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精選10篇)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精選10篇)

  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1

  這篇課文根據季節變換的先後順序,依次描寫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景色,突出了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課文以清晰的段落層次來展開,抓住了小興安嶺四季不同的景物特點,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打生動地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的畫面。

  在教學時,我抓住四季的景物特點重點指導,讓學生先根據喜歡的圖片找出文中與之對應的句子,再說出喜歡的理由。說理由的時候,品析句子中用的好的字,說出它們的妙處。透過這樣的學習方法,學生很快就能評析出好詞好句,並能準確地說出它們的作用。

  春天這部分主要是我引導學生說,夏天這一節就由學生分小組來合作學習,依照學習上一節的方法來說,學生基本能夠按照我的思路走,句子分析的比較到位。秋冬兩個季節內容比較簡單,我以讀為主,欣賞作者優美的語言。

  最後以小練筆來結束文章,但是由於時間關係,沒有來得及交流。時間比較緊,有很多地方上的也不盡如人意,如節奏比較快,沒能給學生充分準備的時間,就讓學生來說,學生不知怎麼說。課堂上讀的不夠,影響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因此,讓學生用概括的語言來總結每一小節的內容時,學生總也說不到我想要答案。在備課時,沒能做一個相應的例子來引導學生填空,另外,學生對於文章的學法不甚明晰,雖然要求他們按照“讀、找、問、思”的環節來分析文章,課缺乏學法的歸納,學生學起來不得要領。如果能將這些歸納起來,可能效果會更好。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2

  我在教學時,注重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彙,讓學生在學習、感悟時感受小興安嶺的美。

  (1)在閱讀中理解。在教學“夏季”這一段時,我問學生:“你能把描寫小興安嶺夏天樹木的句子讀出來嗎?誰能大膽讀讀?”學生讀完後,我又問學生:“你讀了這句話,你想告訴大家小興安嶺的樹木長得怎麼樣?”學生說:“小興安嶺的樹木長得很茂盛。”我問:“從哪些詞語中告訴了你?”學生說:“從蔥蔥蘢蘢、密密層層、擋、遮中感受到的。”我緊接著說:“請你再讀讀這句話好嗎?”於是,學生們在反反覆覆的閱讀中盡情享受著小興安嶺夏天非同別處的美。

  (2)在理解中比較。課文描寫小興安嶺的春天時有這樣一句話:“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在學習這句話時,我問學生:“抽出是什麼意思?”學生說:“是長出的意思。”我馬上說:“那能不能用長出換成抽出呢?為什麼?”有學生說:“抽出寫出了新芽長得很快。”有的學生說:“抽出要好,如果一個句子中用兩個長出,讀起來就比較單調。”我又問學生:“如果用一個詞替換抽出,你會用哪一個詞?”學生說:“長出。”我馬上問:“那麼作者為什麼不用長出呢?”學生說:“在這裡用抽出比較恰當,它寫出了新芽長得很快,另外還給我們一種動感。”透過詞語的比較,讓學生體會文章中用詞的精確性和重要性,感受小興安嶺勃勃生機的春景。

  (3)、知識延伸創造“美”: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小興安嶺的喜愛”。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頓時課堂活躍起來,朗誦詩的、寫小文章的、唱歌的、畫畫的、……將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學生的朗讀水平還不高,對朗讀的指導還需加強,以情動人的“品讀”還不夠,大膽放手的“自讀”,讀寫結合的“創讀”等還不夠,教師的範讀對學生朗讀的啟示不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邊教邊學,經常總結自己的得失,在摸索中不斷前進。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3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在文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擬人句,使文章顯得更加生動形象。而且,透過描寫小興安嶺的美表現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無限的熱愛之情。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兼顧了欣賞美和理解情這兩個方面。具體做法如下:

  1、首先,在教學之初我就把孩子帶入到情境中。“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去遊玩好嗎?請同學們,繫好安全帶小火車馬上就要開動了。(師演示課件)轉眼之間,我們就已經到了小興安嶺了,你覺得小興安嶺怎麼樣?”(生紛紛發言:小興安嶺非常美!景色優美!………)這樣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更快的進入課文,與文章融為一體,為下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打好了基礎。

  2、然後,我讓學生畫出在小興安嶺中,你覺得最美的地方,同位之間說說為什麼覺得美?並讀一讀。

  3、學生說到哪個地方,我就抓住著重講這一部分。讓學生說說為什麼認為這一部分美?並隨時指導朗讀。而且我還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看為什麼作者能寫得這麼美呢?逐漸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效果很好。

  4、在教學完課文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思考問題:“作者為什麼會把小興安嶺寫得這麼美呢?他是帶著什麼樣的感情去寫的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生都積極思考並互相討論。這時我適時引導他們,要想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就要有證據,從課文中找到證據這才是最棒的!

  5、最後,同學們都認為作者是非常喜愛小興安嶺的。並從課文中找到了表現作者感情語句,並感情朗讀了一下。

  在現在的教學中,人們更多的注重了對學生知識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學生的美感教育。我認為語文這門課的作用不僅要教給學生如何用漢語,更應該讓學生從課文優美的語句中感受到美,懂得欣賞美。以上是我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幾點淺薄的看法,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我想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當多吸取經驗教訓這樣才能有更大的進步。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4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東北小興安嶺的美景,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這篇課文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迷人的世界,是一篇值得細細品味的美文。

  文章主要圍繞"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年四季都是美麗的,誘人的。"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向我們描繪了一個迷人的世界,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以下兩點:

  一利用媒體,創設情境

  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的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和藝術性等特點,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易學,愛學,樂學。使學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體會美,感受美。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會小興安嶺特有的美麗,我也嘗試著利用媒體開展教學。在匯入之後,我首先讓同學們觀看了有關小興安嶺的動畫圖片。同學們看得非常投入,從學生驚歎的語氣和表情中,我已感受到他們被小興安嶺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於是我趁熱打鐵,因勢利導引入對小興安嶺"春天"這一小節的學習。

  在優美的情境之中,孩子們感受著美,隨著老師的點撥,很直觀,很輕鬆,很投入地理解了"封""浸"等難解的詞義。並有層次地感知了課文,真切地感受著生機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實累累的秋,雪景壯麗的冬。帶著美好的體驗,孩子們熱情的描述著他們最喜歡的季節,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訓練了口語表達能力。

  二自主學習交流,鍛鍊自我閱讀能力

  這一課,因為課文容量較大。而且,"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內容,在學法,步驟上基本一致。於是,我們採取先扶後放的原則進行教學。在對"春天"這一小節重點指導學習的基礎上,師生共同歸納學法。然後再請同學們自主學習其他的三個季節。剛開始學生髮言有些拘謹,回答也缺乏層次性。於是,我鼓勵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他們才逐漸地活躍起來,暢所欲言地說出自己心目中的魅力的小興安嶺。

  但是整篇課文上下來也存在許多的不足。如:朗讀的不多。因為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花費了很多的時間,所以學生的朗讀不是很多。這在一定程度生影響了學生對文字的體驗;學生歸納文章能力沒有充分鍛鍊。因為學生交流的東西比較零散,一發不可收拾,所以在歸納這一環節上,沒能有足夠的時間訓練。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5

  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我引導學生透過不同層次的朗讀,激發起他們對小興安嶺美的嚮往。

  春天的小興安嶺,充滿了生機,充滿著生命的氣息。

  (1)初讀。讓學生讀這一段,說說你喜歡春天的什麼?學生淺談自己對文字的理解。並接著進行朗讀。學生說喜歡小鹿的可愛,喜歡流水的聲音,喜歡看萬物發芽、鮮花盛開。在這層,讓學生初步感受美。

  (2)請學生用手裡的畫筆把眼中的小興安嶺的春天畫下來。簡單描述。在這層,讓學生體會到萬物甦醒、生長得很快。到處都有生命的足跡。結合著畫,再把你眼中的小興安嶺的美讀一讀。學生心中的美昇華了。

  (3)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深入體會春天的生機勃勃。請學生真正走進小興安嶺觀賞。放剪輯的錄影,說說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引導發現,小興安嶺給人以視覺上的美(漂亮的小鹿喝水、小溪裡的水清澈見底;聽覺上的美(雪水融化的聲音,流水的淙淙聲)動靜結合,既有動態美,又有靜態美。

  配合著優美的音樂,學生再次讀這一段。情感昇華到極點。字字入情,句句含意。學生內心的情感被激發,被感染,生與生,生與師,生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振。語文學習的主陣地——語文課堂充滿了美的旋律。學生在讀中融真情,放飛情感,情中誦讀,讀中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6

  在《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文章中,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麗風光及豐富的物產,抒發了對祖國美麗河山的熱愛,文章語言生動,文筆優美,學生對學習本篇課文充滿了熱情。

  我在教學本課,首先抓住了文中作者的寫作思路,步步深入激發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最後使學生達到情感的昇華,整個教學過程中感到比較成功之處有:

  1、創設情境感受“美”在教學本課時,我先透過影片,讓學生一邊聽著舒緩的音樂,一邊欣賞小興安嶺四季的景色,讓學生在激情的語言和優美的畫片中欣賞、感受小興安嶺的美,然後把文章的中心問題拋給學生:“你覺得小興安嶺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2、情感朗讀品味“美” 《課標》中指出,“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創設了美的情境,引導學生分層次的朗讀,在讀中品味小興安嶺的美。讀中找景,讀與評相結合。使學生在品評中,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同時進一步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

  3,抓住詞句體味“美”:課文描寫小興安嶺的春天時有這樣一句話:春天,樹木抽出了新的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在學習這句話時,我問學生:“如果用一個詞替換抽出,你會用哪一個詞?”學生說:“長出。”我馬上問:“那麼作者為什麼不用長出呢?”有學生說:“在這裡用抽出比較恰當,它寫出了新芽長得很快,另外還給我們一種動感。”有的學生說:“抽出要好,如果一個句子中用兩個長出,讀起來就比較單調。”透過詞語的比較,讓學生體會文章中用詞的精確性和重要性,感受小興安嶺勃勃生機的春景。

  4,知識延伸創造“美”:教學過程的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小興安嶺的喜愛”。這一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頓時課堂活躍起來,朗誦詩的、寫小文章的、唱歌的、畫畫的……將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對課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沒有讓學生抓住字詞的深刻內涵,展開想象,深入體會。學生對小興安嶺的美景瞭解不夠,在加上學生的朗讀水平還不高,對朗讀的指導還需加強,以情動人的“品讀”還不夠,大膽放手的“自讀”,讀寫結合的“創讀”等還不夠,教師的範讀對學生朗讀的啟示不大。在資料彙報方面,許多學生家庭沒電腦,可查文字資料或圖片資料有限,不能讓學生對興安嶺有更多的瞭解。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7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文章,在描寫小興安嶺的美景的時,分別從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來描寫,條理非常清晰,因此我在教學本課的時候,就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自主學習。但是在講課完後,聽課的苗校長和徐主任卻對我這種講課的方法提出了質疑:一篇文章,全部放手給學生小組學習,究竟能學到什麼?

  雖然自己在本節課的設計意圖中,是本著體現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但是聽了苗校長和徐主任的對自己提出的質疑,我也不禁對自己這一環節的設計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曾幾次在大規模公開課上聽到教師說“同學們,我們現在上課,可以嗎?”似乎上不上課是學生決定的,誰都知道,不論學生怎麼回答,課是一定得上的,這樣問,只不過是擺出一副尊重學生的架勢而已。而且現在課上“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選你喜歡的段落背下來”“喜歡哪段就學哪段”等等的所謂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語言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竟揚言“學生願意上什麼課就上什麼,這節不想學語文,想上體育,就可以到操場去。”樹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沒有錯,但是,不難看出現在有些教師只喜歡那些雞毛蒜皮的隻言片語來點綴課堂,讓孩子開心,自以為是新的教學觀、學生觀。從暫時看,教師的做法無可非議,因為這樣可以擺脫孩子成長的壓力。從長遠看,這是否是真正關心孩子?自己的這種所謂的尊重孩子主體地位的做法是“鎮痛劑”,讓孩子免於暫時的苦惱,或許將來會因此而面對巨大的苦難。這些平日裡在溫室裡長大的孩子一旦走向社會,怎麼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真正得快樂是認識到自身的巨大潛能,發現真理的樂趣,而不是淺表的感觀享受。尊重孩子,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遙想蔡元培、陶行知、張伯齡、晏陽初等人進行的教育實驗,把教育改革跟社會的發展結合起來,把學生當做社會的主人,這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學生,把他們看作未來社會的棟樑。近觀現在的課堂,老師為什麼要尊重學生?也許是為了迎合教改的潮流,也許是迫於領導的口味,有多少是從學生的終身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考慮問題呢?或許教師的力量有限,但著眼於知識能力的發展這一權宜的`核心總是可以做到,摒棄那些華而不實的內容還是可以考慮的。而在自己以後的課堂中,所要做的正是這些。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8

  《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課文按照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順序來寫的,每一個季節寫法相似,我先帶領學生走進小興安嶺的春天,按“讀—劃—悟—說—讀”的方法一起學習、一起探究,然後我設計了一個表格,讓學生按照這種學法分組進行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在反饋中,顯示了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他們在自學的過程中,不僅欣賞、領悟了小興安嶺的美,更重要的是創造了美。並在講課中滲透寫作方法,讓學生透過讀小興安嶺,可以感受家鄉的美,身邊的美,並寫一寫。

  小興安嶺的“美”是文章的“魂”,“美”是教學的線。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自始至終圍繞這些教學思想組織教學,努力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但真正教學起來,總會有那麼多的遺憾。

  其一,我在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看上去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有步驟地進行自學,、討論,學生也基本上解決了合作中的問題,但時學生合作學習的氣氛不夠濃,有些問題挖掘的也不夠深入。如學生在小組合作中雖然能很快地完成表格,也能有感情地去讀讀句子,但是,我在小組讀評相結合的環節上把我的不夠好,比如如何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等,還需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研究。

  其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夠,有些學生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上,沒有抓住字詞的深刻內涵,大膽展開想象,深入體會。因此,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還要加強更深層次的“讀悟”結合。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9

  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廣大教師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投身於教學研究與改革中,以高度的創新精神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湧現出一大批新課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奮。但是在聽課調研中,我們發現不少老師的“創新”與《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形似神異”,徒有形式,沒有實效。以下幾種現象值得引起關注與思考(原文共列舉十二條現象,本文選錄第二條):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下面是教師執教《美麗的小興安嶺》中的一個教學環節:

  師:這篇課文講了小興安嶺的哪些景色?

  生:講了小興安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

  師:請喜歡春季的同學坐在一起,喜歡夏季的同學坐在一起,喜歡秋天……(學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體,大多數坐到春季、夏季小組中,而秋季那一組只有4位同學。接著學生開始小組合作學習。然後小組彙報學習結果,多數小組選派一名最能說話的同學發言,發言往往只代表他個人的觀點。

  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人,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

  合作學習要取得實效必須具備以下4個條件:一是合作學習的目標要明確恰當,是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可以解決的,也就是說,目標必須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二是小組已經形成合作的機制,小組內的學生熟悉合作的規則,明確自己的分工,學習要在民主、有序的狀態下進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學習時間,讓孩子有機會充分地討論、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雙贏”,要讓學生體驗集體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學習的效益和快樂,凡是個體學習能解決的問題最好不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總之,組織合作學習,必須全盤考慮學習的目的、時機、機制、指導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反思 篇10

  課後練習有一題是理解和體會“抽出”這個詞語的妙處,從課堂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可以理解,可是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不夠恰當、流暢。這一點,我的反思有:除了帶領學生深入課文去理解感悟之外,還需要多訓練、多給機會讓學生積累詞彙量,學會用比較貼切生動的語句表達想法。

  另外有一點,是我從這節課延伸出來的想法:我覺得教師在生活中可以有意地引導學生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去感悟大自然。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兒童應該是成長在天地之間的。從一年級開始,在校道上或者帶著學生去吃飯的路上,我會經常引導他們觀察校園草木的變化,後來他們也形成了習慣,比如他們發現操場邊上有一株小小的牽牛花、發現辦公室門前的大榕樹上有一個鳥窩……更令我欣喜的是,有時他們會把自己的發現寫成作文寫在《週記本》上,我給他們的當然是鼓勵和讚揚,至於這些作文的謀篇佈局、遣詞造句我也會針對性指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