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1

  《一株紫丁香》主要表現了師生情,學生愛戴老師,老師同樣時刻掛牽著孩子。本次教學我採用了現在比較流行的隨文識字的方式。在教學中還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 隨文識字,可以隨機寫一寫

  隨文識字重在識字,在教學時,我在教題目的時候讓學生跟著我進行了一次書空,除了書空也可以及時讓學生拿出習字冊寫一寫,這樣對所要識的字印象會更深刻。

  二、 梳理課文,為時過早

  詩的第一小節告訴我們學生悄悄地種了一株紫丁香,我教完這一小節隨即就問學生“這株紫丁香能為老師做什麼?”,並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這對低年級的孩子而言似乎難了點,到了這裡,上課的氣氛也有些冷場,板書這時也像個標籤一樣,沒有了應有的意義。對這部分,可以先帶著孩子把課文梳理一遍後,在來總結紫丁香能為老師做的事,這時學生應該都能答出來。

  三、 朗讀需加強

  在課堂上,朗讀的時間用了很多,但我感覺效果還是沒有出來,有的地方應該慢點,學生讀起來還是快,雖然有的地方學生處理的很好,但當學生不能將感情讀出來時,老師可以範讀,我在上課的時候似乎把這個方法忘了,只在上課一開始範讀。

  雖然課已經上完,卻值得我再回味,把課堂發生的問題一一在日後的教學中解決。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2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詩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頌歌,整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悠長。

  這次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教學,整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我用深情的語言描繪秋天景色引出本首小詩,並和學生一起寫課題,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帶領他們再次走入課文。在學生解決了生字和正確朗讀的基礎上,提出兩個大問題:孩子們是怎樣在老師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們為什麼要把這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把課文串起來進行朗讀指導,並在朗讀中抓住“踮起”“ 掛牽”等關鍵詞進行理解感悟,讀悟結合,然後再回歸全文,配樂朗讀,拓展延伸中,我還安排了學生交流讚美老師詩句,最後以指導書寫“牽、困”兩個生字結束教學。

  上完課後,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流程比較清楚,生字教學、說話、朗讀、拓展等環節也都具備,學生上課也很積極投入,課堂氣氛較好,所以不禁沾沾自喜。但是經過自己的一番反思,我覺得這堂課的最大失敗就是朗讀指導不夠自然不夠深入,有些浮躁、表演的意味。而《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意境優美感人,如果閱讀中只停留在表面、誇張的朗讀上,那教學真可謂蒼白無力。其實,如何讓學生進入學習,透過朗讀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表現出來,形成個性化的朗讀,如何在朗讀中作到潤物細無聲的指導。一直是困擾著我的問題。下面就從以下幾方面作簡單分析:

  一、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深入。

  在備課時,我反覆研讀文字,力求找到一個切入點來指導學生學習,根據教參指示,我設計了“孩子們是怎樣在老師窗前栽下紫丁香的?”“孩子們為什麼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的窗前?”兩個問題,想以這兩個問題來整合課文來帶動學生閱讀。實踐下來,這種把文中大意抽象概括出來的問題法,比之前讓學生在深情的朗讀中,自己感悟要突兀得多。且課文語言易懂,學生能夠理解,又何必繞彎子呢?雖然我的設計是精細的所提出的問題也是圍繞這篇課文的,但是花了這麼多精力尋找的切入點,在實際的課堂中,在學生的朗讀中,究竟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學生從中究竟得到了什麼?我想,沒有這兩個問題學生也一樣會讀得很好。因為我的經驗不夠,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準確,所以課堂上我帶學生繞了個大彎子。放棄了一種智慧,選擇了一種才能,放棄和選擇什麼,有時候直接體現出效率。此時我深刻體會到了語文教學一定要講究實效性。

  二、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夠了解。

  在我們班,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自覺性差距較大,好的學生不用老師點撥,自己就能理解課文,並把它讀好。而有的學生則是“舉步維艱”處處受阻。這次上課時,為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將2-5小節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朗讀彙報時,我也只是做了鼓勵性評價,和適當的煽情。許多孩子抑揚頓挫的語氣,充滿深情地朗讀,讓課堂增色不少,但這些所謂的“感情朗讀”都無疑是個別的好學生給每段詩句貼上的情感標籤,而忽略了大部分學生對語言內在含義以及表達方式的體察和訓練。如詩句最後一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師休息吧,……”當我引導學生觀察老師在認真備課的插圖時,幾個學生竟 “哇塞”地叫了起來。本來想用圖片引導學生儘快進入課文情境中,豈知學生沒能對圖片有足夠的理解到產生共鳴,故朗讀的效果,並不理想。另外很多學生對於“踮起”、“安靜”、“夜深了”…..這些詞語的體會並未深入,只是停留在淺淺的朗讀層面。其間,我範讀和細緻引導顯得尤其重要,而我卻省去了,導致很多的學生未能真正走入文字。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如沐春風,以讀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學中我們教師應有意識地為學生開啟一扇深入閱讀的視窗,從扇扇視窗窺視、捕捉到文字裡蘊藏的真情實感,獲得閱讀的愉悅,從而使學生從內心深處真正燃起深讀文字的慾望和衝動。這節課我對學生認知水平不夠理解,低估了或高估他們的朗讀能力,所以朗讀才顯得流於形式。我想以後備課的時候我還得再多備備學生。

  三、對教學的設計不夠創新。

  由於第一次接觸詩歌的教學,我備課時就順著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設計,一路走過來,雖然各個環節、各個流程清楚整齊,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評課時當李老師提出詩歌的教學應該與其它體裁的課文教學有所區別,應體現出詩歌獨特的意境美和整體感時,我便豁然開朗:我怎麼沒想到把它設計得詩情畫意點,而只把它當成課文來上呢?的確,我們如果能時時有一種創新的意識來備教材、備學生、備教學的話,那我們的課堂才會永遠充滿生命的活力。相信有了創新的意識,我今後一定會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

  備好一節課需要短期與長期的準備,需要教師對文字、對學生要有深度的鑽研、創新的理念,還需要儲備更多的相關知識和語言準備,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在課堂裡遊刃有餘,揮灑自如,才能更好地實現課堂的'精彩生成。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3

  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讀後大家一定覺得心裡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在滋潤著我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著我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意,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

  文章以兒童的口吻,淺顯的文字,表達了濃濃的師生情。文章雖然是從兒童的角度寫,但教師的形象也躍然紙上:為工作而疲倦,時時把學生掛牽,夜深了,還在寫教案。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本課中學生對老師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這樣互融的情感,不知我們班的孩子們能否體會呢?

  接下來,我引導孩子細讀課文。並且拓展到平時的生活中,讓學生理解在生活中也應該時時帶著這種感恩的心去對待每一個關心和愛護自己的人。

  本節課的成功在於我並沒有違背孩子的情感發展曲線,當孩子沒有象預設時同時體會師生互融的情感時,我不急於一時,等到學完課文後,再次感受,學生回答得很棒。欣賞這句話"鳥兒已經飛過,天空了無痕跡。"雖然不能如此高明,但希望能與他貼近。《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最大的特點是意境優美感人,如果閱讀中只停留在表面、誇張的朗讀上,那教學真可謂蒼白無力。下面就從以下幾方面作簡單分析:

  一、對教材的把握不夠深入。

  二、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夠了解。 班裡學生的閱讀水平和自覺性差距較大,好的學生不用老師點撥,自己就能理解課文,並把它讀好。而有的學生則是“舉步維艱”處處受阻。這次上課時,為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將2-5小節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朗讀彙報時,我也只是做了鼓勵性評價,和適當的煽情。

  這節課我對學生認知水平不夠理解,低估了或高估他們的朗讀能力,所以朗讀才顯得流於形式。我想以後備課的時候我還得再多備備學生。

  三、對教學的設計不夠創新。 由於第一次接觸詩歌的教學,我備課時就順著原來的教學模式進行設計,一路走過來,雖然各個環節、各個流程清楚整齊,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備好一節課需要短期與長期的準備,需要對文字、對學生要有深度的鑽研、創新的理念,還需要儲備更多的相關知識和語言準備,只有這樣才可能在課堂裡遊刃有餘,揮灑自如,才能更好地實現課堂的精彩生成。這些是我在以後教學中應注意的。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4

  教完《一株紫丁香》一課,深有體會。

  本節可採用以下方法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1、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安排小組合作學習,探討、交流識字的方法,然後推薦幾個代表在全班交流經驗。教師從課文中抽出含生字的詞詞語採取多種形式讓學生反覆讀,在讀中鞏固識字,大部分同學對生字掌握得比較好。

  2、教師鼓勵學生仔細觀察生字的字形特點,採取多種方法識記字形。如“牽”、困“用編順口溜、猜字謎的方法來識記:“牽”,牛兒躲在屋頂下,抬頭看天少一畫;“困”,四四方方一間,一根木頭放中央。學生很快地記住了生字。

  3、“倦、困、踮”是讀音的難點,“困、倦”比較拗口,“踮”要防止學生讀成“diàn ”。用下面的順口溜幫助學生鞏固認讀的生字:

  踮起腳尖,走進小院,

  放下書包,給樹除草。

  牽牽小手,唱唱兒歌,

  笑聲甜甜,不覺疲倦。

  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會了識字。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5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歌,全文共5節,講的是小朋友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表現了小朋友們讚美老師,熱愛老師的一片真情,在整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選擇了一個個問題的著落點,創設了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在問中感知和理解......

  一問

  在上課前出示第一個問題課文裡的小朋友是怎樣表達他們對老師的愛的呢?讓學生帶著問題饒有興趣地閱讀全文,瞭解課文大概,從而獲得整體的印象。

  二問

  在學生有了初步印象之後再出示第二個問題小朋友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哪兒了呢?紫丁香又能給老師帶來哪些快樂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重點閱讀課文1、2小節,從而找到答案:小朋友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可以讓它和老師夜夜做伴。同時,此處採用的問題訓練讓更多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讀——問——再讀這一學習方法,還為下面的三小節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三問

  在學生們深深體會到小朋友們是想讓紫丁香和老師做伴這一問題後,緊接著再次出示問題三:代表小朋友的紫丁香是分別怎樣與老師做伴的呢?然後放開手腳讓他們在小組內透過合作、討論等方式自讀以下3小節,最後都得到紫丁香用那沙沙的響聲讓老師聽到了動聽的歌曲,紫丁香用那盛開的鮮花讓老師看到了孩子們那張張笑臉,紫丁香用那陣陣清香讓老師聞了進入甜美的夢鄉這一系列答案。在以上這一問中,小組合作的精神,對學生個性化思維的提高與發展得到充分的展現。

  四問

  在加強了課文部分閱讀訓練之後,緊接著出示問題四小朋友為什麼這麼尊敬自己的老師呢?讓學生再次誦讀全文,讓他們體會到了原來老師是那麼辛苦。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6

  今天,我給孩子們上《一株紫丁香》,感覺十分吃力。孩子們似乎不會覺得老師夜裡挑燈批作業備課是件辛苦的事,他們並不意識到一天工作完後,回家後還要繼續工作是一種苦差。因此,看到書中的圖片,他們大部分是無動於衷,只有小部分學習成績好一點的同學能表達到,老師工作很辛苦。當我提問道,你們想對老師說些什麼?他們都不知道要說些什麼。後來,萌萌說要感謝老師。哎。。。辛苦備了一晚的課,最後上成這樣的效果,實在慘不忍睹啊!教學目標要求孩子們要從讀中感悟,但我想,老師應該是他們接觸得最多,最親近的人了,按理不陌生。但親身接觸到,卻無法感受到,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可以用短短几十分鐘的朗讀就能讓他們明白老師的用心良苦嗎?讀得再好,也只是朗讀水平提高了,或說模仿得好,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抒發的朗讀。

  課後,我便思考這種充滿詩意且必須用心體會的情感課文,是否適合放在二年級上冊中,因為孩子們都是剛從一年級上來的,他們更多喜歡大自然,動物、科學技術等故事性較強的課文,他們愛思考,能否讓他們透過一件事的思考,從理解到體會,明白到在他們身邊有好多熟知的東西,是他們一直忽略,從而懂得珍惜。

  由於學生的不理解,講課變得吃力,本來的計劃被打破了,我的心情頓時從晴空萬里變成愁雲密佈。也許我也太刻意要把文中的一些難點詞句讓他們理解,變得講得太多,顯累贅了。

  以後教學這樣的課文,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切身體會感受才行,並且一定要穩住自己的情緒,抒情文切忌講太多,不如多讀多練。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7

  《一株紫丁香》是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第5課。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感受到紫丁香的美。初讀課文,在學生解決了生字、朗讀正確的基礎上,用一個大問題“為什麼小朋友要把這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把課文串起來,進行2——5自然段的教學。在理解這四段的文字,基礎上,進行這四段的朗讀指導,激發學生對老師的熱愛這情。回顧這一節課,我覺得以下幾方面做的較好:

  一、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這也是低學段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在本課教學中,對於孩子們踮起腳尖的原因,“做伴、疲倦、掛牽”等詞語的理解,都採用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的方式來設計問題。“老師每天在幹些什麼?你們知道嗎?”並利用“因為……老師……”訓練說話來體會老師的辛苦及奪理解“疲倦”一詞。用“當……老師……”訓練說話來體會老師有沒有時時刻刻關愛著你,關心著你的事?用來理解“掛牽”一詞。在理解的同時,又積累了詞語,豐富了語言。

  二、重視朗讀,以讀為本:

  “讀”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我始終把“讀”貫穿在本課教學中,利用形式多種多樣的讀,個別讀、自由讀、男女生對讀、比賽讀等使學生讀得有味,不感到枯燥;使學生讀得有情,充分展露學生個性;使學生讀得有悟,讀出對老師的深厚情誼。 教學中,我多處設計了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引讀、配樂誦讀、師生配合讀等學習環節?第一小節:要讀得輕輕的,要有一種生怕驚動老師的感覺。第二至四節分別強調“夜夜和你做伴”、“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感謝你時時把我們掛牽”。讀出體貼、關心的感情。讀最後一節中“快放下……”句子時,語速要適當加快,真誠地流露出希望老師早早休息的感情;最後兩行,要讀得稍慢,充滿遐想。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8

  1、《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描繪了黃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麗,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文章構思清晰,意境優美,想象豐富,情趣橫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薰陶。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再創設好一定的活動情境,就會使課堂教學處於和諧、融洽、興趣盎然的氣氛中。

  2、讓學生自主選擇,激發其自主探究的興趣。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發現的學習。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造性問題情境中,學生個體主動地去發現問題,並從不同地視角,透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它最終表現為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權利,追求人性化、個性化,儘可能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在這節課上,我首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內容,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奇石研讀,然後根據學生的愛好,如有的同學喜歡朗讀,有的同學喜歡抓重點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思,等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這節課中,學生用感情朗讀、畫、抓重點詞、動作表演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產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3、注意學生的誦讀。我在課上首先讓學生範讀,然後用“誰能比他讀得好”引起學生比一比的興趣,激發讀的動力,我還用配樂讀以及齊讀等的方式,以優美的旋律感染學生,以悅耳的聲音打動學生,以動人的感情激勵學生,使他們躍躍欲試,急於參與,急於體驗,急於模仿,達到了我讓學生“想讀”的目的。

  4、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教學中,老師應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交流討論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重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學生的思維圈在一個固定的範圍裡。相信學生,講學生不懂的,教學生困惑的,但要尊重、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可別小瞧了這些孩子!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如果我們給孩子們一根槓桿,說不定他們真的能撬起地球!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9

  《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詩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這株紫丁香不僅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表達了孩子們對老師的熱愛和尊敬,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頌歌。

  這首小詩恬靜、深情,讀起來琅琅上口,回味悠長,這便決定了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在閱讀課文時,讓孩子選擇喜歡的一段為大家讀一讀,然後說一說他喜歡的理由,在說的過程中,透過引導,聯絡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有時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枝葉,有時讓孩子成為課文中的小朋友,走入課文,有時又讓他們走出課文,說說他們自己對老師想說的話。

  這既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徵,又能調動學生認知的積極性,觸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發展能力。在各種方式的朗讀中透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朗讀有聲有色,使理解與感悟也頗具特色。

  詩貴在品讀,用“以讀代講,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教學形式很適合詩歌的教學。

  但是在引導學生的深情朗讀中,我覺得還是有所欠缺。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不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不是很好,學生不夠投入,顯得有點乏味。如何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將是我今後教學中要加以探索的問題,我將為之而努力。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10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兒童詩。詩中用兒童的口吻說話,以一株紫丁香為寄託,從一個側面塑造了老師勤奮工作,心牽學生的美好形象,表達了少年兒童尊師愛師的真摯感情。教學時我以朗讀為主線,啟發學生邊讀邊想,入情入境地讀。

  一、初讀課文

  讀準生字新詞,將句子讀正確讀通順,初步感知課文大意,查字典理解詞語,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句子,並打上問號。

  二、範讀課文

  教師有感情地範讀課文,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初步感悟朗讀的基調,再次加深對課文的感性認識。

  三、感悟讀

  指匯入情入境地讀。讀到第三遍,學生已經有感而發了,這時候再引導學生分節朗讀,把握每節的情感內涵和朗讀基調。讀第一節時讓學生悄悄地小聲地讀,恐怕驚動了,驚醒了老師的語氣,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深情的愛。讀第二、三、四小節讀出親切的語氣,讀出對老師美好的祝願,讀出對老師的敬重愛戴之情。為達到目的,特創設情境讓學生表演讀,一名學生手捧鮮花、綠色的樹枝、站在視窗表達情意,其餘學生感情朗讀。這樣聲情並茂,感人至深。讀第三段時,我放錄音風吹樹葉的聲音,說:“老師您聽見了嗎?風吹綠葉的聲音代表我們的心,我們用歌聲來消除您一天的疲勞!”這樣學生完全進入了情境感情非常深厚。

  四、想象讀

  教師再範讀,由學生閉上眼睛聽讀想象,想象孩子們怎樣給老師送花,懷著一顆怎樣的心情送花。想象老師一天的工作。再由學生來談一談自己所想,積澱學生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再由學生來想象朗讀。

  五、表演讀

  給學生創設一個朗讀的平臺,給孩子一個感謝老師的機會,我讓孩子們表演朗讀,在集體表演之後,我讓孩子們一個個上臺來表演朗讀,看著孩子們一個個真摯的笑臉,聽著孩子們一句句親切的祝福,此時,講臺上的我覺得無比自豪,我,一個小學老師,擁有著孩子們最真、最純、最可愛的感情,足矣!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11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兒童詩,詩中以兒童的口吻,以一株紫丁香為寄託,從一個側面塑造了老師勤奮工作、心牽學生的美好形象,表達了少年兒童尊師愛師的真摯感情。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對老師的問候,更是一首師生情誼的禮物。詩文富有童趣,感情真摯,語言生動,意境優美,是值得反覆吟誦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學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以讀為主線,讓學生體會詩意之美

  在教學過程中,我花了大量時間在朗讀課文上。朗讀方法多樣化,老師範讀,全班齊讀,小組讀,男女分開讀,抽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意之美,情意之濃。在朗讀時,我找到詩歌的關鍵詞,從而加以引導學生的朗讀,他們很容易就把握了句子的語氣。比如,第一小節的關鍵詞是“踮起腳尖兒”,我問孩子們:為什麼要踮起腳尖兒?結合生活實際,孩子們知道不想打擾他人時,會踮起腳尖走路,這樣學生就明白了此處應該讀輕一點。然後回到課文中去,他們就會知道是學生怕驚動了老師,悄悄地走進校園,害怕打擾老師訊息,並在老師不知道的情況下給老師栽紫丁香。第二小節的“老師,老師”,讓孩子們體會平時自己喚老師的語氣,感受這裡孩子們對老師的親切;同樣的,第五小節中的“休息吧、準是”的急切、真誠,都是體會關鍵詞語所找到的感情。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了朗讀能力,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在教學課文時,我採用分節教學。

  教學時,我透過提問題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了第一節時,我提出以下兩個問題:(1)紫丁香是誰中的?(2)為什麼要在老師窗前種下紫丁香?並以第二個問題貫穿全文,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習文章內容。

  學生讀了第一節很快就知道紫丁香是學生送給老師的。這一節重點在朗讀,在朗讀中就體會了為什麼會踮起腳尖兒。

  學習第二節時,我緊緊抓住“夜夜”一詞,學生知道夜夜就是每晚的意思,從而使他們明白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深厚情誼。

  學習在第三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在什麼時候會疲倦?孩子們紛紛想到了老師每天教他們知識,還為他們批改作業很辛苦。然後我結合實際,告訴小朋友們只要他們上課專心,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老師就不覺得疲倦了,孩子們笑了。

  學習第四節時,重點講解“花兒”,把花兒比作笑臉,體會學生對老師的愛。

  學習第五小節時,我問學生,星星都困得眨眼了,你們認為老師辛苦嗎?學生都回答:“辛苦”從而引出第五小節。透過交流,學生會體會老師的辛苦。然後拓展又香又甜的夢是什麼夢呢?學生展開想象。

  最後再回到開始的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送給老師一株紫丁香,學生透過朗讀,理解很容易就知道這是因為學生對老師的愛,為了感謝老師對他們的教育,學生栽下一株紫丁香,希望可以讓紫丁香陪伴老師,消除老師的疲倦。這樣的教學很輕鬆,學生學起來也容易。

  三.重視學生識字,寫字的指導

  對於低年級孩子,生字教學最主要是培養他們識字,寫字的良好習慣。在教學生字時,我會把生字插入在朗讀教學中,然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鞏固學習。每教一個生字,我會讓學生自由組詞,說話,從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然後書空,鞏固寫法,最後同桌互相檢查學習。這樣有同桌的幫助,學生很容易掌握。

  在寫字時,我重在強調寫字的姿勢,讓學生一筆一畫工整的書寫,老師只在一旁巡視,如有不足之處就給予一些指導。這樣的教學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回顧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認為學生的朗讀能力有所提高了。但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課上花了很多時間去強調。還有我的教學經驗的不足,有些用詞過於成熟。透過這堂課,我知道了自己改進的方向,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綜合各方面因素,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12

  上課前,我就擔心,這篇小詩這麼有詩意,恐怕學生很難理解,也很難融入詩的感情。但結果出乎意料,孩子們上課聽得很認真。

  上課一開始,我出示了紫丁香的圖片,向孩子們介紹了丁香花的一些特徵,學完字詞之後,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盛開的紫丁香,幫助孩子們理解小詩。

  上第三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在什麼時候會疲倦?孩子們都紛紛想到了老師的辛勞,最後,我小結,只要小朋友們上課專心,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老師就不覺得疲倦了。孩子們似乎聽懂了,上課都格外地專心。

  學習第五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又香又甜的夢?孩子們都紛紛猜想,一位學生說:“老師一定夢到了我們長大以後的樣子。”我接話:“對呀,老師夢到你們長大後成了科學家、醫生等等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一位學生說:“老師夢到了我們班成了文明班級。”……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的,又是純真的。如果我能建議孩子們讓老師做一個又香又甜的夢,讀第五小節,我閉上眼睛,做一睡覺姿勢,我想孩子們也許能讀得更專注,更真誠。

  但是,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要注意: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我覺得以後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你喜歡哪一段,就站起來表演朗讀給大家看,其他同學欣賞,提醒學生讀的時候要有快慢、有輕重、有節奏,像音樂那種朗讀。

  二、重視老師的率先示範

  老師率先範讀時,好像聽音樂一樣,請學生欣賞。然後請學生當我的小老師,說說老師是怎麼讀的?哪裡讀得好?為什麼要這樣讀?讓學生感到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一種榮譽,在老師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接受語知和語感。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13

  正值教師節來臨之際,正好講到《一株紫丁香》這篇課文。這是一首表達同學們對老師愛的小詩。詩中歌頌老師的辛勞,老師對同學們的愛。

  這篇課文的主題是讓學生先體會老師的辛勞和對學生的關懷,進而歌頌老師。在講解時我抓住了文中的關鍵詞語——“疲倦”和“掛牽”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一談,老師的一天都要做哪些事情?學生都一一道來,如:上課、批改作業、放學送小朋友、處理小朋友之間的糾紛等等。有些學生父母是教師的,學生也可以談父母在家裡也在為學校的事操勞著??在學生真正理解、感受道老師的辛勞之後,再讓學生讀課文,把自己內心對老師的愛表達出來。因為這些都是學生耳聞目睹的事情,學生都能夠真切地體會,朗讀起來感情自然地就融入進去了。

  在課堂活動中,我儘量採用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學生語言思維的訓練,如:樹葉在風裡沙沙像是給老師唱歌,它會對老師唱些什麼歌?說些什麼話?老師會做什麼樣香甜的夢?會夢到些什麼?學生們七嘴八舌,紛紛表達。這樣學生把從書中體會到的進而轉化成內心的感受,使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以此從內心表達對老師的愛。

  其實學生也是一個充滿感情的個體,是一個有豐富情感的人。只有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學生也會以自己的行動表達對

  老師的愛。下課之後,歐華翔小朋友就開始以自己的行動做著一些能做的事情,主動對我說:“老師,我幫你整理東西吧?”“老師,我幫你拿東西吧。”“老師??”以後經常在講臺旁、在教室裡、在校園內??會經常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學會感恩,學會回報,不僅僅是在口頭上,而是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中形成。給孩子們愛吧,他們也會知道回報愛的!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14

  《窗前一株紫丁香》這是一首充滿款款情意的兒童詩歌。詩的字裡行間流露出學生對老師深深的熱愛和讚美之情,同時也表現出少年兒童純潔而美好的心靈。

  詩歌語言精煉,富有節奏感、音樂美,琅琅上口,悅耳動聽。非讀不能見其美,非讀不能見其情,非讀不能見其意。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較好地體現了低年級的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具體表現在:重視朗讀,以讀為本。首先,配樂範讀,使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然後,採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並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詩歌,讓學生樂於讀,善於讀。接著採用多種形式朗讀,如:自由讀、小組讀、接龍讀、比賽讀。從中適時地指導學生注意節奏、聲調、停頓等。讓學生美讀成誦,深入感悟,從中體會師生間的深厚情意。最後,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花香飄進教師的夢裡,老師會夢見什麼呢?

人教版語文小學二年級上冊《一株紫丁香》的教學反思15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孩子們為老師種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那葉綠和花香,代表了孩子們對老師真誠的愛。當你正伏案備課的時候,可曾想到:幾個小夥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樹,那就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你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著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你的心田。

  課前,我讀了好幾遍。越讀越感覺它的美。第一節,一個“踮”字,“一群調皮可愛的孩子,悄悄地潛入老師的小院,為老師栽種丁香花”的動人形象,活脫脫躍然紙上。下面幾節:“讓那綠色的枝葉,夜夜和你作伴”“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師,休息吧”,無不表達了學生對教師的濃濃的愛。課堂教學上要使得學生在思想上有所感悟,教師自身首先要有所感悟;透過課堂的互動交流,師生彼此走入了對方的心靈,這樣,孩子們對老師的工作更

  理解了,對老師也更尊重了。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較好地體現了低段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具體表現在:

  第一、重視朗讀,以讀為本:

  教學中,我多處設計了自由讀、個別讀、齊讀、引讀、配樂誦讀等學習環節,還作了範讀。為提高朗讀水平,我適時組織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如何讀得正確、讀出感情。

  第二、重視學生提問題:

  學生讀了二、三、四、五節詩後,讓學生針對詩句、詞語提出不懂的問題,引發學生的探究心理。改變了以往教師不顧學生實際大量提問的做法。

  第三、正確引導學生體會詞句的意思:

  字詞的教學紮實有效。能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樂於學習。

  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時,我化靜為動,激發興趣,讓學生透過親身體驗──踮起腳尖來理解文字的內涵。

  又如:“疲倦”和“牽掛”,我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理解。在理解“讓花香飄進老師的夢裡”時,我啟發學生想象,老師又香又甜的夢裡會夢到什麼?讓學生體會到這是一種美好的願望,表達了師生之間的互愛之情。

  第四、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重點內容2、3、4、5小節:

  “我們在老師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心中裝滿美好的願望,是希望——”我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在小組中互相讀讀,討論討論,讓學生互相啟發,共同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生對老師的熱愛。

  第五、設計了以“老師我愛您”為主題的自主作業,拓展感悟

  這一環節設計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使學生體驗師生間的美好情感。

  透過這一節課,我也發現了不足之處,自己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加強,如評價學生的語言要發自內心,而且要更豐富一些;自己的教學激情不夠高,要讓學生動情,自己先要動情,在教學中,要讓自己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