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精選5篇)
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精選5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1
在電流和電路教學中,自己課堂並不算很好,內容太多,都不知道怎樣處理更好了。有一些做法和想法需要記錄一下,以免自己忘記。
1、電流教學中,書中用兩個驗電器(其中一個帶電,另一個不帶電),自己的體會是書本想說明有些物體可以傳導電荷,有些不可以傳導電荷。不需要提出電流概念和方向問題。
2、書中的發光二極體LED具有單向導電性,有時我們教學時只是關注了單向導電性,而未體會,發光二極體可以說明電流中的電流有方向性的問題。
3、電路狀態中,最難的是短路問題。我讓學生連線電路,簡單電路,串聯電路,並聯電路,再三種電路中體會理論上導線對電流無任務阻礙作用,認識各種情景下的短路現象。
4、電路圖和實物圖的畫法,沒有在本節課重點練習,主要是等到學完串並聯電路後再練習,顯得較為容易些。並且在講解實物圖畫電路圖時,學生容易在燈泡上畫三根導線,所以我在課堂電路連線中,讓孩子們體會移動導線後,作用效果是否發生變化,如果跨原件移動導線,電路效果是否發生變化。
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2
本節是這章的重點教學內容。學生第一次接觸電學的物理量——電流;第一次學習連線電路;第一次學習畫簡單電路。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應放在讓學生認識簡單電路,能動手連線簡答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上,並注意從一開始就培養學生良好的電學實驗習慣、良好的畫電路圖的習慣。由於電流的概念及其方向的規定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於理解,如果一開始講授電流的話,學生可能會因為“導線中定向移動的是自由電子(負電荷)”;“電流的方向規定為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等知識點,產生思維的矛盾,從而導致對後面電路的學習產生心理障礙。因此教學中,我對知識點安排進行調整。現在總結我對本節課堂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 匯入。上課鈴響起,問學生“聽到什麼了?”“什麼發出的”“什麼能轉化的聲能?”“電腦從何而來?”引出並板書“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電鈴用電,消耗了電能,轉化成聲能;教室裡的電燈消耗電能轉化成光能,你還知道哪些消耗電能的物體?學生舉例。教師歸納板書“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電源提供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什麼傳輸電能?教師歸納板書“導線——傳輸電能”。電燈、電視……不能一直工作,需要有元件來控制。教師歸納板書“開關——控制電路的裝置”。總結出組成電路的構成。學生思維清晰,效果水到渠成。
2 、電流教學。這個環節,我採用類比法。把電流和水流類比。水流從高水位流向低水位電流從高電位流向地電位(告訴學生正極電位高,負極電位低)。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正極流向用電器最後回到電源負極。水流和電流區別:水流是先後依次流過;電流是電路中的自由電子同時定向移動形成。此時在總結出:
①電流形成:電荷定向移動形成(可以是正電荷,可以是負電荷,也可以是正電荷和負電荷同時反向移動);
②電流方向: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負電荷定向移動的反方向)。
不知之處:
本節課應該讓學生親手實驗,但由於實驗器材缺乏,在分析力電流是否讓燈泡發亮有先後順序時,只是教師進行的示範,沒能實現學生親身經歷透過實驗歸納結論的過程。
這樣,在缺乏實踐活動的情況下對電路實驗的學習,學生學習顯得被動。
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3
本課兩個大板塊是電路的連線和電路圖的規範畫法,應該說教學目標基本達成。
電流與電路是電學的入門,從電路的基本構成實物連線開始,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小燈泡(小電機)、電池、開關、導線進行連線,讓小燈泡或小電機工作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透過自己動手和小組合作的過程不知不覺中掌握電路的基本構成。讓學生自己說出在使小燈泡亮起來(或小電機轉起來)的過程中都用了哪些器材,再透過教師的引導把這些器材進行分類,並說明這些器材在電路中的作用。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在生活中都哪些電器元件屬於電源、用電器、開關或導線,幫助學生把所學到的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本節課的第一個重點完成。介紹各元件對應的符號,教會學生如何畫電路圖,強調畫線時要橫平豎直;連線相交的要加點;電源、開關、導線、用電器這四個基本的元件缺一不可。
電流的感念比較抽象,講解時學要用形象的身邊的事例類比電流,(如水流)。這樣學生才能理解電流,掌握電流。實驗室新買了一些發光二極體,利用的特性,驗證電流的方向:從電源的正極出發,經過用電器,到電源的.負極。
本節課的教學工作基本合理,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過程。學生的學習興致也比較高,完成較好。但是對於最後一個重點(簡單電路圖的畫法)掌握的不夠熟練。經過反思和探討:本節的這部分內容屬於學生初步接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應該在教師的標準示範下,引導學生從模仿學習到獨立完成,逐步熟練掌握。
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4
眾所周知,引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設計得好,教師真正做到藝術性地﹑巧妙地引入新課,就能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這樣以來,學生就有了明確的探索目標和正確的思考方向了。大多數比較好的引課,一般都滲透有情景性、趣味性、感染性、啟發性、知識性、貼近性、參與性、等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方法。
今年10月的初中物理學科會上,市教研中心組織我們觀摩了兩節公開課,一節是《光的反射》,一節是《電流和電路》。看了以後,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對兩位老師的精采引課,印象特別深刻。
我們都知道,新課引入環節中選用的材料,應是符合初中學生年齡特徵和已有的生活經驗,應是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物理現象。邢老師的引課就非常貼近生活。她用大家非常熟悉的,而且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手電筒把同學們帶入了神密的電學世界。因為選用的材料是學生熟悉的手電筒,所以他們感到親切。這有助於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同時也消除了他們對電的恐懼感。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情感具有巨大的動力功能,它對學生的學習情緒有發動、強化和支配的作用。於老師以愛迪生用平面鏡救母的故事開篇。在於老師的引課中,學生們深深地被愛迪生的故事打動了。愛迪生是那樣地愛自己的母親。同時,他又是那樣的聰明可愛。說實話,坐在觀眾席上的我,當時都有些身臨其境,為愛迪生著急,為他擔心呢。可想而知,當時的同學們也一定有同感了:原來,這節課要學習的平面鏡作用這樣大,還可以幫助人們挽救生命呢!為什麼它有這樣的作用呢?它還有別的應用嗎……我敢保證,學生當時也一定是有些迫不急待了。從後面他們課堂上表現出的極大的熱情,實際上我們早就找出答案了。
兩位老師的引課真是太精采了!我暗暗對她們豎起大母指,真是太佩服她們了。愛迪生的故事我們也非常熟悉,為什麼在以前的教學中自己沒有想到呢?我也深深地自責起來。真得希望以後有更多這樣的機會,再向優秀的同行們請教和學習。
總之,如何在初中學生頭腦中植入物理思維,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提升他們對科學的嚮往和對自然界探索的渴望,課堂教學中的引入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初中生好奇心和求知慾都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點,我們要重視每一章節的章首引入、每一章的第一節課的授課以及每一堂課的課前五分鐘的把握,這些對於吸引學生上好這一堂課,啟發學生對這一章節的興趣和自發的對知識的探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電流和電路教學反思5
《電流和電路》是電學的基礎,是學好歐姆定律和電功率的前提。由於這部分知識學生已經學過,加上覆習時間有限,但是時間教長,記憶不深,因此,在本節複習課中主要透過課件建立知識結構,目的是引起學生的回憶。教學中緊依課標,聯絡教材,為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本部分知識,透過選擇典型的例題加以引導,適當的練習題加以強化。回顧教學過程,根據學生實際及教學效果看,有值得繼續加強完善的地方,也存在一些不足。
物理來源於生活和社會,和社會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絡,正因為如此,物理才有著鮮活的生命力,所以在教學中,我從日常生活的現象“樓道中感應燈的原理”入手,讓學生設計電路,創設學習物理的情景,根據學生畫的電路圖引入課題,學生感到物理和生活的緊密聯絡和重要作用。
在複習過程中,以電路為基本線,結合生活和社會實際,例如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常見的串聯和並聯電路以及家庭電路的接法,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將繼續深入研究物理和生活聯絡的實際,儘量使學生不是感覺物理知識很枯燥、乏味,增強學習的積極性,這樣也為學生繼續學習提高能力,為學生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在複習過程中,由於複習面太寬,知識內容多,操作起來時間上顯得有些緊張,特別是時間安排上,感覺前松後緊,電路圖的練習不夠,家庭電路和實際相連的知識講解過於匆忙,應該進一步透過講解和學生的閱讀來加強,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能透過實驗進一步說明,效果會更好,實驗是教學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透過實驗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另外一些學生由於知識遺忘多,所以參與度不夠,在複習課中,應先佈置複習提綱,讓學生對所複習的知識有所瞭解,在透過課堂進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