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精選13篇)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精選13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精選13篇),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1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這樣的經過我的精心設計,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反思整個教學過程,以下兩點是我認為課堂中的比較成功的地方。

  1、識字教學結合實際理解,如“端詳”一詞挖掘出來的時候,讓學生結合動作理解,學生接受快。

  2、抓住文中的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當學生沒能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跟文中的玲玲類似的事情的時候,教師還是很靈活地對學生進行啟發引導的。我覺得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是具有生成性的,教師是很難預設的,它需要教師靈活、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如讓學生講述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類似的事情這一教學環節,起初學生並沒有很深的感悟,在引導學生理解玲玲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在畫上畫上小狗這個環節,我重點引導學生領會玲玲在遇到困難後,認真思考,動腦筋,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2

  《玲玲的畫》是一篇內容比較淺顯,而且篇幅較短的文章。作者想借由玲玲的故事,告訴孩子們:如果肯動腦筋,壞事往往會變成好事!這讓我想起了《塞翁失馬》的故事。於是我就由《塞翁失馬》的故事,引出了本單元的單元導讀(我一般在一單元開始或結束都會讓學生閱讀單元導讀,因為單元導讀常常很明確地告訴孩子們本單元學習的重點,為中高年級孩子的學習打下基礎)。

  再利用單元導讀,引入本課的學習。雖然看起來饒了一個彎,但結果在實際的課堂上卻為孩子的學習降低了難度,對於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打下了基礎。那麼情感目標達成順利,我就把接下來的重點放在了句式訓練和分角色朗讀上。這樣一來夯實了語言的訓練,使課堂就顯得更有實效了。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3

  5月份,市教研室開展了市級教學能手的評比活動,我有幸成為了參賽選手之一。在經過了抽課、備課、試講等各個環節過後,5月15日終於迎來了講課的日子。

  本節課的特色之一是識字教學環節,我設計的是“隨文識字”,識字方法主要是教學生利用形聲字的規律來識記生字;特色之二是“間休的設計”,在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記完“叭”“哇”以後,我又設計了拓展識字,和學生一起做遊戲來識記帶有口字旁的表示聲音的生字,接著,我利用這些形聲字編了一首小兒歌,正好作為間休的歌曲,可謂是“一舉兩得”;在指導朗讀時,我採用與學生配合讀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我們交換角色時,我扮演傷心難過、著急的玲玲,邊做動作邊讀玲玲的話,學生們聽的認真看的仔細,一下就領悟到了玲玲的難過和著急,我不用過多的話語,學生很自然的就能讀好玲玲的話了,這個環節的配合,讓我們的“讀”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最後在本節課的重要語句昇華的部分,首先我設計了玲玲在頒獎典禮上發表獲獎感言的環節,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玲玲,說出爸爸曾經對她講過的最經典的話,接著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也可以這樣對自己說;當老師在工作中碰到難題時也會把這句話背給自己聽,引導學生積累背誦;最後,如果你的爸媽在生活中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你應該告訴他們什麼呢?這樣在一次次的朗讀、背誦中,讓本節課的重點得到了昇華。

  我順利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在這節課上,來校長擔當了攝像師這一角色,一節課她都舉著攝像機在為我錄影,在此,對來校長在這節課中付出的辛苦表示深深的感謝!在課程結束後,來校長提醒我在“玲玲滿意地笑了”這句話裡的“地”錯打成了“的”,還說總的來說整堂課還是不錯的。

  這次能手的競賽對我來說,又是一次新的歷練,記得教研室的李主任曾經說過: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我會在這項藝術的活動中,逐步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加油!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4

  兩天的備課,短暫而又漫長,從課本外闖進課本內,再從課本里走出來,這是一個不斷修改,不斷創新的過程,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一種鳳凰涅磐的超越感。然後,課堂究竟是一種不完美的藝術,更何況面對的是自己很不熟悉的50張小面孔呢?靜心反思,比賽課堂的那一幕幕又展現在腦海中,或在心底歡呼,或願面壁反思,但對自己來說,卻都是“寶”。

  《玲玲的畫》是二年級課文課,內容簡單,道理明確,這樣的課文,卻往往是語文老師心中最“怕”的課文,因為它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沒有高遠深奧的哲理,用語文老師們的話說,就是沒有“可挖掘”的東西。在一陣“無措”之後,我明白了:語文新課標的頒佈實施,對語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僅是課程改革的熱點,更是課程改革的難點。當一位語文老師真正具備了把握教材的能力,那無論是怎樣淺顯的課文,我們的心靈都可以和孩子們在課堂是共舞。於是,靜下心來備課……以下幾點是自認為課堂中的驕傲。

  一、巧妙開頭,使陌生的師生之間和諧融洽

  對孩子們來說,一個陌生的老師讓他們既新奇又有些膽怯,如何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盡情地展現自己,無所顧慮地思考問題,是我課前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最後,我決定以“誇獎”孩子們為契口,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這個深愛他們的卞老師,其實願和他們做朋友,暢遊語文課堂。事實證明,我的決定是正確的。我們的互相誇獎,使孩子們的勁頭十足,興趣盎然。精彩的回答,惟妙惟肖的表演,久舉不願放下的小手和一個個盛滿“思考”之水的小腦瓜,充分說明了好的開頭也為整節課堂上孩子們的出色表現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二、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集中,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著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在課堂伊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雲見日般明瞭了。

  三、抓朗讀,讀中體會,體會中朗讀

  一開始,自由讀文,檢查生字認讀;然後聽看動畫片讀文,理清線索,兩次對課文的整體閱讀和把握,各有各的任務,層層逼進文章。

  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走進文字)———多形式地悟(理解文字)———再帶著感受讀(表現文字)”這一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根據文字的特點和孩子們的表現特點,我設計了表演讀(讀玲玲和爸爸的對話時)、推前想後體會讀(如讀玲玲“哇”地哭了起來的句子時,憑藉老師提供的句式勸玲玲,幫玲玲)、加提示語讀(如讀玲玲哭著說話的句子時)、抓重點詞理解讀(如理解“端詳”一詞時)、背誦爸爸意味深長的話等等,多形式的讀使學生讀得自然,讀得開心,讀得意味無窮,讀得“愛不釋口”。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不絕於耳,學生邊讀邊感悟語言,同時對人物心情變化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聯絡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

  爸爸的話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這句話的“出場”時,我安排地也是比較“隆重”。“玲玲的心情是那樣高興,但是更讓她高興的是什麼呢?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這正如爸爸所說的……”在讀、背爸爸的話的基礎,丟擲問題“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透過動腦筋,卻變成了好事,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嗎?”在學生聯絡實際談感受的過程中,其實不正是他們對文字所體現的啟發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嗎?

  其次,圖文並茂的板書,課後名言的拓展,字詞卡片的精心設計和製作,課件的合理利用,都可以成為今後教學中的小小的收穫。

  當然,遺憾的是,課堂中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字詞的教學中,語言上不夠嚴密,應準確區分“圖案”和“畫”的區別,“名字”和“字”的區別,不能為了自己所認為的“巧妙”失去語文的最基本的文字要求。最後拓展部分,有的孩子只是說了努力克服的困難,但是沒有體現變後的“好”事。由於是第一課時,字只停留在認讀上,如果有時間的話,應做寫字的具體指導。

  掩卷深思,這次賽教給自己帶來的啟示很多:多看語文教學專家的論著,將理論和實踐恰好地結合,才會使課堂生花;抓住一切向名師、向周圍的人學習的機會,不斷豐富自我,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上的自己更加遊刃有餘;繼續深鑽教材,提高短時間把握文字的能力;時刻不忘語文教學的本,不忘記在語文課堂上紮實培養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對於徜徉於語文課堂的那份自如,那份美麗,自己是那樣地痴迷,那麼,就讓自己帶著這些啟示、這些今後教學中寶貴的財富繼續完美自己的語文課堂吧。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5

  以前開課,總喜歡“挑”,挑語言優美的文章,挑自己有感覺的文章,挑容易把握的文章,感覺唯有如此,心裡才塌實。現在開課呢,也不自覺地“挑”,但挑的標準大不相同,挑符合教學進度的,挑自己不敢上的,哈,有點自我折磨的嫌疑。確實,挑了《玲玲的畫》一課,回想這一路的備課歷程,真是猶如煉獄。

  《玲玲的畫》一課,文章語言樸實,故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便明瞭。那如何讓語文課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呢?文章的語言訓練點挖在何處呢?我怎麼才能站在語文這塊基石上,讓學生明白“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呢?在多次試教、修改後,最終將目光聚焦於生字詞語,透過動作演示、換詞理解等手段活化語言,抓住關鍵句“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再現情景,在感悟、朗讀中,理解所蘊涵的深刻道理。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收穫,亦有遺憾。

  收穫之一:目標定位準,使教學有了明確的方向。

  根據二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字詞教學是重中之重。教學中,我抓住“端詳、糟”等重點詞語,分三步落實。首先是初讀層面,重點落實字音,結合字形初步接觸字義,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段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其次是細讀感悟中,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語的意思。最後,練寫字詞,留足時間讓孩子書寫生字,又一步步有效地指導抄寫句子,不光要注意寫準字形,更要注意一句一句地抄寫。就這樣,緊緊咬住字詞不放鬆。目標定位的準確,使這節課朝著語文的方向前進著。

  收穫之二:手段語文化,使語文課更像語文課。

  無論是生字詞語的教學,還是文章重點句的學習,都運用了語文的手段來習得語言,內化語言。“叭”字與“趴”相比較教學,根據觀察字形,結合動作演示,學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口子旁的“叭”表示聲音,足字旁的“趴”表示動作。又對本課中表示聲音的另一個詞進行了拓展,使學生了解,很多表示聲音的詞有口子旁。父親的話多麼富有哲理,既是教學重點,也是理解的難點。我透過再造情景想象說話,體驗玲玲心情的變化,透過朗讀加以提升,其中反覆強調爸爸的話。整節課,書聲琅琅。最後,透過記者採訪,轉述語言,獲得人文內涵。

  遺憾的是在教學中,我更多的關注教師的教,缺少對學生的需求的關注。呈現在課堂上,學生顯得被動。而細節之處的處理也欠圓滑,教學的痕跡比較濃。看來,只有真正把學生裝在心中,處處以學生的需求出發,語文課才能更加充滿語文味。努力吧!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6

  《玲玲的畫》是一篇具有哲理性的課文,不僅是對學生有一定的啟迪作用,其實對我們成人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故事。他透過玲玲妙筆生花的畫畫過程,來告訴我們其實事情並不是象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只要肯動腦筋,還是有解決的方法,還是能夠把他變好的。他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把壞事變成好事。但是由於我的準備不夠充分,對教案不夠熟悉,以至於在上課的時候出現了許多問題。

  一、教學不夠紮實,知識點沒有落實。

  1、在進行“玲”字的教學時,字音沒有落實。“玲玲”應該讀輕聲,後鼻音,也沒有進行指導,只是一讀而過,不夠紮實。在進行“玲”字的拓展時,“領、零、鈴、嶺……”等字是以字的形式出現,而不是詞的形式,這對學生來說印象不夠深刻。在進行積累讀的時候也出現了字音讀不準的情況。如果說此時以詞語的形式出現,對學生的印象應該比較深刻,也有利於學生對形近字的積累。

  2、在進行詞語檢查時,對難讀字音及多音字落實不夠到位。我的詞句檢查是分兩步走的,第一部是詞語。但在ppt出示詞語時,我給生字全部註上了拼音,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已經沒有必要,只需要將重點字音予以指導標註即可,但我只是一帶而過,並未重點指出。比如說“催促”兩個都是平舌音,學生在讀的時候已經出現問題,但我並沒有領著全班將其落實,只是稍加糾正,這是不夠的。其次是對多音字“髒”的教學,也不夠落實,還是PPT的問題,沒有以詞語的形式出現。而形近字“叭”和“趴”進行比較教學時沒有將他們的意思與偏旁聯絡在一起進行教學,教學不夠到位,學生印象不夠深刻,知識點難以掌握。

  二、朗讀指導不夠到位。

  1、指導第一小節朗讀時,叫了幾個學生讀,但這幾個學生的朗讀並沒有將玲玲滿意的心情讀出來。而我並沒有進行示範或指正,只是草草帶過,可以說指導不到位。如果在學生朗讀不到位的情況教師進行一下範讀,突出重音,學生再進行朗讀,這樣學生的朗讀才能真正有效果,而不是走過場。語文學習最忌走過場,要的.是紮紮實實的教學。

  2、除了第一小節朗讀指導不到位外,對第四小節、第八小結的朗讀指導都是有所欠缺,不夠到位的。第四小節因為玲玲的著急、傷心“哇地哭了起來”這種傷心、著急的心情學生沒能很好地讀出來。第八小節中“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這句話中玲玲失而復得的高興心情都沒能指導到位。其實知道不到位的原因就在於我著急將課文上下去,不肯花時間在學生的朗讀指導上。為上課而上課,還是沒有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體,這是新教師最容易犯的錯誤,我也不例外。只有真正脫離了教案,做到位學生而上課才能真正地上好課。只有做到認真、紮實才會有進步。不光是我會進步,學生也同樣會進步。

  三、對學生的點評不夠準確,評價語不夠恰當。

  1、對學生的朗讀評價不到位。朗讀不好,不好在哪裡沒有明確點出來,這樣的評價是不利於學生朗讀的進步,也會造成教師的朗讀指導不到位。比如說在進行第四小節的朗讀評價時,一個學生讀得並不好,沒有將玲玲傷心著急的心情讀出來,我只是說:“你讀得不錯,誰能比他讀得更好?”這樣的點評是不負責任的,不錯不錯在哪裡,如果還有提升的空間,那麼又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

  2、同樣如此,在最後的總結,講故事的環節,我的點評也同樣不到。學生在進行課文內容的概括時,語言不夠簡潔,出現了讀課文的情況。我對他的評價是“講得不夠簡潔,能不能再簡短點”。但是什麼地方應該簡短,什麼地方說得太多了沒有明確指出,這對下一個學生的概括沒能起到任何幫助。所以下一個學生在進行課文內容的概括時,仍然犯了跟第一個學生一樣的錯誤,概括不簡潔。這就是我的點評不到位、不準確造成的。因為二年級的學生辨別能力、自我感知能力還不強,所以需要老師的點播。如果教師的點播不準確到位,是不利於學生的改進的。

  3、點評的評價語不夠豐富,太普通,這說明我的課堂應變能力還不夠,仍需鍛鍊。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些反思,希望透過這些反思能對自己有所幫助,在以後在教學中儘量不出現相同的錯誤,慢慢進步,上出紮紮實實的語文課。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7

  1、教學中,我嘗試著隨文識字,抓住“端詳、評獎、叭、糟”等重點詞語進行識字教學。先從文中發現生字,然後學習生字理解生字,最後把生字放回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樣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年級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

  2、聯絡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理解爸爸的話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這句話的“出場”時,我安排地也是比較“隆重”。“玲玲的心情是那樣高興,但是更讓她高興的是什麼呢?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這正如爸爸所說的……”在讀、寫、背爸爸的話的基礎,丟擲問題“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透過動腦筋,卻變成了好事,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嗎?”在學生聯絡實際談感受的過程中,其實不正是他們對文字所體現的啟發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嗎?

  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思考中互相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但在學生自主活動方面還需拓寬,教師在教學節奏還不夠緊湊,整個課堂還是有“牽”的感覺,需加油!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8

  《玲玲的畫》內容淺顯,語言樸實,非常適合二年級學生閱讀。文中爸爸意味深長的話語是學習重點,要使學生懂得生活中許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換個角度看問題,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玲玲的情感變化──滿意、著急和戰勝困難後的喜悅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教學時教師可以抓住玲玲的情感線索,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學習換個角度想問題的思想方法,把主題教育滲透其中,明暗交替,做到潤物無聲。

  一、話題匯入,激發探求慾望

  上課伊始,教師出示玲玲的畫像:“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興的事,你們願意幫助她嗎?”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向上、樂於助人的特點,調動他們探求的積極性,尋求新知,喚起學生潛在的美好情感,讓孩子一開始就把課文學習與個人情感體驗聯絡起來。

  二、體會情感,感悟主題

  初次完成的畫,玲玲是滿意的;面對弄髒的畫,玲玲著急、焦慮;看到修改後的畫,她又一次滿意地笑了。對於這種情感的前後變化,教學時教師可先展示玲玲修改前的畫,引導學生觀察,感受作品是比較完美的,抓住“滿意地端詳”一詞指導讀書,體會此時玲玲內心的喜悅、興奮;再透過生生合作讀、教師引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聯絡自己生活實際,體會玲玲在“另畫一張已經來不及了”的情形下,內心的緊張、失望;最後玲玲在爸爸的啟發下,“想了想”,添畫了一隻小花狗,教師可出示修改後的畫,引導學生體會此時玲玲內心的喜悅與成功感。透過充分的讀書,在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使學生真切感悟到只有動腦筋想辦法,才能解決問題。只有把壞事情轉化成好事情,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

  三、聚焦重點,深化主題

  玲玲的變化,爸爸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先體會著爸爸的“高興”讀一讀,再組織交流:“從爸爸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引導學生從事件出發,談自己的感受。爸爸的一段話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故事之中,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他告訴我們對待事情好壞的態度,我們不能把一些暫時沒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錯的事情都看作壞事情,因為好壞是可以相互轉變的;再次遇到事情沒有辦好時,不能驚慌失措,要開動腦筋想辦法,積極解決。值得一提的是,小朋友的實際經歷並不多,認識問題有侷限性,不一定非要理解到壞事變成好事才行。學生只要領會到遇事多動腦筋就可以了。

  四、聯絡實際,拓展認識

  為了強化主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拓展交流。交流時可以談以前遇到的一些糟糕的事情,是怎樣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的;也可以談曾經經歷的一些不好的事情,當時不知如何處理,讀了本文受到的啟發。從多個層面、不同的角度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學習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最後,教師可適當補充一些相關的名人名言和啟迪思想的故事供學生課外閱讀。

  總之,文章不是無情物,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去領悟一種思想方法,感受一種生活態度,獲得積極的人生體驗,摒棄傳統的說教,這正是新課改積極倡導的,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9

  《玲玲的畫》文章語言樸實,故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便明瞭。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以識字、識詞為主。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收穫,亦有遺憾。

  收穫之一:四步識字紮實有效

  根據二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字詞教學是重中之重。教學中,我分四步落實。首先是初讀課文,讓學生藉助拼音整體認讀;然後跳出語境識字,先借助拼音識詞,再去掉拼音識詞、識字,循序漸進,體現低段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其次是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加深記憶。最後,鞏固識字,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由字到詞再到句子最後到課文。透過檢查學生的識字率達99.8℅

  收穫之二:手段語文化,使語文課更像語文課。

  無論是生字詞語的教學,還是文章重點句的學習,都運用了語文的手段來習得語言,內化語言。在認識“叭”字時,我引導學生根據觀察字形,結合動作演示,學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口字旁的“叭”表示聲音。

  收穫之三:抓字詞落實訓練、積累語言

  字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訓練之一,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字詞,根據詞語的一定情境展開想象,透過朗讀體會詞語的含義,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表層意思,而且能使學生體會到詞語內在的含義和豐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學生的內心體驗。

  在教學設計中,我就抓住了課文中的“端詳”進行訓練。學生對“端詳”比較陌生,教師進行空洞的解釋無助於學生真正地掌握這個詞,而如果採用表演這種外在的形式,讓學生看錶演說意思並用詞語說話,學生就對“端詳”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學生就對譴詞造句的妙處有了更深的體會,為以後的寫作積澱了語言,使學生的語言訓練落到了實處。

  收穫之四:透過質疑為歸納主要內容搭建平臺

  出示課題後我引導學生質疑,在學生識記生字,通讀課文後回答提出的問題,然後教給學生把這些問題連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學生歸納起文章內容就容易多了。

  收穫之五:寫字教學紮實、有效

  在寫字教學這一環節,我先出示生字,學生認讀,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組詞,然後引導學生觀察字的結構,接著師範寫較難寫的字,最後生臨寫。

  遺憾的是在教學中,對於讀我指導的不夠,在檢查學生識字情況時,我出示了句子,指名讓學生讀,但沒有及時進行指導,導致學生在讀課文時讀的不是很好。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在指導讀上下功夫。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10

  我本著以讀為主的原則。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帶學生走進文字。

  1、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概括能力不是很強,我們就把本課的主要內容以填空的形式出示在課件上這樣學生就知道從什麼地方去說、該怎麼去說,從而鍛鍊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

  2、接著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玲玲從中明白的道理。找出來後自己讀、彙報讀、比賽讀。用多種形式的讀來加深學生對文字的整體感知。

  3、然後再讓學生讀課文,找找壞事是什麼好事又是什麼?壞事是怎麼變成好事的?透過對壞事和好事的理解,來進一步的感受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4、再次讀這個道理時,學生對這句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就能讀出一定的哲理意味。在老師總結時,有兩個字正好是本文的生字,因為二年級的學生還得以識字為主,所以我在板書“腦筋”倆字時,做了一下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又學習了生字一舉兩得。

  5、下面就該透過讀對話走入人物,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首先從文中找出爸爸的話和玲玲的話,先彙報玲玲的話,透過指導“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和“我的畫髒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來體會玲玲的情感變化。我先是指名讀,在學生讀時相機指導,齊讀時我加了一些提示語,比如說第一句我就說“玲玲高興地說”有了提示語的鋪墊學生們自然而然的就讀好了這句話。第二句話時,我就很傷心的說,“玲玲的畫弄髒了,玲玲傷心地說”學生立刻就進入的角色。讀爸爸的話時,我對學生讀進行點評,你真是一位和藹可親的爸爸,你真是一位循循善誘的爸爸,從中體會到爸爸的啟發對玲玲的成功也起著一定的作用,透過的爸爸的話從中又更深一步的體會到文中的道理。最後再來整體感知課文,在小組內分角色讀、小組與小組比賽讀、大組與大組比賽讀。以多種形式的讀,來激起學生想把這個故事講下來的慾望。從而達到學為用的目的。

  最後拓展延伸環節。我從文中又拓展到課外,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壞事變好事的的事?學生說了很多自己的一些生活小事。說的很好。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11

  《玲玲的畫》是一篇讀後讓人頗受啟發的小故事。主人公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話不小心被弄髒,已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了,玲玲著急的哭了。在爸爸的啟發下,玲玲開動腦筋,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花狗,不僅巧妙的掩蓋了汙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份家的溫馨。

  這節課是《玲玲的畫》第二課時,我以玲玲的心情變化為主線,以理解文中爸爸的話“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為主要問題來理解課文。

  在探究“玲玲哭了的原音”的教學中,我抓住“啪”這個象聲詞,理解象聲詞的概念,體會玲玲的難過心情,瞭解玲玲哭了的原因。首先,演示彩筆掉地上的聲音,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這象聲詞。在教學本來設計了相關的練習,並想讓學生聯絡實際說說自己所知道的象聲詞,但是一緊張給忘記了。

  本文我在設計時讓學生透過問題解決困惑來理解課文,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的過程中來理解課文所蘊含的道理,但我自己感覺由於考慮怕時間緊張在讀的方面做的還是不夠,還有在理解父親所說的那段話時理解的不夠深,這點內容本來就是本課的重點,但我做的還是不太好,沒有讓學生理解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在朗讀方面下功夫讓學生從深層來把課文所蘊含的道理來理解,並在提問題方面多斟酌,爭取提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來多思考,多動腦筋。還有就是課後題中涉及的講故事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設計,沒有讓學生真正體會叫講故事的過程。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12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髒,已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髒的地方畫了一隻小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了汙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告訴我們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寓深刻的生活哲理於簡單的故事之中,對於啟發學生處理生活中的類似事件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本文語言樸實,對話較多,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重要的線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話語是課文的主題所在。

  一、教學效果

  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思考中互相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像這樣的課文,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沒有高遠深奧的哲理,讓人感覺沒有“可挖掘”的東西。在一陣“無措”之後,靜下心來備課……經過我的精心設計,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在教學過程中,我緊跟“讀——多形式的悟——再帶著感受讀”這一最基本的語文教學理念,根據文字的特點和孩子們的表現特點,設計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讀得“愛不釋手”。讓孩子們聯絡生活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在學生聯絡實際談感受到過程中,使他們對文字所體現的啟發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

  二、成功之處:

  1、我結合學生的實際,精心設計教案。經過反覆修改之後,在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2、教學中,我抓住“端詳、肯、腦筋、糟”等重點詞語進行識字教學。首先是初讀,重點落實字音,結合字形和實際初步理解字義,再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段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最後練寫字詞,讓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並說說自己的發現後再書寫生字。

  3、緊緊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在課堂開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雲見日般明瞭了。

  三、不足之處:

  1、在字詞的教學中,語言上不夠嚴密。對於字詞的學習只停留在認讀上,而“爸爸”的話是全文的哲理所在。

  2、在指導朗讀上,還不是很到位。在讀“爸爸”的話的時候沒有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用知識聯絡實際生活,學生顯得被動,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3、在學生自主活動方面還需拓寬,教師在教學節奏還不夠緊湊,整個課堂還是有“牽”的感覺,需加油!

  4、學生在總結課文的啟示時,大多數的孩子不能抓住關鍵詞句去總結,語言不夠幹練,概括能力比較弱。

  四、改進措施

  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重視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在關注教師的教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需求的關注,而細節之處的處理也要圓滑些。在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的同時,巧妙地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指導學生讀書方法,在讀書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故事蘊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響和啟迪。看來,只有真正把學生裝在心中,處處以學生的需求出發,語文課才能更加充滿語文味。

  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學反思 篇13

  《玲玲的畫》一課,文章語言樸實,故事情節簡單,學生一讀便明瞭。那如何讓語文課充滿濃濃的語文味呢?文章的語言訓練點挖在何處呢?我怎麼才能站在語文這塊基石上,讓學生明白“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的道理呢?我針對學生實際,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抓人物心理描寫:

  在課堂伊始,我就引導學生抓住描寫玲玲三幅畫的句子體會玲玲的心情。玲玲的情感變化:高興(畫好作品)---難過、著急(弄壞作品)---滿意(畫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線索,在透過朗讀進一步體會此刻玲玲的心情。課堂上自我感覺這部分落得很實,學生真正明白玲玲的心理變化,效果很好。

  二、抓朗讀,讀中指導感情。

  上課開始,我直接檢查學生預習情況,採用開火車朗讀課文,因為這課內容簡單,沒有難讀的句子,所以直接檢查朗讀,節省時間訓練說話。在學生開火車讀課文時,我就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如“爸爸催玲玲睡覺的句子,爸爸對玲玲說話的句子”。我都進行朗讀指導,在朗讀過程中學生讀錯字,我也及時糾正,如“叭----趴”學生把這兩個字讀錯,立即板書在黑板上,提醒學生注意,只是當時處理時教師沒有落實,今後注意。

  三、抓說話訓練,為寫話奠定基礎。

  本節課我在多處進行說話訓練。如在體會“端詳”這個詞語時,課堂上我隨機叫學生說一句話,雖然學生在造句時有點難度,但在老師的提醒下學生也能說造幾個句子,只要堅持學生在準確用詞上就會有進步。

  當學生體會玲玲把弄髒的畫畫了一隻小花狗,此刻高興的心情時,我設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補充句子,訓練學生想象空間,訓練說話。

  學生了解了爸爸和玲玲的為人時,我又設計了你此刻想對爸爸和玲玲說些什麼,訓練說話,進行教育。只要能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的機會,我都不會放過,相信學生在訓練中說話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寫話能力也能提高。由於時間沒有安排好,因此沒有進行寫的訓練,以後要把寫的內容安排在課內。

  四、抓拓展。

  本節課課堂容量很大,理解完課文,又指導四個生字,我還進行了拓展,雖然拓展安排時間有點緊,但我已經開始進行嘗試,進行語文主題學習,相信今後我會不斷改進,合理安排時間。

  雖然本節課按計劃完成任務,但有些地方落得不實,教師的話過多,時常重複學生的話,教學就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起來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