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高中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反思範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反思1
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經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為:教師成長=經驗+反思。無獨有偶,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禮記·學記》中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困”說的就是對教學反思,這是教師專業成長不可缺少的途徑。在新課程教師培訓中,也特別強調“自修——反思”的校本培訓方式,讓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物件,對自己所作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下面就《地球的圈層結構》一課談談我的教學反思。
課前準備
地理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組成,具有兼文兼理的特性,難度較大,前面的《地球運動》方面的知識讓初入高中的學生們有一種挫折感。而且,對於理科生來說,更有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數理化的學習上,所以這次調研課我選擇理科班中的五班作為教學物件有一定的冒險。但是,我想,越是難做的事,我們越是要勇往直前。而且,五班是縣市區班,學生平時上課比較活躍,理性思維強,對於地理,好像表現出了一種獨有的興趣,特別是講到3S技術等領域時,他們很有求知慾望,所以我堅定了我的信念,交代他們如果有時間做一下課前預習,並提前一天將學案發給了他們,讓他們對於這一堂課的內容有大致的瞭解。
本節教材內容位於高中地理(必修)上冊的第一單元第四節,被安排在學生學習了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和地球的運動之後,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為學習地球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奠定基礎。透過對本節內容的學習,要求使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激發學生地理探索的興趣,學會以地理視角看世界。內容除了地震波等涉及物理知識稍有難度外,其餘知識較為直觀簡單,因此我打算以分小組競賽形式穿插,以活躍課堂、重點分析疑難點,在這些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有限知識探索無限的未知世界。
課中展示
(1)設疑導課,幽默談吐,聯絡實際,激發學生興趣
有人說:“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為有效”,“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出人間奇蹟來(愛因斯坦語)”。所以,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我首先問他們地球內部是什麼樣子?他們說不知道,一臉疑惑地看著我。接著我又問他們如何得知呢?他們陷入更深的疑惑。然後,我談笑地問:“有沒有哪位同學曾經到地球的內部每個圈層去旅遊過,還是我們也能像吃雞蛋那樣把地球撥開來看呢?”。他們笑著做了否定回答。後面,我引用啄木鳥透過聲音來判斷樹裡是否有蟲子和平時透過敲打判斷買的西瓜是否成熟的的例子,透過這些例子告訴學生,我們也可以透過地球內部的某種震動傳播情況來分析地球的內部結構,從這裡,我順利地引入了地震波的`概念。
(2)創設了探索情景,引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過程意識
問題意識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創造的起點。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會有發展。學習過程不是讓學生被動的吸收教材和教師給出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由學生親自參與的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所以要學生在書本中提取地震波的型別和傳播特徵之後,我馬上提出這樣的問題:“當地震發生的時候,人們會先上下晃動,後左右晃動,這是為什麼?”希望他們能夠學會遷移知識。果然,很快他們就聯想到剛才的知識,是因為縱波速度較快,橫波速度較慢。在學到上地幔存在軟流層時,我又丟擲一個問題:“軟流層可能是岩漿的發源地,給我們的印象好像是‘液體’,為什麼橫波能夠透過呢?”希望藉此讓學生突破固有思維,發散開去。另外,在講完了地球的內部圈層知識後,也設定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還能透過哪些渠道或方法獲取地球內部的資訊”?學生們先是陷入迷惘中,但是很快,提出了不少創意性的方法,這就是90後的高中生,有著快速地應變能力和綜合思維。
(3)推崇簡單記憶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地理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關於內部圈層,我提出用形象記憶法,告訴學生人們常常把地球的內部圈層形容為“半熟的雞蛋”,蛋殼為地殼,蛋白為地幔,因為是半熟,蛋白裡有一些蛋白漿,就像上地幔的軟流層,蛋殼和蛋白之間的一層薄薄的膜加上蛋殼就像岩石圈,蛋黃為地核。學生們聽完後,會心地笑了。我想,可能是因為這樣的形象記憶法很受用,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已經在他們的心裡構建好了。另外,在介紹外部圈層的時候,我又提出了關鍵詞記憶法。大氣圈:包圍、氣體和懸浮物、氮和氧;水圈:連續不規則、不間斷迴圈;生物圈(Biosphere):生命、三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對於學生來說,“授之以漁”才能真正放之四海皆能遊刃有餘。
(4)充分利用活動,鍛鍊學生的合作、交流和表達能力
活動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渠道,也是地理新課程區別於傳統課程的一大特色。本節課的活動重點和難點是: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與地球內部物質組成的關係。所以,在這一部分,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讓他們討論,然後要求他們總結出一個條理清晰並且簡潔的結論。恰好,這裡的內容他們也很感興趣,課堂氣氛很好,同學們討論得熱火朝天,最後結論並不一定都正確,但是至少他們都有努力的思考,並學會了合作、交流和表達。
(5)堅持“雙語”教學個性,堅持課後小結,堅持講練結合
從開學,我都堅持每個節課教給學生專業地理名詞的英語寫法和讀法,希望能夠對他們以後的大學生活有所幫助,因為大學更強調自主學習,會接觸到很多外文文獻和資料,在此夯實基礎,能夠很快上手。這一點得到了學生的認可,所以他們一直都堅持了下來,學得很認真。當本節課知識講完之後,我以框架的形式作了知識小結,並以提問的方式一起回顧了本節課的內容,從學生的回答中得知知識點基本均已落實。最後,佈置了五道具有代表性的題,要求同學們當堂做完,我就發現同學們在選莫霍介面的深度時,都不自覺地選擇了33km,儘管我強調了這指的是大陸部分,地殼厚度不一,海洋部分要薄一些,他們還是下意識就選了33km,我及時地對他們的思想誤區作了糾正。
課後反思
正如杜威所指出的,“一個人進行反省思維時需要從觀察開始,以便審查種種情境。有些觀察是直接透過感官進行的;另外一些是回憶自己的或別人的舊經驗。”同理,教師的教學反思也不例外,透過觀察學生的反應,聆聽地理組老師和學校領導對我的評課之後,我對於自己的這一節課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具體的不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關於教學環節。“溫故而知新”,在時間的允許下,上課的前幾分鐘,最好能複習到上一節課的知識,因為理科班一個星期只有兩節課,學習時間間隔較長,適當地複習效果會更好,不應該棄之。
(2)關於教學內容。新課標要求本節內容一堂課上完,雖然知識容量並不小,但是我還我可以挖掘得更深,供有興趣的學生思考,這樣才能逐漸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3)關於教學細節處理。“在地震發生時,人是先上下晃動,後左右晃動?”這一部分知識,學生在我的引導下一下子就知道了是“先上下晃動,後左右晃動”。但這是不嚴謹的,應該更明確地告訴學生,這種情況是針對處於震中的人們,處在其他地方的人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關於“地球的核心為什麼不是氣態?”這一問題要更適當地引導,以確保每堂課的知識的精準性。另外,用“當汽車從柏油公路開往高速公路時,速度開始逐漸變快”這一個例子來比喻“不連續面”欠妥當,可以捨棄。因為確切來說,汽車的速度不會突然變化,儘管設計的出發點是為了讓枯燥的知識更生活化,但相較而言,知識的準確性更重要。
(4)關於教學藝術。上課語速可以稍慢,尤其是重難點的地方,可以適當地提高音量,或稍作停頓,引起學生的注意。另外,要學會全方面調動學生,在分組討論之後,最好一個小組回答一個問題,兼顧到所有學生的激情。我想,新課程強調的全體參與,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並不是形式上的“動”,更應是思維上的參與。今後在這方面還應多研究,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
(5)關於教學理念。作為一名教師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於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透過積極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真正成為教學的實踐者和研究者。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高中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反思2
這節課主要講述兩部分內容,一是地球的內部圈層,主要包括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及各圈層的主要特點;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層,主要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的組成和空間分佈及相互間的聯絡。
首先播放影片《地心遊記》來引入新課,給出資料說明地球的內部圈層是難以直接觀測的。目前人類對地球內部的探測,主要是透過地震波來獲取資訊,從而引入地震波。地震波可分為橫波和縱波,學生合作探究橫波和縱波的異同點,結合課本圖1.25“地震波的傳播速度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指導學生分析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並畫出不連續面,推測原因,最後劃分出地球的內部圈層。然後以“我來當導遊”的形式,讓學生從厚度、溫度、物質組成和狀態的變化等闡述了地球內部各圈層的基本特徵。對於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只是簡單地進行說明。
本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自主去探究,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課堂氛圍活躍,課堂教學效果良好。但是教學重難點的落實不夠。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重“教”與“學”的相輔相成。
高中地球的圈層結構教學反思3
本節是第一章的總結部分,為以後各章的學習做了準備工作,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用上天容易入地難引入新課,闡述了地球的內外部圈層。整體來說完成了課程標準的要求,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教學理念和方法不先進。
整個課堂主要是突出教師的主體能力,沒有很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堂課下來覺得很滿,彈性時間不長,學生消化吸收的速度也很慢。學生學習非常被動,課後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一些基礎知識基本觀點還不明確,主要原因是我沒有教他們分析思路和方法而是一味的就題論題,束縛了他們的思維。今後應該多樹立知識框架,多分析思路,做到舉一反三。
二,教學設計太生硬,活動沒有很好的利用。
新課改要求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形成自主學習。而我這方面做得不夠,課本內容與活動沒有很好的聯絡起來。比如對書本上地圖的分析還不夠全面,對內部圈層的分析還不夠全面。今後備課過程中要積極思考,更多的設計一些與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絡密切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三,缺少學情分析。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學生的層次性,以同樣的內容呈現給學生,同樣的標準要求學生,限制了學生的進步。一些能力稍差的學生學習起來就非常吃力,久而久之,打擊了他們的信心和積極性。所以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的輔導和解析,關心他們,因材施教。
四,配套練習不精練,講解不細緻。
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每堂課都配有相應的練習。課堂練習能夠快速的檢測、鞏固學習,所以一定要挑選經典習題。課後作業往往指定某一輔導書。後來發現有些題目不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有些還是錯題,所以在佈置作業之前一定要認真的先做一遍,挑出合適的題目給學生。對於練習的講解只是簡單的告知答案,原因,而沒有進行展開,下次學生再碰到相關習題還是無法作答。
教學相長,相信只要自己堅持努力,就一定會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