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1篇)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範文(通用1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

  故事是幼兒最愛的一種文學形式。透過故事教學,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幫助幼兒發展語言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是以教師講述故事為重要部分。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半個蛋殼》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於小班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示範,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絡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2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範,因此,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學的繪畫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由於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塗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於教孩子畫些什麼,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塗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隻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儘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瞭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籤、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幹,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杆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

  四、用兒歌、故事內容匯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

  五、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後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麼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昇華。 窗體底端。

  《瞭解居住的地方》是一節以社會領域為主的小班教學活動,主要是透過引導幼兒初步瞭解自己所居住的社群環境,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從而激發幼兒對居住地周圍環境探索的興趣。

  在本次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請爸爸媽媽幫忙在家中告訴幼兒自己家的準確地址,並在回家的路上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進行觀察,初步瞭解自己家周圍的環境,從而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活動過程中,我的匯入環節新奇有趣,利用走迷宮的形式匯入,熊寶寶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請小朋友幫忙,幼兒對活動充滿了興趣,透過小朋友幫助熊寶寶回家,引出幼兒對問題的思考:為什麼熊寶寶會不了家了?從而引出主題:對自己家周圍的環境不瞭解,不熟悉。在展開環節,我透過一連串的提問:你的家住在哪裡?住在幾樓?你家附近都有哪些環節設施場所?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並且在這一環節對幼兒進行適時的鼓勵,這種對幼兒的肯定讓幼兒充滿了自信,我的充分提問讓班級中幾乎大部分幼兒都有機會進行表達,注重了提問面向全體和對幼兒的鼓勵教育。然後,我出示一些幼兒常見的場所圖片,如:診所、學校、飯店、廣場等,聯絡了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此外,我還注重幼兒的實際操作,我為每一名幼兒都提供了一張場所圖片,請幼兒找一找、圈一圈,從中找出自己家周圍的場所,並且進行標記,從而讓幼兒的知識進一步得到鞏固和加深。幼兒的最喜歡的就是遊戲,結合幼兒的這一特點,我在活動中也為幼兒提供了遊戲:帶路。讓幼兒在快樂的遊戲中內化了對周圍環境的探索興趣。最後,我請幼兒欣賞我們生活的城市濟南一些有特色和著名的場所風景設施等,讓幼兒的認識得到擴大和提升。

  本次活動物質準備充分,活動前的準備體現了家園共育和家園合作,活動過程中關注全體幼兒的均衡發展,環節緊湊,過渡自然。注重提問面向全體,能夠聯絡幼兒的已有認知經驗,遊戲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完成了教學目標。我覺得不足的是活動氣氛平淡,應該再提升一下課堂的活躍氣氛,教學過程平穩,缺乏亮點。其次,沒有動靜交替,缺乏互動環節。另外,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創新性,這都是我今後應該注意和學習的地方。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3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碰哪裡?碰鼻子”。孩子們在音樂聲中有趣的和夥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遊戲著。幼兒能邊唱邊與同伴合作遊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透過兩位老師的示範孩子們不但能很好的邊唱邊遊戲而且更好的掌握了遊戲的規則。《碰一碰》 這個音樂遊戲,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整個活動以音樂遊戲貫穿始終,各環節銜接自然。而且由於採取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和動作。透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覆感受中,輕鬆而興趣地進行遊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耍”“碰觸”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在活動中,孩子們都特別希望能找到老師去碰一碰,所以當執教者提示孩子們找一個朋友碰一碰,很多的孩子都圍到老師身邊,顯得很興奮,所以活動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參加者,能夠真正做到師幼的有效互動。活動在高潮中結束,孩子們仍然沉浸在遊戲的歡樂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始至終都十分投入,特別快樂。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圍繞一個主線,一音樂貫穿著堂課,使課堂有趣而又生動,使幼兒真正的玩中學,學中玩。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4

  面對小班的教學,我還是頭一回。經過這兩個月的實踐,我認為對於剛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常規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小班孩子年紀小,剛剛踏入幼兒園這個集體,一切都是即陌生又新鮮,同時也會感到既高興而又害怕。

  因此對於剛入園的小班孩子來說,老師不要急著進行教學。首先要做的應該就是為孩子創設一個溫馨的活動環境,讓孩子喜歡上這個新集體。而有效的常規可以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的集體生活,使班級形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規,為孩子以後的中大班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因為小班的孩子都沒上過小小班,因此常規教育主要體現在衛生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等方面,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有秩序的生活、學習,逐步發展幼兒的自理和自控能力。

  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不可能完全按大人意志行事。作為老師,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老師時時刻刻都要有這樣一種想法: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麼做——— 其次,孩子的模仿性強,老師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時時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時時刻刻做好孩子的表率。

  別小瞧這一群只有4歲的孩子們,他們個個都是面鏡子,機靈的很,同時也可愛的很。相信,有他們的加入,定會給我今年的教學生涯增加無數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5

  從孩子都畫西瓜想藝術活動的“示範”。

  繪畫活動要不要“示範”,是幼教中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前些日子在聽隨堂課,藝術活動“有趣的圓”引發了對此問題的思考。“有趣的圓”是讓幼兒對圓進行想象添畫。匯入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有的說圓是泡泡,有的說是蓋子,有的說是西瓜,有的說是太陽……圓可以變成小豬、小雞、太陽、花……孩子們想得很多。在孩子想象的過程中,老師讓兩個孩子進行了一個想象的“示範”畫,一個孩子把圓添畫成西瓜,另一個孩子把圓添畫成小雞。由於孩子的經驗問題,“示範”小雞時出現了一隻小雞兩張嘴的現象。接下來在幼兒的添畫中,發現了幾乎每個孩子都畫了西瓜,也有不少的孩子畫了小雞,而且翻版了兩張嘴的小雞呢。

  我想,假如今天的活動不讓孩子來“示範”畫西瓜,那麼會不會每個孩子的作品都出現西瓜呢?假如老師能利用兩張嘴的`小雞“示範畫”,引導孩子明白正面小雞的眼、嘴的畫法及側面小雞的眼、嘴的畫法,孩子的作品中也許就不會再出現兩張嘴的小雞了。孩子們個個畫西瓜,說明了示範確實存在著框住孩子思維的現象,孩子們照畫兩張嘴的小雞,說明了示範是孩子積累作畫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徑。那美術活動到底要不要“示範”呢?

  從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方面來說,儘量不要示範作畫,透過欣賞等其他途徑來讓幼兒感受,以期待不出現統一模式的幼兒作品。從積累繪畫技能方面來說,一定的示範畫是要的,美術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的,這是孩子創新作畫的基礎,只有肚中有“貨”,才能創新。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以,個人認為,簡單的就不要示範。示範是要讓孩子學新的技能,要與創新相結合,示範是為了讓孩子知道如何下手,如何創新。

  不知大家怎麼認為呢?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6

  小班《幼兒用書》上有首關於愛護玩具的兒歌:玩具玩具我愛你,天天伴我做遊戲,輕輕拿,輕輕放,髒了給你洗一洗,玩具玩具我愛你,做完遊戲擺整齊。

  我邊說兒歌,邊用玩具做演示,又讓孩子做了幾遍,孩子學得很快,玩完玩具之後也知道把玩具收起擺放好。

  可是慢慢地我發現一個問題,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總是會有玩具掉到地上,還有的孩子願意故意把玩具扔到地上;孩子自覺撿起玩具的次數很少,總是要督促好幾遍才能磨磨蹭蹭的把玩具撿起。

  一天孩子們收玩具的時候,我一邊念兒歌,一邊突發奇想,何不把兒歌改一改,把“髒了給你洗一洗”一句改成“掉到地上快撿起。”

  玩具髒了一般都是由老師或家長來洗,孩子自己洗的次數很少。於是我就嘗試著唸了出來,孩子聽完兒歌后的反應令我非常高興,孩子們很自覺地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撿了起來。

  以後孩子們玩具掉到地上的多了,我再也不用扯著嗓子大聲命令孩子撿起地上的玩具,只要一念兒歌,寶貝們會馬上知道該怎樣做。寶貝們在玩玩具的時候有時還會不自禁的念起來呢!

  其實教育孩子並不需呀一味的疾聲厲色,多動動腦,發揮一下自己的小智慧,許多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的。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7

  小班孩子在進行看圖講述時,習慣於看圖片的區域性而很少去看整體,特別是圖片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

  在進行活動《愛唱歌的大恐龍》時,我就關注到了孩子們的這一特點,引導孩子們學習看圖片。圖一,孩子們首先看到的是圖片最明顯的部分,前右下角的幾個小朋友。於是,我就讓孩子們說說這些小朋友怎麼了?注意觀察小朋友的表情,發生了什麼事情了?他們在做什麼動作?你在什麼時候會做這樣的動作?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以後,就馬上能明白,原來是恐龍在發出不好聽的聲音,吵到小朋友了,大家覺得聲音刺耳,所以都捂住了耳朵。

  最後一幅圖,孩子們只是說出了有位小姑娘爬在屋頂上,可是她要幹什麼呢?孩子們都不明白了。我提醒孩子們想想,結合前面發生的事情去猜猜小姑娘會做什麼事情,一下子,朱悅小朋友猜到了,小姑娘說:大恐龍,你的聲音太響了,請你輕點吧!

  這個活動孩子們說的特別棒,我也很輕鬆、快樂的參與著孩子們的描述。看圖講述就要讓孩子們學會關注整體,同時要結合其他的圖片去發現圖畫背後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只要合適的引導,小班孩子的看圖講述一樣會很出彩的。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8

  先透過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種子是什麼樣子的,從而瞭解幼兒原先對種子概念的意識。再透過再次提問小樹的生長,為幼兒後面瞭解小樹的生長做個鋪墊。

  透過圖片的展示,讓幼兒又原先頭腦中的圖樣變為直觀式的圖樣,原先知道的幼兒再次重現表象,不知道的幼兒重新習得表象,接著透過幼兒引導觀察種子發芽是怎樣的一個連貫性過程。從視覺上加深印象。為下文聽音樂做動作鋪墊。

  音樂環節,先聽音樂,欣賞、熟悉音樂的優美、動聽。讓幼兒透過感知辨別音樂的不同,請幼兒表現聽到不同音樂時自己想做的動作是什麼,想象一下發芽可以用怎樣的動作表示,大多數的幼兒都做了類似的動作,直接往上,個別幼兒的創造力還是比較豐富的,願意多變化的表演。教師在這裡可以多些動作讓幼兒參考,在用言語提示,激發幼兒表現的興趣,讓幼兒有自己的想法進行表演。最後讓幼兒表演的動作與音樂相結合,聽著前半段和後半段的不同嘗試自己做動作。在此環節,教師還是要事先與幼兒做幾遍,讓幼兒模仿後才可以做得更好,之前熟悉的音樂幼兒也會辨析的清楚,只有個別幼兒聽音樂的步驟需要平時多加強。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9

  近階段,我園組織開展了數學活動的三優課,以前組織過的是語言活動還有科學活動等三優課,這數學活動還是頭一次,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我選擇了一個比高矮的數學活動。

  先從這個活動的選材上來說,我預先讓孩子們有了初步的胖、瘦、輕、重的概念,再透過遷移他們的經驗來學習新授的本領:比較個子的高矮。我準備的示範教具是四隻站著的高矮不等的長頸鹿,還有一張大的排序板,而給孩子們準備的操作材料是高矮不等的小兔、小貓各四隻,另外再是人手一張小的排序板。

  選材和教具都準備好了,接下來是要對整個數學活動作一個更進一步地分析,就比如說,在匯入活動時,由於小班幼兒的注意比較容易分散,這時,老師適當的匯入活動便可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開動腦筋,分析和解決問題。在《長頸鹿比個子》的活動中,我先出示一隻最高的長頸鹿,還說:“今天,有隻長頸鹿來我們班做客啦,我們大家拍手歡迎它。”孩子們一下子被吸引過來了,接著,我再出示其他三隻長頸鹿,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聽著,看著。我又丟擲一個問題,讓孩子們思考:“我們小朋友出去散步或是出去玩時都是排著隊出去的,可這四隻長頸鹿卻沒有排好隊,有誰願意來幫助他們排隊呢?”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其他幼兒也都聚精會神地在看著。

  孩子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我的活動也在無形中被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幼兒觀察長頸鹿們排好的隊伍並說說看是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排列的。有幼兒回答是從高到矮,但大部分幼兒說是從大到小,抓住這一點,我及時對孩子們做了引導,告訴他們比個子的時候要說高或矮,不是說大或小。在這一還節中,我要達到的目標是灌輸給孩子們這樣的一個概念:分清最高的、高的、矮的、最矮的,讓孩子們初步有個這樣的`意識,也能用這些詞來說出每一個長頸鹿,所以,當有孩子在回答從大到小排列的,我雖然及時糾正了,但並沒有詳細地解說給孩子們聽,因為在下一個環節,我將透過一個遊戲讓孩子們直觀的感受並理解個子的高矮,那就是師生一起比個子。我找了三位個子不一的孩子來和我站一起,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來排著站好的,當我問:“看看誰是最高的?”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老師是最高的。”接著又引導孩子們依次說出高的、矮的、最矮的。就這樣,一連幾個問題,大部分孩子都能很清楚的說出這些詞了。在這一環節結束後,我作了一個總結,告訴孩子們,不論是小朋友還是小動物們來比個子,必須是站立的,這樣才能比出個子的高矮,像我們現在這樣坐在小椅子上是看不出個子的高矮的,只能看出大或小。孩子們透過親身經歷來和老師共同得出的結論,比老師直白的說教效果要好,並且能讓孩子們快速地接受。活動進行到這的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緊密相連。

  輪到孩子們操作了,我先介紹了操作材料:有排序板、高矮不等的小貓、小兔各四隻,並且我在黑板上示範操作怎樣排隊,引導孩子們可以按從高到矮的順序排,也可按照從矮到高的順序排。最後講解操作要求:給小動物排隊時不能把兩種小動物混合在一起,要邊排隊邊邊說出它的高矮。出乎意料的是,孩子們在排隊時似乎把我剛才講的話都忘記了,只顧拿著小貓、小兔看,看完再將他們放於排序板上,我還發現,大部分幼兒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仍有小部分孩子是亂排的,可是幾乎沒人再說個子的高矮。過後我自己想,如果我在示範講解操作材料時能多重複講述幾遍個子的高矮,孩子們就會記憶深刻一點。

  雖然,這次的活動匯入環節挺順利的,可到了孩子們操作時,我大意了,對於小班的孩子還是應該多費點口舌,不過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又多了一點經驗了,把每次活動中的。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0

  《轉個身兒來跳舞》是一個情緒比較輕快的音樂活動,比較符合我們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應該是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活動。

  活動開始部分讓幼兒聽著好聽的音樂——教師彈奏的鋼琴聲,到活動場地中間自由做喜歡的動作,隨意表現自己,我為幼兒提供了讓他們自由表現的機會,幼兒們表現得都比較活潑,很感興趣。讓幼兒隨著音樂節拍拍打手,孩子們中儘管有幾個沒能拍打對節奏,但開始都能表現的比較積極,隨歌詞拍打節奏,重點練習拍附點節奏,帶領幼兒拍打了多次,有幼兒雖然口中唸對帶附點節奏的歌詞,但口手並不一致,拍打帶附點節奏對我們班小部分幼兒還是有些小困難的。

  學唱歌曲部分,開始表現得很不積極,或許不是他們對此歌曲不感興趣,而是上一環節的拍打節奏讓他們並不是很喜歡。二十多人的合聲一點都不響亮,或許還能誇張的用“弱弱地合唱聲”形容,見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從“高漲”到“低谷”,立刻想了個辦法——用鼓勵、獎勵的辦法,吸引幼兒,“重拾”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這個辦法還真能行,活動一下可以說達到了“高潮”,見孩子們情緒、興趣高漲,我真為之高興。歌聲整齊響亮、個個表現積極,請幼兒分組來表演歌曲。在好聽的演唱歌曲聲中,自由舞蹈,快樂地結束了本次活動。

  《綱要》中的藝術部分指出:要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尊重每個幼兒的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11

  一顆小樹苗,能夠長成參天大樹,也可能單薄無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實並不漫長,作為教師的我們,在給予孩子知識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我們給予孩子的愛包括父母對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妹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教師對學生的愛等等。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我們還獲得了歡樂與幸福,在這簡單的幸福裡,我們也在不斷成長。

  孩子會模仿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並且還會模仿的有聲有色,教師時時刻刻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所以,教師應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說好每一句話,不能夠因一次的失誤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所以教師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啟蒙教師,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僅有一次,我們需要多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尊重、信任與鼓勵,還有我們的愛。孩子與教師在一齊的時間是最多的,從早上入園到午時離園放學,一天的時間,孩子能夠學到很多的東西,除了學習知識外,更多的則是與教師相處,學習教師身上的東西,教師自身的點點滴滴都影響著孩子,在孩子的眼裡,教師是神聖的、偉大的,教師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於每一個眼神都影響著孩子,所以說教師是孩子在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人。

  孩子與教師是互通的,是相互影響的。在我們給予孩子愛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不曾擁有的愛;在我們傳授孩子知識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教學方法;在我們給予孩子歡樂時,孩子也給予了我們一張張天真的笑臉;我們在奉獻自我的同時,孩子也在回報我們。我們擁有了更多的歡聲笑語,與孩子共成長。

  所以,讓我們“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讓我們的孩子能夠變的更開心、更活潑,讓我們與孩子共成長而更加努力向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