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精選6篇)

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精選6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1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它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課文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進行課堂教學活動。

  一是讓學生透過有感情的朗讀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二是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並運用簡筆畫的形式教學。首先,我根據課文通俗易懂的特點,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然後再指導學生有順序的讀書去了解課文內容。其次,同時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非常高。第三,讓學生在練說中積累、運用語言。在講到西沙群島水面的顏色時,我採用畫簡筆畫的形式,提示學生去理解句子所描寫的情景,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理解句子的難度。在學習西沙群島魚多的時候我反覆讓學生朗讀書中寫魚的詞語,培養學生積累語言、並運用語言的能力。第四,對課內容進行拓展延伸,開拓學生眼界。我收集了許多相關的課外知識放在課件中。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我發現學生對這樣的教學,非常感興趣,並且激活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由於匆忙,在指導幾個有特點的詞語時忽視了。如“揀”和“撿”的意思的區別課上沒有強調,但是課後我還是加以補充了。在今後的教學中應重視對重點字詞的區別教學。

  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2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寫景的文章,用詞非常優美,生動,鮮明。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說明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本課的重難點是透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及物產的豐富,學習優美的句子,積累好詞佳句。

  我把本課分為兩課時,上的是第一課時,本課以朗讀和學生理解為主,透過課件展示,讓學生感受到西沙群島海面美麗的風光和海底豐富的物產,對西沙群島有個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件,使學生直觀看到西沙群島海水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感嘆美的同時,引出海水為何五光十色的原因。然後出示海底海洋生物的圖片,根據學生喜好,逐個講解珊瑚,海參,大龍蝦,魚的美及多,請全班女同學帶著愉悅的心情讀出珊瑚的美,男同學展示大龍蝦的勇猛,威武,全班一起做懶洋洋的海參的動作,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西沙群島豐富的物產。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透過朗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老師領讀,學生自瀆,個別讀,同位互相讀,男女生結合讀,透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僅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讓大家感覺自己彷彿身處西沙群島那麼美的地方,引出對西沙群島的喜愛,延伸出為什麼喜愛,拓展出自己的感嘆之情,增加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整個學習過程,教師都是以引導者的形象出現,引領著學生自己去欣賞,去朗誦,去體會,去感悟,給學生自由感受與發揮的空間。

  在講課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失誤。

  第一,在設計"魚"和"漁"的區別時,感覺沒有講透徹,講明白,只是讓學生看了解釋,然後找學生填了空,沒有及時把學生的反饋再加以解釋,使學生更容易明白,更容易理解。講完區別後,沒有把查字典的好習慣告訴同學,希望同學以後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詞,可以先查字典解決,自己當個小老師。

  第二,領讀設計比較少,領讀時激情不夠,聲音不夠洪亮,語調抑揚頓挫不明顯,無法引起全體同學的共鳴。

  第三,在講第四段用有的。

  第四,板書前沒有很好的預設,致使板書有些擁擠,不夠美觀,而且字型有些小。

  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3

  《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線條清晰,結構明顯,全文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介紹了位於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的美麗和富饒。學習課文就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感受課文語言的優美,積累好詞佳句。

  開課時,我讓學生圍繞題目中的“富饒”讀文來解釋,大部分同學一下就能找到全文的中心句。學習中就圍繞中心句來具體說明,充分朗讀。

  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進行課堂教學活動。

  一、以讀為主線。

  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西沙群島風光的美。

  二、潛心涵詠,體會字句。

  1、把概括性句子寫具體。

  (1)“海灘上有許多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多樣,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海灘上有許多美麗的貝殼”是概括性的一句話,如果把它當作總述句,隨後從貝殼的大小顏色、形狀、姿態等方面加以分述,句子就具體了。有的同學說有的貝殼像珊瑚,有的貝殼像蝴蝶等等,這樣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2)“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靜態的概括的描寫,其後補充具體的顏色,並寫成動態,句中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就具體、形象得多了。

  2、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

  教學比喻句不能只滿足認得什麼像什麼,而要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這樣的教學才到位。如:“海底的岩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形狀,而把“西沙群島”比喻成“南大門”,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意義和作用。

  3、運用誇張,可以生動、形象、深刻地表情達意。“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教學時要指出:兩句都從“密度”的“高”進行誇張,說明數量的多。同時,要告訴學生,誇張要注意可信的“度”。對以上重點句的教學,要講清特色,教給方法,引導靈活遷移,切不可只滿足於機械的模仿。

  三、運用文字,感悟寫作技巧。

  培養學生讀書時,能利用句群判斷、理清文章脈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作文時,採用各種句群的表意功能,寫好片斷。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文中的.第四自然段是總——分——總句群,屬總分句群的一種。在學文時,我讓男生讀第一自然段,女生再讀最後的自然段,同學們一下子明白了,作者的寫作方法,我在課堂上用“頭、身子、尾”來解釋“總、分、總”的寫作方法。

  整節課教學思路很明確,要教給學生什麼知識,要培養學生什麼能力,都體現得很突出,教學各環節過渡自然,板書的設計也很新穎,緊扣文意也吸引學生的注意。

  這堂課也存在著許多不足: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新課程最強調的就是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而我在這節課安排中的謹小慎微卻讓這堂課有了一些遺憾。如描寫魚的這一小節。我在安排的時候以“讀了這段,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為切入點,接著就從魚的數量多說到種類多,雖然乍一看沒有問題,但我在本堂課中問題設計地過於細碎,以至於有一種牽著孩子的鼻子走的感覺。可能由於自己對孩子的能力不夠信任,使得孩子們的手腳被束縛住了,思維沒有完全開啟,課堂上缺少了孩子們那充滿童趣和想象的話語。

  二、語言訓練的力度不夠。

  語文課除了要注重學生的體會感受外,語言文字的訓練也非常重要。所以,在本堂課中,我利用文字的特點抓了兩個比較有價值的語言訓練點。但在第二小節中安排的“因為______,所以______。”的句式訓練力度不夠,只是形式性的帶過,沒有讓學生加強反覆訓練。

  多學習,多思考,讓教學中的經驗教訓引導自己在教學中走向完善。

  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4

  這篇課文從研讀教材,到過程設計,再到教學解說,再到今天的課堂實施,歷時整整一週。這個過程雖短暫,但研讀磨課執教的過程卻也給了我很多的思考,從教學思路和理念的提升,到說課上課時教師語言的組織均有收穫,記錄如下:

  一、緊緊圍繞語文要素讀開來寫開去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

  1、藉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

  2、圍繞一個意思寫。

  以這樣的語文要素為本節課設計的宗旨,我緊緊圍繞“讀寫互動”逐層展開,期間透過“知識留存量”和“頭腦風暴”兩個小活動推進課堂教學。結合今天的課堂實踐,我認為這節課的設計過程是紮實而有效的。

  其一,學生在閱讀中找到關鍵詞,並藉助文中的語句理解詞語意思,從而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其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穿插了三次小練筆,為最後的課後練筆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一次是在理解了“生物趣”後從“趣”字入手,讓孩子們去寫寫課後練筆中大海龜的活動。孩子們有的說它慢吞吞地爬著,在尋找食物;有的說它在望著海面,彷彿在欣賞天上的星星;有孩子就順勢想起了它可能是在思念家鄉,從而想起了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孩子們寫得趣味盎然。第二次練筆是在學完“魚兒多”的環節,讓孩子對照圖片進行閱讀,從而發現可以從顏色、形狀、活動、覓食等方面進行描寫,同時出示課後練筆中的其中兩幅與魚兒有關的圖片,讓孩子進行創作。從孩子們的分享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學生是可以完成的。現在再想這個環節中的一些缺憾,那應該是在孩子創作時第一副圖要給出顏色、形狀、活動等提示填空完成。第二幅圖就可以完全放手,實現個性化創作。第三次練筆其實是對關鍵句的補寫上,感覺孩子們在補寫時還有一定的難度,能夠完成的孩子較少。如果能在學習時這樣指導:“鳥兒多,所以說是鳥的天下。那麼海底生物這麼有趣,你覺得可以怎麼寫呢?”相信這樣的引導可以幫孩子擴充一下思路。

  其三,關於語文要素的落實做到了層層遞進,從一開始的發現感知,到後面的尋找,再到最後的補寫,環環相扣,將課堂上的這一重難點做到了紮實有效的落實,為後續的課後練筆,甚至單元習作做好鋪墊。

  二、學會適當取捨保證學有所獲

  今天課堂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當堂寫作的任務沒有時間落實。課下我一直在思考問題在哪裡?勇威說在學習“生物趣”時可以壓縮時間,在“珊瑚”的形狀仿說時還可以再精煉一些,我深以為然。再次思考整個課堂過程,我其實可以在這些方面節約時間:

  1、開課時不用複習古詩匯入,學生只是背誦對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沒有輔助作用,可以去掉直接匯入。

  2、教學“生物趣”時,緊扣關鍵詞品味出“趣”就好。

  3、教學“魚兒多”時對比排比句式中的四個分句,發現它們描寫的角度不同,直接出示圖片進行仿寫,重點就會更加突出,直指問題中心。

  評課結束後再和組裡老師繼續深入分析課堂教學內容沒有完成的原因,我們覺得雖沒有留給學生當堂寫作的時間,但一步步的指導是不能少的,因為只有這樣落地生根的指導才能為後續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就我自己的課堂把控來看,備課還是不夠細緻,對於合作讀議的內容有預期的設計,但到了真正的課堂上卻出現了目標不是很清晰的現象,有時會跟著孩子的回答跑偏,有時對於課堂上的生成指導太過隨意,不能緊盯目標而引導。所以,在今後的課堂中一定要做到各個環節,甚至各個細節都要做到心中有數,繼續做一個好的傾聽者,而不是課堂教學環節的完成者。真正做到為孩子的發展而教學,真正做到為孩子的深入思考而引導,真正做到為每一位孩子的點滴進步而鼓掌。

  有缺憾的課也應該是美的,它可以讓我更加深入地去思考。當然,這個思考的過程也讓我對未來的每一堂課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5

  今天我執教了《富饒的西沙群島》第一課的,感受很深。

  首先,在識字方面,我利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教學,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識字環節:如,在教學瑰麗無比的“瑰”字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查字典找到“瑰”的解釋為?一種像玉的石頭珍奇,再在這個基礎上播放“瑰”字作為形聲字的字理解進行識記,又如:在指導學生識記“巖”和“蝦”時,我出示“岩石”“大龍蝦”等圖片讓學生認一認,讀一讀。利用圖片區分多音字“參”,採用隨文學字的同時,出示圖文,旁註拼音,易於學生理解。在寫字方面,我在課堂最後5分進行寫字教學,出示田字格字“淺和挺”,讓學生自己先觀察字形結構,再引導書寫,要求學生書寫做到規範、工整力求美觀。

  其次,在引導學生理解詞語方面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在教學“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這一段時採用各種方法理解海水的美和呈現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比如,在理解“五光十色”這一詞中,要求學生想一想還可以替換成什麼詞?聯絡生活實際想一想公園裡的花兒色彩多,民族學校的服裝絢麗多彩等對比,這裡是否可以換“五顏六色”?從而理解“五顏六色,絢麗多彩”等只是指顏色很多,而“五光十色”說明在太陽的照耀下清澈的海水像寶石一樣閃閃發光。從而體會作者的用詞準確。生活中你還見過有哪些事物是五光十色的?接著出示圖片:城市夜景燈等。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可以使抽象的詞語變為形象的事物,易於學生理解。又如,在教學“綻開、懶洋洋、威武”等詞語時,我花兒展開的各種形態的圖片,以及軍人英姿颯爽的圖片,讓學生先形象感知,接著三個學生上臺表演相應的動作,比一比誰做的更好。透過這樣演一演,比一比的動作讓學生理解新鮮感的詞語,學生易於接受。另外,我還讓學生展開想象海參還有可能在幹什麼?充分讓學生體會海底生物的有趣。

  再者,注重培養學生提取資訊的能力。我在新授中有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動筆圈畫課文中從那幾個方面介紹了西沙群島”,不僅鍛鍊了學生檢索、查詢、提取資訊的能力,而且有助於學生快速瞭解課文的內容。

  最後,注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比如,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如:齊讀,小組讀,個別讀等,讀出海水的美,海底生物的有趣,以及大龍蝦的威武。

  當然我也知道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指導寫字的時候,“筆隨話行”還不夠明確,整節課更多的是我在講,學生的課堂活躍氣氛還不夠。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總結教學經驗,多學習,多實踐。希望能夠在研讀新教材和課堂教學方面多下一點功夫。

  語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6

  這節課的教學已經結束,但留給自己的思索卻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創設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課前就以遊戲的形式複習字詞,並給學生創造展示蒐集資料的機會,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課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們展現了海水的五光十色和珊瑚的各種各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到閱讀中。課後又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出中心句,讓全班學生嘗試把這句話表達具體,學生很有成就感,都想當個小老師考一考別人。這樣,處處創設情境,學生的閱讀興趣就被調動起來,學生也就真正有了主動學習的慾望。

  二、鞏固生字、正確讀文、在讀中熟悉課文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在課前以闖關遊戲的形式,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四字詞語的積累以及“參、劃”兩個多音字的區分情況,並在學生讀文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從而讓學生在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瞭解字詞的意思,最終達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遷移寫法、讀寫結合

  本課在寫法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怎樣把中心句寫具體。在前面學過課文《趙州橋》《秋天的雨》中,學生已經初步體會到了中心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此基礎上,由體會全篇中心句的寫法到了解段落中心句的寫法,由課文的理解到閱讀資料的分析,由教師舉出的例句再到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舉出例子,一環扣一環,教師由扶到放,雖然看似難度逐漸加大,但是學生在教師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已經能很輕鬆地把句子寫具體。我覺得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大亮點。

  四、質疑問難,培養思維能力

  宋代朱熹說:“讀書無疑者,要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為長進。”一個勤于思考的人,總是善於質疑,讀書有所疑才能有所思,繼而才能有所得。質疑已成為現代化教學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在本課教學中就重視了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在自主讀文時,就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並鼓勵學生想辦法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形成新的閱讀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