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學反思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學反思 篇1

  20xx年11月23日,我上的《大規模的海水運動》一課,受到了八校同行們的好評。

  優點:

  1.教材處理流暢,教學方法靈活多樣,重點突出。

  2.教學手段豐富,有錄音,有幻燈片展示還有實驗等,充分體現了資訊科技輔助教學的作用。課堂教學效果基本達到設計意圖,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能有效開發課程資源

  3.教學是從洋流的主要動力盛行風入手,體現了風動水動,水隨風流。歸納了洋流的記憶方法:自北向南,逆-順—逆-順或8自記憶法,被各校老師拿去用。效果很好。

  4.教學中給予學生較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有利於學生學習,以及發表意見的機會,並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體現到了學習的成功與喜悅。

  5.在最後的案例分析中,學生能較好地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說明了本節課的教學達到了課標要求。

  6.在洋流對氣候影響的教學中可加以擴充套件。

  不足:

  本節課授課內容較多,時間較緊。教師評價方法、方式還應多樣。不能只是簡單地說“不錯”、“真棒”,還要具體一點。改進措施

  在課堂上為了更好地落實基礎知識,授課量的安排要靈活。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學反思 篇2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是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本節的知識容量很大,在教學時,我用了三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講了洋流的概念,從性質方面對洋流的分類,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各個洋流的名稱、性質,有些知識的難度還很大。相應的習題變化也很多,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並記住這些知識,確實有一定難度。但本節又是歷來考試的熱點,必須讓學生記住並理解本節的知識。為此,我做了許多準備工作,使得自己在課堂上能夠得心應手,效果也比較顯著。下面談談我對本課的反思。

  一、成功之處

  1、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明確本節的概念。

  本節中洋流的概念,寒、暖流的定義,讓學生先透過預習,然後教師畫圖讓學生更進一步明確,這樣圖文對照,效果顯著。

  2、播放影片:小鴨子漂流記,用影片刺激學生的感官,能很容易理解洋流的形成及分佈規律。

  3、洋流的形成講完之後才講風海流、密度流和上升流。學生更容易理解。

  4、畫簡單的輪廓圖,表示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

  即畫圖表示各個中低緯度、中高緯度洋流的環流方向,大洋兩岸,大陸兩岸洋流的性質,北印度洋海區季風洋流的形成原因及環流方向,都一一用箭頭去表示,並且邊畫邊提問,使學生很快記住了各個洋流的名稱。並且在畫洋流時注意用紅筆表示暖流,藍色表示寒流。

  5、對於大西洋海區的洋流,由於書本上地圖將大西洋分隔在兩側,學生難以形成完整的印象,教學時,我用PPT投影出了完整的大西洋輪廓圖,再將各條洋流補充到圖中,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了這一部分知識。

  6、採用形象的數字記憶法,指導學生去掌握各個海域的洋流名稱、環流方向、洋流的性質。

  如:北半球的洋流環流好似一個數字“8”,南半球的洋流環流好似一個數字“0”,教學時,我指導學生畫這兩個數字(按筆畫順序),並且每一段都標上箭頭並讓學生說出對應的洋流名稱。

  7、每節課前,都要複習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加強學生的記憶,從而做到複習與鞏固,使所學知識牢固地記憶。

  二、教學中不足之處

  1、給學生畫圖,填圖的時間少了,若是讓學生畫填圖,那麼學生記憶得會更深刻;課堂容量大,留給學生的時間太少。

  2、講解洋流分佈規律時,沒有強調幾條重要的緯線(30°N、30°S、60°N)與對應形成的大洋環流的位置關係。

  3、講解洋流對氣候的影響時選取的案例不是特別合適。

  4、沒有更多的強調世界的風帶對洋流形成的影響。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教學反思 篇3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這節課總的思路就是:洋流――世界洋流分佈規律――形成原因。基本上是按教材編排順序進行的。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老師主導、探究為主線的三主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畫(作圖),動口說(總結規律)動腦想(積極探索)。從課後的學生做練習的情況看,師生共同完成了本節的教學要求。

  1、匯入新課,我引入了一個故事:1492年哥倫布第一次橫渡大西洋到美洲,花了37天的時間;1493年第二次去美洲,卻只花了20天時間就順利到達。第一次路程比第二次路程短,可花的時間卻比第二次多,這是怎麼回事?引入這個故事故事的目的是在一開始上課時,就能充分吸引學生學習本節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透過教師的.啟發自己總結世界大洋的海水不僅是連續運動的整體,而且這種運動是有方向的。

  2、在引導學生掌握基本概念時,我讓學生先看教材的內容,並要從教材對洋流定義的描述中總結概念中的關鍵詞語。學生總結完關鍵詞語後,教師展示出自己總結的關鍵詞語與學生的答案作對比,引用“墨西哥灣暖流的徑流量可達世界陸地總徑流量的20多倍”這個例子,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3、在學到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時,我採用了多媒體展示太平洋系統洋流模式,讓學生結合教材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圖和多媒體展示的動畫,自己分析世界表層洋流的分佈。讓學生跟著老師畫圖,從中教會學生巧記規律的畫法和方法。

  這節課的設計總體能體現多活動、快反饋的理念,故事引發學習興趣,即時知識反饋及時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慾望。但是,課堂上感覺到時間很緊張,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講到,比如南極環流的形成等,或者是說要給學生補的知識還很多,比如補償流,密度流等,所以,總是感覺到時間不夠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