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教學反思(精選7篇)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精選7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題西林壁》教學反思(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1

  《題西林壁》是統編版四年級第三單元第九課《古詩三首》中的其中一首,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緻的觀察”。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順承了三年級的“留心生活,細緻觀察事物”,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細緻觀察。

  教學中,我將重點放在理解詩句意思,並能懂得“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思想。我從三年級所學的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一詩進入學習本首古詩,透過解題——誦讀——理解——感悟等環節步步深入。尤其是在學習“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時,我沿用上一單元策略提問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為什麼同一座山會看到不同的景象?”這時為了使學生更加明瞭,我選用一個六面體,分別找不同位置的學生說說各自看到了什麼顏色,當學生髮現每人看到的顏色都不同是因為坐的位置不同後,很容易就明白了詩人因為身處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自然不同。之後在教學“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時,因為這兩句中採用了因果倒裝的寫作手法,並含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我又用“盲人摸象”這個小故事引導他們理解詩意:因為詩人身處廬山之中,視野受到限制,所以看不到廬山的全部景象。繼而馬上提問:你認為怎樣才能識得廬山真面目?有的學生說從高處看,有的學生說從遠處看,有的學生說把所有看到的景象合併在一起,從他們的回答中看出學生已明白一定道理。這時候我出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並舉例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想一想平時遇到的這樣的情況,有一個學生回答他在下棋時,因為旁觀者縱觀整個棋局,最後幫他下贏了這盤棋;還有學生回答兩個同學鬧矛盾了,她在旁邊看清了整件事情的經過。這些事例都能很好的說明這個道理。同時也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難點。之後,為了當堂消化所學古詩,我設計了背誦、默寫環節,達到會讀會背會寫的教學目標。課後也認真閱讀了各位老師的教學建議,果然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中史老師、劉老師、梅老師、喻老師還有廖校長給出的建議,讓我看到了本課教學的不足,也為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2

  《題西林壁》是宋代蘇軾所寫的一首記遊詩,古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寫理,旨在告訴學生要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在教學中,我的教學思路設計如下:複習背誦匯入——揭題解題——知作者——吟古詩,理解詩意——體會詩境————拓展——背古詩。雖然教學過程應該說比較清晰了,但我個人認為古詩詞的教學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個難點,以為學生對於古詩的朗讀、背誦會很困難,沒想到大多數的學生都能熟練的朗讀古詩,甚至能流利地背誦全詩。看到學生們這麼高昂的學習情緒,我也更有信心了。

  首先學習的蘇軾的《題西林壁》。教學《題西林壁》這首詩時,我想讓學生一起朗讀這首詩,然後讓學生藉助有關資料和書上的註釋,自己去讀去理解詩所表達的意思。最後讓學生以詩人的身份再去欣賞廬山的山峰,站在詩人的角度,把自己當作詩人,走進廬山去感受那裡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詩人當年在廬山寫下這首詩時的情景。這樣,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再來感悟詩中所蘊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採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字面上的意思,讓他們明白詩人會寫下“為什麼看不清廬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來是自己處在廬山的群山之中”。這個問題丟擲之後,我讓學生們模擬表演試試看,自己坐在教室裡,是否能看到整個教室的面貌,這樣學生有了親身體驗,當然學生有了親身體驗也就明白了世人所寫的意思。這時我用幻燈片出示了作者在不同角度觀看廬山時的景象,生動的畫面更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使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

  但是也存在些不足:

  1教學古詩重在誦讀和積累。要讓朗讀真正走進課堂,引導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反覆誦讀,如小組讀、自由讀、比賽讀、全班讀等方法,讀出詩句

  的語言美、音韻美、韻律美,從而增強語感,以讀促悟,感悟詩句所蘊含的情感,達到積累語言的效果。

  2課上我的語言激情不夠,沒有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好的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有些死板。相反,如果我的語言能激情四射,收放自如的話,就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學生也會跟隨你語言的抑揚頓挫,綻放學習的熱情,主動地學習,這樣學習效果就會更好。

  3由於學生感悟很多,所以預設的拓展理趣詩的內容沒有出示;雖然力求關注每位學生,設計了多樣化評價、解說式評價、引導性評價等評價方式,但真正到了課堂上,還是覺得不盡完美。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3

  在教學過程中,我感覺有許多環節沒有把握好:

  一、如何帶領學生品味字句,領會意境,獲得美感?

  推敲重點字詞,這是古詩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何用古詩獨特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詩中,去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燦爛與輝煌?如何引導學生領悟形象美、哲理美、情感美?這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實踐、總結。這節課我感覺教學中對於“嶺”和“峰”的理解雖然運用了圖片,但是仍然不透徹。我只是讓學生用一個詞語來感受峰和嶺的不同,這時如果能引入毛澤東的“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句,或其它詩句,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峰的高、險,課堂的詩味會更濃些。

  二、教學機智欠缺

  欣賞完廬山的風光片後,我讓學生談廬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我有些誤導:用一個字來概括。其實我想說: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我沒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再如作者僅僅在說廬山嗎?一個學生沒有按我的思路去說,而是介紹作者的背景資料,我應該鼓勵學生說下去,而不是一味地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答案打斷學生的回答。

  三、為了讓學生明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我設計了看“地球”環節,把本來不復雜的問題更復雜化了,王老師的建議很好:可以讓學生觀察一個生活中的物品,如蘋果、橘子等,學生的直觀感受更真切,化難為易。

  我從老師們的辯課中發現自己教學中的許多不足,這次參加中心組的活動,我受益匪淺。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4

  第一次做大型的語文公開課,收穫很大。從理順思路到各個環節的預設,一遍遍修改加工,這種歷練確實使我受益匪淺。

  我這些年缺少了紮紮實實的教學實踐,猛然間抬頭,多少人都已經遠遠走到了前面,心中就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的感觸,所幸心還不老、熱情仍在,只要踏實肯幹、用心琢磨,就會有“萬木春”的希望。

  一直都認為學習古詩對於學生來說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讓學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領略作者當時的心情,從朗讀入手去感悟詩句所表達的意思,那也許學習古詩就不是那麼乏味了,讀起來也更有味道。

  在《題西林壁》一詩的教學中,我首先請大家觀賞廬山的圖片,請學生談談感受。在出示課題,初步瞭解作者觀賞廬山之後的感受,並釋題。我認為較成功的方面有:

  1、精心設計的課件有使用價值。

  2、整堂課用“賞美景、品名詩”這條線串起來,這樣活而不散。

  3、個性化朗讀和多元化感悟,使得學生更能品出“詩中有畫、詩中有歌、詩中有理”的韻味,實現了學習目標。

  當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哲理時處理不恰當,當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時,過於心急,導致言不達意,誤導了學生,使學生更加迷茫,最後只有牽強地引到主題上,學生也沒有完全弄懂,這是這節課最大的敗筆。其實在學生答不上來時,可以讓他們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強調“橫側遠近高低”,學生就會有所感悟。在讀中思考、感悟,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與老師們探討教案的時候,有兩種看法,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地方:在初讀古詩時到底用不用初步理解古詩。我覺得如果學生在初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更能感受到古詩的意境美和哲理美。但這樣處理又認為太老套,哎!

  雖然準備這節課讓我覺得很累;雖然這節課花費了我不少的精力;雖然這節課上得不近人意,但我任然感到很欣慰,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5

  教學《題西林壁》,這首詩詩句意思淺顯,學生看看註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學本詩時,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採用討論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含義,使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區域性現象所迷惑。”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討論,比如對一個同學,我們應該怎樣看?只看到他的缺點呢,還是隻看到他的優點呢?還可以舉出其他事例,告訴同學們今後應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我還用採訪的方式讓學生進行交流,讓一個學生扮演蘇軾,其他的人採訪他,問他為什麼要寫這首詩,也可以互相採訪,內容是大家學習了這首詩後有什麼感想和收穫。

  透過這樣的學習,從而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體會詩中的情和理,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開拓學生視野,讓他們感受祖國風光的壯美,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而且懂得了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人和事。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本首古詩的教學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一個平等的參與者,體現在: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學定教,邊學邊質疑,以學生問題為主線組織教學,引導領悟道理。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6

  教學《題西林壁》這首詩時,我先讓學生藉助有關資料和書上的註釋,自己去讀去理解詩所表達的意思。然後讓學生以詩人的身份再去欣賞廬山的山峰,站在詩人的角度,把自己當作詩人,走進廬山去感受那裡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詩人當年在廬山寫下這首詩時的情景。這樣,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再來感悟詩中所蘊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採用小組討論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探討這首詩的字面上的意思,讓他們明白詩人會寫下“為什麼看不清廬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來是自己處在廬山的群山之中”。我讓學生模擬表演試試看,把自己身藏在學校的樹林中,看能否看清整個校園的面貌。這樣學生有了親身的體驗,當然就明白了詩人所寫的意思。最後我引導學生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內在含義。告訴學生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區域性現象所迷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然後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討論,比如評價一個同學,我們應該怎樣評價?是隻看到他的缺點呢,還是隻看到他的優點呢?還有生活中我們常常是自己犯了錯誤還不知道錯在哪裡而是等到老師或者同學點穿以後在猛然醒悟。告訴同學們今後應如何從不同角度看問題。

  透過這樣的方式教學,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學生自學體會了詩中的意思,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讓學生一詩人的身份去體驗,切身感受和再現到詩人寫詩的情景,也開拓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感受祖國風光的壯美,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同時也懂得了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人和事。

  我認為在教學古詩時,讓學生一詩人的身份去讀去感悟,效果較好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7

  現在的課堂要求教師充分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整個課堂就是學生、教師、文字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除此之外,課堂上應“讀”字為主,以“讀”代講,以“讀”促講,尤其是古詩教學,只有讓學生在吟誦中走進古人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地掌握文字。

  現在回想起自己的對古詩文的教學,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處。下面以我前段時間剛教學過的《題西林壁》為例談一談:

  成功之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上課,我先出示廬山的圖片、影片資料,讓學生在一開始就喜歡上廬山,再對蘇軾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後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北宋大蘇軾寫的一首有關廬山的詩。”這樣,學生就急切地想知道大詩人筆下的廬山又會是什麼樣的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自由吟誦,走進文字

  教學中,我一般採用“讀”、“誦”、“吟”的方法。在《題西林壁》的教學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認真地讀詩,要求做到通順、流利,能認真、正確地讀下來。然後,在學生慢慢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吟誦詩歌,在反覆地吟誦中走進文字。

  三、自主理解,體驗情感

  學生熟讀後,讓學生先自己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要想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詩句裡字詞的意思就應理解,把字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詩句的意思。具體的方法有三:

  1、藉助註釋

  2、查閱字典、詞典

  3、聯絡整首詩

  然後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最後教師對學生不理解的共性問題和重點內容進行講解。這樣做是讓學生真正地自己動腦,避免了老師泛泛地講,學生暈暈地聽,讓學生在自主理解地基礎上,真正體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這首詩本來意思淺顯易懂,學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詩句的意思。

  四、聯絡實際,突破難點

  這節課的難點在於學生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蘊含的含義。因為我們的教室在二樓,課堂上我讓學生走出教室,觀察整個學校,學生反饋回來的資訊是一樓的景色根本看不到,學生操場的景色也看不全等。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這句詩所要告訴我們的是“當局者謎,旁觀者清”的道理。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吟誦古詩,此時學生吟起詩來有滋有味。

  不足之處:

  教學過程中,有些環節有待完善。如:

  一、課堂上對學生信任不足。這首詩很簡單,學生大多能自主理解,但我總怕學生理解地不好、不到位。因此在課堂上有時想急切地把答案告訴學生,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權。

  二、拓展延伸地不夠好。對於廬山的介紹、作者的介紹不夠到位。聯絡實際太少,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

  總之,這節課我認為有優點有不足,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完善,希望能真正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