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通用6篇)

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通用6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1

  《小小圖書館》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一)中三位數筆算減法的第一課時。教材透過“小小圖書館”這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同時,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繼續培養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程標準》指出:依據教材創設的情境,把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本著這個教學理念,這節課,我儘量給學生創造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回顧教學實踐,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1、搭建一個獲取數學資訊的平臺。《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因此,我用課件出示了主題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資訊?並提出哪些減法問題,然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獲取數學資訊的能力,而且將數學計算融入了生活情境中,使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課程標準》指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會有所不同,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圈一圈格子圖、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體驗探究新知的樂趣。在講解筆算退位減的方法時,學生說,我用課件配合演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透過自主探索,體驗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然後在多種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選擇一種對大家來說普遍適用、易於接受的方法,即演算法最佳化的選擇。

  3、讓練習變得生動有趣。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其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的習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並與生活息息相關。把豎式修改變成了“森林醫生”,看誰能幫助“森林醫生”找到大樹的病因,醫好大樹的病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同時我存在著以下不足:

  1、因為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我的預設發生衝突,直接讓學生提減法問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2、在教學中對課堂時間的調控和分配能力還差一些,前面提出問題的時間過長,導致後來的練習時間較少。

  經過反思,我認為今後的教學應在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努力最佳化課堂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2

  《小小圖書館》是北師大版第5單元第4課時的內容,本節課主要是讓孩子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三位數減法問題,並藉助數線和計數器,探索並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時:

  1、創設情境:出示幾張小朋友在學校圖書館看書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滲透讀書的好處,並根據情境圖提出用減法解決的數學問題,並及時捕捉本節課要解決的數學問題:

  (1)故事書比連環畫多多少本?

  (2)科技書比連環畫少多少本?

  2、探索與體驗:

  (1)解決第一個問題

  在這一環節,我讓孩子先列式,再讓孩子估算,到底估算得對不對,大家異口同聲算一算,接著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有畫數線圖,有撥計數器,有豎式計算的……交流演算法時,我重點讓孩子藉助計數器來理解豎式計算,但在展示演算法時,我忽視了演算法的層次性,應從直觀到抽象;接著在溝通3種演算法的聯絡,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讓孩子明白方法不一樣,但本質都一樣,都是相同數位相減;最後再把估算結果與計算結果比一比,發現很接近,讓孩子明白估算是計算的一個好幫手,讓孩子養成估算的好習慣。

  (2)解決第二個問題

  在這一環節,我大膽放手,讓孩子直接回顧解決第一個問題的方法自行解決第二個問題:先估算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為了讓孩子對豎式計算有更多的感悟,在這裡才擇優演算法:你更喜歡哪種?大部分孩子都認同豎式計算比較方便,同時再次小結豎式計算要注意的地方……

  計算課本來就比較無趣,首先我們應該努力創設一個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豎式計算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孩子會算但不一定知道其中的道理,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藉助直觀演示如計數器,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且脫離了計數器也能說,真正做到心中有計數器,這需要我們再接下來的計算教學中繼續努力!

  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3

  隨著與新課程的共同成長,我們對計算教學課有了更多地瞭解和認識。

  1、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本節課針我把教材中小小圖書館中的情境圖進行了改動:“學校的圖書館又向我們開放,然後一起又去圖書館借書看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2、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標準》的一個重要理念是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我讓學生透過操作、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講解退位減的方法時,透過學生擺一擺小棒,撥一撥珠子,用嘴巴說一說,再用本子算一算這些活動,探索減7的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3、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最最佳化。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自主探索,在體驗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最佳化選出最佳方法。本堂課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會算退位減法,更重要的是在體驗的過程中悟出口算和筆算這兩種最最佳化計算方法。

  4、讓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到圖書館借出三本書,每種書開啟後是不同的練習題,這樣安排讓小小圖書館的主情境更加完整。

  有待提高之處:

  在教學中我對課堂時間的調控和分配能力還差些。

  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4

  《小小圖書館》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六單元的內容,主要是三位數減法的筆算方法及驗算方法。從教學內容的容量和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出發,二年數學組將這部分知識分為3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教學“三位數一次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第二課時教學“驗算的方法”,第三課時教學“三位數連續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這篇教學設計是針對第一課時的內容進行安排設計的。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在教學設計上做了如下處理:透過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引導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中感受用豎式計算的準確性,進而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為了讓學生理解“退一當十”的道理,我們精選了兩道例題,一道是“個位上不夠減從十位退一”,一道是“十位上不夠減從百位上退1”。在教學中我們還追加了一個數學問題:“當百位上不夠減了,應該怎樣做?”將知識遷移到“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當十。”從教學的效果看,學生對“退一當十”的道理理解得非常透徹。這為後繼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5

  兩位數退位減法是個本單元教學的難點。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教學時,我注重採用去圖書館讀書的完整情境,體現數學同日常生活的聯絡,讓學生學得有趣,感受到數學問題就在自己身邊。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都積極引導和參與學生的討論,並引導學生耐心傾聽、提出問題,協助學生從單項交流邁向多項交流,同時擦出新的交流火花。而且能夠注重學生的收穫,但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的形成與發展,利用積極的評價手段,使不同的學生都能透過適合其思維特點的途徑展示自己,發展自己。讓學生成為創設情境的一分子,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與注意參與活動的慾望。

  我注重語言習慣的培養。繼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限制提問範圍,因為要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單只是讓學生面對情境提出問題,更深入的是在活動中進行質疑、交流,如此限制提問範圍,避免偏離主題的現象,節省出更多的時間來保證在探索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的前提是必須經過獨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級的學生,也應該有獨立思考意識。“誰能再講一講,請你的合作伙伴再給小朋友們講一講好嗎”,這樣邀請其他同學重複方法的過程,既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傾聽的能力,同時使他們的見解能夠被班內更多的成員理解並表述出來。教師提出的問題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在教師的問題基礎之上,也在對學生提問題。提出“為什麼十位上從3變成了2”,而這正是退位減法的關鍵,此時此刻它已經變成學生內心渴望解決的一個問題,一種發自內心的需求。

  教師從彙報開始多次不斷地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評價,學生之間就很容易公開、真誠地對他人表達欣賞之情。

  在練習的過程中,每種書開啟後是不同的練習題,學生在這種情境下完成練習既新鮮又興奮還很認真。這樣安排讓小小圖書館的主情境更加完整。最後讓學生透過反思自己和同伴學習的情況,使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和分享學習的樂趣。

  但是,在教學當中,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彙報,引導學生將不同方法進行梳理、歸類,這將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聚合思維,使學生對知識的系統化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6

  “小小圖書館”這節課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探索並掌握三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發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成功學習的體驗。我在設計上遵循新課標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順利地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

  1、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整個教學過程是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為基本模式展開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的交流和分析問題的邏輯性,要求學生對自己的所思、所想,能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述,使自己的表達能力、分析能力都能得到鍛鍊。

  2、保護學生張揚的個性。數學學習與其它的學科一樣,都是一種個性化行為。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認識水平的不同,即使是面對同一個問題,也會有不同的看法。教育的目的不是統一思想、統一要求,而是讓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發展,這節課我就是這樣做的。如:同樣的數學資訊,不同的學生能提出不同的數學問題;同樣的算式,許多學生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在課上,我不約束學生,反而積極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開放,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思維習慣去思考,去解決問題。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①在提倡演算法多樣化時,應提倡演算法的最最佳化;

  ②如何恰如其分地創造性地使用新教科書,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

  ③如何恰如其分地運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仍需要在教學中進一步思考、探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