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精選7篇)

《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精選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 篇1

  一、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有

  1、整節課貫穿著一個“讀”字,而且對讀提出了不同層次的要求。學生透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了課文,積累了知識,訓練了思維。

  2、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了新課標、新課改的精神。與本文直接對話,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師的個人閱讀經驗影響學生,既教給學生如何閱讀,又讓學生進行了初步感知。

  3、“板塊式”教學思路具有簡捷靈活實用的特點,給人而目一新之感。按照理解──積累──發現──創造這一步驟設計的四個板塊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做到了由淺入深。

  4、教學設計避免面面俱到,處處分析,無微不至,而致使課文支離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點環節以點帶面,在整體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前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學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窺全豹的效果。

  5、運用多媒體手段介紹九·一八事變後的人民生活情況,其豐富的圖版文字資料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認識,事半功倍的實現了愛國教育的情感目標。

  6、注重學生閱讀、寫作、思維想象能力的多重培養,鍛鍊了積極創造與合理想象的意識與能力,同時及時反饋了教學效果。

  二、本課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有

  1、課堂的深度挖掘、細緻品味仍未足夠,雖然學生朗讀課文及回答問題不乏閃光之處,但教師本人的“精講”功力仍須深化提高。

  2、課堂上學生雖然讀的很多,但他們並不能真正地走進文字,同時教學思路和框架的設計有些機械、呆板,影響學生個性化的體驗和感受的產生。

  3、教師教學語言還不夠精煉,點評學生答題還可更加簡練而富於變化。

  4、教態過於隨便,不必要的肢體動作應注意避免,這也是年輕教師不夠嚴謹的表現之一。

  《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 篇2

  第一遍看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覺得有點生澀,文章修辭手法多變,景物疊加、詞語移用、人稱變換等等,使文章缺乏理解上的容順。然而即使如此,卻依舊能感受到到洋溢在文章之中的噴薄情感。是悲憤,是感傷,是低沉,是激昂,一種感動在閱讀時油然而生。

  編者的意圖很明顯,是想把它作為一種“愛國精神的顯現”的文章放進這一單元。然而對初一學生來說,那種背井離鄉之苦,家破國喪之痛是根本無法體味的,再加上文章本身所具有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特點,使得文字的理解都成問題,更不用說去感受文字的內涵了。

  那麼,究竟用不用去講解文字中所傳遞的資訊呢?譬如文章中所描繪的景物,譬如運用的抒情方式等等。再讀文章,覺得還有很多東西難以理解,尤其是本課的練習題繁多瑣碎,涉及詞語、句子含義的有很多,究竟是否有必要去講解這些東西?

  這篇文章是作者借回憶自己的故鄉的景物,來表達對家鄉的熱愛,抒發要收復故土的願望。那些形式都只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情感而已。我頓悟只要能感受了作者的噴薄情感,難道不是一種獲得麼?語文非得解析文章,咀嚼詞句才行麼?“不求甚解”也是一種解法吧!於是,我以“創設情境、激發情感;以文動情、以情感文”為目標設計了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以思鄉愛國句子匯入愛國主題。

  2、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的鏡頭。

  3、播放《松花江上》歌曲。

  低沉悲壯的歌聲,觸目悽慘的畫面,使學生處於一種悲憤的情感狀態,為理解文章中國破家亡之痛做好了鋪墊。

  以文動情、以情感文

  1、範讀課文,學生感受文章蘊涵的情感。

  2、畫出令自己感動的句子並朗讀。

  (教師範讀過程中的語氣變化,或舒緩或急促,或低沉或激昂,或優美或悲愴,都能使學生感受到文字所蘊涵的情感力量。學生在朗讀的時候,也能滿含真情,很好地反映作者在文字間要傾訴的感情。)

  至於那些寫作手法等等,學生在揣摩語氣,探究質疑的時候提到了,但是,在那樣的一種情感氛圍下,學生很容易理解作者為什麼這樣寫,也沒有必要去深入了。

  一堂課下來,感受頗深。確實,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課堂工作都是在分析分析再分析,不把一篇文章說出個所以然來好象虧欠了學生似的。其實,學生也有他獨立的感悟能力,我們只要創設合適的氛圍,幫助學生感悟就可以了。新課程理念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語文的閱讀更是如此。喚起學生內在的情感,用文字去打動心靈,少一點傳輸,多一點共鳴,我想,這樣的課堂學生會更喜歡,也更有語文課獨特的魅力吧。

  面對教材,我們教師一定要有主體意識,該舍的舍該取的取,不能盲目崇拜;對待教學參考、備課資料等工具書,絕不能照搬照抄,即使對課後練習也不一定要處處落實。尤其是對一些比較“難”的文章,如果它的語言並沒有極其重要的學習價值,我們要大膽捨棄,許多語句並不需要去分析去鑑賞,否則只會讓學生聽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只要我們在面對不同的文字善於取捨教學內容,善於選擇合適的切入口,找準文字和學生對話的共鳴點,就能揚長避短,發揮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和激情。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生動起來,語文才會精彩起來。

  《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 篇3

  《土地的誓言》一課從最初剛接到講課任務到中間兩次試講到最終的能手送課活動結束,我經歷了一個從最初的畏難到逐漸明晰以至最終釋然上臺的過程。說實話,這篇課文在過去幾年的教學中,都沒能像這一次如此透徹地深入鑽研,每每到這兒都犯愁,文章中的家園之痛,流亡之苦,學生沒有體驗,文章語言的激越,內涵的深厚對七年級學生而言都難於把握。所以,如何上出效果來,如何達到課標、教材對教學的要求,著實讓人犯難。校長的指導、大家獻計獻策,自己的深入,使這節課取得較好的效果。但一節課的得失並不重要,關鍵是從這一節課的實踐教學中,得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指導以後的教學。

  結合得失談所悟:

  1.實踐證明,我們的六步教學法(即語文課內閱讀課課堂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它就像李鎮西老師的板塊教學一樣,較易把握。因此,以後的教學中可以繼續踐行。但要注意,模式也並非一成不變,應根據課堂的現場隨機調整(拓展的前調)或刪減,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最佳化。

  2.關於教學重難點的確定與突破。

  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依據是文字特點、單元教學要求、學生學情。而課堂教學中“問題引領、合作探究”的環節中要解決突破的便是重難點。我們採用主問題牽引的方式,設計一兩個主問題,透過老師點撥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交流。這裡的交流必須注意兩點:一是學生交流結合的文字力求少而精,分析得透而細,教師機智引導點撥,讓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力避多而泛,思維膚淺。二是體現濃厚的語文味。這是由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決定的,不管是情感品味、人物分析,寫法表達,修辭語氣等等必須從語言入手,將這些豐富的語文知識融入其中,以《土地的誓言》為例,對第一段中“當我躺在土地上的時候……怪誕的狂風……”的理解賞析品味,結合的語文知識有很多:形容詞語、描寫的表達方式、排比比喻的修辭運用、短句的運用……因此,學生在交流中教師如若僅僅點撥到景物疊加表現東北原野美麗豐饒,表達讚美懷念之情,遠遠不夠。我覺得,語文學科的特點應先是工具性,然後是人文性。如若在課堂上將賞析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學生交流中教師能靈活應對,相機引導,並且引導得體到位,順利地突破重、難點,備課中的深挖教材便是最重要的了。

  3.教學流程的最佳化、教學策略的巧妙運用有兩點收穫:

  ①設計預習卡片(自讀提示),狠抓課前投入,遵循“避免語文課堂中學生的零起點進入”原則。

  ②字詞教學的紮實。a將音、形、義的學習放在具體語境中b詞語的理解採用換詞分析法不要過多地抱怨教材的編排不當,文字的選擇欠妥,從深挖教材起步,開動腦筋最佳化教學過程,我們的課堂一定是學生思維靈動的主體探究式課堂。

  《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 篇4

  為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把握本文所要表達的主題與感情,我在“引語”和結束語上是這樣處理的。

  “引語”,講述“九·一八”事件,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邊講解邊讓學生看,而且我的語言是充滿激情的。這樣的處理方式無形中已經在潛移默化地感染了學生,激起學生心中充滿對日本侵略者的憤恨。同時,我順帶又講了日本關東軍“731”部隊的罪惡行徑,這樣更讓學生在情感上激動不已,為文章的學習蓄好了勢。

  “結束語”,我又讓學生欣賞歌曲《松花江上》,學生在聽中體會到了歌詞中表現的悲涼、憤恨、眷戀、思念之情。學生在聽完了歌曲後還對歌詞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特別上了解分析了“反覆”這中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如“流浪!流浪!”、“哪年,哪月”、“爹孃啊,爹孃啊”。結束語讓學生聽歌曲《松花江上》,引導學生對歌詞內容進行簡單的分析,是對學習的本文內容加深理解、加深印象的一個很好的補充。

  生本教學的理念強調要“教少學多”,學生能夠做的事情老師是絕對不能包辦代替的。所以針對上述情況來分析,“引語”這個教學環節我還是做“多”了。其實我在給學生布置“前置性作業”時,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瞭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種種罪惡行為,瞭解有關的歷史背景。如果這樣處理了,讓學生自己來講,我想效果一定會更好,學生講述的內容一定是大於我所講述的,是比較全面而豐富的。所以該放手時就放手,要相信學生的能力。

  《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 篇5

  一、引入情境,營造氣氛,感悟時情

  《土地的誓言》是現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為紀念“九·一八”事變十週年而抒寫的。當時,“九·一八”事變已過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戰爭還處在十分艱苦的階段,流亡在關內的東北人依然無家可歸,而作者作為其中的一員,再也難以遏制心中強烈的思鄉之情,不由地向著黑土地,發下了自己的誓言:我要回來!我願付出一切!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不難理解,因為他們運用身邊的資源,已經瞭解了一些相關的知識,因而課堂氣氛很融洽,也很濃厚。

  二、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我根據本單元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這個總的教學要求,以及這篇課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讀,領會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感情,品味精彩短語,學會使用呼告、對比、排比等修辭方法這個特殊要求,為此我設計的三維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主,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和互相切磋,在薰陶感染中讓學生感受舊中國的苦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三、面臨的問題及糾正措施

  在課堂上,學生似乎沒有問題,好像什麼問題都會……

  面對這樣的尷尬,我思考了許多,分析了產生這樣局面的原因,那就是學生擔心問問題會被同學看不起,沒有問問題的意識。

  我為了改變這種局面就是讓要讓學生產生問題,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培養。

  1、要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增強學生的懷疑意識。

  2、要讓學生敢問、愛問,必須清除學生的`心理障礙,為學生的“問”營造氛圍。

  3、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 篇6

  之所以選擇這樣一篇文章,是因為兩年前初讀時它就深深打動了我。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文字裡行間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作者這種情緒的表露並不流於空泛,他把九·一八事變以後東北流亡青年壓抑的情感用火一樣熾熱的語言表達出來,彷彿使人諦聽得到心臟的跳動,感受得到熱血的沸騰。這樣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讓人震撼!

  我急於想讓學生領會作者的這種感情,於是按照參考書上的建議,我把朗讀當作主要的教學手段。第一節上課時,我採用了教師範讀、學生散讀、抽讀等各種形式。幾遍讀下來,半節課過去了,學生對於文章的感悟仍然停留在思鄉之情上,他們根本沒有真正走進文字,走進作者的心靈。一節課下來,我教給了學生什麼,僅僅是朗讀嗎?即便是學生讀出了感情,那也是我灌輸給他們的,而不是他們自己領悟到的。

  這時我又重新反思學校的“讀、議、講、練”模式,我是否真正把這種模式的精神吃透了?

  因為初四的新課已上完,突然用初一的學生特別不放心,所以這種畏懼使我不敢放手,導致了第一節課的失敗,好在我及時地作了補救,我讓學生寫出了上課的體會,以及對課文還存有的疑問之處。

  紙條收上來一看,我不禁汗顏,我簡直是扼殺了學生的能力。學生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其中特別有價值的,我整理了四頁出來,有很多問題特別有深度,比如他們問:為什麼以《土地的誓言》為題目,為什麼不叫《誓言》,為什麼不叫《故鄉的誓言》;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為什麼“我要用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汙穢和恥辱”?他們又問:“我必須回去,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她”,為什麼離開了,思念家鄉為什麼又不回去呢?他們還問,“狐仙姑深夜的讕語,原野上怪誕的狂風”是什麼意思?“紅熟的漿液”,“燃燒的洪流”是什麼意思?“草原的兒子”又指誰?“歡笑”怎會被“埋葬”?感情怎麼會“氾濫”……

  這許許多多的問題撞擊著我的心靈。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在備課之初,校長讓我多學學魏書生,讓我敢於放手。其實就是讓我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而我卻一意孤行,走了許多彎路。

  我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如果在課堂上能讓學生自己透過反覆研讀,解決了哪怕是一個問題,那也是他們的思想與文字強烈碰撞出來的燦爛的火花,也比我來牽著他們的鼻子走要好。

  於是,就有了今天這堂課的設計,我想語文教學應該有學生對於教材的個性化閱讀和個性化見解。

  “讀、議、講、練”模式就是要求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變學生被動、從屬地位為主動、主體地位。學生不應僅僅是觀眾,也應走上“舞臺”當“演員”。主體性的詮釋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主動學習時表現出來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展,才能實現社會化、個性化的發展。

  教語文歸根結底必須讓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其最關鍵的是要處理好教和學的矛盾,感動“學生”這個“上帝”,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自覺能動性。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教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只能在學生身上體現出來。學生只有主動學習,才能學到方法,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教師在組織領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致力於傳授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發掘他們的智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感謝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深入學習、認真反思的機會,我將沿著“讀、議、講、練”這條路子堅定不移的走下去,深入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為七里中學的語文教學增光添彩。

  《土地的誓言》教學反思 篇7

  文章不是無情物,每一篇文章無不跳動著作者的感情脈搏,無不蘊涵著奔騰的感情激流,無不凝聚著人類情感的五顏六色,無不是作者心靈的獨白。好的文章大都是不平則鳴,是情動而辭發,作家往往是在情感衝動下進行創作的,他們給筆下的情景、人物注入了豐富的情感。因此,讓學生去品味像《土地的誓言》這樣的好文章,就得朗讀,就得讀出感情;要讀出感情,教師、學生與文字之間必須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贏得感情。只有把學生的感情調動起來,學生才能進入朗讀的狀態。因此在教授這篇文章時,我以讀為主線展開全文,採用小組內互讀、指名讀、點評讀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但是,學生由於年齡所限,根本沒有家國之恨,民族之恨這些經歷和體驗,所以對文章內容的感悟還比較膚淺。對部分句子的理解還不深刻,需要加強體會。

  當然,在整節課中,學生之間互相評價還欠缺。

  總之,要上好一節課總有缺陷,也許只有缺陷的課才是真實的課,我覺得應該在真實的環境下前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