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的分佈教學反思

氣溫的分佈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氣溫的分佈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氣溫的分佈教學反思1

  成功之處:

  如我讓學生在世界平均氣溫分佈圖上標出下列溫度的等溫線,10度、20度、30度、0度、—10度、—20度,讓學生總結出這些等溫線的分佈規律,讓在冬季去過海南學生象其他同學談一談沿途氣溫的變化情況。在學習降水分佈時,利用學生自學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方式,列出要自學的題目,學生自己就能夠找出,再相互說明所找的內容,記憶住重點知識,進一步上黑板前展示,這樣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讀圖能力,樹立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增強了小組之間合作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也體現了我市提出的學生自學能會的不講的要求。提高了課堂上學生活動的有效性。

  不足之處:

  有些問題自己提問和引導的不到位,又沒有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出現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冷場現象。

  1、對教師知識的要求

  課改以來,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教科書提供的知識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已不能滿足當今課改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知識的需要。鑑於此,為了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已成為自覺的行為,往往花更多的時間用來上網、請教有經驗的老教師或到所有能找到資料的地方去,以使自己能充分地駕御課堂、上課方式上更有創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產生共鳴,結出思維和知識的火花。

  2、師生地位的變化。

  課改後,與以往課堂不同的是,教師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甚至是參與者、合作者。走近學生,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討論,一同體驗發現知識和構建知識的快樂,使學生聽而不厭,學而不倦。因而也就有了學生心靈的舒展和靈性的飛揚、想象力的生髮,也就有了學生的敢想、敢說、敢爭論,敢於將自己的意見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這也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氣溫的分佈教學反思2

  本節課內容知識難度較大,趣味性差,理論性強,需要記憶和理解分析的比較多,學好這一節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基礎,而且還要求學生具有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能力和運用能力。但我校學生合作意識差,惰性強,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上參與意識較弱。因此,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認真設計問題,調控教學過程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順利地完了本節教學。具體反思如下:

  首先,成功點主要表現在:

  1、多媒體利用效率高:

  課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圖片和地圖,比如世界氣溫分佈圖、世界降水量分佈圖、世界氣候型別分佈圖、各種氣候型別的氣候直方圖及多種景觀圖片等等,這大大優於傳統教學方式。各種氣候型別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和空洞的,利用圖片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透過圖片上植被的特點,學生能感受到該氣候的氣溫和降水的情況,加深對氣候型別的認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絡緊密:

  利用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充分感受地理與生活的聯絡,增加學生的興趣。例如:利用大家熟悉的當天的天氣預報回憶天氣特點及描述方式,然後利用對比方法引出氣候這一概念。氣候特徵的描述方法及組成要素,就是利用學生對家鄉靈石的氣候描述突破的。

  3、注重三維目標的落實:

  透過學生自主讀書、讀圖,瞭解世界氣候型別名稱、分佈;透過分析氣候直方圖,學會描述氣候特點的方法,突出重點。透過對比地中海氣候特點和家鄉氣候特點,瞭解山西省氣候特點優勢,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不足之處表現在:

  1、備學生不夠細緻。

  因為想當然地認為學生對讀圖方法掌握的很好,因此在分析氣候型別分佈時,指導的少一些,結果在尋找亞歐大陸西部、中部、東部的。氣候型別時有些亂,分不清大陸西部、大陸東部。

  2、時間安排有些前松後緊。

  為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我在學生讀圖瞭解世界氣候型別及分佈時花費時間稍多,稍有些囉嗦,比如學生讀圖時就應該提醒填表格,結果有些窩工,導致後面利用氣候直方圖描述氣候特點這部分教學時間有些緊。本應由學生分析氣候特點的,結果集體回答,不能對個別學生進行檢測。尤其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的閱讀,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少。

  3、總結性的內容仍需給學生機會。

  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常常出現預期的答案就趕緊總結出結果,比如,氣候的特徵、世界氣候複雜多樣,氣候特點“以溫定帶、以水定型”等等,學習的主動權沒有完全還給學生,對本節教學留下了遺憾。

  4、反饋練習涵蓋的知識面不全。

  本節學生除了瞭解世界氣候型別及分佈,還要會用氣候直方圖描述氣候特徵,而在設計練習時忽略了運用氣候直方圖判斷氣候型別,沒法檢測學生掌握的程度。

  以後再上這節課時,我會摒棄自己的不足,發揚優點,爭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一種動態的活動,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因人因時因地而已,我要不斷的在理論學習基礎上調整自己的教學,使自己成為學生喜愛、家長滿意、領導放心的老師。

  氣溫的分佈教學反思3

  地理是一門邊緣學科,尤其是初中地理學科在整個學習課程中的非中考地位性,使學生對地理課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如何更有效地把握教學目標、調控教學過程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完成地理教學的關鍵。由於本課內容的枯燥性和理論性太強,所以本課主要採用小組學習方式,達到培養自主學習目的;教師則透過問題的設計、分組的原則、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結合問題進行課件演示等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並表達自己對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和地理原理的看法和見解,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組內和組間交流中學會自評和評價他人。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育理念,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他們的合作和創新意識,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地位,從而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由於本課內容的知識難度較大,趣味性差,理論性強,需要記憶和理解分析的比較多,加上本校學生合作意識差,惰性強,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在較差的班中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太明顯。學習的結果是他們只知道五帶的名稱和典型的氣候型別名稱,而有關各種氣候型別的具體分佈狀況不是很清楚,而對氣候特點這部分知識的分析就更不到位,整體感覺較模糊,表述不清,出現“張冠李帶”現象。

  而對於較好班而言,基本上掌握了各氣候型別名稱和分佈,學會了如何分析和表述某地的氣候特點的方法。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研究如何調動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意識,讓他們感受到地理學習的樂趣和美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