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1

  “同學們,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紅軍開始了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今天我們學的這個故事就是——”正當我伴著深沉的音樂邊向學生娓娓動聽地講述故事,邊板書課題:彭德懷和大黑騾子,一位學生突然站起來說:“崔老師,您把課題寫錯了。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而您把‘他的’兩字漏掉了!”教室一陣譁然,許多學生也都“是呀”、“對呀”地附和著。

  我仔細一看,真的!由於我一時疏忽,竟犯了一個教師不該犯的錯誤。面對評判他人的意識不斷增強的五年級學生,我是不露聲色地迅速添上漏掉的兩個字,還是維護師道尊嚴,自我辯白呢?我略一思索,突然靈機一動,真誠地對那位學生說:“我真佩服你的細心和勇氣!謝謝你給我指出錯誤,更要感謝你打開了我的思路。我的腦中突然冒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咱們不妨來討論一下:你們覺得添上這兩個字後,與先前的課題有什麼不同呢?”說著,我便用紅筆在“大黑騾子”前,鄭重其事地添上兩個大大的字——“他的”。

  短暫的沉默後,學生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加上這兩個字後,我覺得這頭大黑騾子不是別人的,而是彭德懷同志的。”

  “第一個題目講的是彭德懷與普通動物之間發生的事。而我從‘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這個題目中體會到彭德懷與大黑騾子之間的關係肯定非同一般,大黑騾子一定是他的心愛之物。”一學生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驚喜地說道。

  “發生在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之間的故事一定非常感人,我想馬上閱讀這篇文章!”

  “你們的審題能力真強!那好,現在就請你們帶著兩個問題去讀課文: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之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你們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出大黑騾子是彭德懷的心愛之物呢?”我順勢把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提前了。學生立即專注地閱讀起文字來……

  經過認真地閱讀、思考,我從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中體會到他們已被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之間的真摯情感深深地打動了。我又問道:“讀到這兒,你有問題要提嗎?”

  “既然彭德懷這麼愛大黑騾子,為什麼還要把它殺掉呢?”

  又是一番深入地閱讀……從學生髮自肺腑的表達中,我感覺彭總的精神已融進了他們的血脈之中!

  “學到這兒,你覺得這篇文章還可以定什麼題呢?”

  “《痛苦的抉擇》。”

  “《愛兵如子的彭德懷》。”

  “《大黑騾子,委屈你了!》。”

  “《別樣的愛》。”

  一個個絕妙的題目,從學生頭腦中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了!

  真沒想到,一次小小的疏忽,竟促使我從生命的高度重新審視我的課堂教學,審視我的學生,使新課堂呈現出了生機勃勃、精彩紛呈的喜人場面。真的,這次疏忽完全是我課前沒有預設到的,但由它生成出的許多新問題卻與我的預設不謀而合。我不禁想到一位特級教師曾說過的一句話:“好的課堂應是預設與生成相融的對話場。”在這裡,師生平等對話,生本自由“交談”,預設和生成並存。這堂課中,我充分利用這次小小的疏忽,引導學生一遍又一遍地閱讀文字,使他們在與同學、老師、文字的多次對話中,不斷迸發思維的火花,不斷生成許多有價值的新資訊、新問題,從而走進作者的心裡,走進彭總的心靈世界。此時,閱讀已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從課堂反饋來看,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全方位的滿足和發展,而我也與學生一樣,時常感到智慧的閃現,生命活力的湧動。

  我真的要好好感謝這次美麗的“疏忽”,感謝學生帶給我靈動的智慧,帶給我在師生交往過程中的成功體驗!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2

  今天,我在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中,我想到了這樣一種方法。《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經過我的默讀,我知道了它的大致意思在萬里長征中過草地時,前面的部隊餓了還可以挖一些野菜吃,而後面的部隊卻什麼也吃不著了,彭德懷為了革命的勝利,不惜忍痛割愛,把陪伴自己多年的大黑騾子連同其它牲口全部殺掉,解決當前困難,可自己說什麼也吃不下這麼一件事。

  在這篇文章裡基本都是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發生的內外言行,其中:彭德懷向著斜倒下去的大黑騾子,緩緩地摘下軍帽和彭德懷推開警衛員端來的一碗肉湯,發火道:“我吃不下,端開!”兩句更能體現出彭德懷是多麼愛大黑騾子,又是多麼捨不得大黑騾子呀!

  接著,我又放聲有感情地朗讀了一下這篇課文。讀了之後我發現,老警衛員像是一種“反派”人物,他極力勸說彭德懷不要殺黑騾子,因為它為革命立過功。我在課上曾經說過“欲揚先抑”是一種能更進一步體現文章中心思想的好方法。而彭德懷卻執意要殺大黑騾子。

  最後我用誦讀法又回顧一下這篇課文,不僅讓我對它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還讓我都差不多能背這篇課文呢!

  不僅是《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這種聯想三讀法已讓我受益無窮!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3

  今天,教研室安科長來我校視導,聽了我講的一節《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一課。雖然我經過了精心的準備,但是我還是覺得有很多的缺憾。

  本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引領學生走進彭德懷的內心世界,體會彭德懷為了戰士們,不得已槍殺了他的坐騎大黑騾子,但是他的內心是痛苦的,矛盾的,不捨的,然後進一步體會彭德懷愛大黑騾子,更愛戰士們,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懷著這樣一個美好的目的,我首先讓學生回顧: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在長征途中過草地的時候,由於斷糧,而槍殺他的坐騎大黑騾子的事)。然後引領學生走進文字:彭德懷幾次下令槍殺他的大黑騾子?戰士們的表現如何?請同學們劃出有關的語句,然後讀一讀,想一想,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給學生一定的讀和想的時間,我接著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彭德懷三次發火的情景,欲想揭開彭德懷發怒的面紗。

  在交流第一次下令槍殺大黑騾子時,我緊緊抓住“全部”、“命令”,讓學生體會彭德懷的果斷和能與戰士們同甘共苦。在交流第二次下令槍殺大黑騾子時,我緊緊抓住“不耐煩”,欲讓學生走進彭德懷的心裡,理解他的痛苦、矛盾、和不捨,在交流第三次下令槍殺大黑騾子時,我緊緊抓住“怒吼”,

  欲進一步理解他的痛苦和矛盾。十幾分鐘的指導朗讀,學生能模仿讀出彭德懷的語氣,但是學生還是不能走進彭德懷的內心,有幾個學生競說:彭德懷怒吼是因為他煩了。

  當講到戰士們身無禦寒衣,肚內飢。暈倒了爬起來,跟上去,走到宿營地的時候,我問:同學們,力量來自哪裡?問了幾個學生,都說來自於吃了大黑騾子的肉。幾乎沒有學生說出來自於彭德懷軍團長對戰士的關愛,戰士為有了這樣的好首長而激動,渾身充滿了力量。

  課講到這兒,我的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從始至終,我都充滿了***,並且盡力用語言的描述來感染學生,可學生表現出來的還是木然和不理解。我實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去年我也講過這一課,當時我感覺效果還是比較好。同樣的課,不同的學生,出現兩種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問題出在哪兒呢?

  到了第三節評課的時間,安科長一語道破其中的玄機,讓我茅塞頓開:點抓得太多,就會出現處處兼顧,處處難顧的局面。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我應該著重抓住一點,然後想辦法引領學生從彭德懷的動作、神態、心理方面去體會,從而走進彭德懷的心裡去,我想那樣效果會好得多。

  語文課確實也夠複雜,但能把語文課上得簡單也確實不易。這須要我們靜下心來,既要吃透教材,還得了解學生。

  教師要想“吃透”教材,就必須多讀教材,甚至做到背誦教材。在熟讀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從整體入手,加強前後知識點之間的溝通,用聯絡、發展的觀點來分析教材。內容為什麼這樣設計?教材為什麼這樣編排?結論為什麼這樣匯出?還要想一想: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的知識基礎是什麼?它對後續學習起到什麼作用等等。

  新課標中也強調:教學應以學生為本,讓不同的學生在課堂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教師在設計課堂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狀況。如果教師無論針對什麼基礎的學生,都使用相同的教案來上課,肯定是不行的。一個優秀的教師還能預設到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問題,然後針對出現的問題,運用教學技巧,迅速把學生拉上正規。

  語文教學,想說愛你不容易!今後還須多學習,多思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