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酸棗情》_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酸棗情》_教學反思
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那麼給學生一個什麼樣的課堂呢?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學習了《酸棗情》這篇文章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給學生一個“自主的課堂”。
這是一篇選讀課文,所以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沒有投入過多的精力,但是我卻意外地收穫到了成功的果實。以前,經常看名家的教案上寫到: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圈點,標畫和批註。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一直都想嘗試一下這樣的方法,但是一直沒敢這樣做。總怕學生不會做,總怕學生做不好。今天我終於鼓起勇氣想要嘗試一把了。我開始讓他們做批註,他們不懂,問我什麼是批註?我就讓他們自己理解。有的說是把不明白的地方畫出來;有的說是把讀明白的地方寫出來;有的還說把有疑問的地方畫上問號。我說:“大家說得都對啊!明白的地方可以寫感受做批註;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疑問做批註。學生都恍然大悟。於是就邊讀書邊在書上批註。我一邊巡視一邊看。他們的批註真的寫得很精彩。有的在“星星點點的小酸棗掛在長滿刺的`樹叢裡,陽光下紅豔豔的,分明是一顆赤誠純美的童心。”這段話的旁邊寫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分明是酸棗,為什麼說是童心呢?有的在課文的結尾寫到:這篇課文是寫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誼的,為什麼不叫師生情?而是叫酸棗情呢?有的在“不知為什麼,孩子們竟驚慌失措起來,在忙亂中追逐那四散的小棗兒,撿著,擦著,象見著珍寶似的。”邊上寫到:這段話寫孩子們很珍惜這些酸棗.他們是想用這些酸棗給老師治病的。說明孩子很愛老師。看到他們這些精彩的批註,我知道了他們是在用腦讀書,他們是在用心讀書。沒有想到,我的小小的設計卻意外的收穫到了這麼豐碩的果實,讓我欣喜若狂。
透過這節課的教學,讓我體會到了在書上做批註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讀書方法。我要讓我的學生掌握它,並能運用它來指導自己更好的讀書。學生在自主的課堂上學習到了知識,所以相信你的學生,給他們一個情感的課堂,給他們一個自主的課堂,那麼你們的課堂就是豐富多彩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