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6篇)

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6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1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一年級上學期第17課的內容,是一首兒童詩。它處處體現著詩情畫意,深為學生所喜愛。現反思如下:

  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之一。

  真正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於學會經營課堂,建構師生、生生互動的“快樂教學”課堂形式,讓學生在快樂中積極、自主學習語文,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營造一個良好的的學習氛圍,創設一個寬鬆、自主的學習情境,有利於提高學習興趣。

  我就很重視“快樂教學”,重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如在本課的課堂教學中,我就利用闖關摘蘋果的的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一開始就進入到一個積極展現自我的氛圍中,讓學生在整節課中都處於最佳學習狀態,在快樂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落實雙基,重視語言文字的積累

  新課標再三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最根本的一條就是學生加強語言文字積累,加強感悟,加強體驗。語感處於語文素養的核心,是培養語文學科人文性的著眼點和歸宿處。因此,在每課教學中,我都力求透過多種形式充分落實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感到祖國文字的美麗所在。

  在本堂課中,我特別注重學生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如在第三關中,我設計了一個“小小詞語推薦臺”,讓學生大膽地推薦,還能自信地說出個人的感受和想法,領悟到文字背後的情感和內容。如有同學推薦了“小畫家”一詞,並說:“於婧就是我們班上的小畫家。”她不僅能推薦,還能用!這樣,不僅積累了詞語,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又能讓學生在課外自主閱讀課外書時,積極主動地收集積累一些好詞語,以培養良好的語感。

  三、加強朗讀訓練,重視朗讀評價

  1、以讀代講

  朱自清先生在《論朗讀》中強調指出:“讀的用處最廣大,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它。”新課標更明確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可見,朗讀能提高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把學生帶入教學所需要的情境中去,我在本節課中就非常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以讀代講,讓學生彷彿個個都成了朗讀高手,都能大膽、自信地向大家展示朗讀才華。

  如在讀最後一句時,有同學建議要將這句讀輕點,理由是青蛙還在睡覺,不要驚醒了它。他還將小食指放在嘴邊,發出“噓”的一聲後輕輕讀,並讀得很有感情,很有韻味。聽著他們的童稚的聲音,讓人覺得他們彷彿就是一群可愛的小精靈。

  2、特色評價

  為了真正確定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語文煥發活力,就要重視朗讀教學中的評價。在傳統教學中的評價是以老師為主體,在新理念中,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評價,朗讀評價可包括教師評價學生,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學生評價老師等。

  在我設計的第四關中,我為學生們進行積極的朗讀評價創設了一個寬鬆、民主、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敢於自評、互評,更敢於挑戰偶像和權威,塑造新型人格,增強學習自主性。

  如在評老師的第四句“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時,有學生說:“老師,你讀得真好,很有感情,聲音也很大,還做了動作,我很佩服你。我也想學你的樣子讀讀,我想,我也能讀好。”說完,興致昂揚地讀了起來。這時,全班同學都在學老師的樣子邊讀邊做動作,並讀得繪聲繪色,將朗讀推向了一個高潮。

  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2

  語文教學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差異性,著眼於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接受新知識,獲得發展。基於上述認識,我在語文教改實踐中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參與教學。下面以我教學《雪地裡的小畫家》為例,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教學《雪地裡的小畫家》時,我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激發其參與學習的興趣。在課前,我佈置給學生的家庭作業,就是讓孩子們收集有關冬天的各種圖片。當學生把收集到的圖片教給我以後,我又組織學生精心挑選了許多美麗的圖片,錄製成一組由學生參與編制的冬景圖。在匯入新課時,我憑藉多媒體輔助手段,把師生共同完成的這一組冬景圖展現在學生面前,把生活帶進了課堂,把學生引入了一個如詩如畫般的冬天世界裡。

  二、注重學生情感和興趣的調動。

  學生內心世界是豐富的,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能盡情抒發內心的感觸,能夠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宣洩。因此在教學中我以“森林繪畫大賽”這一虛擬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遊戲是學習知識的有效載體。在識字環節中,我設計“開小火車”、“生字接龍”等多種遊戲活動鞏固識字,在閱讀教學中用“評選金嗓子”這樣的比賽形式促進學生朗讀。這些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三、注重以讀為本,自讀自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因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我比較重視學習導語的設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閱讀過程的展開則是留大量的時間給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並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評價。這樣的設計不但讓知識點有機滲透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樹立開放意識”是本次課改所倡導的理念之一。生活處處皆語文,帶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合理開發課外學習資源,這也是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於是,在課外延伸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兩個問題“你還知道那些動物會在雪地裡畫畫?”“還有哪些動物像青蛙一樣要冬眠?”在擴充套件活動環節中我還帶領學生去沙坑想象作畫,這些都是課內與課外學習的有機融合,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總之,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放手給學生,煥發起了他們的創造活力,透過這首兒歌的教學使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的教學設計,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從學生需要學什麼、喜歡怎麼學的角度,採用恰當的教學策略,來設計一些開放性的目標。這樣的話,促成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全面發展,才會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成為必然。

  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3

  《雪地裡的小畫家》這篇課文語言淺顯易懂,以詩的形式描寫了一群小畫家在雪地上畫畫的事。課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這篇課文極富兒童情趣,形象生動可愛,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本節課的優點: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上課開始,我利用課件出示美麗雪景圖和兒童詩《冬天是個魔術師》,把學生帶進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裡,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隨即,我問學生,看到這麼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麼樣?這時你最想幹什麼?學生興致盎然紛紛舉手發言,我又說:這美麗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動物也來到雪地裡,他們說自己是位了不起的畫家,這是為什麼呢?帶著疑問,學生進入了一個如詩如畫般的雪地世界裡。

  二、自主學習,合作識字。

  在初讀環節中,我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朗讀課文,在讀中初步識字。然後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去拼音的詞語和單獨的生字讓學生認讀。最後讓學生交流識字的方法。因為這一課的生字大多都是熟字加偏旁,因此我採用以一字帶多字的方法進行識記,重點放在“睡”和“蛙”的識記上,讓學生在瞭解字意的基礎上認識眼目旁和蟲字旁。

  三、圖文結合,以讀促說。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要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課堂上,我以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另外,孩子對小雞、小鴨、小狗、小馬的認識來源於生活、電視、動畫片和書本等,但對這些動物們在雪地裡留下的腳印卻不怎麼清楚。因此,瞭解這幾個動物腳印的形狀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在講授時,我結合直觀形象的圖片讓孩子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我看見 從雪地裡走過,它的腳印像 。”讓孩子準確地理解了所謂“畫竹葉、楓葉、梅花、月牙”實際上不過是小動物們把自己的腳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跡而已。準確地理解了這一點,從而也準確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這些設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也提高了識字教學的效率,還體會了小畫家的高興自豪。

  眾所周知,一年級學生是具體形象思維,因此,我設計了簡單、形象、直觀的板書:我以簡筆畫的形式畫下四種動物及它們的腳印,讓學生形象地看到了它們之間的聯絡,幫助學生理解了“誰畫什麼”這個句子。

  存在的問題:

  一節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而我卻安排了識字和閱讀兩部分內容,顯得有點緊張。雖然是按計劃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學效果還可以,但總覺得教學過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夠實。

  透過這節課教學,使我認識到要想真正上好一節課,必須認真領會課程目標,從調動學生積極性入手,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的個性都得到發揮,課堂就會充滿情趣。

  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4

  《雪地裡的小畫家》以韻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講述了四種動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活潑,富有童趣,讀起來朗朗上口。

  如何讓孩子們投入地學習、盡情地朗讀,我覺得首先要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本節課的匯入部分,我播放了美麗的雪景圖,把學生帶入到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裡,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在啟發學生回憶下大雪的時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麼樣,想做什麼?由次激發學生朗讀時的喜悅。然後讓學生展示讀,注意在輕快活潑的語調中,讀出“小畫家們”興奮的心情。

  朱自清先生在《論朗讀》中強調指出:“讀的用處最廣大,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它。”新課標更明確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可見,朗讀能提高學生感悟語言的能力,把學生帶入教學所需要的情境中去,我在本節課中就非常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以讀代講,讓學生彷彿個個都成了朗讀高手,都能大膽、自信地向大家展示朗讀才華。

  如在讀最後一句時,有同學建議要將這句讀輕點,理由是青蛙還在睡覺,不要驚醒了它。他還將小食指放在嘴邊,發出“噓”的一聲後輕輕讀,並讀得很有感情,很有韻味。聽著他們的童稚的聲音,讓人覺得他們彷彿就是一群可愛的小精靈。在讀“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的時候,我給學生做了範讀,有的學生說:“老師,你讀得真好,很有感情,聲音也很大,還做了動作,我很佩服你。我也想學你的樣子讀一讀。”說完,性質昂揚得讀起來。這時,全班同學都在學老師的樣子邊讀邊做動作,讀得繪聲繪色,將朗讀推向了一個高潮。

  識字方面:知道學生讀準“參 睡”,比較“成 晨”的讀音,以記字形整體識記為主,鼓勵學生用熟字來記,透過“蛙”“睡”認識兩個偏旁“蟲”和“目”。學生展示讀,注意在輕鬆活潑的語調中讀出“小畫家”的興奮的心情,生動活潑的`作畫場面。

  但是縱觀整堂課,還有很多遺憾之處。例如:在課堂時間安排上還不夠合理,生字教學佔用的時間過多,致使閱讀教學沒有完成,朗讀有些地方指導的還不到位,學生的說話練習少,文章的內容沒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延伸,沒有達到預設的教學效果。這都是在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5

  我認為良好的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因此在開課之出我抓住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心理匯入新課:“雪地裡來了一群小動物,它們都是誰?來幹什麼呢?”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在從識字教學來講,字理識字重在學生掌握學習漢字規律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分析、推理、運用能力。在識字中學生自己運用學過的知識和規律去觀察、分析、推理、發現,進而認識新的生字,掌握新的知識,形成新的能力。學生基本掌握了偏旁部首含義和一些獨體字知識,以及部分漢字構字方法,音、形、義相聯特徵,就能實現學習遷移,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理解新的漢字。

  在本課的識字教學中,我在學生已有識字方法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多種巧識巧記方法,如:採用動作直觀演示的形象記憶識記字形;引導學生用熟字作比較識字字形 “用、幾”;用學生喜歡的猜謎語的方式幫助學生識記生字等等。採用多種方法識字,不僅鼓勵學生調動多種感官識記字形,初步感知漢字字形的規律,培養自學生字的能力,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本課教學設計思路符合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字以動物的腳印形式出現,給學生一個亮點,對這些字充滿了無限的喜愛,更願意採用多種方法,多種手段去愉快地學習。

  多種練習形式也起到了更好地鞏固識字效果,如“小小郵遞員”,人人參與,人人體驗,學生積極性較高,“這樣的加減法你會做嗎?”形式新穎,使語文與數學知識巧妙融合,體現了學科間的綜合。

  總之,這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不是很完美,在今後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一定切實落實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學習方式,讓學生樂學、趣學、充滿活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運用機智的語言,調控好課堂,認真上好每一節語文課。

  一年級《雪地裡的小畫家》教學反思6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我教上一屆學生在學校上的一節公開課,這次在講授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又把上次的備課拿出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略作了一下修改。下面就來說說上這一課的情況。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沒有任何興趣,被迫地進行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迸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我樂意,我喜歡”的心境下 和老師一起活動,能使整個課堂的教學受到良好的效果。上課一開始,我播放了學生在雪地裡玩耍的情景,把學生帶入了大雪紛飛的雪地裡,引起了學生情感的共鳴,導問:“看到此景,你想說些什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鼓勵質疑,自主學習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教學中我鼓勵、啟發、誘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學習、記憶生字。透過多種形式的認讀加強對生字的認識。再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學習別人識字的方法,這個環節激發了學生主識字的願望。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尋求到喜歡的方式,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對探索識字方法奠定了基礎。

  三、讀懂課文,突破難點

  本課的難點,就是讓學生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四種動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狀。先讓學生透過情境感受下雪這樣的環境,在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後小組合作學習等學習方式找到 “雪地裡的小畫家是誰?他們畫了什麼畫”?在這基礎上我出示了這四種小動物及它們的腳印,以及相對應的植物葉子,這樣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就能不知不覺中突破這一難點。然後指導朗讀,這節課,我引導學生體會各句話所表達的感情,第一句要特別讀出感嘆的語氣,將對雪的喜愛表達出來;第二、三句把小動物們的可愛和頑皮讀出來;第四句要讀出你對小畫家們的稱讚;第五句的問句要讀出上揚的語氣,最後一句要輕輕地讀,可不要把青蛙吵醒哦。就這樣,我將每句話所要表達的情感告訴孩子們,他們自己體會,最終把這篇課文讀得聲情並茂,非常到位。最後我還播放了歌曲《雪地裡的小畫家》,學生歌唱的積極性很高,既放鬆了學生的心情,為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背誦奠定基礎。

  四、注重課內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合理地開發課外學習資源,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除了青蛙,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冬眠?”有的學生課外積累的知識很豐富,他們說出了“蛇、狗熊、烏龜”等動物。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

  但是縱觀整堂課,還有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朗讀有些地方指導得還不夠到位,對學生的指導不夠細,還有,在教學時,我有時語言不夠精煉,重複過多,這都是在今後教學中應該注意的。我將積極彌補自己的缺點,極大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