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反思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瞭解生態系統及細菌和真菌知識的基礎之上,而進行的一節生物教學活動。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教師提出“如果自然界中沒有細菌和真菌將會是什麼狀況?”等問題,讓學生帶著饒有興趣的問題去思考、探討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實踐著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然後讓學生舉出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邊的細菌和真菌使人和動物患病的例子。使學生明白細菌和真菌對人類和動植物有害的一面,並積極探討如何防治這些疾病。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在“細菌和真菌與動植物共生”的教學中,更注重讓學生藉助實物、圖片及文字介紹,在教師的引導下,分組探討根瘤等共生現象的形成機理及意義,並進一步討論了發生在動物和人體內的共生現象及其作用。在此基礎之上,透過課後材料“以菌治蟲”,讓學生知道細菌和真菌還有有利的一面。使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
在“評價實驗方案”的技能訓練中,特別注重學生對實驗設計的科學性進行反思,這是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對三個實驗方案的評價、分析,明白了各個實驗方案可行或不完善的理由,更有利於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學反思2
這節課有幾個地方我覺得處理得比較好:
1、講到菌類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迴圈時,我把課本的示意圖轉化為表格,
學生一目瞭然,更利於理解和記憶。
2、講菌類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的時候,先佈置學生課前查閱相關的內容,
課上交流,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學生可以拓展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3、講共生的時候,學生會舉很多課外的例子,學習氣氛一下被激發,透過這些例子,學生能更加理解共生的意義。
不足之處:
課前佈置查閱資料的任務,只有一小部分能自覺完成,大部分同學還是沒有重視。雖然已經用了加分的股利措施,但還是無法激發大多數同學的主動性。這個與生物學科的地位有一定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