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法的教學反思

關於書法的教學反思

  書法教學不是單調、枯燥的“講練式”,而應在內容制定、環節設計、訓練手段、評價機制四個方面讓學生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

  一、內容制定重合理、激發學生興趣。

  唯有符合學生接受能力、輕鬆活潑的內容,才能激起他們積極的心理情緒,產生躍躍欲試的心理期待。書法教學內容不外乎筆法、字法、章法三大類,把這些生硬刻板的三“法”巧妙地化解成一塊塊學生喜聞樂見的“小甜點”,即在每堂課中選取一個吸引學生眼球的名字,確定一項大家都能勝任的作業,組織一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生參與熱情頓會高漲。如在上述案例中,四個動物名稱“牛、羊、馬、犬”均為獨體字,有相似的結構特點,歸結要點能清晰、明瞭。再加上十有八九的孩子均喜歡動物,為課堂的匯入提供了融洽的氛圍。在《瞧這一家子》一課中,我把不同型別的八種鉤(豎鉤、橫鉤、斜鉤、臥鉤、橫折鉤、豎彎鉤、橫折右彎鉤、耳鉤)稱作“一家子”,彙總在一節課內來練習,雖然量很多,但由於之前對每個鉤都作過單獨訓練,學生對它們並不陌生,沒有絲毫畏難心理;又由於本課要求學生在比較訓練中歸結出八種鉤的“共性”和“個性”,再加上擬人化的課題,內容制定不是蹈常襲故,而是給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誘發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和信心進入到訓練之中。這樣的教例很多,如筆法教學中的《一對雙胞胎》(長橫和垂露)、《會變形的橫折》、《波浪的啟示》(斜捺)等等;字法教學中的《平衡術》、《讓右法》、《“火”的活用》等均直涉結構要點;章法教學中,如《你最喜歡的成語》(少字章法訓練),《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古詩句訓練),《與眾不同的設計》(章法創新訓練)等等,認真構思定有成效。

  二、教學過程重參與,豐富學生情感

  書法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需要雙方互相協作,發揮各自的積極性。因此,學生不應只是消極被動地接受,而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和投入。在每一課的書法教學中,始終貫穿著情感體驗,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是不可能學有所獲的。如在課堂教學中小組競賽、個人競賽、組間辯論、“小老師”示範、合作學習等方式的運用,將有效地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心靈溝通。教師正確使用競賽機制,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從而使課堂充滿健康的競爭氛圍。競賽方式多種多樣,有班級中個人和個人的競賽,使學生“見賢思齊”;抓住學生渴望成為小組中的`積極因素,為小組爭光的普遍心理,進行組間競賽,增強團隊疑聚力;自己前後習作的競賽,讓學生看到點滴進步,充滿自信;跟其他班學生競賽,進行“打擂臺”遊戲,更使他們興趣盎然,情緒始終處於一種積極向上的興奮狀態。圍繞某一焦點問題進行思維火花的碰撞,在辯論中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容納他人觀點。在“小老師”的組織下開展合作學習,學會關心他人,感悟協作團結,凝成團隊意識。教學中,教師應鼓勵每一位學生全方位地參與,而不是某一環節的區域性。

  三、訓練手段重多樣,培養學生意志

  訓練的嚴謹並不排拆手段的多樣化,相反,多樣化的訓練應以嚴謹為本,以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格。目前的家庭大多以獨生子女為主,這些小“太陽”常常表現出心理素質不健全的現象,如做事圖快而不仔細,遇到困難往往退避而不堅強面對,學習容易松跨而不積極進取等等。書法教學能調理學生的這些不良心理,它雖然緩慢,但卻是錘鍊學生心理品格的“良藥”。郭沫若早在1962年為《人民教育》題詞中就寫道:“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這對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細心,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橫最容易誤事,練習書法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事實已經證明,書法有一整套嚴謹的書學法則,在書寫過程中如果不認真對待,往往會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以,在書法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從一點一畫入手,認真地去研究、體味,一絲不苟地進行練習、比較,在掌握書寫技能的過程中毅力得以培養。在這方面,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佳話,如張芝的“墨池”,智永的“筆冢”等等,堪稱頑強意志力的讚歌,永遠值得後人思味、仿效。但在學校書法教學中,“苦行僧”般地要求學生以始終如一的情形來苦練書法,也是收效甚微的。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生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有意注意時間較短,教師應從學生特點出發,改變一味的“講練式”,依據所教內容的不同儘可能地豐富練習形式,如糾誤法、補筆法、嘗試法、書空法、比賽法等等。透過內容的調節和方法的變換,使學生始終保持練習的高昂情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