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1

  1、創設情境不是形式而是方式,要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動機,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在這節課中,學生之所以如此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是因為他們真正感覺到有問題需要解決,並且迫切地想把這個問題解決好。設想,在學生能一眼看出“每隻小猴分4個桃”的情況下,還要學生一個一個地去分,那麼學生只能是為了分而分了,這不是解決問題,是在“走過場”。

  2、集體備課時,我們曾對“是否把多餘的12本練習本放在其中”進行了討論。後來我們認為:這12本練習本並不影響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還滲透了有餘數的除法。由此我想到,為什麼許多學生會做數學題,卻不會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能是我們提供給學生的問題加工得過於精細了,不妨還這些問題以“原始面目”,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2

  “平均分”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第一課時內容。本節教材只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透過實踐操作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首先用準備春遊食品的活動,提供素材,為認識平均分做準備。例1用為小朋友準備春遊食品的活動,由“應該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讓學生認識“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接著,透過例2、例3,讓學生經歷“平均分”的過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除法概念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所理解。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為此,教學時藉助教材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認識來源於實踐”。在生活中小學生有分物品的經歷,但缺乏平均分物的實踐經驗。教學時,由分物品的具體情境引入“平均分”之後,要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擺擺、分分、看看、圈圈等平均分物的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並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就為認識“除法”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去認識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節課在設計時,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數學知識入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關注學生動手操作,變知識傳授為學生動手探究思考的過程。採取讓每個學生動手“分一分”,這是一個充分感知的過程,是認知的第一手素材,必須留給學生充分時間。在集體展示時引導學生進行“分類”,以眾多學生合理分類中,提煉出“每份同樣多”——“平均分”,再讓學生聯絡生活舉例,體現知識來源生活及運用於生活,整個學習活動充滿主動探索,有利於學生知識的合理建構。

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3

  又一節數學課結束了,匆忙地整理好教學用具,趕去下一個班上課。回顧整節課的教學,因為課前精心準備的,課堂有條不紊地進行。整個課堂的氣氛顯得輕鬆活潑。“平均分”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什麼是平均分,淺顯地理解怎麼去平均分,重點和難點就是:什麼是平均分。在這節課中,我嘗試著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中的例題進行了改編,以“老師請客吃糖”為主線,貫穿了給小組內的四個小夥伴分糖,給5個小同學分麵包,分桔子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分一分,合作交流,從中有效地理解什麼是平均分。

  課後,反思自己的教學也存在著不足之處:在讓大家給小組同學分一分8塊糖時,我預設可以出現多種分法,可能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1塊,另一人分5塊;也可能其中兩個人各分2塊,另外一個人分1塊,1個人分3塊等等。但是在課堂上,學生在卻很自然地進行了平均分“每個同學分2塊”,而此時的我,卻沒很好地利用這一課堂生成的資源,仍然生搬教學設計,順著自己頭腦中設想的走下去,追問學生“你還有其它的分法嗎?“此時的學生用沉默代替了回答,起來說的學生也說的跑了題。課後,我陷入了思索中,課前的預設與生成的如此不一致,說明了什麼,只說明我只是僵化地跟著設計在走,當新的生成出現時,我不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對學情的分析不透徹,沒有深入地瞭解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如何分有了什麼樣的基礎,於是在第二個班教學中,當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時,我靈活地進行了處理,很快地就揭示了本課的主題“平均分”。

  教材中第13頁的做一做和練習三的第1題材,這兩個題目各自的知識側重點不同,做一做,側重讓學生理解平均分的份數和每份是多少的問題材,第1題則側重讓學生理解“分”和“平均分”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很可惜的是,以上我理解的不透徹,反映出我在思路上對練習不夠重視,很少對練習進行恰當有效的利用,從這一點來說,也沒有很好地挖掘出教材資源,以後我要課前精心設計習題,。

  在教學例1上,我簡單地交代了一個小組合作的要求就讓學生動手操作,可在實際活動中,我卻發現,11個小組中只有5個組是完全按照我的要求來活動的,其他的組內大多數人都是每人拿了小棒,自己分自己的。於是,我不得不重新講要求,但時間已過去了一多半,導致這一環節有效性差,浪費了過多的時間。究其原因,主要是我沒有用清晰、簡短,學生容易理解的句子來交代要求,導致學生出現了理解上的失誤。在2教中,我精心地設計了要求,清楚、明白地講完之後,再讓學生操作。在第二個班的教學中,這一環節完成的相當成功。

  總之,課前的準備不僅僅指準備好教學用具,同時還有更多的內容。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反應,都應該屬於這個範疇之內。我要最大限度地考慮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反應,想好應對的辦法。要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靈活些。<

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4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第二單元第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平均分在本單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習除法的基礎。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設計了各種生活情境,先透過觀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樣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從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為今後學習除法打好基礎。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別是分一分時,學生們都要自己的分法,體現了分法多樣化,但最後還是覺得用乘法口訣最快最方便,這一思維的提升,鍛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自信心。

  在鞏固練習的環節中,我精心設計練習,從基礎題——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題——辨析“平均分”,最後迴歸生活——昇華“平均分”。

  40分鐘的課堂轉眼結束了,師生在民主、活潑地氣氛中學習著、成長著。

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5

  在《平均分》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實踐機會。學生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注重學生對平均分的感受和體驗。

  在教學中,我創設了分糖果的情境,讓學生自由地分,學生彙報,老師板書展示出了好幾種不同的分法。為了從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個問題:你們最喜歡哪種分法呢?為什麼?很多學生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分法找出來了。學生說了自己的理由,與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遠,我馬上用比較規範的語言歸納出了平均分的概念。然後,讓生再次觀察黑板上的分法,彙報交流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

  2.注重知識的二次利用。

  學生經過一次實際操作,對“平均分”有了初步的理解,再進行“分橘子”,大多數已能獨立完成這一任務,學生提出了很多平均分的方法,需要師生共同探究方法的最最佳化。在後面的闖關遊戲、鞏固練習中,透過讓學生說一說,把不是平均分的改成平均分,透過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明確“平均分”與“不是平均分”的區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滲透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在闖關遊戲、鞏固練習時,我設計了四關,透過“判一判”、“填一填”、“畫一畫”、“圈一圈,分一分”形式多樣的習題,既考查學生對平均分的掌握程度,滲透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又培養孩子多方位思考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本節課我給學生創設了良好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物的過程,把物體平均分現象展示給學生,把生活和數學相聯絡,在學生感受“同樣多”的基礎上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明確“平均分”的含義,並在頭腦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為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認識除法,才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平均分的教學反思6

  “平均分”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感知什麼是平均分?淺顯地理解怎麼去分?重點和難點就是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什麼是平均分。在這節課中,我嘗試著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在一些與生活相關的情境中的等活動,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從中有效地理解什麼是平均分課上完後,我深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兒童認識規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學具符合這一規律,能變學生被動地聽為主動地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去感知大量直觀形象的事物,獲得感性知識,形成知識的表象,並誘發學生積極探索,從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從而形成科學的概念。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卡片,代替實物,給兩隻小猴分8個桃,,這樣透過分一分、擺一擺的實踐活動,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形象的實物圖片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概念具體化。我預設可以出現多種分法,一隻得1個,另一隻得7個;一隻2個,另一隻得6個;一隻得3個,另一隻得5個;兩隻各得4個。然後引導學生觀察討論:第四種分法與前三種分法相比有什麼不同?學生透過討論,知道第四種分法每隻分得的個數“同樣多”,從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但是在課堂上,學生卻很自然地進行了平均分“每隻小猴分4個”,而此時的我,卻沒很好地利用這一課堂生成的資源,仍然生搬教學設計,順著自己頭腦中設想的走下去,追問學生“你還有其他的分法?”此時的學生用沉默代替了回答。課後,我陷入了思索中,課前的預設與生成的如此不一致,說明了什麼,只說明我只是僵化地跟著設計在走,當新的生成出現時,我不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對學情的分析不透徹,沒有深入地瞭解學生在學習之前對如何分有了什麼樣的基礎。

  我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更精確,設問的水平更高些,教學機智更靈活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