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教學反思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登鸛雀樓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1

  《登鸛雀樓》是一首五言絕句,記敘了作者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我分以下三步走:

  一、借插圖初步讀懂古詩

  課文配有插圖,以圖激趣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於是在課始,我出示了插圖,讓孩子們觀察圖上的內容,說說從圖上看到些什麼?再多遍誦讀古詩,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結合圖從詩中讀懂些什麼?並告之從哪裡讀懂得。這樣一個環節,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思考習慣,同時也比較清晰地瞭解了孩子們掌握知識的程度與水平,方便後面的教學。一部分孩子很敏銳,他們從圖和古詩中很快就明白了詩人登高望遠,看到了太陽落下,看到黃河滾滾流入大海。從孩子們的回答看出,孩子們雖小,但不乏有思考分析的能力,當然不全面,體悟的不深刻,但是,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有了前面的整體把握,加之後面的細細體會,一定會有不小的收穫。我表揚了孩子們,同時,告訴他們,以後碰到古詩,可以先讀讀古詩,再看看圖,再讀讀古詩,這樣就能慢慢弄懂古詩寫的是什麼內容了。

  二、析字義詳細瞭解詩意

  析字義詳細瞭解詩意,這一步是很關鍵的,對於古詩的真正理解,必須從字面上去逐字把握。我出示了古詩,然後從題目開始,讓孩子們進行理解。我對孩子們說:反覆讀讀,逐字理解,允許你們猜,看誰猜得準!沒有了壓力,孩子們顯然很興奮,從題目開始,在我的提示下,透過反覆讀,逐一“猜”著。每一次我的肯定,都給他們帶來無窮的動力。就這樣,我們就在課堂上猜著,然後又將句子的意思逐一拼裝,詩意逐漸變得明朗,每一個孩子都像是打了勝仗的勇士,課堂充滿了激情。為了鞏固詩意在孩子們心中的印象,我們又玩起了“詩意大比拼”的遊戲,還是照老規矩,六個小組進行比賽,看哪個組能將意思說得更完整,可以加以自己的語言,只要合情合理都可以。班上總共也只有33個孩子,所以,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不是難題。最後,又讓同桌進行了過關,每個孩子都完整地將詩意說一遍。

  三、講背景體會思想感情

  光理解了詩意,不繼續深入,孩子們很難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與人生哲理聯絡起來。於是,我給孩子們介紹了詩人當時寫詩的背景。然後引導孩子們將後兩句與學習等聯絡起來,有什麼啟發?孩子們逐步感悟,意識到了詩人的寬大襟懷,也明確了今後為人、學習等應積極向上。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2

  “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古詩的學習,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應該是讓他們用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詩中的意思,去體驗詩中的情感,從而感受語言的美。

  在教學古詩《登鸛雀樓》一課時,我藉助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學生身臨其境,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如學習“白日依山盡”時,我透過讓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中的景色。接著再透過用簡筆畫的方法讓學生上臺畫出此時太陽的位置,讓學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更進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盡”。在教學 “黃河入海流”時,我首先讓學生看文中的圖,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收集到的有關黃河奔騰入海的壯觀景象的資料,最後讓他們用一些詞來形容黃河。

  透過觀察插圖,交流相關資料,展開想象,學生腦海中不知不覺就有了詞語,如有的學生會用“滔滔、滾滾、壯觀、有氣勢“等簡單的詞來形容黃河,在學生腦海裡黃河的壯觀景象會越來越明晰,透過反覆朗讀體會,從而真切感受到黃河水流進大海的那種磅礴氣勢。在這樣感悟內化,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遠”這是這首古詩中要闡明的道理。

  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詩人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再讓學生暢談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處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經歷。這時學生的積極性頗高,從而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

  我透過這樣的教學使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的腦海中“活“起來,從而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再現詩人創造的意境。這樣,透過學生自身的探索、體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突破了這個難點。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3

  《登鸛雀樓》是一首五言絕句,記敘了詩人登上鸛雀樓的所見所思。而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代表作。詩人透過描寫登鸛雀樓觀看太陽西沉、大河歸海的景色,告訴人們要看得遠,就應站得高的道理,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而這首詩,我們班學生早在每天的晨誦時間就已經讀過、背過,因此我決定在簡單地輔導學生讀出這首詩的韻味,教學完本課的生字外,就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解詩意上。

  那麼怎樣讓學生理解詩意呢?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單獨學習一首古詩,還是第一次,以前都是“文包詩”的課文,學生可以從文中的句子找到詩句的理解。這首詩是先理解字詞的意思,再連成句子呢?這樣的教學學生能接受嗎?於是,我準備以“畫”入手,與學生邊聊邊理解詩意。

  我和學生共同板畫這首詩,思考詩中出現的景物,討論該畫在什麼地方?最後一致得出:一輪夕陽依著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往下沉。樓前下方的黃河水奔騰咆哮、滾滾而來,又奔騰而去,流向大海。我的板畫,幫助學生理解了詩意,後來我請學生自己說說詩的意思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說了。透過精美的圖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透過反覆朗讀體會,讓學生讀文時,文中有畫,畫中有文,這樣感悟內化,理解詩意便水到渠成了。

  詩的第三、四兩句揭示了“站得高望得遠”的人生哲理,我請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說:“我們平時站在平地,只能看到近處的景物,而如果站得高,我們不僅能看到大片的田野,還能看到遠處一排一排的樓房。”還有一位學生說:“上次爸爸媽媽帶我去東方明珠,我看到下面的人都像小螞蟻,汽車像小盒子,向遠處看去,看到了許多的高樓大廈,看到了黃浦江水流向遠方。”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詩還成為了千古名句呢,我們還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有一個學生說:“我在老師的評語中,看到過‘更上一層樓’這句詩呢!”我告訴他們,你們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就要更加努力。這樣一拓展,學生就更能理解詩意了。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4

  《登鸛雀樓》這首詩簡短,淺顯。孩子們已經熟讀成誦了,但都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古詩,對詩意並不瞭解。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在理解詩意,習得能力上。透過兩步,落實了教學重點。教學中,我分三個層次進行:“弄清字意”、“讀懂句意”、“明白詩意”,逐步深入。 “弄清字意”是理解詩意的基礎,也是古詩學習的難點。

  教學中,我採取了這樣的方法:用現在的字義組詞,然後朗讀感悟,比較選擇正確的解釋,進而讀懂句意。在明白詩意方面,我充分利用教學掛圖創設情境,讓學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觀察黃河奔騰入海的壯觀景象,透過精美的圖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透過反覆朗讀體會,讓學生讀文時,文中有畫,畫中有文,這樣感悟內化,理解詩意便水到渠成了。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5

  一、立足班情,因材施教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他們對於古詩《登鸛雀樓》已很熟悉,有部分學生在課前已經能讀、能背了。所以,我根據學生學情,結合低年級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提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即在理解字意和詩句的基礎上,讀好、背好這首詩,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在教學中,我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運用已有的讀新課文的方法來初讀古詩,即先自由讀課文後面的生字,再自由讀課文,然後同桌互讀互查,讓會讀的.小朋友幫一幫暫時不會讀的小朋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在學習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教學要面向全體。在檢查自讀情況時,先檢查生字,再由生字連詞,對於學生易讀錯的字詞我進行重點指導、糾正,如:“登”“層”是後鼻音,“鸛”是三拼音,“樓”的發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詞教學落在實處。

  二、以生為本,主動學習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玩,他們能說的喜歡自己說。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徵,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在課前的學情調查時,設問:“誰願意做代表為大家背一背這首詩?”就有學生主動站起來背古詩了。其次,在寫字這個塊面中,我利用遊戲形式即“看誰找的對”來指導學生寫字,寓教於樂,充分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動手動口動腦去學習生字。教學“入”字時,與“人”比較。這是個形近字,先讓學生討論交流,一起說說“入”和“人”的不同之處,再以順口溜的形式幫助學生強化記憶:“看看有點像,比比不一樣,就差一點點,錯了就變樣,寫時要注意,仔細想一想”,學生的興趣較高,覺得很有趣。在教學“欲”字時,透過動畫演示,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並透過自己的觀察、學習去解決問題,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三、入境悟情,積累遷移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如何才能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觀事物的影象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呢?在教學中,我透過以下幾點來落實。

  1、充分利用媒體來活用課文插圖,入境悟情

  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學生明像入境,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讓動態的圖與靜態的文結合起來,讓學生身臨其境,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如學習“白日依山盡”時,我透過媒體直接演示,讓學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學習“黃河入海流”時,利用媒體向學生展示生活中較難觀察到的黃河奔騰入海的壯觀景象,圖、文、聲立體輸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透過反覆朗讀體會,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觀事物的影象,在學生腦海裡越來越明晰,從而真切感受到黃河水流進大海的那種磅礴氣勢,這樣感悟內化,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

  2、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積累運用

  語文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更要注重幫助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根據教學內容教給學生一個詞“登高望遠”,並結合學生悟出的道理,來指導學生運用詩中的句子來鼓勵別人取得更大的進步。

  3、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情悟道

  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我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接著,按學生的意願演示“詩人登樓圖”,形象感知詩人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再由課文《小松樹和大松樹》中小松樹長在山上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知識經驗,讓學生暢談自己站在高處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經歷。學生積極性頗高,從而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這樣,透過學生自身的探索、體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突破了這個難點。

  以上幾點是我執教後的不成熟的想法,我反思之後,在這節課中還存在許多的不足:比如,我這節課主要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來組織教學的,但由於自己的教學經驗還不夠豐富,總擔心放開了會收不攏,所以在體現學生學情這方面做得還不夠,對學生的學情預測得不夠準確,起點稍低了點,沒有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外,由於還不夠老練,在評價學生時,原先設計好的恰當的評價語言被一些蒼白無力的評價語言所替代,使學生未能真正體驗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悅感。不管是得還是失,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收穫,我要將它作為一個新的起點,不斷鑽研,不斷改進,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6

  一直以來,我就覺得講授古詩是很枯燥的,短短的幾句詩要深入的挖掘、拓展開來,讓學生去體會、感悟,實在是太難了。平時也很少聽到古詩這樣的公開課,只知道在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更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對古詩誦讀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獲得思想的啟迪,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審美的樂趣。教完《登鸛雀樓》這一課後,我覺得學前教學應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兒童自主快樂學習。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但對於剛學習古詩的學前兒童並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可藉助範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學生自己的看法來朗讀,富有感情地朗讀,比如:你喜歡這首詩嗎?那你想到前面給小朋友朗讀嗎?這時幼兒們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在讀通古詩的基礎上,帶領幼兒學習校正讀音,在我進行逐行分析詩意時,引導幼兒與我配合,交流討論詩意。此時可適時地引導幼兒觀看黑板上的圖畫。有大多數幼兒可以說出大概意思,還有的幼兒可以用完整話說出準確的詩意,課堂氣氛活躍,連平時不愛聽講的小朋友也參與到交流當中了。透過課堂律動使幼兒放鬆心情,這時我會及時注意維持課堂秩序。請幼兒到講臺有感情的背誦古詩,給予表揚並獎勵貼上。

  總之,這堂課從讀到理解,理解到背誦,各個環節緊緊相扣,我從朗讀古詩,理解詩意,到有感情的背誦古詩,很好的把握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以引導幼兒的興趣為主要目標,在中間加上律動可以讓幼兒以輕鬆活潑的心情度過這節古詩課,可以讓幼兒的心從上課到喜歡上課再到愛上古詩課。我認為還有不足是課題應該用正規楷體書寫,在黑板上能夠出示全詩就更好了。還有對於我這樣的青年教師,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加強自己各方面的修養。路還很長,我們應該在走的過程中有所收穫,不斷成長。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7

  《登鸛雀樓》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代表作。詩人透過描寫登鸛雀樓觀看太陽西沉、大河歸海的景色,告訴人們要看得遠,就應站得高的道理,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真正理解字義和詩句內容,深刻感知詩的意境及蘊含的道理。

  我在教學前對學生進行了學習情況調查。透過和學生進行交流,我瞭解到學生對古詩《登鸛雀樓》比較熟悉,有部分學生已經能讀、能背了。但發現學生所謂的能背,僅僅是一種機械記憶,有些學生不但不認識詩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連字音也讀不準,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詩意及蘊含的道理。同時,我還發現學生透過以往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而且,他們能說的喜歡自己說。對學生的情況充分了解後,我開始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地教學。

  俗語說: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了一半。利用我們班小孩喜歡繪畫的特點,上課伊始,我以請學生簡筆畫的形式再現了這首古詩的內容:“鸛雀樓、山、人、黃河”,並啟發學生看圖說話,說出詩意,理解這首古詩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遠。圖畫匯入既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又發展了思維,使學生了解作者,瞭解詩意,留下深刻印象,使學生自然進入到古詩的學習中。

  在透過朗讀來感受詩意的教學時,我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運用已有的讀新課文的方法來初讀古詩,即先自由讀課文後面的生字,再自由讀課文,然後同桌互讀互查,讓會讀的學生幫一幫暫時不會讀的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在學習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其次,我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反覆朗讀體會等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幫助學生入情入境,讓文字所代表的客觀事物的影象,在學生腦海裡明晰出現,讓學生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

  古詩教學很容易走入模式化的狀態,即只是透過教學使學生理解詩意,但是我覺得教師應在古詩的教學中,挖掘教材中所蘊涵的情,以情育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更好地感受詩歌的美感。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8

  小學語文S版教材根據母語的習得規律,認定學習語言是主體能動地把在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語文課上的語言學習,則是教師指導學生透過讀書活動內化課文語言,同時接受課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薰陶的過程,語文教學強調主體因素,重視整合效應,明確提出以培養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的訓練為“緯”來構建語文教學的整體框架,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的基本教學策略。教完古詩《登鸛雀樓》後,對此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愛玩,他們能說的喜歡自己說。根據他們的心理特徵,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在課前的學情調查時,設問:“誰願意做代表為大家背一背這首詩”就有學生主動站起來背古詩了。其次,在寫字這個塊面中,我利用遊戲形式即“看誰找的對”來指導學生寫字,寓教於樂,充分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動手動口動腦去學習生字。教學“入”字時,與“人”比較。這是個形近字,先讓學生討論交流,一起說說“入”和“人”的不同之處,再以順口溜的形式幫助學生強化記憶:“看看有點像,比比不一樣,就差一點點,錯了就變樣,寫時要注意,仔細想一想”。學生的興趣較高,覺得很有趣。在教學“欲”字時,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並透過自己的觀察、學習去解決問題,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9

  三年級下冊的古詩《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詩人透過描寫登鸛雀樓觀看太陽西沉、大河歸海的景色,告訴人們要看得遠,就要站得高的道理,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三年級學生對《登鸛雀樓》已經能背的滾瓜爛熟了,但古詩是語言材料的一種結晶體,蘊藏著很深的智慧和哲理。他們只是機械的背誦,有很多學生連詩中的一些字詞還不認識,對詩中蘊含的道理更不明白,因此,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低年級語文教學要求,在理解字意和詩句的基礎上,讀好、背好這首詩,初步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

  1。 交給孩子識字的主動權

  在板書課題後,我讓學生讀讀《登鸛雀樓》這四個字,我問他們詩人是在什麼地方準備做什麼?哪個字可以看出來?接著我又問:“他登上鸛雀樓之後都看到了什麼?哪個字可以看出來?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階段。馬上我又進入閱讀。

  2、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本課教學中激發他們的想像力,讓孩子在想像中感受美。如“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透過想像,學生的說話練習“我彷彿看到了 。”那夕陽在山邊騰起大片餘輝,浩浩蕩蕩的黃河涌動萬點碎金流向蒼茫無際的遠方就在學生腦中清晰地展現出來。透過反覆朗讀體會,瞭解黃河,句式練習說 的黃河,從而真切感受到黃河水流進大海的那種波濤洶湧、大浪淘天的磅礴氣勢,這樣感悟內化,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

  3、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情悟道。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我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從而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這樣,透過學生自身的探索、體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突破了這個難點。在文章的結尾處,透過採訪、知識的延伸,使學生更深刻了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話。

  4、想象作畫,看圖寫話。要求學生根據詩意,展開想象,然後把想象的事物畫下來。要提醒學生不要照作者插圖畫,要儘量畫得與眾不同。要啟發學

  生思考:作者的觀點在哪裡?鶴雀樓應畫在什麼地方?夕陽高山黃河應畫在什麼地方?想好再畫。然後讓學生根據圖畫再寫話,圖文相應,讓學生更深一步的理解古詩。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10

  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情感型的課文比重相當大。所以,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努力挖掘教材中所蘊涵的情,定好“情調”,以情育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古詩教學也是如此。

  在教學《登鸛雀樓》一詩時,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教師可以對字詞略加指導,便可引導學生入景動情,領略詩人登臨此樓時的所見所感。“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寫的是詩人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太陽靠著連綿起伏的群山快要落下去了,黃河在落日餘輝的映照下波濤滾滾、洶湧澎湃地奔騰向前,氣勢宏偉雄奇。由靜景、動景、遠景、近景構成了一幅瑰麗的山河圖,怎麼不令人神往呢?然而,黃河奔去的遠方又是怎樣的一幅情景呢?自然地引起詩人的聯想,這裡寫的是詩人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而又不滿足於這些美景,他要站得高,看得更遠。一個懷有豪情壯志,高瞻遠矚的詩人的形象便躍然紙上。前兩句是後兩句的基礎,後兩句是前兩句的昇華。前面寫景,後面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詩人所描繪的形象和意境,不但給學生再現了祖國山河的美麗景色,而且激勵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這樣的教學,學生透過教材中的語言文字,看到了課文描寫的形象,受到感染,同時又透過所感受的形象,體會語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11

  我在教學時,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讓他們運用已有的讀新課文的方法來初讀古詩,即先自由讀課文後面的生字,再自由讀課文,然後同桌互讀互查,讓會讀的學生幫一幫暫時不會讀的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在學習中互相合作的精神。而且,我充分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動手、動口、動腦去學習生字。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並透過自己的觀察、學習去解決問題,使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媒體演示、反覆朗讀體會等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幫助學生明像入境,更好的自主學習。讓學生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

  教學後,我作了認真地反思,覺得這節課能夠充分的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問題由他們提出一些,並解決,體現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當然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今後,我會不斷地努力,不斷地鑽研,不斷地改進,把發現的不足作為自己對教學探索的動力。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12

  古詩《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代表作。詩人透過描寫登鸛雀樓觀看太陽西沉、大河歸海的景色,告訴人們要看得遠,就應站得高的道理,同時也反映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真正理解字義和詩句內容,深刻感知詩的意境及蘊含的道理,我在教學前對學生進行了學習情況調查。透過調查,我瞭解到學生對古詩《登鸛雀樓》比較熟悉,有部分學生已經能讀、能背了。但發現學生所謂的能背,僅僅是一種機械記憶,有些學生不但不認識詩中的一些字,而且,有的連字音也讀不準,字形也不清楚,更不明白詩意及蘊含的道理。同時,我還發現學生透過以往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而且,他們能說的喜歡自己說。

  對學生的情況充分了解後,我開始對學生進行有的放矢地教學。我在教學時,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他們運用已有的讀新課文的方法來初讀古詩,即先自由讀課文後面的生字,再自由讀課文,然後同桌互讀互查,讓會讀的學生幫一幫暫時不會讀的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從而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在學習中互相合作的精神。另外,我面向全體。在檢查自讀情況時,我先檢查生字,再由生字連詞。對於學生容易讀錯的字詞,我進行重點指導、糾正,如:“登”、“層”是後鼻音,“鸛”是三拼音,“樓”的發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詞教學落在實處。而且,我充分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動手、動口、動腦去學習生字。教學“入”字時,與“人”比較。這是個形近字,先讓學生討論交流,一起說說“入”和“人”的不同之處,再以順口溜的形式幫助學生強化記憶;在教學“欲”字時,透過動畫演示,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並透過自己的觀察、學習去解決問題,使學生嚐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媒體演示、反覆朗讀體會等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幫助學生明像入境,讓文字所代表的客觀事物的影象,在學生腦海裡明晰出現,讓學生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

  教學後,我作了認真地反思,覺得這節課除了具有上述優點之外,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其中最大的不足是在評價學生時,原先設計好的恰當的評價語言被一些蒼白無力的評價語言所替代,使學生未能真正體驗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悅感。今後,我會不斷地努力,不斷地鑽研,不斷地改進,把發現的不足作為自己對教學探索的動力。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13

  一年級上冊的古詩《登鸛雀樓》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名篇,在學習之前我就預料到每個學生應該背的差不多,可是透過課前摸底發現其實好多根本就讀不準。但孩子畢竟是孩子,認為自己背了就不用學了。真要叫他們理解詩意,那也是不大可能的,因為他們連長句子都讀不好,怎麼在課堂上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在走進課堂的那一刻,我心裡沒有底。但是我這知道不能像平時那樣上了。所幸一堂課下來倒有了新的啟發。

  1.交給孩子識字的主動權

  在板書課題後,我讓學生讀讀《登鸛雀樓》這四個字,我問他們詩人是在什麼地方準備做什麼?哪個字可以看出來?接著我又問:“他登上鸛雀樓之後都看到了什麼?哪個字可以看出來?以此學生的意識到了新的學習階段。馬上我又進入閱讀。

  2.從生活情感啟發詩的情感。

  只有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情感,才不會在讀書的時候毫無表情地唱讀。當學生能感受到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時,我就不失時機地問:“站的高真的能看的遠嗎?”好多同學說是的,也有的說不是,藉此我引導學生進行了討論。最後我們得出了結論。“站的高才能看的遠”此時我的目的也達到了。

  課後,我一直在思索這節課我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怎樣才能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呢?讓孩子真正去體會文字,去感受文字中的喜怒哀樂?當課堂上發生預設之外的狀況,是不是應該在意外發生之前就應該有所警覺,而做出相應的措施呢?歸根結底,是不是我對孩子上課注意力的關注是不是還沒真正鋪開呢?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14

  雖然課上還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是我卻從中收穫了很多。下面就先說說我的收穫吧。

  一、教學以識字為主

  對於一年級學生的教學重點應該是識字,文字是識字的載體,識字是文字的依託。在教學中不能孤立的把識字和理解文字分開,但也不能重文字輕識字。所以在這節課上,我先讓孩子們自己讀詩,給他們展示的機會,對於課前學習予以肯定;然後讓他們將生字對照拼音對號入座自學生字,再以“老師考考你們”為由引入生字的認讀,從帶拼音到去拼音的詞語認讀,再到單個字的認讀,難度一層層加深;最後把“生字寶寶送回詩句中”,生字迴文,做到在詩句中準確認讀生字。在認讀生字的過程中,我還設計了讓學生“自己認讀”“指名讀”“小老師帶讀”“我當小考官”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設計情景,以圖代講

  一年級的孩子第一次真正地接觸古詩,如果枯燥的逐字逐句理解詩意,學生一定會對古詩失去興趣。在教學理解詩意一環節時,我設計了隨詩人一起登上“鸛雀樓”的情景,先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然後在黑板上畫出看到的:山、太陽、黃河等,並結合多媒體出示圖片,幫助學生悟詩意,進而引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詩句。由於低年級的學生還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這部分的教學中,我以圖畫吸引學生的興趣,避免了枯燥的講解,在觀察中發現,在圖畫中理解、悟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較好。

  三、寫字教學不容忽視

  識字與寫字是不容分割的,在識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正確、工整的書寫生字,也是這節課的重點。對於本課的4個會寫字,我從識記字形、擴詞運用、指導書寫等幾個方面進行引導。在指導書寫時以學生觀察、老師範寫、學生書空、練寫、展示一順序進行,抓重點字指導。

  以上幾點是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點滴啟示。當然,在這節課中更有許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

  1.生字教學中,只是一味的注重過程與形式,而忽略了學生真正的需要。這首詩中“盡”“欲”“更”等字比較難讀,學生經常出錯。在教學之前沒有充分的預設,致使學生讀音不準。此處可以改為:在出示帶拼音的詞語時,這幾個字製作成點選變色,讓學生重點認讀或拼讀。

  2.在檢查生字認讀過程中,單個學生展示機會較少,沒有做到“每生必會”。

  3.對於詩句朗讀指導,我計劃以“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語感”這一過程進行,但其中節奏朗讀指導一環沒有收到效果。此環節我以教師範讀,學生髮現、模仿為主,逐句進行指導。耗費的時間很長,但是沒有強調停頓節奏,導致學生的朗讀沒有提高。

  4.寫字教學進行的不紮實。本課的4個生字學生已有了認知經驗,應把重點放在如何把字寫規範上。但在教學中為了突出記字方法的多樣,在教學“裡”時耗費了大量時間。使寫字環節顯得很匆忙,而且沒有抓住重點。雖然預設中是指導“入”的書寫,但在課堂上,欠缺教學機智,完全依從學生的思路,沒有準確的把握重點,使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不高。

  5.不能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這一點也是我最值得反思的。教學中缺少教師應有的沉穩,只是注意了教學的過程,而不能關注所有的學生。課堂是老師的課堂,課堂更是學生課堂。只有過程,而學生沒有參與或沒有完全參與,都不能算是有效的課堂。在以後的教學中,要逐步鍛鍊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更加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一年級孩子正是習慣養成的階段,有效的組織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為重要。

  一節課的教學,雖然失誤頻頻,但是我卻感到欣喜,因為有失誤才會從中學習經驗。我相信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我會學到更多。

登鸛雀樓教學反思15

  在教學《登鸛雀樓》這首古詩的時候,我採取了讀——聽——講——讀——背的方式,這種方式能讓群體學生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同時讓思維開闊、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得到充分的發揮,使枯燥的古詩教學變得具有趣味性,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讀 先讓學生根據拼音自讀古詩,要求標記生字及不理解的字詞。透過預讀,學生對詩歌有一個整體的認知,並提出疑問,初步引出討論的話題。

  二、聽 在課堂設計上,既可以讓學生聽配樂朗讀錄音,也可以當堂播放古典音樂,教師即興朗誦。總之,就是要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走進詩歌。在讓學生聽之前,應該對學生提出要求,要求學生認真聽字詞,聽停頓,聽節奏,聽語調。

  三、講 講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教師的講,即教師講個別字詞的意思,教師講詩歌的作者及其創作背景;一部分為學生的講,即引導學生談詩句意思,在談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講詩歌的意境,最後讓學生講學習這首古詩後的收穫。特別是透過指導學生理解“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兩句詩,讓學生聯絡學習、生活實際講認識、講收穫。

  四、讀 這一次的讀可以以分組競賽的形式進行,一來

  能讓所有學生參與到讀的活動中來,二來能激發學生的讀詩熱情,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比賽讀的時候,要對各組讀的情況作比較,評判字詞讀得是否準確、節奏停頓是否合理,感情是否表達。最後一句“更上一層樓”的最後三字,要一字一頓,“樓”字則將音拖長。

  五、背 古詩的學習,不光要求我們會讀、理解,也要求我們能背誦,特別是對於一些經典古詩文,更是如此。背誦是更高層次的朗讀,背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對詩歌意思意境的理解。由於小學生的記憶力極強,透過前面的朗讀訓練,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即能把這首詩背誦下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