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古詩《惠崇春江晚景》教學反思

三年級古詩《惠崇春江晚景》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古詩《惠崇春江晚景》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古詩《惠崇春江晚景》教學反思1

  講完《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時,我有以下兩點反思。

  首先是正講課時,有個學生提問:“老師,為什麼不說春江水暖魚先知,怎麼說鴨先知呢?”我當時一怔,有點措手不及,不過表揚了她之後,解釋道:魚在深水中,水裡的溫度變化不大,魚不太敏感,所以,還是鴨先知。如果在表揚這位提問的同學時,也提出:對啊,同學們想想春江水暖,到底是魚先知還是鴨先知呢,詩人蘇東坡為什麼要這樣寫呢,這樣一來就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從一時一地一節課引入了廣闊的生活時空及網路天地,從而實現綜合性學習。學生探索的意識與質疑精神也會倍加鼓勵,且在年長日久間獲得超升。可見只有開闊視野,才會讓師生都生成新的發現,生成新的行動。

  其次,《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意境幽遠,它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記憶裡,久久不能忘懷。全詩用白描手法簡潔的寫出了最富有特徵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風,如臨其境。因此我從感性知識入手,透過讀,以讀解義、以讀悟情。結合註釋理解了“三兩枝”、“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的意思。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巧妙點撥,橫向遷移,最終化解難點。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體會了詩的情感,進入了詩的意境。在課堂上,學生們各抒己見,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由此,我想到每堂課只要精心設計,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就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年級古詩《惠崇春江晚景》教學反思2

  對古詩的教學,我們必須遵循教學規律,在把握古詩特點的基礎上,有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並使古詩教學達到生活化,努力地構建高效課堂。

  在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的教學上,我依據語文教學的基本思想,結合這首題畫詩的基本特點,採取了自讀自悟,以讀促學的基本理念。首先讓學生把古詩讀正確、流利、有感情,然後再讀古詩,讀懂詩意,瞭解蘇軾是如何描繪《春江晚景》這幅圖上的內容。在充分解讀古詩後,讓學生能瞭解題畫詩的特點,從而在學習中讓學生能讀會背會說。切實使學生的學習做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其次,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古詩教學的大語文觀,在充分地解讀文字、解讀學生的基礎上,要讓教學生活化,學生的學習自主化,教師的指導系統化。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分解為三個階段目標,力爭實現“三維目標”。在每一個階段目標的實現下讓學生能透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讀書、表達、分析、理解能力,掌握課堂內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透過對詩的感情與深入探討激發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最後,在教學策略上,我透過學生對課外知識的瞭解與積累,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透過學生對古詩的賞析、品讀、感悟,進一步培養語感,能感受到語言文字的豐富多彩,魅力四射,讓師生在課堂活動中,與詩人達成共鳴。從而激發學生樂於表達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我認為不論是古詩的教學,還是課文的教學,都離不開學生的參與,都離不開學生的體驗,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那麼才能做到教就是為了不教,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