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透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1

  本課是由單韻母到複韻母的過渡,我有些擔心孩子們一時之間找不到感覺,就像剛開始教拼讀時一樣。所以一開始上課我就從複習單韻母開始,由舊帶新,讓學生有一個適應過程,然後由圖入手,由圖意找相似發音,再由漢字切入韻母,孩子們一下子找到了學習的方法,從ai到ei ui,他們都自覺地用這種方法來學,而且能用帶有這三個韻母的漢字來組詞造句。為避免形式的單一,我在學習這三個韻母過程中穿插了兩個小遊戲,一個是掰手腕,一個是打電話,孩子們在玩得開心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一舉兩得。在講到給音節加聲調時,我又靈機一動,給他們編了個“拼音媽媽和六個韻母寶寶”的故事,他們聽得津津有味,相信這樣的方式比起生硬性地告訴他們該怎麼加聲調,更能讓他們記得更牢固些。鞏固環節,也是在孩子們喜歡的遊戲“摘果子、猜謎”等遊戲中度過的。我在教學的時候還不停地用聲音、手勢、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學得真認真啊,讓我很感動。才一年級的小朋友,連續學了這麼久都還很有熱情,看來教師的榜樣作用真的是巨大的!這些設計,不僅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又體現了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言語實踐中來,又回到言語實踐中去的過程。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語言表達、創新等能力,促使學生想學、樂學。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2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重點是會讀課文,認識生字詞。可聽了李青老師的《東方明珠》一課後,課堂上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這些,印象較為深刻的是水到渠成,巧妙的引導孩子理解詞語的精湛技藝。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東方明珠嗎?

  生(異口同聲):喜歡!

  師: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夜晚的東方明珠。

  生:老師,我知道夜晚的東方明珠更美!

  師:你是怎麼知道?

  生:我跟爸爸去過上海,親眼看見過東方明珠電視塔。晚上塔上的燈全亮了,五顏六色的,可好看了!

  生:我看過東方明珠的圖片,圖上東方明珠的燈光有許多顏色。

  生:我從電視上看到過東方明珠的鏡頭,那上面的燈光非常美!

  師:那麼我們能不能從課文中瞭解到東方明珠夜晚的美麗?請小朋友們讀螢幕上的句子。

  生:自由讀螢幕上的句子。

  生:我從“五光十色”瞭解到夜晚的東方明珠非常美麗。

  師(大加表揚):你可真善於讀書。都有哪些顏色?我們的同學們個個都是出色的小畫家,繪畫的高手,調色的能手,想想看他們可能都有哪些顏色?

  生:有紅、黃、藍、綠……這幾種顏色。

  師:光有這幾種單調的顏色嗎?

  生:不是。有紅色的,有綠色的,有黃色的,還有許多根本就叫不出名字,都發著光,幾天也說不完。

  師:聽到他的發言了嗎?真是太棒了。這麼多的顏色,而且閃著光,發著亮,這就我們課本上所用的一個詞“五光十色。”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夜晚東方明珠的美景。(出示畫面)

  師:看,這就是五光十色的夜晚時的東方明珠。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3

  《詠華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二冊中的一篇課文,採用了古詩教學的新課型----文包詩。這篇課文敘述了寇準跟著先生登華山時讚美華山的事,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麗,也讚揚了寇準的聰明、才華。

  古詩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難點,對於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詩意更是難上加難,“文包詩”這種新的課型解決了這一難點。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引領學生理解文包詩的特點,是本課設計的重點。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教材特點,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內在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充滿興趣地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自悟,透過讀讀、想想、畫畫、演演、評評,來鍛鍊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透過畫畫、學生評議等環節,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既受到華山美麗景色的薰陶,又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然後,讓學生交流“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既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又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字的意思;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評議,在反饋過程中,有機捕捉學生評議中的亮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大膽地發表創見,集思廣益,發揚民主,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設計,看似散,實質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也不是旁觀者,而是引領者,一步一步引領學生在讀中悟,畫中悟,並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透過朗讀、交流表達出來,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4

  今年接任的兩個初一教學班,是學校教導處根據好中差相搭配原則編排的,四個班級入學平均值相差無幾,這,結束了本人連續六年任教年段差班的屈辱歷史,給了我深呼吸的機會,為我鼓足幹勁積極實施分層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保障。

  不過,就目前學情分析來看,任教班級的差生面所佔比例很大,各科的期中考試成績即可見一斑。就語文學科來說,我任教兩個班,其他兩個班都是中層領導單班教學,她們經常給班主任討課來上,而我沒有。同時,我還要到其他學校參加聽課評課等教研活動,需要與人調課,這必然或多或少影響學生學習情緒。

  上半學期,我一種在嘗試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很受好生的歡迎,此次期中考,兩班的優秀率高於其他班,但中等生沒長進。我發現,四人小組活動的效果不明顯。原因嘛,一是學生年齡小,好動者居多,他們借討論之機說廢話,真正沉浸在學習中的同學不多。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抽象為具體,變沉默的文字為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學生愛上語文課,但同時也容易激起玩樂的情緒,忘記課堂規矩。所以,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是以學生靜思為主,給學生展開想象的空間,才是真正的語文課。

  下半學期,準備就教學模式做些微調。第一要抓中等生的補強工作,抓好理解運用能力的培養,重點放在背誦百分百過關,一個不漏。差生轉化主要抓學習習慣的培養,敦促按時完成並繳交作業。此外的重點是抓漢字的辨認和書寫,能分清形似字和同音字的區分。好生呢,老師積極為他們開小灶,每次作文訓練後,都要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希望透過這樣分成管理,期末有個更好的大收成。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5

  這篇課文用擬人化手法,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介紹了足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概況。文體新穎活潑,符合兒童閱讀心理,有利於激起兒童閱讀興趣。第二課時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認識“慶祝”兩個生字。

  教學中,我發現了學生普遍對長句有畏難情緒,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長句由於修飾成分多,學生常讀漏、讀錯,此外,學生不會意群停頓,第二、學生對課文吃不透,感情朗讀不到位。

  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一是平時對長句的停頓方法強調、引導不足,造成學生訓練不到位,二、學生的對長句停頓的微小進步沒有進行及時的正面肯定與強化,造成其自信心不足,三、至於感情朗讀方面,教師範讀不夠,學生缺乏模仿物件。四、生活即教育,語文教學生活化,生活語文化,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構建一種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氛圍中,老師真正享受語文教學,學生真正享受語文學習。

  我認為要想讓學生樂讀、愛讀書,關鍵要在於讓學生覺得讀書是自己的內心需要,是一種自我肯定的途徑。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說,每個人都有追求自我實現和獲得尊重的需要。因而,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開闢多種渠道,搭建新的平臺讓學生展示自我,同時,還要將對適當的有計劃滲透長句的朗誦技巧,把目標細化,指定適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目標。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6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

  首先,學生的鑑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字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透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鑑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鑑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資訊蒐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教學中透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蒐集、篩選,對於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麼我聽什麼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路,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於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第四,將滲透古文化的精髓,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學中,原本深奧的人生哲理,遙遠的古文常識和古人思想,透過研究學習的形式,透過互相間的探討,透過閱讀他人的解讀,化為簡單的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話題,得到了落實,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閱讀大量的資料,對於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7

  這篇課文記敘了列寧在莫斯科郊外養病期間愛護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寧愛鳥,更愛誠實的孩子。課文內容簡單,學生只要認真讀書就能讀懂,但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需要學生透過走進課文內容中才能體會出來。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從課題入手,課題是《灰雀》,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灰雀的?請自己讀課文找到相關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此時再出示灰雀的圖片和資料,學生透過看圖和資料對灰雀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這樣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很好。

  學生喜歡灰雀,在走進課文找一找列寧喜歡灰雀嗎?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學生找的快,讀的好,把列寧喜愛之情讀出來了。

  本課教學的重點就是列寧發現灰雀消失後,透過耐心的交談使那個小男孩放回了灰雀的經過,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是本課的教學難點,針對教學的重難點我採取抓住人物的語言和神態,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在讀的過程中踹門人物的內心活動。先讀列寧說的話,從他的話語中你體會出什麼?列寧為什麼對灰雀說話,而不對小男孩說呢?體會列寧的做法。再看小男孩的語言和神態,體會小男孩的內心活動。體會過後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

  本節課課文內容體會的好,但由於時間關係,朗讀的時間少,沒有達到效果。今後在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多讀少講。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8

  《奶奶的白髮》這篇課文用生動簡潔、富有情趣的語言描寫了奶奶和孫子之間的一段對話,表現了兩代人之間濃濃的親情。本課的教學我主要從解讀重點句子訓練和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如:奶奶說:“這白髮,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這句話滿帶風趣,而又內涵豐富,表明了奶奶的白髮是長期操勞的結果,表現了奶奶為兩代人操心的實際情形。但是,對於這個句子,學生難以理解:白髮長在奶奶頭上,怎麼會是爸爸和我“給的”呢?

  在教學時,我設定了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理解:

  “平時,你的奶奶關心過你嗎?” 。(友情提醒:查詢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尋課文題目。)

  “關心過,我的奶奶非常的疼愛我。”

  “她是怎樣關心和疼愛你的?”我接著追問。

  “我一到奶奶家去,奶奶就給我做好吃的。”

  “小時候,爸爸媽媽上班,都是奶奶在家裡哄我”

  “有一次,我感冒了,奶奶一直陪著我,還給我喂藥。”

  “奶奶很關心我的學習。”

  “小時候,奶奶還經常講故事給我聽呢!”

  “有一次,我把課本拉在家裡了,是奶奶給我送來的。”

  “每天放學,都是奶奶來接我。”

  至此,學生對奶奶說的“這白髮,一半是你給的。”恍然大悟。那麼對“一半是你爸爸給的”理解起來就易如反掌了。這樣,為學生的理解設定了梯度,減少了難度。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9

  《煙臺的海》生動描寫了煙臺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和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激發我們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為不斷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文章詞彙豐富,語句優美,尤其是比喻句大量出現,使語言格外具體生動,讓人感受到煙臺的海的春的輕盈,夏的浪漫,秋的高遠和冬的凝重。帶著對教材的研讀,我走進了課堂,和同學們翻開課本,煙臺的海出現在孩子們眼前。

  剛學完《三亞落日》一文,孩子們都已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同樣的,煙臺的海以其一年四季獨特的風景也吸引著大家的眼球。剛走進文字,一位學生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先寫冬天的海呢?多會思考的孩子呀!此時,先前的預設已經成為多餘。帶著問題,同學們開始細細地品讀文章。在文字中徜徉一番,同學們立刻發現冬天煙臺的海有其獨特的壯觀之處,這正是作者作如此安排的深刻用意啊!一個問題就這樣解決了,我趁熱打鐵,及時讓學生分別讀讀一年四季描寫海的句子。同學們立刻搖頭晃腦地讀了起來,此時,同學們的朗讀聲成了課堂裡最美妙的音符,或激昂、或輕柔、或平靜……

  在不同的朗讀中,同學們似乎真正走進了煙臺海的四季。因為考慮到一些語段難以在一些想象力較弱的學生腦海中產生具體的畫面,所以在學生學習這冬天一段時,一張氣勢洶洶的海景圖適時出現在多媒體螢幕上,圖文結合,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了圖片創設的情境之中,情由境生,配上壯美的音樂,朗讀也成為另一種獨具特色的美,教師在欣賞煙臺的海的壯美的同時,也在聆聽一支唱響在孩子心中的讚歌。在一遍遍的品讀、賞讀、賽讀中,學生對於形成冬日的海的凝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10

  《燕子》這是一篇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作者用詞準確傳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內涵的滋味。

  我主要採用對比的方式,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品味、欣賞,直至背誦,引導學生了解形容詞的作用,比喻句的作用,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內化。這堂課氣氛較活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我從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入手,激發學生閱讀動機,再到組織學生自讀交流,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平等參與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

  同時我適當點撥,為學生的思維起著“搭橋引路”的作用。然後我又巧妙的創設說話情境,讓學生們運用寫作方法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投入聽說訓練中,從而學得更紮實,更靈活,鍛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了寫作水平。

  但在教學中匯入部分過長,使得整堂課顯得頭重腳輕,加之對教材把握不夠,沒能更好地突出寫作手法,以後應該對教材多熟練,多分析,並且多多學習語文專業知識,真正融入到語文教學中。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11

  這是一堂二年級的語文課,內容屬歸類識字,即由熟字帶出兩個加上了表義形旁的生字,每個生字組一個詞語,每個詞語造一個句子。

  如:直 值(值日)同學們做值日很認真。

  植(植樹)老師帶領我們去後山植樹。

  在傳統的該型別識字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在複習熟字後,直接出示生字,讓學生將生字與熟字比較,再根據字義去分析、理解生字為何加上那樣一個形旁,以此幫助學生記住生字字形。這個過程即識字的過程,教學目的是迅速、準確識記生字。

  這堂課,教師採用的方式則不同。首先只出示生字字音,不直接出現生字字形,讓學生先讀懂句子,理解詞義及字義;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已有的關於形聲字的知識積累,採用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們探究生字的字形可能會是什麼樣的?鼓勵學生各抒己見,不侷限只有一種結論。這個過程類似造字的過程。教學目的不只是識字這個結果,更在造字這一過程。

  從識到造,看似教學方式的不同,其實反映出理念的差異。不同的教學觀會匯出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堂課,更關注人的發展。它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去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在造字的過程中學習提出問題、猜想與預測、收集事實依據、得出結論與解釋、反思評價、報告與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學習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運用各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主學習成為了可能。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12

  在《放小鳥》教學過程中我重視了對學生獲得知識的指導和思維過程的引導比如在句子的教學時進行了紮紮實實的訓練。如教學“我把它放進籠子裡,給它食吃,給它水喝,可它一動也不動。”這個句子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談談你知道了什麼?你還知道了什麼?從字面上的意思挖掘到句子深層的意思,讓學生體會到“我”愛鳥精心照顧,而小鳥以不吃不喝表示反抗,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樣,透過反覆朗讀,指導點撥,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與小鳥之間的感情。

  再如在教第二自然段時,小朋友們聽鳥叫。一隻鳥,兩隻鳥。你們聽到了什麼?(隨機放上大鳥的畫)。聽鳥叫理解“叫喚,焦急”這些詞語的意思。這時候小鳥會說些什麼?大鳥會說些什麼?小朋友會想些什麼?請學生四人小組演一演,當小鳥,鳥媽媽,和小朋友,把他們沒有說出來的話說出來,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好句子,進一步體會句子蘊含的情感。

  在教學這兩段過程中,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小鳥你為什麼不吃不喝,如果你是小鳥見到媽媽想說什麼?如果你是鳥媽媽見到自己的孩子會說些什麼?孩子們從不同的角度感悟課文,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課上孩子們大膽的說大膽的表演

  學習積極性很高。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13

  一、教學效果

  透過教學,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在進行教學之前,我放開課堂,讓學生們自己說說學過的課文中點面結合的場景,總結出點面結合表述方法有什麼特點,然後讓組長做代表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交流。同學們興趣盎然,都很積極地參與到討論中,最後進行了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的小練筆。

  2、學習第二板塊時,關於重點詞的運用,我讓學生們對帶有重點詞和不帶重點詞的句子進行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進而理解重點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對於一詞多種表達,我讓學生反覆地讀例句,並用“說”替換到句子中,使學生明白,不同語境下的詞語雖然意思一樣,但是蘊含的感情是不一樣的。

  3、關於書寫提示,我拿出一節課的四分之一的時間,讓學生們進行練字,並巡視糾正學生們的書寫,不斷地糾正他們的書寫姿勢、書寫習慣,寫完之後,讓學生們之間互相討論,推舉出書寫好的學生,讓學生們對於字型嚴格要求,不斷規範自己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水平。

  4、對於古詩的學習,先讓學生自己朗讀古詩,糾正學生的字音,使學生能正確、有節奏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再讓學生品一品這些詩句中所蘊含的感情,引導學生體會詩中蘊含的愛國之情。

  二、成功之處

  在語文園地二的學習中,由於我備課比較充分,在課堂上講解很自然,很好地把握了課堂,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古詩背誦環節學生們積極性比較高,課上全班同學基本背過了詩句,並理解了詩意。

  三、不足之處

  對於書寫指導上還有很大的欠缺,一時無法糾正學生們的錯誤的寫字姿勢和方法,學生們練字時是一種姿態,平時寫字又是一種姿態,沒有辦法很好地融合起來,因而課後作業,學生們的書寫和課上練字的書寫一點也不一樣。

  四、改進措施

  今後在教學中,平時也要多對學生們進行督促,平時作業中注意糾正壞的書寫習慣,嚴格要求學生保持好的書寫習慣,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相信經過長期的堅持和訓練,學生們會越來越好。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14

  第二單元圍繞“祖國在我心中”分別安排了《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主要是讓學生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從而也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再透過演講稿的形式表達出來。

  可想而知,“愛國”“演講稿”這兩個詞對於學生來說,既陌生又難下筆,沒有豐富的材料支撐,一篇好作文很難湊成。於是在上完《詹天佑》一課之後,我就引導學生去搜集相關的愛國人士的資料,再透過“講故事”讓學生將自己蒐集的材料用自己的話進行講述(也當作是才藝表演。實際沒有預想那麼好,學生大部分拿著資料讀,自己無法概括)。

  在學習《中華少年》一課時,我再次發現學生的課外積累非常欠缺。《中華少年》是一篇詩歌,這個因為作者對祖國的文化了解甚深,因此感情充沛,具有可讀性。然而,在講解時,學生並不瞭解,所以講起來比較費勁,即使他們讀得很起勁。因此,我又讓孩子利用週末去查找了“四大發明、漢服、唐代名人名作、唐服、清代文化、神舟飛船”等資料。也剛好,我翻閱《社會與品德》一書時也發現第二課題適合學生了解中國的歷史,因此也提前將這一課題讓孩子學習了。

  該有的材料有了,怎麼讓孩子寫好演講稿呢?在張老師的建議下,我佈置孩子回家抄一篇優秀範文,第二天在上作文課的時候,學生可以學習範文的寫法,再配合以前蒐集的材料,讓孩子先確定演講的一兩個觀點,然後再將相關的材料模仿範文進行改寫。這樣一來,學生的寫演講稿的熱情很快調動起來,一節課沒能完成,他們要求再給他們時間完成。

  根據查閱作文的情況,雖然發現有些學生由於對材料讀得不透,出現材料安排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或者邏輯順序,出現笑柄,或者混亂的情況。但也驚奇的發現,以前學生找的材料,甚至是課文的內容也讓孩子們當作作文的豐富材料,如劉丹寫到“看!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臥在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之中;聽!黃河那滔滔不絕的波浪一浪接一浪,不停拍打著海岸邊的岩石!望,崑崙山那峻拔的身軀,直插雲天,高不可攀。這都是我們祖國的山川。

  冰山上的雪蓮教會了我們純潔,海風中的乳燕教會了我們樂觀與勇敢,藍天下翱翔的雛鷹教會了我們頑強。”透過改寫,形成了一篇不錯的演講稿。因此,平時的資料積累對學生的作文確實有很大的幫助。

六年級語文上第二單元教學反思15

  《日記兩則》一課生字較多,學生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並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然後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接著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齊讀生字詞,小組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讀錯及記字方法。這樣學生從個體自學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上的主人。在小組合作中,我改變以往的做法,實行輪流坐莊,定期輪換小組組長,使每位小組成員都能過把癮,都能亮亮相,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我又推出“小組連坐”的管理方式,小組能否得到小標籤,取決於小組每個成員的表現,不再是個人的行為。實行後效果不錯,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很強,學習合作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

  雖然小組“樹”上結出了合作“果”,但我認為合作不僅僅是課內的事,課外呢,下課鈴響之後呢,是不是就沒有合作。我想這也是我們以後要做的。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日記,課後我讓每個學生都寫了一篇日記,效果不錯。寫日記可以培養小學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經常寫日記,要寫出帶有自己思想感情的日記,日記不能說假話,說空話,要說真話,說實話。要透過自己的筆寫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可以透過日記的形式寫下來,久而久之,就能積累許多有趣而生動的寫作素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