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1

  一、本課的成功之處:

  本課在小欖鎮課堂教學競賽中獲一等獎,是我校全體地理教師精心設計的課程精品,本課的亮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善於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本課開始先複習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然後順勢匯入新課“海陸輪廓是怎樣形成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是固定不變的嗎?”,既鞏固了上節課的知識,又較好地創設了教學情境,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在學習“大陸漂移”時,用動畫演示“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的拼合效果,也較好地創設了教學情景。

  2、充分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這節課內容比較抽象,學生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教學中注意用一些形象生動的例子和動畫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講述“滄海桑田”時採用了例項分析法,利用“喜馬拉雅山岩層中發現海洋生物化石”、“我國東海海底發現古河流遺蹟”等例項分析海陸變遷的原因。講授“板塊張裂運動”和“碰撞擠壓運動”時採用動畫演示,使學生清晰地看到“裂谷”和“海洋”的生成過程,以及“海洋消亡”和“山脈隆起”的過程,十分形象也容易記憶,不但輕易突破難點,學生也樂於接受。

  3、教學設計側重科學觀念、科學興趣和科學方法的培養,具有較強的探究性。

  考慮到初一學生心智還比較幼稚,好奇心強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採用推測探究法設計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透過“喜馬拉雅山發現古代海洋生物化石”等例項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海陸是變遷的。然後用動畫演示“非洲大陸”和“南美洲大陸”的拼合效果,引出“魏格納與大陸漂移假說”的故事,使學生從更深層次上認識海陸變遷。最後透過“大陸為什麼為漂移?”自然地引出 “板塊學說”,在介紹了學說內容後,重點放讓學生運用板塊學說的觀點解釋地理現象。特別是透過對汶川地震的原因分析,以及對“地震前兆”和“地震時應採取的措施”等拓展性知識的學習,培養了學生分析事物的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地理是非常有用的,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4、教學過程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

  在整個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為指導思想,在對教材處理中,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並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注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二、本課不足之處:

  1、由於本節課內容較為抽象,教學中補充了一些拓展性知識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加大了教學容量,使時間顯得略緊。在試教過程中有個別班不能完成最後的知識競賽,顯得美中不足。

  2、還有一些細節的地方注意不夠,例如,沒有引導學生觀察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半島位於“印度洋板塊”,學生往往以為它們位於“亞歐板塊”。

  《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2

  這節課內容雖不作重點考察,但卻比較抽象,以初一學生的認知特點來說,要想全部理解和接受是比較難的,如何用最直觀的教學使學生理解對我來說是需要重點把握的。

  在課堂匯入的環節,我透過成語故事的FLASH動畫來引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挑起了他們的好奇心,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了較好的心理基礎。

  在教學中我儘量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來,通過幾個活動設計,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而課程內容也和日常生活相聯絡,引入四川5,12地震等資訊,讓學生能夠從中發現板塊運動與火山地震活動的關係。使他們覺得地理是一門有用的學科,可以以此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這個部分專有名詞很多,學生在理解和運用的過程中有難度,我在設計教學思路的時候雖已想到,但還是估計不足,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尤其是學生討論回答板塊運動和地形的關係,如果換成學習卷的形式可能會更好。對板塊構造地圖的利用還應該更充分,比如可以查詢中國在哪個板塊之內。

  從這節課來看,我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希望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注意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3

  上完了《海陸的變遷》這節課,收益良多,感觸也很多。因此寫個教學反思,總結一下這一課內容的成功之處及不足之處。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設疑導課,激發學生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本課以電影《2012》作為匯入,立刻點燃了學生的興趣,很自然進入了學習狀態。影片裡面青藏高原被海水淹沒,很好的匯入了本節課要講的第一個話題:海陸會不會變遷。為什麼海陸會變遷?學生帶著問題進入本節課的課堂。

  (2)創設了探索情景,引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過程意識。

  問題意識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創造的起點。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會有發展。學習過程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吸收教材和教師給出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由學生親自參與的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本課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導致海陸變遷的原因;假如你是魏格納,你怎麼證明大陸會漂移等等。透過小組討論探究,得出答案。改變了以往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寫學生記的教學模式。

  (3)課堂我注重了活動教學。

  活動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課程區別於傳統課程的一大特色。本課活動題有:探討南美洲與非洲是同一塊大陸的證據;探討未來世界紅海、地中海會有什麼變化等。透過活動學生對本節的重點知識進一步加強,教師適時做出鼓勵性的評價,學習更有動力。

  不足之處:

  1、學生在平時課堂探究的機會不多,動腦動手能力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透過一段時間的活動探究訓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會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讓他們會學習,從而達到愛學習的目的。

  2、提問學生的面還是有限,應使課堂上的學習真正地面向所有的同學,真正實現每一位學生都有收穫、有興趣、有動力。由於本課內容比較抽象,板塊的運動日常生活中很少直觀上的接觸,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很難一時消化,課後還應當多加練習加以鞏固。

  《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4

  《海陸的變遷》是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生從靜態角度認識海陸分佈的基礎上,使學生又從動態方面瞭解地球表面的海陸格局也是不斷變化的,透過學習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和科學精神,初步形成世界海陸不斷變化的科學觀念。因此,本課的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匯入新課:讓學生講述“滄海桑田”成語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 講授新課:圍繞“設定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一主題,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透過圖片的展示、問題的設疑,為學生設定了不同的問題情境,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區域性到整體,透過設疑讓學生思考等形式,逐步使學生對海陸變遷的原因、大陸漂移學說、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觀點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本節課最大的優點:

  1、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思考等方式充分調動併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維積極性,引導學生初步養成運用基本原理綜合評價地理事物的能力。

  2、教學思路清晰,知識點聯絡緊密,充分利用地圖,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從地圖中自己學習知識,發現問題。抓住海陸變遷的突出特點,用解疑的方式,把自然地理融入到特有現象中,讓學生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3、例舉海陸變遷的例項,縮短了抽象的內容與學生生活體驗之間的距離,降低了相應知識的難度。

  4、相關圖片的展示,使本課的難點得到較好的突破。

  本節課的不足:

  1、問題提出之後,給學生交流討論時間較少,教師包辦代替的太多。

  2、師生互動較少,學生回答問題的參與面不廣。

  3、語速太快。

  改進措施:

  1、進一步熟悉教材,拓展地理學科方面的知識,儘快掌握地理教學的教法。

  2、在小組合作學習上,還需不斷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

  3、教學過程中應設計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探究,激發學生思考。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5

  1、“滄海桑田”教學過程。

  讓我聯想到本地區以前出現的大量海洋生物貝殼,正好與網上找到的天津“塘沽發現2500歲的牡蠣礁群”圖片中的貝殼非常相似,匯入教學中一下子就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再透過提示指導學生觀察課本的三幅圖,讓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以前世界上的一些海洋變成了陸地,也有一些陸地變成了海洋,並且激發了進一步探索原因的興趣,教師再加與適當的啟發,下面的教學過程就能水到渠成。

  2、“從世界地圖上得到的啟示”教學過程。

  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提出質疑:僅靠輪廓線相似,能否證明兩大洲曾經連線在一起呢?然後設計了探索證據的活動:假如你是魏格納,你如何證明非洲和南美洲曾經連在一起?這樣就大大地激發起學生探索證據的的興趣。

  3、“板塊的運動”教學過程。

  這部分內容是本節重點,也包含了全章的突出難點,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板塊分佈圖,配合帶有動畫效果的醒目標誌,啟發學生突破讀圖的要點--板塊的運動方向,再用兩本書分別做板塊發生碰撞和張裂運動的演示實驗,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空間想像能力,有利於理解板塊運動的觀點,培養綜合分析能力和辯證思維。

  《海陸的變遷》教學反思6

  課後反思本節內容較少但比較抽象,涉及的時空尺度大,學生對具體的地理分佈知識掌握不多,增強教學內容的直觀形式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有效手段,對所學知識的及時應用能夠較好地理解所學內容。學生已經學習了大洲大洋的知識,對他們的分佈有了一定的瞭解,可以為板塊的分佈起到良好的知識鋪墊,因此,我減少教師講述,增加學生活動,透過分析案例,結合課件,提供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地理學習方式,令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

  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單一刺激有助記憶,多種感官協同作用對記憶的幫助更大。在教學過程中,透過小組活動、讀圖、拼圖、分析、想象等多種活動形式和多種教學手段,把學生的頭、手、口、眼、耳動員起來,讓學生多想、多做、多說、多看。透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互相激勵、互幫互學、互為師生,實現有效學習。

  新課程的一個理念就是學習對生活有用、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讓學生拼圖等操作可能會遇到一系列的實際問題,但這恰巧會促進學生思考、探索,在不斷失敗中求得成功。同時,在上課過程中,力求讓自己去組織、引導、啟發和激勵學生,成為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自終處於主體地位,並體會到學習過程的快樂,最大限度的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動手能力、學習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在學生案例分析過程中如何準確地找到問題的關鍵,如何對活動時間的適時控制,如何保證課堂秩序活而不亂,拼圖時其他學生的活動怎樣安排更合理,小組內部的合作互助學習如何才能更充分有效,如何針對不同班級學情進行適度調節等都是令我疑惑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還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逐步摸索、完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