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齡教學反思

出塞王昌齡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出塞王昌齡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出塞王昌齡教學反思1

  《出塞》作為一篇古詩,是從戰爭的角度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戰的名將鎮守邊關,以消除邊患的感情。今天這堂課,總的來說是按照預設上完了,總的感覺是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也留下了不小的遺憾。

  從預設角度上來看。我一直思考,語文課要教給學生什麼?是字詞,句子,學習方法?還是一首詩,一段話或一篇文章?從教以來,我認為,語文應該是深度的思考和廣度的吸納,語文的課堂應該成為學生的流動圖書館。於是,我想透過一堂課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文學元素。

  《出塞》是七絕詩的壓卷之作,是唐邊塞詩中的一朵奇葩,因此,在教學這首詩的時候,應該將其融在邊塞詩中去體會。因此,教學的破題,我選擇“塞”字為突破口,開啟邊塞之門,直觀地感知邊塞環境之惡劣、生活之艱苦、戰事之頻繁、生死之慘烈。為學習詩歌,培育好一個深沉凝重的基調。學生的直觀感知,是透過古詩詞典型句子和邊塞圖片直觀去體會,以詩解詩,對於我們班學生的整體水平來說或許稍難,但我預設之初是非常想做這樣一個嘗試的。

  在這基礎上,讓學生把詩讀熟,初步體會詩歌大意,從戍邊而引出“萬里長征”,進而在體會萬里長征時,從時間長去感知徵人生活的艱難、慘烈、悲壯,在深究徵人“人未還”的根由時,體會徵人不能回的事實,同情徵人的生活。最後再從“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中,一層層地體會徵人出征的豪邁;詩人對和平的憧憬和對朝庭的不作為的`無奈。透過分析,去體會。然後再透過朗讀去體悟。

  課堂安排很緊湊,環環相扣,課堂語言的設計也很精美細緻,但正是由於預設的東西太多,整堂課似乎都變成了教師的舞臺,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嚴重削弱了。這堂課課堂容量很大,大到似乎已經超出了學生的接受範圍。以致於課文後面接連幾次教師的激情引讀都沒能引讀出學生最有感情的朗讀。

  我想說的是對於課堂預設和生成的問題。本課教學我最大的失誤在於注重了課堂預設,卻忽略了課堂生成。而課堂生成才是一堂課中最閃亮之處呀!課堂上,預設雖然重要,但是生成更不可缺少,只是我很多時候,往往不敢去抓住生成的東西,或者說是沒有能力去在瞬間捕捉生成的契機。《出塞》這堂課,讓我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所以提高自我文學修養是我需要努力的一個方向。

  出塞王昌齡教學反思2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古詩,不能限於對古詩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詩句意思的疏通,更應引導學生在歷史文化的背景下對古詩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

  《出塞》的教學,我力求將其放在一個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引導學生加以解讀,幫助學生較為全面地理解詩歌的內在感情。以前兩句詩的教學為例,我引導學生從徵人和親人兩個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如引導學生從徵人角度感悟時,在學生初讀理解詩句的字面意思後,我引導學生感悟:徵人在邊關的生活可能是怎樣的?假如你是徵人,面對這樣的生活,你會作何感嘆、作何感想?另外還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鳴點。

  古詩所表現的生活離學生的生活太遠,學生較難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為了幫助理解詩歌,《出塞》教學中,我抓住“人人思家”這一情感的共通之處,從李白思鄉到自己思鄉的感覺,進而理解“有家不能回”“無家可歸”“永遠永遠不能回家”的感覺,最後過渡到“千百萬人盼回家”上,引導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在感情。

  出塞王昌齡教學反思3

  《出塞》一詩出現在湘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十一冊的第二單元。因為在大課間朗誦過這首詩,所以孩子們對它都很“熟”。雖然如此,要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其詩意、品味其作為“唐人絕句壓卷之作”的妙處,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在教學中注意到了這麼幾點:

  首先,本詩描寫的歷史年代背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距離遙遠。

  感其境,才能激其情。因此本節課中,我注重透過幻燈片展示、音樂渲染、語言描述等方式創設情境,啟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詩歌,繼而“情動辭發”與詩人對話,與文字對話。比如,在感受邊塞的印象時,教師播放“冷月照邊關”的淒涼畫面,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學生帶入到徵人痛苦、無奈的情感世界,令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融情想象的`基礎上,配以教師的入情解說,激情誦讀,詩句在學生的頭腦中生成為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悲壯的情景,學生自然入情入境,讀出了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蘊。學生的語言大門被情感推開了,他們暢所欲言,和詩人的情感、詩句的情感融為一體,既加深了對詩歌感情的領悟,又培養了表達能力。

  本詩意境雄渾蒼涼,發千古感慨,如何讓學生感悟並走進詩歌的呢?我在教學中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解讀感悟詩歌的前兩句。教師引導學生去勾畫“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的精妙之處。學生透過自讀自悟,體味出描寫的景物雖然普通,但包蘊的情感卻不簡單——時間漫長,戰爭無休無止。再如,教學第二句詩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字眼感悟,力求做到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促讀。如在學生研讀詩句後,我引導學生談感悟:學生有的體會到強調“長征”,從家鄉到邊關路途遙遙;有的體會到要突出“人”,將士們都沒有回來;有的則體會到要突出“未還”,因為這是世世代代人們的共同悲劇。教師再指導朗讀這兩句詩,這樣,學生對這兩句詩的體會就更深入了一個層次。

  其次,採用以詩解詩的方式,促進感悟。

  教學古詩,不能限於對古詩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詩句意思的疏通,更應引導學生在歷史文化的背景下對古詩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這首詩高度凝練,再加上學生年紀小,這方面的歷史知識、文學積澱缺乏,學生理解徵人的困苦生活、邊塞的艱苦荒涼以及戰爭的慘烈有較大困難。為了突破難點,我力求將其放在一個廣闊的歷史文化背景中引導學生解讀,幫助學生較為全面地理解詩歌的內在感情。本課教學我做了大膽嘗試,補充多首相關主題的詩助讀,透過對補充詩歌的理解實現對這首詩的理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學本詩之前,教師出示了四首“戰爭”主題系列詩歌(均已在此前的晨誦中朗讀、背誦):《國殤》、《詩經*秦風*無衣》、《漢樂府*戰城南》、《漢樂府*十五從軍徵》。學生透過這幾首詩的補充學習增加對戰爭殘酷性的瞭解,認識戰爭的艱苦以及慘烈,感受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中所包蘊的巨大歷史悲愴、無限深沉嘆息。再如,為了幫學生體會到詩人心中的渴望,將士們心中的期盼,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心願,補充了唐朝詩人盧倫的《塞下曲》,認識到只有像李廣那樣的飛將軍鎮守邊關,胡亂才會平息,邊塞才會安定。這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呼喊才那麼震撼人心,對詩歌的蒼涼意境學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領略。

  同時,對“互文”和“用典”這一知識難點的處理比較巧妙,運用舉例的方式,讓學生感悟中國古詩文中這兩種特殊的寫作技巧。

  但本課的教學也有亟須改進的地方。例如本節課雖然注意了朗讀的指導,但在引導學生拓展想象和口語表達方面不夠深入。同時,由於容量大,補充的詩歌比較多,有“走馬觀花”、“喧賓奪主”之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