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1

  一、議論的閱讀,重點是把握和學習作者說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說理的思維層次,學生在接受文字特徵的同時,要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對於作者嘗試成功了的那些說理方法,也要讓它們形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強調運用,強調聯絡自己的表達的實際。為此,教學應該從具體的感知課文入手,引導他們發現提綱性的語句,然後經過討論、分析,並對文章特點作精要的概括,使學生得到有用的經驗,讓他們學有所獲。

  二、議論文的教學,要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要學會化解抽象的和概括的判斷。做到這一點,要求我們注意時常地運用聯想和想象,只有如此,我們的議論文教學才會味嚼蠟,也只有這樣,才會激發學生學習這類文章的興趣,才能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才能使他們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在教學中,學習的方式方法至關重要。教師不能獨霸課堂,更不能包納學生的思想。要注重他們的個性,關注他們鮮活而新異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的多邊對話,突出學生的立體地位,演好教師自己的引導角色。這樣,學生即可在一種平等活潑的時空當中取得進步。

  四、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培養其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要力避空洞的訓誡,要在現實的情景之中,薰陶學生、感染學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才會得到洗心革面的提高。

  五、提倡有創意地解讀文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其創新能力。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2

  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說,議論文的閱讀,重點是把握和學習作者說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說理的思維層次,讓學生在接受文字特點的同時,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並形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強調學會運用,強調聯絡自己的學習實際。因此,教學中,我從具體的事例入手,讓學生感知課文,引導他們發現並抓住提綱性的語句,然後經過討論、分析,並對文章特點作精要的概括,使學生學有所獲。同時,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格物致知”的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對課文的處理過於傳統,放不開。教師在課堂上還是講的過多,教師的角色把握不夠準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課堂氣氛顯得有點沉悶。課後我想:在議論文教學中除了重點把握和學習作者說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說理的思維層次,讓學生在接受文字特點,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的同時,能否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學會解讀議論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斷,使議論文教學不至於味同嚼蠟,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能力。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做的很不好。現將本課教學設計附上,以供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教。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3

  之前,學生已學過講讀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已有一定的基礎。另外學習小組由分工,有合作,有記錄員,就不存在思考題太多使學生沒辦法一下子把五個問題合作完成這一問題,當然也要根據學生情況而定,如果學生缺乏合作探究的能力也可把合作探究中的問題分兩次完成。除了在合作探究時忘了讓點評小組進行點評這個環節不足外.另外一個就是張雪同學在接受採訪時說到“高才低能”這個有語病的詞時,李老師本想著在張雪同學說完之後給予糾正.可當時張雪同學被採訪時那種氣氛包圍著,滿臉的喜悅,因而她沒有及時糾正,事後想這是對的,這也是作為老師不可忽視的地方。

  今後,我們每一位教師要認真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行為,探究先進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和課堂結構.把課堂的主體地位和學習過程還給學生,真正體現課堂教學的價值和作用.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4

  一是對課堂環節掌握還不夠熟練。在開課前由於自己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備課上,但卻沒有系統的把整節課的內容連線在腦海裡多次回顧,熟記。導致在上課時有些環節的連線顯得很生疏,不夠自然;過渡也顯得生硬,銜接不夠緊湊。

  二是課堂語言還不夠精練。教師的課堂語言要走向精練,需要經過不斷地打磨。因為廢話只會降低語文教師的教學水準,只會告訴他人你內心世界的貧乏。本人的教學語言還有待繼續錘鍊,使之言簡意賅。

  三是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當碰到學生在課堂上不想回答問題或回答問題聲音很小時,如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課堂走向活躍與和諧,還需認真的思索,不斷完善課堂上的各個細節。

  語文課堂,一個永遠呼喚教師課堂魅力的舞臺。它最能展示一名教師的知識素養和精神風采了。語文教師應當身配利劍,以深刻獨到的`思想為質,以精彩暢達的語言為鋒,舞出世間最美的劍花。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5

  在語文教研組集體備九年級李老師課時,我瞭解到她即將要上九年級(3)班的課,而九年級(3)班學生大部分不愛回答問題,學習不夠主動,我與李老師商量後建議先讓學生下去積極蒐集作者丁肇中的資料,這樣既能給學生一個表現自我、展示自我的平臺,不至於在課上冷場,又能鍛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另外就是要引導學生要聯絡實際,反觀自我,培養學生的格物致知精神。起初她是這樣設計的:讓同學們說說自己在探索客觀事物過程中的有趣經歷,我覺得這樣不妥,因為學生本身就不愛回答問題,如果學生不舉手回答,豈不要冷場?難道讓老師直接點學生回答?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愛說積極參與呢?在反覆琢磨中,腦子閃出一個靈感,何不以現場採訪的形式完成呢?於是我重新設計這一教學環節,要注重給學生搭建一個“成功的階梯”。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反思6則6

  教完之後,待我再去檢視資料時,再看丁教授的論證,我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1、我認為《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的範疇在社會科學領域,主要是講人與社會的和諧,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是儒家的入世態度。而丁教授所講的“格物致知”則是在科學範疇,是顯微鏡下的科學世界,兩個範疇的理論怎麼可以同日而語,厚此薄彼呢?我慶幸自己上課時沒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會誤導學生了。

  2、丁教授還舉了王陽明“格“竹的例子,認為他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他認為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長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而不應該袖手旁觀。但我想,這是哲學家和科學家探討世界的不同角度,他們的著重點不一樣,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麼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呢?孤陋寡聞若我,也知道鄭板橋就創作了許多竹詩竹畫,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是一首借物詠志詩,在中國文人的眼裡,萬物都是有靈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會達到“物中有我,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的詩句。科學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哲學文學給人類帶來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優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斷語。

  3、最後,丁教授還把中國學生的高分低能歸咎於儒家思想的影響,歸咎於中國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應該歸咎於考試製度,它剝奪了學生的實踐時間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當然,我還是非常贊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讓實踐精神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國外學習研究經歷的人對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強的急迫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