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通用7篇)

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通用7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篇1

  推薦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部分內容,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它是在學生認識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徵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的難點在於,學生往往因不能根據給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想象出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以至在計算中出現錯誤。在教學中我給學生更多的動手操作實驗與實踐的空間,讓學生透過看一看,摸一摸等來認識概念,理解概念,感受頗深。

  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長方體紙盒,把紙盒沿著稜剪開(紙盒粘接處多餘的部分要剪掉),再展開,讓學生注意展開前長方體的每個面,在展開後是哪個面。為了便於對照,讓學生在展開後的每個面上,分別用“上”、“下”、“前”、“後”、“左”“右”標明他們分別是原來長方體的哪個面。然後,提問:長方體有幾個面?哪些面的面積是相等的?引導學生聯絡長方體的特徵回答。這裡關鍵是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正確的判斷每個面的長和寬應該是多少。讓學生按照上、下、前、後、左、右的順序,依次說出每個面的面積怎樣算的。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知識的基礎上,過渡到初步的立體圖形上學習的。在學生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得出三種計算方法:一個面一個面的面積依次相加;二個面二個面的一對對相加;先求出三個面的面積再乘以,透過對正方體表面積比較歸納,學生和我一起總結出了文字公式,並簡化成字母公式,便於記憶和書寫。在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體現“立體——平面——立體”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教學思想,並透過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絡溝通,培養和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想象能力。

  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篇2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節課是在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的基礎上進行的。也就是學生已經對長方體特徵及其展開圖有了較深的瞭解基礎上,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的。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以學生自主探索為主,教師適時點撥。

  這節課的重點是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概念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難點是正確建立表面積的概念.計算長方體表面積的關鍵是找出每個面的邊長(長和寬)。上課的時候直接揭題並板書本節課的內容。然後學生完成書第8頁的第一題,透過這題,學生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各邊之間的關係,為計算各個面的面積作了準備。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識準備,但不能上升到公式化的高度。這時,透過例4的學習後,學生根據前面的知識,就歸納出長方體的表面的計算,可以用長方體的長、寬、高來表示出來。這節課的學習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要求。但在一些細節方面還需要做改正:如對長方體表面的概念這一環節的教學,在講完這個概念後,應該讓學生拿出他們的長方體紙盒來摸摸以加深理解和印象,有在歸納出長方體表面的公式後,應該回到一開始的圖上,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部分求什麼,以達到加深學生理解的目的,這些都是在以後備課和上課中要注意和更細緻一些的地方。

  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篇3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在學生認識並掌握了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基礎上教學的,也是學生學習幾何知識由平面計算擴充套件到立體計算的開始,是本單元的重要內容。學生對舊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但空間思維還沒有真正形成。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積的概念和計算方法,應加強動手操作,按照創設情境——實踐操作——自主探究——掌握規律的教學流程進行設計教學方案。本節課教學本著“讓學生自主探究活動貫穿於課的始終”的原則,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研究、討論、操作,從而得出結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

  1、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

  這節課是在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整個教學過程是:從實際出發設定情境提出問題——引出表面積概念——當直覺無法判斷時需要計算表面積——學生嘗試求表面積——總結求表面積的方法、條件和規律——學生獨立解決正方體表面積——應用知識,解決問題。這樣設計,層次清楚、結構嚴謹、學生主動建構,積極回憶聯想,使教材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達到和諧的統一,真正做到“凡學生能想的,應該認學生自己去想”,從而使學生在獲得真知的同時,也學會了怎樣學習,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整堂課學生動手實踐操作,合作討論交流,積極主動參與探究,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

  2、注重多種教學手段最佳化組合,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培養學生的空間念是空間與圖形教學的重要任務,而求長方體表面積必須具備長方體每個面是由哪兩條稜相乘的空間觀念,這是教學的難點。為此,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充分運用電教手段,精心設計各種投影片(立體圖),在投影片上用不同的顏色有規律地襯托出不同面的位置以及面與稜的關係,從而較好地化抽象為具體,克服了學生空間想象中的困難;另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實物、立體圖,將紙盒展開再還原整合,動手觸控長方體的面與稜等,也有效地增加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為獨立探索長方體表面積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透過這節課,我體會到教學方法、途徑是各種各樣的,教師自己要摒棄唯上、唯師、唯本的傳統理念,不迷信靜態的教材和傳統的經驗,將"已完成"的數學當成"未完成"的數學來教,使教師自身思維放開,富於創新。

  其次,不要以自身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思維,而應"蹲下身子",以兒童的眼光去欣賞數學,接納學生的不同意見。尤其是對於學生"異想天開"的答案,不要過早作出簡單的判斷,更不能嘲笑、譏諷學生,而應耐心傾聽,積極肯定,小心呵護學生剛剛萌發的創新意識。

  再次,教學不應圍著自己的"教"轉,應多為學生的"學"服務。應積極倡導延遲評價,多給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尤其是當學生的答案"離奇古怪"時,教師不應急於主觀猜測、簡單評價,草率收場,而應真誠地多問幾個"為什麼?""你是怎樣想的'?"或許學生富有個性化的火花就會隨之迸發而出。這時你會驚歎,學生的創造潛能是難以估量的,而課堂也會因學生豐富多彩的答案而變得精彩。

  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篇4

  1、側重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以前我在上這節課的時候,第1課時是沒有教學實際問題中求五個面的情況。我發現在第1課時就解決實際生活中求五個面的問題有兩點好處:一是如果第一課時都是讓學生求長方體、正方體六個面的,再讓學生去解決實際生活中求五個面、四個面的問題,難度會增加。因為學生會受到定勢思維的影響;二是提高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2、一個正方體的木箱,稜長4分米,做這個木箱至少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和3、老師想做一個玻璃魚缸,它的形狀是正方體,稜長3分米。製作這個魚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這兩題讓學生一起去做,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提高他們的審題、辨題能力,也是學生思維的操練。

  2、舊知的必要複習,為學生新知的學習打好基礎

  讓學生介紹手中的長方體,從而複習長方體的特徵。再透過讓學生摸長方體的各個面、閉上眼睛想長方體在學生頭腦中建立模型。最後讓學生摸長方體的每個面,說出求每個面面積的方法,找出長方體每個面的面積與長方體的長、寬、高之間的關係。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使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水到渠成。

  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篇5

  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我首先讓學生仔細觀察手中的長方體,然後讓學生認真思考長方體各個面的面積與長方體的長、寬、高之間的關係,從而讓學生知道:

  前、後面=長×高×2;

  左、右面=寬×高×2;

  上、下面=長×寬×2。

  最後總結歸納:

  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方法(一):S=長×高×2+寬×高×2+長×寬×2

  方法(二):S=(長×高+寬×高+長×寬)×2

  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S=稜長×稜長×6

  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要考慮到以下幾種情況:

  1、 完整的(六個面都有)長方體或正方體

  這種型別的題目,直接套用表面積計算公式即可。

  2、 無底或無蓋的長方體或正方體(如粉刷教室、魚缸、游泳池等的表面積)

  這種型別的題目,首先要看清楚要計算的是哪幾個面,然後再進行解答。

  公式:S=長×高×2+寬×高×2+長×寬

  3、 求長方體或正方體四周的表面積

  它指的是長方體或正方體周圍四個面(即前面、後面、左面、右面)的表面積。

  公式:S=長×高×2+寬×高×2

  總體說來,這部分知識只要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及計算方法,對於學生們來說是很容易的。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也能學得很不錯。表面積的計算公式,同學們也能做到運用自如。但中間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比較嚴重的就是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強,導致解題過程中出現了不少錯誤。今後,我需要在這一方面採取一些措施,如透過小組競爭等方式來提高同學們計算的準確性。

  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篇6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平面圖形知識和把長方體、正方體的立體圖形展開的平面基礎上,過渡到初步的立體圖形上學習的。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體現“立體——平面——立體”循序漸進的教學思想,並透過展形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聯絡,培養和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想象能力。新課標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活動過程,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錘鍊思維,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所以“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就從這一思路出發預設、生成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實際引入新課

  一個好的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願望,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體驗和理解數學知識”“要提供豐實的現實背景”任何知識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現實的生活數學走進學生視野,使生活數學與數學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體會在生活中做數學的樂趣。在教學中我設計為捐款箱包裝外表,讓學生明確學習求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必要性,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積極實踐操作,以動激思

  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所以我們要多引導學生在操作中思考加工,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發展。因此,在教學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時,我打算先讓學生動手操作,“解剖”以長方體,展示出6個面。透過比較分析深刻地體會長方體各個面積之各就是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以及長方體6個面之間的關係,抓住了推導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的關鍵,然後再讓學生測出自己的長方體的長、寬、高,透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索出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設計是如此,但在教學中因為擔心把學生一放開就收不攏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就臨時改變了教學方法,由教師統一指引下進行學習,使“以動激思”變成了“以師為主”。

  三、以練帶學,自主學習

  在學生掌握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後,不單獨安排時間推導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而是設計了一道練習,讓學生自主學習,由學生在算式說意義的過程中很自然地發現了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培養了學生最佳化思維和求異思維的能力,促進課堂效益的提高,也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在師生共同參與和評價中,達到最佳化思維,推陳出新的效果,並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年級數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篇7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徵,知道它們都有6個面、12條稜、8個頂點。長方體的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相對的面的形狀相同,大小相等;12條稜分為3組;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以及正方體的6個面都是面積相等的正方形的基礎上而學習的。對於表面積的概念與平面圖形的面積,既有聯絡又有區別。同時是後繼學習的基礎。

  我認為表面積的概念的學習,要是透過學生對長方體特點的感知並懂得表面積的意義基礎上,進行學習。學生雖然會正確求長方形的面積,但要求表面積,這是一個質的飛躍。為什麼呢,因為是從平面到立體,從二維到三維。成人看似簡單,而對小學生卻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小學生往往習慣於遷移,長方形面積明明是長×寬,而現在怎麼變成長×高、寬×高了呢?這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說,肯定存有困惑。所以要把長方體展開,變6個面為一個面,這種轉化不是老師來完成,而是在學生思維中展開,因此,在前一課時就應打下一定基礎:上下面:前後面、左右面等概念!對立面相等等知識點。再透過觀察長方體的每一個面的面積任何計算!有沒有簡便方法等。

  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思維的活躍,積極的學習是本堂課成功的的關鍵。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思維的發散顯得不夠!以至於在後來的無蓋,甚至四個面計算中部分同學不理解!

  非常遺憾、值得反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