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教學反思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教學反思 篇1

  本課教學是讓學生初步明白化學變化的第二個化學實驗,這個實驗不像上一次的實驗給物質加熱或燃燒一樣,學生具有一定的認知基礎,知道加熱過程中一般會產生哪些現象。這個實驗涉及到學生不熟悉的小蘇打和有些經驗的白醋。如何上好這節課,在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

  首先本課我引導學生展開對小蘇打和白醋的特點的研究。由於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己經對如何觀察特品有了一定的瞭解,所以在這一環節上我沒有過多的和學生討論如何進行觀察,而是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間,只是在關鍵問題是給以提示。進行這樣一個環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將兩種物質的特性和實驗後所得的物質進行比較,好讓學生更加明確的認識到有新的物質生成。

  第二個環節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這是一個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實驗型別,在這個實驗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驗前我並沒給學生明確的實驗目的,只是讓學生觀實兩種物品混合後會發生什麼?學生根據這個實驗目的,首先和以往一樣設計了實驗的方案並根據這個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當學生將兩種物品混合後,可以聽到班級內暴起的驚歎之聲。這時我適時的問學生髮現了什麼?學生們彙報了自己的發現,但是這個發現僅現於眼睛看到了,所以又為學生準備了第二份實驗才料,讓學生再做一次實驗,不過在這個實驗進行之前,我讓學生明確了這次實驗的目的是什麼,怎樣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學生針對一問題展開的激列的討論,最進行實驗並得出了結討,同時證實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是一種化學變化,因為有新的物質二氧化碳生成。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教學反思 篇2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是第二單元的第四課,處於中間位置,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了物質的變化可以分為兩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對於物理變化學生比較熟悉,也容易辨別,但化學變化對他們來說還比較陌生。不過正是由於陌生更能激起他們的好奇心,課中的化學實驗也讓學生體會到化學變化的奇妙和有趣。

  再說說對教學設計的一些思考:

  本課的教學環環相扣,帶點神秘,還有點深奧,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科學課的興趣。用一個魔術製造神秘的氣氛匯入教學,並讓學生帶著揭秘魔術的任務觀察小蘇打和白醋的特點,和他們混合後的現象。在最後讓學生用探究到的氣體性質解密魔術,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這樣的設計即呼應了情景,避免魔術表演流於形式,也使得情境的創設貫穿在整節課之中。

  由於實驗活動較多,“如何更好的調控課堂,讓實驗探究更富實效”是我備課時考慮得較多的問題。課堂實驗要實效,就需要課前的精心設計。第三個實驗是對實驗產生的氣體的性質的研究。這兩個小實驗中熄滅蠟燭的實驗成功率不能百分之百。所以在課前做了很多次的試驗,找到會導致實驗失敗的各種原因,更好的設計實驗。實驗時間過長氣體散失,所以實驗前讓學生重新混合反應;產生的。氣體不夠會熄不滅蠟燭,所以在物質的計量上做了調整,讓學生適當增加計量;由於燒杯口子太大,一開啟傾倒後氣體散失的較快,也試驗過用飲料瓶代替燒杯,但是試驗後發現飲料瓶中的氣體不容易倒出,而且學生為了著急讓蠟燭熄滅,擠捏飲料瓶把氣體擠出,這樣會產生是不是氣體流動才熄滅蠟燭的問題,所以最後還是用燒杯完成實驗;傾倒方式的也會影響實驗的成功,傾倒在火焰的邊上容易熄滅蠟燭,如果是火焰上方,因為燃燒時熱氣流的上升,氣體很難熄滅火焰。

  回顧教學經歷後的一些啟發:科學實驗引入定量觀察

  學生實驗中第一個就是觀察小蘇打和白醋的實驗,對六年級學生來說觀察物質不難,但能觀察的細緻全面還是不多的,所以在實驗之前做了指導,提示學生從形態、顏色、氣味等方面進行觀察,培養學生科學全面的觀察能力。第二個實驗是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這個實驗很容易操作,只是對於現象的觀察和描述也需要做適當的指導,指導學生從自己的各種感官出發——看、聽、聞、摸來感受實驗現象。但是在摸燒杯溫度的'變化的時候產生了問題,很多學生說燒杯的上部變熱了,其實是因為下部變冷了,與上部有溫度差,學生的感覺出現了錯覺的原因。由此想到:科學研究不能光跟著感覺走。

  都說只有透過細緻的觀察現象才能有助於得出正確的結論,也試圖培養學生全面的觀察能力,但是這些都是定性的觀察。我們的觀察是否可以更科學?是否可以在觀察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的溫度變化時引入定量觀察呢?

  記得《科學課》雜誌中《數字化科學》這篇文章說:觀察是小學生學習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我們太多的觀察認識都停留在感性的認識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並沒有在原來的基礎有實質性地提高,聲音就是一例。即便是有些可以量化的觀察,也停留在一個比較原始的水平,如溫度計、測力計。再比如說有關電的內容,整個小學階段都不見一個和電有關的數字或單位。即便是PH試紙這種十分價廉的初步定量東西在我們的教學內容上也幾乎不見。

  科學探究,很多時候需要收集資料、分析資料。這些資料從什麼地方來?我們只憑感官去觀察是無法獲得我們所要的答案的。實驗中進行的定性的觀察基本上是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很多定性觀察研究對學生進一步深入學習科學,理解相關概念常常是收效甚微。定性的東西太多,定量的東西太少,科學的嚴謹有打折扣的嫌疑。所以在教學後反思,考慮在這個實驗中加入定量觀察,幫助學生直觀的感受。結果到底是變熱還是變冷?動手試一試,用溫度計測一測。(我自己測量了一下,當時的醋溫是11℃,和小蘇打混合後溫度降至7℃。)

  師傅說給個機會上節公開課,儘管信心不夠,但也不敢有推卻。因為年輕需要挑戰自我,需要鍛鍊自我。不管課上的好壞都是一種歷練,一份經歷,一種成長。其實在準備教案、多次修改、反覆試教的過程中,收穫的遠比最終的結果多得多。

  【拓展內容】

  六年級科學《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評課稿

  今天錢老師在六年一班開《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這節實驗課。下面談談我的收穫。

  一、注重了學生的觀察與描述:

  上課,教師就讓學生觀察實驗桌上的兩種物質是什麼?學生透過觀察發表了自己的發現,很顯然學生對白醋瞭解多一些,也能準確的發現白醋;而很多同學把小蘇打誤認為是麵粉或澱粉,接著教師對學生進行校正,並詢問學生對小蘇打的認識。然後分組對白醋和小蘇打進行觀察和描述。透過觀察,學生對兩種物質的特徵進行了描述,教師多次提醒學生髮表不同的觀點,注意了學生語言敘述的完整性,並對猜測沒有證實的做了問好。這是一個知識體系的建構。

  二、重點指導了學生實驗操作:

  本課有兩次,操作方法不是十分的難,但是如果不按正確的方法操作,實驗就會失敗,就需要重來,因此教師特別注重了實驗方法的指導,特別強調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怎樣觀察。由於教師精心細緻準確的指導,學生實驗非常成功,學生彙報也非常精彩。

  三、重視了實驗現象的分析: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冒泡說明產生了氣體,究竟是什麼氣體呢?透過兩次實驗現象學生初步分析發現:這種氣體能滅火,不支援燃燒,比空氣重。根據分析,教師讓學生推測這是什麼氣體?很多學生說是二氧化碳,教師馬上指出這樣的特徵不僅二氧化碳具有,而且還有許多氣體具有,憑這些特徵是不能確定這種氣體就是二氧化碳的。最後透過讓學生閱讀讓學生弄清了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產生的氣體就是二氧化碳,由此而斷定這種變化屬於化學變化。從而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四、唯一的遺憾:

  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剩下的物質是什麼呢?還是不是小蘇打和白醋?需要讓學生進行適當地觀察,讓他們有更多的發現。

  《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說課稿

  一、分析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這一課。

  透過本單元前幾節課的學習,學生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有了一定的瞭解,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觀察到小蘇打和白醋的劇烈反應過程,想辦法驗證產生了二氧化碳氣體,體會到化學變化的奇妙和有趣,為以後瞭解更多化學變化的現象和本質打下基礎。本課教學內容由“觀察小蘇打和白醋”“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後的變化”“產生了什麼氣體”。三部分組成。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為了更好的達到以下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科學知識

  ●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科學探究

  ●透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得出正確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只有足夠的證據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得出科學結論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

  【教學重點】觀察、闡述小蘇打和醋發生的變化。

  【教學難點】分析小蘇打和醋發生變化後產生的物質。

  二、處理教材

  我對教材進行了如下處理:

  1、完善了實驗材料——將玻璃杯換成了集氣瓶,生活中的玻璃杯太大太長了

  2、注意了實驗的公平性。當學生講到按比例來取小蘇打和白醋時,我特意請一位學生上臺來取一勺白醋,接著請他幫我們再取一勺小蘇打。透過一個學生演示,引起全體學生的關注,自主去發現要取一平勺小蘇打才能公平,他們還想到用牙籤來幫助操作。透過學生的上臺演示,集中了學生的智慧,既解決了實際問題,又鍛鍊了學生的思維,更是很好的滲透了科學方法,可謂是一舉多得。

  3、自主選擇實驗器材。引導學生根據猜想選擇合適的器材進行探究,教師只是引導者、指導者。本來打算用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想到用“玻璃片”:怎樣才能讓瓶中的物質不出來,也不讓瓶外的物質進去呢?沒想到學生由可能會產生氣泡這一猜想就想到要選用玻璃片蓋住集氣瓶,這是我意料之外的,足可以看出學生完全進入角色了,真正做到了動手之前先動腦。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