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通用7篇)

《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1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於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2|4拍,五聲宮調式。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了鋪墊。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自從教了一年級,接觸了一年級之後,我才發現越是簡單的歌曲,越是低段的教學,越是不易!一年級的孩子們,剛剛踏入小學的門檻,真是所謂無知無畏,更有上課活蹦亂跳者讓人無奈。如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加強他們的引導,則成了我每節課苦苦思索的內容。正如師父所說,上一年級的課,每堂課都是一個故事一個情境,只要創設了這樣的氛圍,孩子們學習的興致才會濃郁起來。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很富含故事內容的歌曲,於是我決定採用講故事引入的方式。果不其然,對於故事,孩子們的免疫力明顯降低了許多。也鑑於本人聲情並茂的描繪,小傢伙們一個個聽得都全神貫注,看得都目不轉睛,著實讓我小小地得意了一把。正當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丟擲了這樣的問題:“小青蛙們到底找到家了嗎?”於是,帶著問題去聆聽這首歌曲,他們聆聽的效率明顯增加了不少。聆聽之後回答問題的環節,孩子們也都回答得很棒。由於這首歌曲中含有很多簡單的節奏,於是在歌詞教授之前,我嘗試讓他們先將歌曲中歡快的節奏打會。我有生動的語言激趣:“小朋友們,當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後,一定是非常快樂的,你能用小青蛙的方式來表達一下它內心的開心嗎?”很多孩子就學小青蛙的叫聲來表現,有的學小青蛙的跳躍姿勢來表現,於是我請小朋友進行模仿。或許是他們真的能感受到了小青蛙快樂的心情,又或許是簡單的節奏難不倒他們,孩子們一個個拍打的都十分準確生動,表現了小青蛙急切回家的心情。

  在這首歌曲的處理中,我也是頗費心思的。為了讓孩子們將歌曲演唱地更靈動真切一些,我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它的心情是怎樣的?(急切、著急、害怕)”“小青蛙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它的心情又是如何?(高興、快樂)”有了這些問題的引導,孩子演唱的感情更加深刻了,彷彿自己就是那隻迷路又找到家的小青蛙。 最後,利用了一點時間,也為孩子們講解了一些他們迷路的小知識。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如此稚嫩,更有不少小朋友也有過自己迷路的經歷,那種害怕與焦急是不言而喻的。利用這個小青蛙的話題,和小朋友聊一聊“我們迷路了怎麼辦?”的話題也是十分必要的,將歌曲內容與精神聯絡實際,也正是新課標所積極倡導的。相信透過這樣的一首歌,這樣的一次感受,我們的孩子可都不會成為那隻找不到家而著急難過的“小笨蛙”了。

  《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節一年級的音樂綜合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採用充滿童趣的活動來進行教學,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參與,在玩中學習了歌曲,享受歡快的旋律帶給自己的快樂。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沒有藉助過多的多媒體手段,而是在教學過程中處處營造這首歌的音樂旋律背景氣氛,讓學生自然地感受歌曲,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歌曲,並體會到小青蛙迷路時與找到家時的不同心情,有表情地演唱好歌曲。

  (一)成功之處:

  學生學習情緒高漲,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短短一節課運用了一系列活動方式,使得學生無暇分神,樂此不疲。課堂掌握住了學生興趣轉移的規律,根據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短暫、興趣轉移快的特點,加大資訊量,多內容、多方法。實踐表明抓住了學生心理,適應了學生心理,形成對事物的專注力。這節課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邊動邊唱,以動作助記憶,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記憶力,表現力。

  (二)不足之處:

  學生在參與活動時稍稍有些亂,在創編動作時,顯得擁擠、混亂。但我沒有刻意的要求他們整齊劃一,我想這些亂糟糟的、各自不一的動作存在著求異性,萌發著初淺的創造意識,必要時放手讓學生“亂”,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自信心。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繼續培養。

  (三)感受:

  在音樂教學中,常規上我們不習慣把事情交給學生做,怕“亂”。在這節課上我做了一些嘗試,讓學生自己編歌詞,編動作,使學生好奇心的到了滿足,等於把成功感一併交給了學生。教師不擔心學生出錯,儘管學生可能演不好,但“我能行”的自信心,就是在教師的信任中產生的。一年級學生思維活,他們敢表演、愛提問、喜歡奇思妙想,他們更喜歡新穎、活潑、開放的音樂活動形式,大部分學生能自信、自由地透過音樂表現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只有區別於中高年級的教學,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才是科學的、可行的、有效的。我們應注意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發揮創新精神和能動作用,勇於開拓、改革,以適應音樂新課改提出的要求。

  透過以上反思和總結,我明確了今後應採取的措施:

  一、抓好常規工作,平時課堂的點點滴滴都要強化,規範。

  二、以學生為本去設計教案教學。

  三、多關注同學,多鼓勵表揚進而激發其學習音樂的興趣。

  《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3

  歌曲《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有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了鋪墊。歌中“跳跳”、“呱呱”的獨白,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最後一句旋律平穩流暢,似乎表現了小青蛙歷盡艱辛,終於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悅的'心情。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根據這首歌曲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錶演、喜愛小動物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這樣一堂《小青蛙找家》的綜合課。在這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意圖:

  以“趣”激“學”,自然引入。

  音樂新課標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放在了首要位置,它強調:只有學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積極主動的學習音樂、並且參與音樂活動。而且對他們將來的生活質量、生活品位的提升也有極大的幫助和影響。所以,我覺得:現在的音樂課,應淡化“雙基”,真正讓“趣”先行。在本節課中,我也有所體現。如:引出今天這節課的主角時,我使用了“猜謎語”形式,請出主角後,又透過小青蛙給大家講了“小青蛙找家”的故事。

  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然後讓學生帶著懸念聽歌曲,尋找故事的結局。對他們很有吸引力。所以,我覺得:一堂課最初的匯入一定要精彩,要能抓住學生的心,這樣,你的課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4

  《小青蛙找家》一課,選自人音版教材小學一年級音樂教科書第八課。它包括聆聽、歌曲和創編與活動幾部分內容。它們之間互相關聯,貼近學生的生活,童趣盎然。

  鼓勵學生探究學習,激發創新求異思維,在本課中也有體現。我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與動手能力,進行探究性與創造性的學習,教學中想讓孩子們用沙筒來模仿雨聲,但是教具有限。於是在課前引導孩子們自己去尋找,看身邊有沒有什麼物件可以充當沙筒來代替雨聲。於是就有了在塑膠瓶子裡裝上沙子或者小石子的“沙筒”,這不但滿足了全體學生想動、好動的慾望,也充分發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另外,鼓勵學生自己為歌曲創編動作打破了以前“照葫蘆畫瓢”的方法,給孩子們營造了樂學,想學的教學氛圍。

  《小青蛙找家》有它的光彩之處,但也存在不少遺憾。比如,在學生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並且隨著音樂表現音樂形象時,學生更多是專注於手上的動作,而忽略了耳邊的音樂,造成了課堂的紊亂。另外,學生在模仿音樂形象時,發生了爭執,這些都需要老師及時發現並且調節。

  總之,“感受音樂,體驗快樂”是本課的宗旨。透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當然,在今後的教學中,教師應儘快轉變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

  《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5

  首先本課的教學內容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說人人都見過,而且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根據歌曲內容,我以去音樂樂園為目的,隨歌曲伴奏師生有節奏的律動來創設音樂情境,從而激發了孩子們濃郁的學習興趣。另外在學習休止符“0”這一環節中,我引用課本讀一讀,拍一拍中的節奏,以學習小青蛙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為主線,讓學生輕鬆地掌握了休止符,為了讓學生較快掌握歌曲中“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的節奏,我採用師生合作的教學方法,在老師引導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和情緒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來模仿,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了這個重點。併為迅速學會歌曲做了鋪墊。

  學唱歌曲這一環節,我採用老師範唱旋律部分,學生唱唸白來加深對歌曲旋律的記憶,在師生合作中會不自覺地學會歌曲,並引導學生體會小青蛙迷失時與找到家時的不同情緒,指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聲情並茂地演唱歌曲。

  在這節課的最後,我還設計了音樂戲劇表演和創編歌詞表演,使學生有參與、表現、創造的機會。透過扮演媽媽、小動物等不同的角色,使學生興致高漲,課堂氣氛達到高潮。透過創編活動,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歌曲的理解,拓展了思維,豐富了想象,不僅給學生充分表現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識。

  本堂課自我感覺還不錯,我認為主要是內容吸引孩子,孩子的興趣就被激起,有了興趣後孩子們會跟著你走,迫不及待想學習後面的。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願意學了。你要想辦法抓住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本領。

  在音樂的課堂中,每個孩子們都是快樂的小天使,只有老師們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才能讓孩子們在音樂的殿堂裡更加快樂的成長,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6

  優點:

  1、教學環節設計合理,教學重點難點突出。

  2、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手段的具體實施:在匯入環節,我採用了一個《小青蛙找媽媽》的影片故事,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在節奏學習的部分我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讓學生在律動中學習節奏,最後的表演故事環節,我製作了卡紙頭飾,把學生帶入到故事情境中。

  不足或改進之處(如有):

  1、在匯入講故事的環節,我的語氣很平淡,不夠繪聲繪色。

  2、在學習節奏部分的時候,我設計了了一個“小青蛙捉蟲”的遊戲,但只有少數的學生參與,沒有面向全體學生。。

  3、最後一個情景表演環節,因為沒有告訴學生們的具體的表演要求,到了表演的時候比較的亂,學生表演完了之後,我也沒有做具體的點評。

  跟進(如有):

  1、節奏部分的學習我把“捉蟲遊戲”改成分組拍手對話,效果就比較好了。

  2 在故事表演環節我先帶學生預演了一遍,然後學生再表演就比較到位了。

  《小青蛙找家》教學反思7

  本課是一節一年級課,無論在匯入,還是在整個課程環節中,我在充分領會新課標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擯棄舊觀念,舊模式。首先,在很自然的情況下讓學生透過師生談話中瞭解歌曲內容,在遊戲節奏中掌握歌曲難點。然後創設情境,把有活力、有創意、求知慾望強、情感豐富的學生們到入到所創設的故事情節,激

  發了學生較強的參與藝術實踐的願望,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一旦被激發,就能推動其自身發展。果真如此,模仿、兒歌、遊戲貫穿在特定的情節中,加之一些有趣的語言,使學生樂此不比的跟著你的思路走,在這過程中,教師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大膽、自信地表現,積極、快樂地創造。學生的表現很出色,真讓我佩服他們的聰明。

  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用音樂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學會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音樂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和音樂的橋樑。現代教育強調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遊戲表演中,我一邊讀表演內容一邊以小青蛙的身份走到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遊戲,保持良好的交流,做到師生互動,並且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教學中有小青蛙找不到家這一環節,透過引導,學生的心馬上為小青蛙擔憂起來,學生自己開始想辦法?怎麼幫?從而教育學生保護益蟲,保護小動物。最後總結遇到困難要膺任而上。當然,本課設計還有諸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說教室的佈置應做到更加情境化,頭飾應做到人手一個,師生應該配合的更加默契等等。在今後教學中應做到盡善盡美。

  透過以上反思和總結,我明確了今後應採取的措施:

  一、抓好常規工作,平時課堂的點點滴滴都要強化,規範。

  二、以學生為本去設計教案教學。

  三、多關注男同學,多鼓勵表揚進而激發其學習音樂的興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