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生活商品無國界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生活商品無國界教學反思

  《商品無國界》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小學《品德與生活》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同在一片藍天下》第三課《我們手拉手》中的第二色塊的內容,旨在讓學生透過結合生活實際,認識到自己置身於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潮中,並對這種現象的根源進行深入的探究。如何能將比較成人化的經濟問題,變成簡單易行的、樂於被學生接受的手段,是這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現在看來,這節課成功在以下幾點:

  一、創設精彩的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

  精彩的匯入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融入課堂、參與課堂,這為課堂上深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有效的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如在上課前,我先讓學生欣賞歌曲《我和你》,透過音樂畫面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無國界,從而匯入本節課題:商品也無國界。

  二、多元化的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實效。

  課堂上有針對性的、實用的的評價語言,更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讓孩子因為老師啟發式的評價愛上動腦。如在交流身邊的各國產品這一環節,學生一開始交流的大部分是汽車、手機、家電類的商品,範圍比較窄,我就引導孩子“我注意到了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家電、汽車、手機,那我們的身邊有沒有國外的食品或動畫片、電視劇、電影呢?學生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

  在比如,在交流加入世貿的好處時,有的學生說“我們可以透過引進別人的技術,在他的基礎上再加以創新,提高我們的水平。”我豎起大拇指,表揚他:“你太了不起了,將來一定是個優秀的企業家。”一句激勵性的評價語言,猶如一縷春風,輕輕拂過,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被激發的.淋漓盡致,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每個孩子的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所以在課堂上他們的每次發言都希望得到老師與眾不同的評價,這時候我們就要根據孩子獨具個性的發言給予差異化的評價,如在交流中國有哪些產品走出國門時,我根據學生的發言,給了他們差異化的評價。

  生:伊利牛奶走出國門。 師:嗯,奧運會上選用的伊利牛奶,讓他走進了世界各國。

  生:海爾的家電走出國門了。師:是啊,我們家就特別喜歡用海爾的冰箱。

  生:李寧的服裝出口到很多國家。師:嗯,李寧奧運冠軍龍服,伴隨著奧運會國旗一次次升起,確實受到中國迷的追捧。

  師:我還知道青島啤酒也遠銷海外。師: 對,這也是我們山東的驕傲。

  三、將課堂與社會現實連線起來。

  從某種意義上講,小學品德課程是為關注現實而生,為解決問題而立。在設計你我共贏這環節中,怎樣從身邊那麼多的商品中挑選出學生感興趣的商品來研究,是我們當時一直在猶豫不定的問題。後來,我們想到目前爭議最大的蘋果手機,從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來看,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而在蘋果的案例分析上,我們主要研究兩個問題

  (1)圈出蘋果的供應商和參與組裝的國家。

  (2)根據蘋果的利潤分配圖,談談你的發現。

  第一個問題,旨在讓學生理解“世界科技的發展,使得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聯絡更加緊密,理解世界人民相互依存的關係”這一目標,而第二個問題,引發的學生的思考比較深遠,可以是創造與製造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的不同,一個是中國的現狀:人力資源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價格比較低廉。這些都是社會的熱點問題,也都引發學生深深的思考。再如,前些年,有個美國記者發起了一次“抵制中國製造”的活動,並且寫了一本書《離開中國製造的日子》。所以在“你中有我”的環節中,我們將這個社會焦點拿到課堂上,既讓學生感受到世界人們離不開中國,又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原來身邊的很多事件都折射出品社課中的問題。

  四、活動為主,超越文字,促進學生成長。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發展的綜合課程。活動是品德課的靈魂,在交流“我國出口的商品”這環節時,學生一一起來回答,並不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國力的增強,於是我設計了“藉助資料,將出口的商品在世界地圖上插上國旗”這一活動。最後學生看到鮮豔的國旗在世界各國高高飄揚,自豪感油然而生。使教育的目的真正達到了“無痕”。

  總之,本節課透過多樣的活動、多元化的評價將比較難、深的經濟問題演變成學生能夠樂於接受的、勇於積極探索、思考的品社課堂,相信本課之後,學生會以嶄新的思維方式審視身邊的經濟問題。最終回到新課標提到“學生透過教材、教學所學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問題,改變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們對生活的認識、態度、價值觀等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