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四年級數學《植樹問題》教學反思
我所執教的是教材第117頁的內容,主要教學兩端都栽的植樹問題,這節課主要目標是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魅力。這節課我完全受柏繼明老師的手與數學思想所影響,今天做一節關於《植樹問題》的數學課,我的設計初衷是希望學生可以自始至終都圍繞著手來研究這一典型問題,讓學生明白點與間隔的關係。學生開始似乎可以依據小手來了解點與間隔的關係。因此在設計這節課時,我主要是運用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問題情境為載體,以認知衝突為誘因,以數學活動為形式,使學生經歷生活數學化,數學生活化的全過程,從中學到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以此為基礎,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透過課前活動,以大家都熟悉的手為素材,從讓學生初步認識間隔,感知間隔數與手指數的關係。
二、以一道植樹問題為載體,營造突破全課教學重點及難點的高潮。
三、以生活中植樹問題的應用為研究物件,引導學生了解植樹問題的實質。
四、多角度的應用練習鞏固,拓展學生對植樹問題的認識。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這節課有以下幾點做得比較好:一、創設淺顯易懂的生活原型,讓數學走近生活。
創設與學生的生活環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課前活動時,我選擇學生的小手為素材,引入植樹問題的學習。學生在手指併攏、張開的活動中,清晰地看出手指的個數與空格數之間是相差1的。使學生直觀認識並總結出了間隔和植樹棵數的關係,為下面的`學習作了鋪墊,同時也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關注植樹問題模型的拓展和應用
植樹問題的模型是現實世界中一類相近事件的放大,它源於現實,又高於生活。所以,在現實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建模的意義,加強了模型應用功能的練習,本課練習有以下兩個層次:
(1)直接應用模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課堂上,安排學生自主完成已知總長和間距求棵數、已知棵數和間距求總長的練習,讓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出發,直接應用模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訓練學生雙向可逆思維的能力。
(2)推廣到與植樹問題相近的一些問題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不同事件,如公共汽車站的事件,上樓問題等都含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係,它們都可以利用植樹問題的模型來解決它,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義。以圖片的形式讓孩子們瞭解生活中與植樹問題相似的現象,
不足:
我依然出現了課堂調控差的問題,學生能夠理解我出示的第一個有關植樹問題的鋪墊問題,我也總結了植樹問題的間隔數×間隔長度=全長的公式,因此,在出示例一後,就急於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而學生對於公式中的各部分名稱可能還不是很熟悉,因此,公式變形困難,需要教師還要講解的地方教師反而放手了。