曲情緒。
2、傾聽歌曲第二遍,幼兒分句跟唱歌曲。
3、遊戲——夏天找朋友,幼兒再次學習跟唱歌曲第一部分,突破活動難點(轟隆轟隆、呱呱呱呱)。
(三)完整傾聽歌曲,學習跟唱歌曲第二部分。
1、教師完整範唱歌曲,引導幼兒在歌曲第二部分中找到“三個辦法”。
提問:夏天的時候會淌汗,夏天的朋友有辦法,是什麼辦法呢?
2、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理解第二部分歌詞內容,進一步學唱第二部分歌詞。
3、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三個辦法”,初步完整跟唱歌曲。
4、結合動作跟音樂完整演唱歌曲,突破活動重點。
(四)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你們喜歡夏天嗎?夏天帶給我們很多快樂,我們在夏天吃冰棒、玩沙、玩水,但是在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活動反思
小班歌唱活動《夏天到》這首歌曲,旋律活潑歡快、歌詞內容淺顯易懂,比較符合我們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孩子們比較感興趣。整個活動下來,孩子們的情緒高漲,也透過歌詞內容知道了現在是夏天,夏天是一個炎熱的季節,有一些明顯的特徵,比如夏天小朋友會流汗,有雷陣雨等等,這些現象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大家都搶著回答問題,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但是說到夏天的現象他們就能說出很多,是很難得的,可見在活動的選材上,貼近幼兒生活實際是重中之重。生活即課程,透過此次教學實踐,給我以後的教學選材及實施指明瞭方向,一個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貼近幼兒生活,考慮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