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1

  “生活處處是學問,處處是知識”《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這篇課文運用詩歌的形式,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展示了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不同方法。全詩共五節。第一節提出問題:植物靠什麼辦法傳播種子;第二、三、四節分別講了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第五節講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獲得許多知識。文章寫得生動有趣,語言生動活潑,符合兒童的閱讀興趣,易於學生理解。

  本課訓練學生讀懂句子,把句子連起來了解節的內容。主要是培養學生理解、概括、默讀、朗讀和收集使用資訊的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我們班的學生居住在城市,雖然對植物不陌生,但對本課中的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農村經常見的植物並不認識,他們傳播種子的方式就更是難點了。

  所以教學前,我先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讓他們和爸爸媽媽一起走進大自然去接觸各種植物,採集蒲公英的種子和枝葉,蒼耳的種子和枝葉,並加以瞭解,激發學生了解植物知識、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

  上課時,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現,先用孩子們帶來的實物展示,再如:蒲公英傳播種子用錄象展現過程,讓學生知道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傳播種子是透過投影演示的,或放在我的頭髮上和孩子們的頭髮上、衣服上試試傳播方法;豌豆傳播種子是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理解句子,然後同桌交換意見,再利用錄影,直觀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豌豆蹦跳著離開媽媽,就是靠彈力傳播種子。

  再拓展生活中傳播種子的石榴、黃豆等等很多植物,讓孩子們盡情地多說知道的其他植物種子傳播的方法。孩子們說的熱火朝天,積極認真。

  所以最後透過學習,讓孩子們知道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多種多樣,千奇百怪。我們以後都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生活處處是學問,處處是知識”的道理。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2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語文學習方式。

  二、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為了幫助理解本課的重難點,針對本課圖文結合的安排,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這幾位植物媽媽是靠什麼傳播種子的,並自由說說喜歡哪位植物媽媽的辦法。在學習課文時,我重點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了蒲公英媽媽的這一段,由句式填空(蒲公英媽媽為孩子準備,孩子離開媽媽)、理解“降落傘紛紛”等詞,掌握“只要……就”句式,一直到全體總動員一起表演。一環扣一環的設計,為第3、4小節的學生自學作好鋪墊。這樣一來,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並讓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統一發展。

  三、拓展延伸,豐富課堂

  教材並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生活才是學生學習的大課堂。我根據孩子熟悉植物的實際,課前佈置預習,讓學生了解植物種子傳播的'一些辦法。然後回到課堂,以教材為依託,將生活實際和課本知識有機地結合。在教學時,我把課堂教給學生各自介紹瞭解的一些植物知識,從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另外,在拓展運用時我還模仿課文自己編了一首小詩,讓學生細細品味: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大自然中無窮的奧秘。

  不過,教學永遠是門遺憾的藝術,在自己精心準備了以後,還有許多不足之處:

  1、雖然課堂表演的環節甚是熱鬧,可是在創設情境中,自己也沒有深思熟慮過,讓孩子根據表演的自然而坐下,而不是老師強制性地下令坐下。

  2、由於上課內容安排緊湊,但有些環節還未來得及細緻化,缺少評價的環節。

  3、在“我會說我會演”階段中,學生的表現欲不是很強,沒有做到真正的“演”。

  4、無論是讀書還是討論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這樣學習才會有成效。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3

  今天學完了《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在課文中我知道了蒲公英靠風來傳播種子;蒼耳靠小動物來傳播種子;豌豆是成熟了以後經過太陽照射豆莢炸開傳播種子。植物媽媽可真有辦法呀!可是還有別的辦法嗎?

  帶著這個疑問,回到家和媽媽一起共同查找了資料。還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知道了植物大概有這幾種傳播種子的方法:

  一、風婆婆來幫忙。除了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以外,還有柳樹、榆樹、楊樹等也靠風來傳播種子,我們春天看到的滿天飛舞的白毛毛就是柳樹的種子。

  二、隨著大海漂流走。在海邊生長的椰子樹,椰子成熟時落在海邊,隨著大海漂流到別的島嶼,在那裡紮根生長。就完成了種子的傳播。據統計,全世界光是靠海流傳播種子的植物就有100多種呢!

  三、人有時也會幫助植物傳播種子。比如:我們吃水果時,把果核扔掉,裡面的種子遇到適宜的條件,就會萌發生長為果樹,如蘋果、梨、西瓜等。

  四、動物也會來幫忙。動物的身上和鳥的糞便中,也都經常帶著各種各樣植物的種子。隨著它們的頻繁遷徙,自然就把種子帶到了其他地方,如葡萄種子等。

  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像豌豆一樣果實成熟後,經過太陽照射,果實開裂後種子迸出,它的種子被送到四面八方,從而就完成了傳播。如大豆、鳳仙花等。

  植物沒有腳,可世界上到處都有植物的蹤跡,它們好像能“無腳走遍天下”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植物媽媽有辦法》呀!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4

  《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從題目到內容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語言朗朗上口,學生百讀不厭。本課要求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而會背課文。同時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瞭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學生是語文學習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在進行本課教學時,創設了師生合作互動,生生之間互助互學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在師生合作互動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例如:我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環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然後小組輪流讀,能讀流利的由小組長為他打“五角星”。沒有達到要求的,再把課文多讀幾遍。學生的興趣很高,並且讓同伴互相教育,效果較好。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因而我設計了以知道朗讀為主線。讀中感受,讀中理解,讀中欣賞,並且把多元評價貫穿於讀的全過程,促進了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但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活躍,我的現場調控經驗較缺乏,造成教師的指導作用不明顯。有待於今後提高。

  《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反思5

  9月8日,開學第六個工作日,上到了《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的第二課時。作為家常課,沒有特別精心的設計,但是我上完這節課,整個人感覺特別爽!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鑑於第一課時已經進行了生字詞的教學,並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所以第二課時我主要抓關鍵詞理解擬人句,體會關鍵詞的妙處,以及理解感悟重點詞語隱含的秘密。課的開始,讓學生溫習了第一課時學習的詞語,達到鞏固的作用。接著讓學生朗讀第二小節詩歌,重點走進第一句話,設疑:老師劃出了兩個詞“準備、送給”,一般情況下誰才說“準備”、說“送給”?生回答“人”。我接著引導:沒錯,一般情況下人才說準備東西,才說送東西,那麼這裡就是把植物媽媽當成人來寫,這樣的句子就叫“擬人句”。

  讓學生重讀“準備、送給”,以及第一句詩後,引入本小節第二句詩歌的學習,進一步理解擬人句。我是直接問,這一句詩是什麼句?生非常快地回答是擬人句,我追問,你是從哪寫關鍵詞語中知道它是一個擬人句?於是,學生便找出了“孩子們、出發”。一開始我自己沒有劃“孩子們”的,但是學生們找出了這個詞,認為人會更常用“孩子們”這種說法,我細細一想,確實也是。透過抓關鍵詞,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擬人句。這是本課設計的一個重點,這一環節完實現了預期目標。

  學習了擬人句,我還就“乘著風紛紛出發”進行了小小拓展,讓學生猜想蒲公英媽媽的孩子們會去哪裡?目的是引入成語“四海為家”的學習。雖說“四海為家”出現在第一小節,但是我認為在第一小節講解此詞不合適,學生沒辦法直觀理解,教師還得費精力去尋找材料幫助學生理解,得不償失。放在“乘著風紛紛出發”這裡則不然,透過學生的猜想,就可以知道這些“孩子們”有可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停留定居,很自然就能理解“四海為家”的意思。

  第三小節第一句詩抓“穿上”再次理解擬人句。同時讓學生找第二句詩的動詞,動詞的理解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需要在課堂上滲透。

  第四小節把豌豆媽媽和其他媽媽做對比,誰最厲害。讓學生抓住“更”這個關鍵詞。這一個小節,我重點抓“蹦著跳著”,簡單複習ABAC結構的詞語,重點透過詞語理解“孩子們”的心情。

  這一節課設計的知識點不算多,也不算難,我就是希望學生學會抓關鍵詞去理解擬人句,理解人物情感,理解句子的意思。一課一得,家常課,我是這麼上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