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產生,什麼是民間美術,以及民間美術的藝術的分類和藝術特徵。民間美術來自民間,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很多土生土長的藝術瀕臨失傳,很多年輕人對西方的節日習俗格外感興趣,認為中國本土的傳統習俗以及民間藝術“土”“俗”。希望透過本節課的學習能讓學生對中國的民間藝術有基本的瞭解,對中國民間藝術產生興趣。

  本課教材中例舉了剪紙、皮影、泥塑、年畫四種類型的民間美術,但是一節課的課堂容量有限,要對民間藝術的藝術語言進行整體的介紹,時間稍顯緊張,也沒辦法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民間藝術的美。因此,我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民間藝術種類(剪紙、年畫)進行重點講解,再結合大量例項圖片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民間美術的藝術特徵,雖然語言表達不夠準確,但是在欣賞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逐漸發現民間藝術的美,逐漸對中國的民間美術產生興趣,基本達到本節課教學目標。。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對時間的把握不夠好,講解過程有點著急,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討論時間,沒有板書課題,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小影片沒來得及播放。

  在下一次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更加嚴謹,合理安排好時間,組織好教學語言,力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教學反思2

  本課著重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代表性的藝術樣式及其藝術語言特徵,瞭解各類民間美術與民俗相互依存的關係,這是理解民間藝術的重要一環。因此在授課中除了講解課本中的圖例作品,還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反映民間美術產生的環境、背景和民俗場面的。資料,為學生搭建一個感性的、鮮活的、立體化的學習空間。

  按照教材的安排,要求一節課對中國民間美術的藝術語言及特徵進行整體而全面的介紹。透過自己的教學深感由於教材所涉及內容比較多而雜,知識體系較為龐大,每個環節都重要,而一節課時間有限,易形成走馬觀花的課堂教學效果,不能突出重點,更沒有讓學生實踐感受的時間。因此,針對自己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師生共同探究問題為切入點,以本地的民間美術為依託,展開教學,學生就會容易進入課堂教學的思維中,主動探究美術作品所帶來的思考,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感到一些不足,一是教學範例還不夠有說服力,尤其本地資源挖掘不夠,停留在形式的理解上;二是個別學生不能積極的思考,主動的參與到中,我將採取深挖本地資源如剪紙、年畫、刺繡、玩具等,上課時帶進課堂,提高學生的興趣,增添課堂氣氛。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教學反思3

  透過對剪紙的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美的薰陶,而且還發展了同學們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保護並繼承了中國的傳統藝術。

  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學生就不會覺得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不會把完成美術作業看成一項艱鉅任務,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從課堂教學效果來看,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總的來說,還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不足:

  1、還有及少部分學生對剪紙的方法還不太清楚。

  2、學生在畫稿的時候掌握不了總體的結構,畫得不夠協調。也說明了學生的美術基礎有待進一步提高。

  3、有部分學生工具準備不好,也就很難達到同步進步的理想效果。

  4、在老師的示範教學之後,當要求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改變部分圖案的造型時,難透過畫面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即畫不出自己想要畫的圖稿。

  改進:

  1、在課堂教學的同時,多給學生介紹剪紙圖案的畫法提高畫圖稿的水平。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靈活改變剪紙圖案中的部分造型。

  3、加強教師的示範。

  我們上美術校本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透過各種藝術形式喚醒學生對於生活的感受和熱愛,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將會繼續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素質,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認真上好每堂美術課。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注意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教學反思4

  本課的教學過程很順利,課堂氣氛輕鬆,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1) 開放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了自由學習的平臺 。讓學生充分地瞭解民間美術的特點,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備課時,分別為學生準備了四個課件和四組不同內容的學習資料,所以學生上臺講解時就能娓娓道來。

  (2) 多媒體輔助教學和實物展示,激發了學生學習慾望,擴寬了學生藝術視野。課前準備了很多本地本民族的民間美術作品圖片和實物 ,學生對本民族傳統的苗族刺繡、苗族剪紙的傳承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加強學生對本土民間美術的關注與保護意識。

  (3) 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及民間美術的代表作品,在這一環節中,我沒有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方式,而是讓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學習,對知識進行蒐集和整理,然後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上講臺進行講授,這樣做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