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三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1

  面對中考,我認為只有語文的基礎夯紮實了,才有能力進行更高層次的追求。語文教學的腳踏實地還體現在日積月累的堅持性上。首先要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憑小聰明就能學好的科目,必須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我要求每位學生都有一本積累本,堅持積累,爭取做到厚積薄發。積累還體現在課外閱讀上,爭取做到每天閱讀一篇課外閱讀,潛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對學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過於解答試題時能展現出一種從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應試傾向最不明顯,並不是講什麼考什麼,試題內容和教學內容的直接聯絡表現得最不明顯,很大程度上體現著對本學科整體素質的考查。題海戰術不適合語文學科,靠大量做題難以培養出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中學語文不在深,而在廣。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決定了語文綜合素質的高低,而現在初三學生學習緊張,課下學習的時間主要用於數理化、英語上,根本沒有時間去讀一些文學作品,甚至可以說學生根本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更不會靜下心來去品味欣賞文學作品,而現在社會讀書風氣也不樂觀,學生接觸的東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語文學習環境的缺少也是導致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鑑於此種情況,對於語文的學習,我認為關鍵要靠課堂教學,而語文課堂教學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的觀念和教學設計上。

  當然,語文教學的精華全在課堂上。一節課僅有45分鐘,如何調控和把握這個時間,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學以致用,這就需要老師作為引導者應該懂得調控藝術,做到收放自如,尋找具有科學性又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行為,不斷學習新課程理論,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使教學行為上升到理論高度。而我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教師要把課堂45分鐘用足用好,爭取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是老師的本分,老師要對學生負責。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2

  初中語文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包頭市初中語文總分120分,寫作幾乎佔到42%,50分。但目前就成績分析來看,學生拿不到好的成績,平均達到35分左右。老師、學生如此重視,為什麼套作,模式作文,空洞無內容作文比比皆是。值得我們好好反思,寫作教學上出了什麼問題。

  一、反思學生寫作現狀

  從初一到初三我們對學生進行作文三級訓練,有方法有步驟按部就班學習寫作。老師有方法,就交給學生一些方法,就這樣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只知其一,自己不去觀察,感悟。所以學生依賴教師,缺乏寫作的積極性。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由於作業多或是沒有養成閱讀的習慣。學生在老師留的摘抄作業時,往往不讀,只是機械的抄寫,所以到寫作時發現平時跟本沒有積累。寫作重在積累,而我們的學生不讀,不背,書到用時方恨少。

  此外,學生對生活缺乏體驗,雖然每天在生活,但總覺枯燥,寫作沒有真正的感情,事例陳舊,無新意。

  二、反思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1、不會審題。分不清是材料作文還是命題作文。如20**年4月一模考試中作文是命題作文《改變自己》,而很多學生將題目寫錯,寫成《母親,改變了我》、《環境改變了我》、《論變通》等。學生審題時不能理解題目的含義。如《――也美麗》半命題作文,學生擬題為《彩虹也美麗》。顯然沒有理解題意。

  2、文體不分。作文要求雖是“文體不限”,但是我們學生還有一部分人就寫成“四不像”了。開頭,結尾寫的是議論文,有自己的觀點。中間寫一段自己的小事,無詳寫,或寫某人給我講的一段小故事,或再寫一段抒發自己情感的文字。文章無中心內容,零散。

  3、缺少構思、謀篇佈局。大部分學生落入俗套,寫了老師給出的模式,缺少新意。更有甚者多套作。如:《改變自己》一文中,學生套用“自信”“挫折”“誠信”“堅持”的話題作文。

  4、部分學生在寫議論文時,存在事例堆砌,說理成片,還有的論據與論點關係不緊密,牽強硬拉。

  三、反思教師寫作教學上存在的不足

  片面的要求量,讀幾本書,寫幾千字讀書筆記,寫幾篇作文。而檢查不到位,檢查方法單一,造成量的浪費。老師為學生總結的方法多,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寫作是將內心的想法、情感,文從字順的表達出來。這是學生自己的思考加工過程,老師不能替代。作文的批改有難度,老師在批改作文時不能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去談,去糾正。有時間和空間上的侷限性。

  四、反思中解決問題

  1、研讀《課程標準》,明確寫作要求

  《課程標準》對寫作有明確要求,篩選出自己學生在哪方面存在問題,制定目標,進行強化訓練。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針對自己學生的問題,每一次寫作,學習一小點,逐步改進。

  2、積累重在落實

  真正的積累不一定在本子上。平時課上可以細心觀察喜愛之物、人物;講述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充分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除了週記讀評,寫摘抄外,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如:辯論會;演講賽;詩朗誦,話劇表演等。

  3、批改不流於形式

  在評講作文之前,做好課前準備,教師一定要瀏覽全班學生作文。在堅持及時的前提下,做到心中有數。批閱原則有三條:1、大部“走馬觀花”;2、少部“下車伊始”;3、採集“百花釀蜜”。這樣做,既保證了及時批閱上百篇作文,又胸中全域性,有的放矢地主導課堂。

  四、讓學生獨立寫作、自主評價

  作文課兩節課的時間留給學生。第一節課,用20分鐘學生自由點評。每組學生交流閱讀組內作文,也就是說每個學生都要參與進來3篇作文。而且每個學生均需根據寫作的要求給其他同學評改作文。要求他們做到:

  ①給每個同學找出至少一個優點;

  ②給每個同學提一個建議;

  ③找出同學作文中的錯別字;

  ④小組評議每一個同學的作文等第。

  點評同學的作文需要學生拿出自己的眼光,學會互相欣賞,要上學生善於發現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一個句子寫的生動,一個語段寫的有哲理,一個觀點有新意,教師都要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使學生品出其味道來,從而提高學生鑑賞能力。當然學生作文中出現的不足,也要客觀的指出,但必須從善意出發,擺事實,講道理,決不可挖苦、諷刺。把作文交給學生自己,學生評得多,改得多,便會在實踐中摸索到一些作文的技巧,不斷提高寫作水平,也可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剩餘的時間老師總結上節課作文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新的要求,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文,老師不講模式,不講固定結構。學生自主立意,教師指導即可。把時間還給學生。

  方法永遠沒有最好,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才能感受其教學效益。在反思初中寫作教學中問題時,要結合當前教育的形式,課改的方向,讓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路漫漫其修遠兮,”只要我們肯去反思,肯去求索,增強推進課改的責任感,堅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把反思精神融入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那麼我們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都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與時俱進。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3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本著對學生負責的原則,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制定了相關的備考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教學,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已能有意學習和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且不斷的培養自己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下面,我主要對自己本學期的工作進行反思:

  1、夯實基礎,訓練學生自己習得知識的能力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積累,在課後的輔導課注重強化訓練,教師針對學生出錯的字音、字形進行訂正,以引起其他學生的注意。時間長了,學生在這方面自然不敢懈怠,習慣也就養成了。其他如詞語的理解及運用、病句的修改、仿寫、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名著引讀等基礎知識在平時的教學及訓練中也都穩紮穩打,強化記憶,強化訓練,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

  2、強化文言文閱讀理解

  在複習文言文時讓學生認真掌握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學習文言實詞,注意區別詞的古今意義,積累實詞的一詞多義,學會識別通假字,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而且能夠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思想,學會對比分析,且動手翻譯。我要求學生課文下面的註釋基本要理解記住。課內文章的落實後,然後再讓學生見識課外文言文,引導學生把課內字詞意思和形成的理解技巧遷移到課外。從而使課內與課外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

  3、加強閱讀指導,讓學生有規律有技巧地進行答題

  新教材淡化了文體的編排,但並未降低對文體的要求,學生一時感到摸不著頭腦,所以我在教學中交給學生基本的答題方法,寫人或敘事的散文儘量地往情上靠;寫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議論和抒情答題就簡單化了,寫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問題不籠統回答而用條理分割的辦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贏取得分機會。

  我在向學生講清文體特點的同時,選擇典型的篇章,並配以典型的閱讀練習,透過反覆演練,使學生掌握閱讀題的基本答題技巧,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

  4、加強寫作指導

  為了使學生形成寫作知識系統,在學期初給學生講授寫作知識要點,並對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進行專項講解,爭取使學生學作文的命題、立意、構思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寫作時還要爭取做到深、新、美,深即立意要有深度,新即構思要巧妙,形式和選材都能進行創新,美即語言、行文都要給人以美感。同時讓學生訓練在華麗語言掩蓋下儘量撩撥評卷老師的情,讓他在枯燥而雍長的評卷過程中怦然心動,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諱的是他不動情。所以我在讓學生作文時一定要充滿感情的寫,要求學生先打動自己,然後才有可能打動別人。

  語文教學是一項艱苦而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教師從平時的工作中就要點滴滲透,讓我們努力吧!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4

  2013年中考剛剛過去,本人有幸參加了中考語文閱卷工作,緊張的閱卷工作持續了五天(6月16日至6月20日),閱卷後忐忑地等待著中考成績。成績揭曉後,對照中考試卷和成績,並根據自己在中考閱卷中的體會,及時地進行了反思,總結如下:

  第一方面:中考試卷分析和閱卷的體會

  1. 試卷結構沒有改變,依然延續近幾年來的四大題型,100分制,120分鐘。今年的改變在於第一年運用答題卡,實行網上閱卷。

  2.從閱卷的情況來看,有不少同學不適應,答題卡使用不規範,個別同學題目答錯位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全濟寧市共62000學生參加考試,語文平均分65分。我們學校的語文平均分達到了71.6分,超過濟寧市的平均分。

  3.閱卷過程當中深刻的感覺到,字跡工整與否嚴重的影響學生的成績,特別是作文成績。但是字跡好,回答不到要點上,閱讀當中依然不得分。

  4.字詞考查和背誦默寫的考察都比較簡單,全是《說明指導》上出現的題目。學生掌握的也較好。

  5.古詩文的閱讀都是《說明指導》上出現的重點篇目,解釋詞語和翻譯句子只要抓住關鍵詞就可以得分,談啟示回答不全面。

  6.現代文閱讀還是兩篇,一篇議論性文章的閱讀一篇散文的閱讀,共9道題目,有4道題目的答案在原文中。其他一道題為論證方法,很簡單;一道談對幸福的理解,只要認真答就可得分。一道題概括內容,都能得分;一道題賞析語言,角度較多,只要答出一點即可,一道題句子的含義,難道較大。

  7.作文《成長的快樂》,較普通的一道題目,但要寫出彩不容易,平均分27分。

  第二方面:以後教學的規劃和設想

  古人曰:“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以謀一域。”總結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來年的教學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首先,進一步強化集體備課的意識。發揮團隊每個成員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備課組的戰鬥力。教師要擁有駕馭課堂的本領,就必須對教學內容深諳於心,合理安排教學程式。只有用心備好每一節課,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信心百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要培養學生認真對待語文的習慣。要取得好的成績,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視語文,在平時的行動中認真的對待語文。雖然是畢業年級,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教學常規的落實,堅持每週四次作業,每次作業都嚴格要求,對於不認真完成的同學,進行輔導,及時改錯,保證語文作業都工整認真的完成。練習上堅持每週一練,以中考的形式訓練學生,培養良好的應試能力。透過一年的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重視學法指導,要未雨綢繆、高屋建瓴地將知識點的梳理貫穿於整個初中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使之系統化,使學生對知識點有一個從消化到內化到運用的`過程。考試中類似的題目對他們來講,就不會再具有如此的難度。

  第四,文言文考查試題越來越具有強烈的背誦及遷移性質。文言文教學必須從初一開始偏重於授課的細緻,細到每一個字的意義都不能馬虎,引導學生字字落實、課課掌握,這樣到初三才會遊刃有餘,增強課內知識遷移到課外的能力。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5

  語文能力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作文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清楚地知道:中學階段作文教學肩負的重任——要讓學生掌握三種文體和應用文等寫作能力,作文水平達到規定的層面,以適應升學或就業的需要。然而具體到實施作文教學,教師往往一口難言,尤其是對於山區中學教師難教、難改;學生難學、難寫。作文教學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於教材。首先,原行九年義務教育初中三年六冊語文課本長期性的定勢影響。其六冊課本,每冊八單元約三十課左右。然而寫作知識和訓練點散見於閱讀之後或課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斷等基礎單項訓練和梯度性的作文訓練。整體上明顯的現出重讀輕寫,寫作依附於閱讀的情況。第二方面,課本上的寫作知識介紹簡約,作文訓練點分佈零散,點與點間聯絡疏鬆、銜接不強;缺乏具體的作文教例、教參、教案等工具書。第三方面,寫作訓練量少。初中三年,教材中僅安排二十四、五次作文訓練,有些作文訓練重複出現,“讀後感”的訓練在四冊、五冊、六冊分別出現一次,佔其八分之一。教師多年教學的習慣形成其定勢思維及做法,如今日益顯出其的不適應性。

  困境之二:源於教師。教師首先苦於手中無作文教材,僅憑單元之後 的短小作文指導來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造成教師作文課難備、難教,故作文課堂教學彈性大,或多講,或少講,甚至不講,只將作文題目和寫作要求往黑板上寫出,整堂課時間交給學生支配完成。這樣隨意、自流、無序的作文教學,知識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學的預期目的。其次,原初中語文大綱規定:“作文每學期不少於八次,並經常進行片斷訓練。”教師時常因難教、怕改而將作文訓練的次數等於八次,如此少量的作文訓練又如何能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呢?再次,絕大多數教師仍較重視閱讀課而輕視作文課。每學期二十週左右。大多數教師只勤於講課文。卻又把讀寫分開,加之一個月兩次作文訓練佔兩三個課時,一學期包括兩次統考的作文評講,也只佔二十個課時左右。作文教學嚴重失衡是學生作文能力不強的直接原因,也是學生作文難的原因之一。

  困境之三:源於學生。大部分學生怕作文,究其原因:農村學生生活面相對較狹窄,又忽略生活的觀察,因而素材少——沒話寫;沒有掌握各種文體審題、立意和佈局謀篇的基本寫作知識及方法——不會寫;認識能力低,語言詞彙單薄,駕駛語言能力不高——寫不好;這是農村學生作文“三大難”問題,其中自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師和教材原因。

  總之,面對種種境況,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確實陷於重重困境之中。那麼,應如何走出困境呢?尋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問題,這是語文教師務必面對和肩負反思的職責。要從反思中尋求出路,要勇於正視上述陷我們於困境的種種問題,針對問題,尋求對策。

  一、作文教材就在課文裡

  教師僅依靠單元后的作文訓練資料作講課內容確是不夠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材永遠存有缺陷。那麼教材出路在哪裡?教材出路就在課文裡。這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對每個學期的作文訓練的任務,達標要求等要心中有數,結合學生實際來對作文體裁、命題、內容、要求等制訂一個詳細作文計劃。

  二、提高作文指導課的實效

  針對作文課存在隨意、沒有確定的教程、知識含量低的情況,豐富作文課堂內容,提高作文指導實效是其出路,從形式上談,教師大可根據文體內容設計多種形式的課型,優美語段賞析課、片斷練習課、材料。

  三、幫助學生解決“三大難”問題

  “沒話寫”、“不會寫”、“寫不好”是學生作文三大難題。為了讓學生有話寫,作為語文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利用學校生活素材,例如開校會、文藝晚會、野外活動、課外閱讀活動等進行作文教學。多鼓勵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參與生活,多與親人和友人交談,多看書讀報、看電視,從不同的角度去關心社會,。其二,“不會寫”是存在學生中最突出的難題。寫記敘文怎樣才生動、形象;寫議論文怎樣講道理;寫說明文怎樣說才明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心中不會寫的疑團。因此教師有必要針對疑團逐步解疑,對學生,進行審題、立意、片斷寫作等各種不同方面的專項訓練。有必要教給學生各種文體的基本寫作知識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技巧,使學生學會寫其三,為了解決學生“寫不好”的難題,要求學生必須持之以恆的學習和積累詞彙。教師好好利用大量閱讀課文的教學來重視詞句的學習,指導學生掌握詞語的語體色彩、感情色彩和使用範圍等。也對一些生動語句多作仿寫。或給一組詞語寫一段話的練習,有意識的把要求學生把新學習的詞彙靈活運用於寫作之中。學習分類摘抄,做讀書筆記,片斷練習等。

  總而言之,中學的作文教學確實陷於困境之中,是語文教師中老大難問題,到了非改革變新不可的地步,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讓我們攜手面對,去反思、去探討、去實踐,走出困境之路一定會讓我們找到。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6

  一提起作文,不僅讓學生頭疼,也會讓老師頭疼。特別是在我們這樣偏遠的農村中學,許多優秀學生有時見了寫作文也會“一聲嘆息”,就更不用提那些“學困生”了,他們要麼簡簡單單三言兩語應付了事,更有的學生乾脆不寫。問其原因,他們都是振振有詞,不會寫或者是無事可寫,無話可說,要想讓他們說愛寫作文還真是不容易。看到這種情況,我不禁思索起來:“是啊,他們本身寫一兩句話都不容易,要他們流暢地寫出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何其難啊!”但是有沒有可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也有話可說呢?透過平時在寫作教學中有意無意的嘗試,我摸索出了幾點激發“學困生”寫作興趣的方法:

  一、選取貼近生活的“學困生”關注的素材

  “學困生”總是一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不聞不問甚至睡大覺。可是一次訓練“缺陷也能變成長處”這一作文時,我問同學們有哪些材料可選,前面的同學紛紛舉了貝多芬等經典名人事例後,我又問還有沒有其他一些熱點的素材呢?正在班上鴉雀無聲時,坐在最後的最調皮的大個子韓清同學扯起嗓子喊了起來:“火箭隊的布魯克斯,他在nba裡算個子小的,本不適合打籃球,但他作為得分後衛身體靈活,速度快,帶領火箭隊打敗了強大的湖人隊!”我一聽,感覺眼前一亮,這不正是像他這樣的學生關注的適合寫作的素材麼?於是我馬上對他加以肯定和表揚,並鼓勵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就可以運用這些材料。在以後進行作文選材時,因為這些“學困生”對熱點事件比那些“優秀生”更關注,我就經常讓他們說一說有關熱點,這樣既激發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又為其他同學要提供了很好的平時沒有關注的熱點素材,真可謂一舉兩得。由此我們也感受到了這些“學困生”並不是無話可說,而是老師沒有挖掘出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素材來發揮他們的潛力呀!

  二、引進多媒體等“學困生”感興趣的教學手段

  針對許多“學困生”喜歡上網這一特點,我嘗試著把多媒體教學適當引入作文課堂,使“黑白”世界變得有聲有色,特別是在我們這樣的農村學校,多媒體對學生而言還是新鮮事物,更具新鮮感,自然懷有一種獵奇心,進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如我在教授《熱點素材在作文中的運用》這一內容時,針對08年很多省市的中高考作文出現了汶川地震有關的內容,我就結合這次地震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蹟,從網路上找到了一些相關文字,圖片,詩歌等,透過分類組合,配上音樂,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連那些平時上課就無精打采,左顧右盼的一些“學困生”看到這些畫面後也都鴉雀無聲,有的甚至開始抽泣,學生對這些人和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不僅這些寫作上的“學困生”也能在作文中自如運用,更讓學生在思想上深切感受到人間大愛和真情,激發了學生的凝聚力和愛國熱情。這樣真正做到了教書育人,特別是讓那些“學困生”也能主動參與到寫作中來。

  三、尊重“學困生”個性,引導他們講真話,抒真情

  在平時的寫作時,我們總是習慣於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寫作。作文一旦佈置下去,學生就沒有再選擇的餘地,甚至連表達的思路、立意都無法選擇。這樣的作文,學習優秀的學生可能會按照老師要求的模式寫下去,而“學困生”們總是要麼寫一些停留在小學生水平的假大空話,要麼乾脆不寫。可是我在一次作文訓練《老師,請你__》時,一位平時一寫作文就睡大覺的學生寫了一篇《老師,請你也多關注我》,針對教師只關注前面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不管他們這些所謂的“差生”這一現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老師的眼光能多看他們一眼。整篇作文可謂情詞懇切,表達流暢,寫的全是自己和所感、所想。我覺得這篇文章相比來說有創造性,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寫我心”。原來,這些“學困生”並不是完全不會寫作文,而是教師為了應對考試,要求學生為了高分跟著一些套話轉,按照固定模式寫。而“學困生”往往都有自己的個性,不願跟著轉。我就想,對於這些學困生,為什麼不讓他們去選擇自己寫作呢?為什麼不能劃出更多的自由寫作空間呢?他們也需要更多心靈表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於是,我在以後的作文教學中,對於那些“學困生”,引導他們自由寫作,甚至可以讓他們自己命題,儘可能讓他們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自由狀態下表達內心的想法,然後加以適當的引導,讓作文成為他們表現自己,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這樣作文竟然也成了他們感興趣的一課了。

  以上幾點只是我在作文教學中慢慢嘗試、總結出來的,對於“學困生”來說,這些方法確實能起到一定作用。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用心去發現、嘗試,作文課對於“學困生”來說也不會再是一潭吹不起漣漪的死水,讓他們也能夠容易地對作文說一聲“我愛你”!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7

  本學月教學進入專題複習階段,為了進一步提升複習質量和學生潛力,本階段個性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指導。針對學生現狀,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學生能夠易於識記、理解,尤其學以致用。

  根據中考說明及相關的解讀,本學月專題複習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名著專題閱讀,因為我們的學生來自農村,真正完整閱讀名著者幾乎沒有,也就是說都是“假閱讀”,但近幾年中考名著的考察已上升到知人論世的層面。針對此現狀,首先讓學生熟知考點及體型;其次,據“說明”讓學生梳理課後“名著導讀”中的篇目,給學生時光,自我在筆記本上質量根據考點和題型歸納並設計考題,然後在全班互相交流,教師適當點評;其三,教師補充課本中沒有的作品,並組織學生筆記,賞析人物、語言等。做到以“假”亂“真”的目的,確保學生中考中不失分。

  其二,繼續課文古詩文的默寫、理解。組織學生圈定“說明”中的古詩文篇目,做到三熟:熟讀、熟背、熟寫,瞭然於胸。其中古詩詞曲,以機械默寫為主,理解性和遷移性默寫為輔,以教師反覆檢查,學生互相檢查為手段。同時,重點篇目中的名句,師生共同賞析,採取群眾討論,教師點撥的方法,使學生對名句、名篇會賞、能賞、精賞。

  古文部分,重點集中於字、詞、句,尤其課內實詞,重點句子。組織學生群眾梳理,首先留時光學生自行翻譯,並標註疑難,共同討論,然後學生互相檢查,查詢疏漏,及時彌補和更正。最後教師組織分組檢查落實。

  其三,現代文閱讀部分。首先透過資料瞭解,掌握一些做題方法及術語,並透過針對性訓練,明確思路,切入點尤其術語的運用和作用。當然以教師講解和說明為主。然後,以《學習之友》和資料為主,具體分析每道考題所考察的知識點,並組織討論,從而使學生鞏固方法和術語,並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打好中考現代文閱讀的基礎,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的潛力。

  經過本階段的複習,學生的潛力有較大提升,但依然有不盡人意之處:首先,教師對基礎知識的強調較多,但因各種原因,檢查落實還需進一步加強。

  其次,教師講的很多,但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因而學生學習潛力的提升也大打折扣。

  最後,分類複習過程中,教師注重知識的細化,卻忽視了知識的相互連結性和相關性,使學生所學知識顯得零亂。

  總之,透過本月的複習尤其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有了針對性。個性做好本階段的總結、反思,對以後衝刺階段的複習定會有極大的指導和借鑑作用。

  初三語文教學反思8

  在我教學的這幾年來看,我發現大多數同學們不能正確的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語文課的教學目標是要培養學生們的聽說讀寫潛力。所以呢這天寫的這篇反思是來檢討自我教學上的不足,也期望能與大家交流,共同進步,把知識更好的傳播給學生們。

  一、掌控好課堂

  首先要精心備課,以“一覽眾山小”的氣度走入課堂。教師要擁有駕馭課堂的本領,就務必對教學資料深諳在心。每上一篇新課,我都會先認真吃透教材,獨立地研讀課文,把自我探究的全過程摘要地記錄下來,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看教參,讀資料,將自我的見解同別人的見解比較,理性地決定取捨,內化成自我獨到的見解。這樣在課堂上,我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場上與學生對話,提高自我的駕馭教材的潛力,做到上課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只有用心備好每一節課,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信心百倍,促使學生上好語文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其次要把握好課堂教學邏輯順序,當好“引路人”。教師要在短暫的45分鐘將教學任務完成,講課邏輯十分重要。每上一堂課,對教學程式的安排,我都會在草稿本上寫好幾遍,反覆琢磨,想了再否,否了再改,直到覺得流程貼合教學邏輯,貼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才敢定度。

  再次要創設寬鬆、自由的課堂教學環境,讓語文的課堂閃射著學生的靈性。教育就是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的確,教育從本質上講,不是傳輸,不是給與,而是一種師生間的平等交往和心靈對話。但是,這種對話有著極其複雜的存在方式,或有形,或無聲,或外顯,或內隱,隨時隨地藏匿在師生的交往活動之中。我在課堂上總是儘量微笑著應對學生,以一種善意的、平等的姿態站在講臺上,不斷稱讚學生的點滴進步,鼓勵學生用心發言,說出獨立見解。

  二、點燃激情,用愛心開啟智慧之門

  對於語文課堂要有激情。“學生不是填充知識的容器,而是正待點燃的火把”,教師便是點燃每一個火把的人。老師的精神狀態是影響教學氛圍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老師一走進教室,學生就會受到感染。如果教師精神飽滿,言語充滿情感,學生就會感到精神煥發;如果教師一臉病態,無精打采,說話有氣無力,學生就會覺得壓抑。我每一次走進課堂儘量做到興高采烈鬥志昂揚,用自身的語言來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飽含激情了學生才會願意跟著你學,愛聽你講課。

  對於學生要有激情。常言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韓鳳珍說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我每次批評學生,都是說,你這樣好,那樣好,明白嗎?老師很喜歡你,對你充滿了期望,只有一點不好,如果改掉它,你就是十分完美的甚至值得老師崇拜的學生。學生聽了會受多大的鼓舞啊。對學生的這種激勵,別的不說,只從對我們語文課堂的教學來講,就是最神奇的催化劑。當然,對於後進生,我們往往都會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啊。但是如果站到更高的角度來看問題,也許我們的心胸就開闊了。我班有位聽話的女生屢考不好,為了不挫傷其用心性,我在她的試卷上寫了幾句鼓勵的話:春天的花奼紫嫣紅,多漂亮啊。但是為什麼有的花先開,有的花後開呢?只是因為各自的

  本性不一樣。遲開的花不但同樣美麗嬌豔,而且往往花期更長,更易得到蜜蜂蝴蝶的眷顧。真誠地告訴你,你不是比別人笨,而只是一朵遲開的花而已!”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我總能看到她對我投來的信任的眼神。是啊,一滴水能夠潤活一朵花,然後美麗一個世界,老師的愛心就是滋潤心田的水。

  三、抓好作文教學,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機結合

  作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關係十分密切,作文教學是素質教育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作文教學中貫徹素質教育思想,也是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成績的重要措施。如何抓好作文教學,我們七年級語文組在備課組長的引領下,發揚群體智慧的優勢,採取一系列簡便有效的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開展“三個一”的活動。解決作文無話寫的問題

  1、每一天摘抄一個精美語段。(利用語文課強化背誦積累,在教室後面黑板牆開闢“今日語言積累”專欄,展示班上習作精彩語段或學生摘抄的美段。)

  2、每週一篇週記。(題目來自教材篇目或閱讀材料中的訓練點)

  3、每週一篇美文摘抄、評點。

  (二)激發興趣,解決不願寫的問題

  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往往以自我的學習興趣為轉移,當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時,總是用心主動地學習。因此,我主要採取了三條措施,激發學生作文興趣,提高用心性,使學生願寫作文。

  1、兩頭激發興趣。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尖子學生和後進生兩個方面,做到抓兩頭促中間。對尖子生多下工夫、多指導,鼓勵拔尖,用尖子生領路。對後進生,注意他們的點滴進步,多表揚、多指導,鼓勵進步,從而激起全體學生的作文興趣。

  2、發表激發興趣。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根據學生髮表欲強的心理,認真辦好黑板報和牆報,對優秀作文講評之後就搞一個專欄刊登出來,還定期把學生作文編印成一個小冊子讓大家學習借鑑。並用心組織學生參加各類作文競賽,還把一些優秀作文推薦給有關報刊、媒體等。學生每當看到自我的作文或同學的作文獲獎或發表,都十分高興和激動,從而激發起了寫好作文的興趣。

  (三)將閱讀寫作同步進行,解決不能寫的問題

  具體措施是在課堂教學中,把一篇文質優美的文章既當閱讀材料訓練又當作作文範文來講。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我感悟,自我提出問題,然後交流,我透過對學生的問題歸類,整理出一套出題、答題的規範體系。

  (四)注重作文的評改,解決寫不美的問題

  另外,我注重透過作文了解學生的性格、生活、愛好等各方面狀況,評語不拘泥於文章形式。學生寫作文有時說出自我的心裡話,訴說自我的煩惱和困惑或不滿,我根據各個學生的狀況勉勵之,開導之,班上一自尊心強的女生因考試失利在作文中流露出消極情緒,我給她寫了幾句話:“堅定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串串的腳印,漆黑的夜晚是光亮的前奏,心揣信念,夢想就在腳下。”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又看到了她燦爛的笑臉。如果老師把寫作文看成純粹技術性的練習,不關心作文的資料,就會失去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絕好機會。作為教師,要時刻牢記教書是為了育人,不要當教書匠,要當教育者。作為語文教師要確立“大語文”的指導思想。

  以上所說但是是重複了每一位老師日常所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立足課堂這塊試驗田每一天做到四個一點點:比規定的多做一點點,比規定的做好一點點;比規定的早做一點點;比規定的巧做一點點;拋掉外在浮躁,“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以一個學者的姿態站在講臺上,與學生對話,做一個快樂的播種者。還有像《初三語文教學反思》這樣的文章我會一向寫下去,在反思中完善自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