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下冊《獅子和兔子》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下冊《獅子和兔子》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語文課,老師還要借課文為例子,教學生說話,教學生寫話。我們的語文課經常只是教孩子品讀課文,注重資訊的輸入,並沒有重視教孩子說話,寫話,教會他們怎樣輸出資訊,怎樣合理、生動地表達。於是,我這樣設計《獅子和兔子》 的第二課時:

  一、複習讀書方法,匯入新課。

  二、創設目標,嘗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藉助文字,拓展延伸,練習寫話。

  四、複述課文。

  五、總結。

  因為這篇課文較為簡單,所以在引導孩子有感情地朗讀這方面,我主要是採用邊讀邊評,在對話中揣摩怎樣讀好課文的方法。因為我們班的孩子平時有養成對話的好習慣,所以這個環節還是比較輕鬆地達到。

  所以我把重心轉移到以表達為中心來,自我感覺“筋疲力盡”這個詞語教得比較飽滿:孩子們想象的空間比較大,他們自由的發揮,讓課堂充滿了活力,聽課老師都說孩子的`說話能力強,想象力豐富。 在最後的十幾分鍾,我特意安排了讓學生寫話。我知道學生寫話有些困難,先讓學生自由的說獅子對兔子說了什麼,再讓學生同桌互相說,然後全班交流。最後讓學生動手來寫話,這樣孩子就覺得比較輕鬆,寫出來的話,也變地生動活潑,孩子在寬鬆的氛圍中寫話激發了他們寫作的興趣,這也是老師所期望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